CN216196709U - 混凝土布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布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6709U
CN216196709U CN202122857467.6U CN202122857467U CN216196709U CN 216196709 U CN216196709 U CN 216196709U CN 202122857467 U CN202122857467 U CN 202122857467U CN 216196709 U CN216196709 U CN 21619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ing
chassis
concret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74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楚
骆煜
袁英明
杨华林
彭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74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6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6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系统、支撑装置和行走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和多个支腿,所述布料系统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方并与所述行走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基座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上下旋转,从而使所述支腿能够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或向上收起至与地面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布料装置,通过行走机构将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至布料场地,无需施工起重机吊至布料场地,移动灵活,增大了作业面积。

Description

混凝土布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布料机是泵送混凝土的末端设备,其作用是将泵压来的混凝土通过管道送到要浇筑构件的模板内。现有的布料机分为普通布料机、液压自爬式布料机和塔式布料机。其中,普通布料机在每次进行布料时都需要通过施工起重机吊至施工地点重新安装固定,浇筑完混凝土后再将布料机吊至堆放场地放置,直至浇筑完成。普通布料机的操作工艺简单,无需设置其他平台及埋件,但每次布料需重新安装固定,且布料臂一般为呈Z形的三节折叠臂,有效作业面积小,且需要人工手动移动混凝土布料机的末端软管来改变布料位置(即转向通过人力实现),不仅耗费人力,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旨在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行走机构将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至布料场地,无需施工起重机吊至布料场地,移动灵活,增大了作业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系统、支撑装置和行走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和多个支腿,所述布料系统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方并与所述行走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基座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上下旋转,从而使所述支腿能够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或向上收起至与地面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支腿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相对于所述基座上下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弯折形成L形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铰接板,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支腿的弯折位置处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水平旋转,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支腿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相对于所述基座水平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方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底盘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座为一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销轴孔,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销轴,所述销轴用于同时插入在所述销轴孔和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为履带式底盘或轮胎式底盘。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系统包括臂架组件和回转总成,所述臂架组件与所述回转总成相连,所述回转总成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臂架组件和所述动力舱分别伸出至所述底盘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臂架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回转总成相连,所述布料系统还包括操作室,所述操作室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臂架组件和所述操作室分别伸出至所述回转总成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系统还包括自动布料控制装置,所述自动布料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和所述臂架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能够通过行走机构将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至布料场地。当进行布料时,先将基座和行走机构拆卸开,然后使支腿相对于基座向下旋转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支腿将布料系统和支撑装置支撑起来,然后将行走机构从支撑装置下方驶出,使行走机构与支撑装置脱离,即可开始布料;布料结束后,行走机构行驶至支撑装置下方,支腿向上收起使支撑装置落回至行走机构上,然后将基座和行走机构锁止即可(当然,在布料时支撑装置和行走机构也可以不分开)。该混凝土布料装置无需使用施工起重机吊至布料场地,移动灵活,增大了作业面积;而且一个行走机构可以配多个支撑装置和布料系统(布料装置上装),降低了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凝土布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行走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腿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行走机构与支撑装置脱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混凝土布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系统1、支撑装置2和行走机构3。支撑装置2包括基座21和多个支腿22,布料系统1设置在基座21上,基座21设置在行走机构3上方并与行走机构3可拆卸地连接。支腿22与基座21可旋转地连接,支腿22能够相对于基座21上下旋转,从而使支腿22能够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或向上收起至与地面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2还包括第一油缸23,第一油缸23设置于基座21的上方或下方,第一油缸23的一端与支腿22铰接,第一油缸23的另一端与基座21铰接,第一油缸23用于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上下旋转。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腿22弯折形成L形结构,基座21上设有铰接板25,第一油缸23的一端与支腿22的弯折位置处铰接,第一油缸23的另一端与铰接板25铰接。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腿22能够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支撑装置2还包括第二油缸24,第二油缸24设置于基座21沿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油缸24的一端与支腿22铰接,第二油缸24的另一端与基座21铰接,第二油缸24用于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
具体地,通过第一油缸23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上下旋转,使得支腿22能够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或向上收起至与地面脱离;通过第二油缸24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能够根据作业区域的大小灵活调整支腿22之间的跨距,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当混凝土布料装置行驶至布料场地时,将基座21和行走机构3拆卸开,先通过第二油缸24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以调整跨距,然后第一油缸23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向下旋转,使得支腿22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如图6所示),支腿22将布料系统1和支撑装置2支撑起来,然后将行走机构3从支撑装置2下方驶出,使行走机构3与支撑装置2脱离(如图7所示),即可开始布料;布料结束后,行走机构3行驶至支撑装置2下方,支腿22向上收起使支撑装置2落回至行走机构3上,然后将基座21和行走机构3锁止即可。当然,在布料时支撑装置2和行走机构3也可以不分开,支撑装置2的支腿22向下伸出后起到进一步地支撑作用,以使布料过程中混凝土布料装置更加稳定。
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腿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腿22间隔设置于基座21上,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支腿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3包括底盘31和动力舱32,动力舱32设置于底盘31的一侧,基座21设置在底盘31上方并与底盘31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舱32包含电动机、散热器、排气管、油箱和负重等,为行走机构3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1的底部设有连接部26,底盘31上设有连接座311,连接部26与连接座311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6包括支撑座261、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支撑座261固定在基座21的底部,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均固定在支撑座261上,且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间隔设置。连接座311为一套筒,套筒位于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之间,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上均设有销轴孔260,支撑装置2还包括销轴27,销轴27同时插入在销轴孔260和套筒内,从而实现基座21与底盘31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6和连接座311的数量均为四个(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四个连接部26在基座21的底部间隔设置,四个连接座311在底盘31上间隔设置。其中,连接部26的支撑座261除了起到为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提供固定支座的作用外,还起到与底盘31抵靠的作用,使得基座21能够稳定地站立在底盘31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盘31为履带式底盘,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当然,如图8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底盘31也可以为轮胎式底盘,该轮胎式底盘可以为两桥的轮胎式底盘,也可以是三桥的轮胎式底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布料系统1包括臂架组件11和回转总成12,臂架组件11与回转总成12相连,回转总成12设置在基座21上,臂架组件11和动力舱32分别伸出至底盘31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臂架组件11包括多个臂节,通过液压驱动臂架组件11伸长或收回,臂架组件11在布料时伸长,在结束布料后收回。回转总成12能够水平转动,从而带动臂架组件11水平转动,从而增大布料面积。由于臂架组件11一般较长,故整个混凝土布料装置的重心会朝向臂架组件11一侧倾斜,通过将臂架组件11和动力舱32分别设置于底盘31的相对两侧,动力舱32会在臂架组件11的另一侧提供一个力矩,使得整个混凝土布料装置的重心落在底盘31中心位置,从而防止混凝土布料装置在行走时侧翻。而且,动力舱32的配重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故臂架组件11可以设置得更长,从而增大作业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1上设有固定座28,回转总成12安装在固定座28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臂架组件11包括固定板111,固定板111与回转总成12相连。布料系统1还包括操作室13,操作室13与固定板111相连,臂架组件11和操作室13分别伸出至回转总成12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操作室13包含液压油箱、电动机和电控柜等,为布料系统1提供动力。由于臂架组件11和操作室13分别设置于回转总成12的相对两侧,在布料作业时,操作室13能够在臂架组件11的另一侧提供一个力矩(在布料作业时,行走机构3会与支撑装置2分离,故无法起到配重作用),同时通过支腿22的支撑作用,从而防止混凝土布料装置在布料时侧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布料系统1还包括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设置在操作室13和臂架组件11上。
具体地,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包含摄像头、传感器、控制器等,从而实现自动布料和避障布料,无需人工手动布料,节省了人力成本。
具体地,该混凝土布料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1、如图1所示,混凝土布料装置通过行走机构3行驶至布料场地,此时支腿22处于向上收起的状态,以免影响行走机构3的行驶;
2、如图6所示,将销轴27从连接部26和连接座311中取出,使基座21和行走机构3解锁;然后通过第二油缸24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以调整跨距,再通过第一油缸23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向下旋转,使得支腿22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
3、如图7所示,第一油缸23驱动支腿22完全撑起,使连接部26和连接座311不干涉后,将行走机构3从支撑装置2下方驶出(此时行走机构3可以去搭载其它支撑装置2和布料系统1,即一个行走机构3可以配多个支撑装置2和布料系统1),臂架组件11展开,开始布料;
4、布料结束后,臂架组件11收回,行走机构3行驶至支撑装置2下方,使连接部26和连接座311上下对准,第一油缸23驱动支腿22向上收起使支撑装置2落回至行走机构3上,然后安装销轴27,使基座21和行走机构3锁止,此时混凝土布料装置可行驶至其它布料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的优点在于:
1、利用行走机构3将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至布料场地,无需施工起重机吊至布料场地,移动灵活,不需要频繁地人工挪动,且增大了作业面积;而现有的普通布料机需要利用施工起重机吊至施工作业地点重新安装固定,不便于移动,增加了人力成本;
2、通过第二油缸24驱动支腿22相对于基座21水平旋转,能够根据作业区域的大小灵活调整支腿22之间的跨距,以调整占地面积,故能够在狭小区域内进行作业,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3、通过动力舱32和操作室13的配重以及支腿22的支撑,避免了混凝土布料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和布料过程中发生侧翻,同时臂架组件11可以设置得更长,从而增大作业面积;
4、通过液压驱动臂架组件11伸长或收回,同时配备有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实现自动布料和避障布料,无需人工旋转臂架手动布料,节省了人力成本;
5、支撑装置2与行走机构3可拆卸,行走机构3可以在布料系统1进行布料时去搭载其他布料装置上装(支撑装置2和布料系统3),故一个行走机构3可以配多个布料装置上装,降低了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系统(1)、支撑装置(2)和行走机构(3),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基座(21)和多个支腿(22),所述布料系统(1)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所述基座(21)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3)上方并与所述行走机构(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腿(22)与所述基座(2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腿(22)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21)上下旋转,从而使所述支腿(22)能够向下伸出至与地面接触或向上收起至与地面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第一油缸(23),所述第一油缸(23)的一端与所述支腿(22)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3)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21)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3)用于驱动所述支腿(22)相对于所述基座(21)上下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2)弯折形成L形结构,所述基座(21)上设有铰接板(25),所述第一油缸(23)的一端与所述支腿(22)的弯折位置处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3)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板(25)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2)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21)水平旋转,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第二油缸(24),所述第二油缸(24)的一端与所述支腿(22)铰接,所述第二油缸(24)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21)铰接,所述第二油缸(24)用于驱动所述支腿(22)相对于所述基座(21)水平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22)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2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底盘(31)和动力舱(32),所述动力舱(32)设置于所述底盘(31)的一侧,所述基座(21)设置在所述底盘(31)上方并与所述底盘(31)可拆卸地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的底部设有连接部(26),所述底盘(31)上设有连接座(311),所述连接部(26)与所述连接座(311)可拆卸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6)包括支撑座(261)、第一连接板(262)和第二连接板(263),所述支撑座(261)固定在所述基座(21)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2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63)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61)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63)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座(311)为一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6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2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63)上均设有销轴孔(260),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销轴(27),所述销轴(27)用于同时插入在所述销轴孔(260)和所述套筒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1)为履带式底盘或轮胎式底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系统(1)包括臂架组件(11)和回转总成(12),所述臂架组件(11)与所述回转总成(12)相连,所述回转总成(12)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所述臂架组件(11)和所述动力舱(32)分别伸出至所述底盘(31)的相对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组件(11)包括固定板(111),所述固定板(111)与所述回转总成(12)相连,所述布料系统(1)还包括操作室(13),所述操作室(13)与所述固定板(111)相连,所述臂架组件(11)和所述操作室(13)分别伸出至所述回转总成(12)的相对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系统(1)还包括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所述自动布料控制装置(14)设置在所述操作室(13)和所述臂架组件(11)上。
CN202122857467.6U 2021-11-19 2021-11-19 混凝土布料装置 Active CN21619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7467.6U CN216196709U (zh) 2021-11-19 2021-11-19 混凝土布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7467.6U CN216196709U (zh) 2021-11-19 2021-11-19 混凝土布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6709U true CN21619670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7467.6U Active CN216196709U (zh) 2021-11-19 2021-11-19 混凝土布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6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21998B2 (ja) クレーン
JPS591625B2 (ja) ヘイコウシヤリヨウヨウノツリアイオモリトリツケクミタテタイ
CN101070135A (zh) 起重机及其起重臂俯仰装置
EP1735233A1 (en) Mobile crane system comprising a mobile crane and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assembly of a bracing device
JP6756518B2 (ja) クレーンを操作する方法及びクレーン
CN216196709U (zh) 混凝土布料装置
CN105971284A (zh) 多功能布料泵车
US7213716B2 (en) Crane
CN205892577U (zh) 具有水箱配重的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的辅助起重臂
WO2014146584A1 (zh) 布料车
CN207597473U (zh) 一种随车配重自拆卸装置及挖掘机
RU2577720C1 (ru) Кран стреловой самоходный
CN109057350A (zh) 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系统
CN21073603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定柱式悬臂起重机
CN209855813U (zh) 混凝土灌注车
KR102103467B1 (ko) 콘크리트 분배기
JP2824032B2 (ja) ブームヘッド脱着装置
JP2003054876A (ja) サイドフレームの着脱装置および着脱方法
KR20110077990A (ko) 크레인 일체형 콘크리트 분배기
JP2582226Y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装着型の高所作業用ゴンドラ装置
CN209275517U (zh) 一种煤矿用单元支架搬运机
CN208200206U (zh) 一种在涵管内使用的起吊装置
CN109467016A (zh) 起重机
CN205969475U (zh) 一种管片翻转装置
CN201325584Y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舱内工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