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9429U -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9429U
CN216189429U CN202122326920.0U CN202122326920U CN216189429U CN 216189429 U CN216189429 U CN 216189429U CN 202122326920 U CN202122326920 U CN 202122326920U CN 216189429 U CN216189429 U CN 216189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lifting
conveying
tubular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69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佩
韩俊
同德民
韩俊超
袁延亮
汪潇
苟向民
李丽阁
王李刚
袁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ght Industry Xi'an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Zhongqi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ght Industry Xi'an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Zhongqi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ht Industry Xi'an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Zhongqi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ght Industry Xi'an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269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9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9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状物料的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该周转箱包含底部(313),底部(313)上包含四个立柱(301),四个立柱位于底部(313)的四个角上,在底部(313)上方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壁(303),在底部(313)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垫轨(302),垫轨(302)之间为夹持间隙(307),棒料(306)能够垂直放置在多个垫轨(302)上,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两个内壁(303)以及四个立柱(301)构成周转箱的四围。

Description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状物料的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兵器集团公司关于火炸药生产线在2025 年前全面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无人化的总体要求,“十一五”以来,通过基础产品创新计划火炸药科研专项、集团公司科研开发费项目等研制实施,与管状药生产线自动化、连续化工艺相关的一批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其中就有管状药自动混同技术:
由于缺乏自动化混同设备支撑,我国管状药生产线均采用人工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管状药混同。以59-130炮药(一种螺压法双基管状药)挑选及混同过程为例,主要设备、物料状态及变化、操作人员数量及特殊条件见表1.1。
表1.1药管挑选、混同设备及物料状态变化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11259430000011
人工混同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1:作业现场危险品在制量大
通常,管状药一个装药批最大药量可达到70吨,存放于同一个工房内,这就意味着需要挑选和混同的药量至少需要70吨以上。
问题2:现场作业人员多
根据管状药组批数量,通常需配置劳动定员至少30人,是典型的10人以上危险作业岗位。为了降低现场人员数量,目前采取“三班轮换”工作制,每班控制操作人员数量为9人。
问题3:劳动强度大
按照现行管状药制造工艺操作规程,以一个装药批70吨交验量计算,需要6个吸收药批组成(12吨/批),挑选数量约为72吨,混同数量以三遍计算,至少为70吨×3=210吨,劳动强度之大显而易见。
问题4: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如上所述,由于管状药组批数量大,药型尺寸相对又小(通常为直径≤10mm,长度≤400mm),加之纯手工作业,混同过程虽然工艺规定人工一次抱药量约15公斤,但实际操作中的抱药量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在有限的混同次数规定情况下,管状药混同宏观均匀性很难保证一致。
在管棒类材料的存储、运输行业内都知道,管棒类材料的取放料比较困难,耗时耗力。从取放料、整箱包装、再码垛等工序繁琐,整条线占地面积大、耗时耗力,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自动混同系统的U型开放式箱体,其特征在于,
U型开放式箱体26上安装有送料输送部分,该U型开放式箱体 26上布置有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之间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链条托板支撑5、链条张紧轴和张紧轮7可转动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
U型开放式箱体26上还安装有提升输出部分,提升输出部分包括固定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的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 14,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14之间安装有齿形带,U型开放式箱体26上也布置有能够对齿形带进行张紧的齿形带张紧结构15;
还包含延伸支架18,延伸支架18与机架2固定连接,延伸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与提升出料部分相配合的计数出料部分19,计数出料部分末端安装有半圆弧缓冲板20,半圆弧缓冲板20能够让棒状物料缓冲后缓慢落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送料输送部分的输送带具节距且切上带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其为齿形带,棒状物料能够放置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送料输送部分和提升输出部分间布置有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固定连接在U 型开放式箱体26上,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底部导向的区域为缓冲区域,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与送料输送部分和提升输出部分的齿形带相错配合,相错配合是指棒料位置能从输送带、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提升输出部分的齿形带进行对接,不会掉出系统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 14之间安装有齿形带为具有节距的齿形带,齿形带齿间距大于管状药即棒料的直径,且齿高度大于管状药即棒料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计数出料部分19的底部安装有光电感应头29,光电感应头29能够计算出料的数量。
方案二:
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同系统包含匀速自动下料机构,匀速自动下料机构主要一个以上相同的料仓3固定安装在料仓安装架6上,料仓的底部开有出料口,料仓3右侧包含有延伸堆料区28;料仓3的延伸堆料区28与上料轮9交错配合,最右侧的料仓3的上料轮9与托料轮23安装固定在上料主动轴24上,其他三个料仓3的上料轮9与托料轮23安装固定在上料被动轴8上;上料主动轴24和上料被动轴8可转动安装在延伸堆料区28上,上料轮9上包含多个齿,齿之间的凹槽的尺寸大于管状药的直径,因此上料轮9 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棒状物料上料,每个凹槽内只能有一个管状药即棒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料仓3相对倾斜安装在料仓安装架6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上料主动轴24和上料被动轴 8各自安装有链轮22,链轮22之间通过链条进行动力传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上料轮9右侧设有导向纠正板10,导向纠正板10使得从上料轮9上掉下的管状药会继续沿着导向纠正板10下滑掉入送料输送链上;导向纠正板10则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料仓壁上布置有拨料结构,该拨料结构为如下任意方案之一:第一种:该拨料结构为出料口仓壁上设置的电机带动的旋转轮,该旋转轮为橡胶材质,旋转轮的叶片转动能拨动棒状物料移动;第二种:料仓3上安装有振动机构4,振动机构4包含固定在料仓壁上的气缸,气缸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端部包含旋转片,气缸的端部铰接带动连杆运动进而让旋转片伸进能拨动棒状物料打破棒状物料的静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混同系统还包含机架基础部分、送料输送部分、提升输出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机架基础部分包括机架以及安装连接在机架上的U型开放式箱体,其中机架由支撑轴(11)支撑连接, 支撑轴(11)能够增加箱体的强度;料仓安装架6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
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所述的混同系统,由于下料轮的动力是统一的,因此单位时间内每个料仓下料速度与数量相同,调整小齿形输送带的速度,实现每个料仓下的管状药在单位时间内到达堆料区的数量是统一的,伺服系统控制每个料仓的下料速度,棒状物料被旋转片拨动,从料仓的出料口出来,上料轮9上包含多个齿,齿之间的凹槽的尺寸大于管状药的直径,因此上料轮9 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棒状物料上料,棒状物料在被弧形的导向纠正板 10导向纠正,随后物料被运送到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之间安装的输送带上,由该锯齿形的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随后通过动校正堆料滑板13进行局部堆积,随后通过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 14之间的有一定节距的齿形带输送出去,最终实现物料的绝对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计数出料部分19对物料进行计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计数后落到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中,多个输送周转箱叠放,通过抓箱钩312的端部插入抓箱钩插入孔311中带动周转箱移动或者是输送周转箱放置在输送带上整体移动,夹持装置底壁308穿过夹持间隙307后两个夹持装置底壁 308端部接触,实现对多组放置在垫轨302上的棒料306进行夹持取料。
方案三: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该周转箱包含底部 313,底部313上包含四个立柱301,四个立柱位于底部313的四个角上,在底部313上方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壁303,在底部313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垫轨302,垫轨302之间为夹持间隙307,棒料306能够垂直放置在多个垫轨302上,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两个内壁303以及四个立柱301构成周转箱的四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四个立柱301上布置有抓箱钩插入孔311,抓箱钩312的端部能够插入抓箱钩插入孔311中并带动周转箱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四个立柱301的上方布置有定位锥304,在底部313包含对应的定位孔309,定位锥304和另一个箱体的定位孔309能够对应契合实现多个箱体的叠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夹持装置310,夹持装置310均包含夹持装置底壁308,夹持装置底壁308为相对倾斜的底壁,夹持装置310分别位于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的边侧布置,夹持装置底壁308穿过夹持间隙307后两个夹持装置底壁308端部接触,实现对多组放置在垫轨302上的棒料306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抓箱钩312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夹持装置310对称布置,夹持装置310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让不完全一致的管状药均匀混同,最终使得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管状料质量相差不大,实现混合的统一性。取代现有手工操作,解决混同过程中存在的本质安全性差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同步提高工序生产效率,为未来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使用时,抓料机构将管棒类材料抓取放到周转箱,棒料会整齐堆放到箱体内,当棒料堆积满后,抓箱钩会进到周转箱上的抓箱钩插入孔进行抓箱,并将周转箱移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码垛,此周转箱可以 XYZ三个方向均可以进行码垛。采用该周转箱可减少工作工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同一种箱体满足多种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料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料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校正滑行堆料与提升输送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延伸出料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周转箱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周转箱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周转箱的左视图;
图12为实用新型的棒状物料在箱中的结构透视图;
图13为实用新型的并列俯视图;
图14为抓箱钩的动力示意图;
图15为夹持装置的动力示意图;
图中:1、输送被动轴;2、机架;3、料仓;4、振动机构;5、链板支撑;6、料仓安装架;7、张紧轴和张紧轮;8、上料被动轴;9、上料轮;10、导向纠正板;11、支撑轴;12、输送主动轴;13、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4、提升被动轴;15、齿形带张紧结构;16、链板支撑;17、提升主动轴;18、延伸支架;19、计数出料部分;20、半圆弧缓冲板;21、链条护罩;22、双排传动链轮;23、托料轮;24、上料主动轴;25、限位板;26、U型开放式箱体;27旋转片;28.延伸堆料区;29.光电感应头;301、立柱;302、垫轨;303、内壁;304、定位锥;305.边侧开放区域;306.棒料;307.夹持间隙;310.夹持装置;311.抓箱钩插入孔;312.抓箱钩;313.底部;314.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文中未表述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固定,螺栓固定或者是胶水粘结等任意一种固定方式。
实施例一:结合图1到图8;
自动混同系统的U型开放式箱体,其特征在于,U型开放式箱体26上安装有送料输送部分,该U型开放式箱体26上布置有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之间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链条托板支撑5、链条张紧轴和张紧轮7可转动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
U型开放式箱体26上还安装有提升输出部分,提升输出部分包括固定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的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 14,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14之间安装有齿形带,U型开放式箱体26上也布置有能够对齿形带进行张紧的齿形带张紧结构15;
还包含延伸支架18,延伸支架18与机架2固定连接,延伸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与提升出料部分相配合的计数出料部分19,计数出料部分末端安装有半圆弧缓冲板20,半圆弧缓冲板20能够让棒状物料缓冲后缓慢落地。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由于下料轮的动力是统一的,因此单位时间内每个料仓下料速度与数量相同,调整小齿形输送带的速度,实现每个料仓下的管状药在单位时间内到达堆料区的数量是统一的,伺服系统控制每个料仓的下料速度,棒状物料被旋转片拨动,从料仓的出料口出来,上料轮9上包含多个齿,齿之间的凹槽的尺寸大于管状药的直径,因此上料轮9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棒状物料上料,棒状物料在被弧形的导向纠正板10导向纠正,随后物料被运送到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1之间安装的输送带上,由该锯齿形的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随后通过动校正堆料滑板13进行局部堆积,随后通过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14之间的有一定节距的齿形带输送出去,最终实现物料的绝对均匀。
实施例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送料输送部分的输送带具节距且切上带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其为齿形带,棒状物料能够放置凸起之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之间能够放置棒状物料。采用送料输送链带具有一定大节距且凸起高度较小的齿形带,管状药从导向纠正板滑落掉下,增大了管状药与链带之间的摩擦,这种齿形带可吸收管状药下落的惯性力,避免管状药发现二次弹起,使得管状药放置的方向尽可能的与输送方向垂直,便于进入下一环节。
实施例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送料输送部分和提升输出部分间布置有自动校正堆料滑板 13,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固定连接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底部导向的区域为缓冲区域,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与送料输送部分和提升输出部分的齿形带相错配合,相错配合是指棒料位置能从输送带、自动校正堆料滑板13、提升输出部分的齿形带进行对接,不会掉出系统外。限位板25焊接在开放式U型箱体26的内侧,对管状药起到导向的作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优选的,送料输送部分和提升输出部分间需有自动校正堆料滑板形成一个堆料区,管状药通过自送纠正堆料滑板滑到滑板的底部时会自动找正,确保管状药垂直于运输方向堆放,以便提升输出链带挂料。
实施例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14之间安装有齿形带为具有节距的齿形带,齿形带齿间距大于管状药即棒料的直径,且齿高度大于管状药即棒料的半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放置棒状物料。每个齿间距放置一个棒状物料。
实施例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计数出料部分19的底部安装有光电感应头29,光电感应头29能够计算出料的数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计算数量棒状物料的树木。
方案二:
实施例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同系统包含匀速自动下料机构,匀速自动下料机构主要一个以上相同的料仓3固定安装在料仓安装架6上,料仓的底部开有出料口,料仓3右侧包含有延伸堆料区28;料仓3的延伸堆料区28与上料轮9交错配合,最右侧的料仓3的上料轮9与托料轮23安装固定在上料主动轴24上,其他三个料仓3的上料轮9与托料轮23安装固定在上料被动轴8上;上料主动轴24和上料被动轴8可转动安装在延伸堆料区28上,上料轮 9上包含多个齿,齿之间的凹槽的尺寸大于管状药的直径,因此上料轮9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棒状物料上料,每个凹槽内只能有一个管状药即棒料。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方便实现上料。优选的,上料方式选用专门的上料轮与托料轮的方式协作均匀带料。上料轮的齿是具有一定节距的凹槽,凹槽直径大于等于管状药的直径。而托料轮是光轮,起到支撑、稳定管状药的作用。由于四个上料轮的动力一致,因此这种方式使得四个料仓的下料速度,数量相一致。
实施例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料仓3相对倾斜安装在料仓安装架6上。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相对倾斜能够让物料充分利用自流。
实施例八: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上料主动轴24和上料被动轴8各自安装有链轮22,链轮22 之间通过链条进行动力传输。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提供了具体的动力传动,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九: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上料轮9右侧设有导向纠正板10,导向纠正板10使得从上料轮9上掉下的管状药会继续沿着导向纠正板10下滑掉入送料输送链上;导向纠正板10则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的内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
实施例十: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料仓壁上布置有拨料结构,该拨料结构为如下任意方案之一:第一种:该拨料结构为出料口仓壁上设置的电机带动的旋转轮,该旋转轮为橡胶材质,旋转轮的叶片转动能拨动棒状物料移动;第二种:料仓3上安装有振动机构4,振动机构4包含固定在料仓壁上的气缸,气缸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端部包含旋转片,气缸的端部铰接带动连杆运动进而让旋转片伸进能拨动棒状物料打破棒状物料的静平衡。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优选的,其一、具有一定坡度的料仓与安装在料仓上的振动机构组合结构。料仓上开有与旋转片稍大的形状的孔即出料口,致使振动机构动作时,旋转片可打入料仓内,拨动料仓内的管状料,从而使得料仓实现自动下料;其二、料仓设有延伸部分为堆料区,从料仓出料口出来的管状药在堆料区堆积,以便上料轮旋转带料。所述料仓右下侧设有 20mm高的出料口,料仓上安装有振动机构,即气缸带动两连杆,使得旋转片绕着小轴转动,拨动料仓口堆积的管状料,打破料仓口处堆积料的平衡,实现自动出料。
实施例十一: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混同系统还包含机架基础部分、送料输送部分、提升输出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机架基础部分包括机架以及安装连接在机架上的U型开放式箱体,其中机架由支撑轴(11)支撑连接, 支撑轴(11)能够增加箱体的强度;料仓安装架6安装在U型开放式箱体26上。
实施例十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所述的混同系统,由于下料轮的动力是统一的,因此单位时间内每个料仓下料速度与数量相同,调整小齿形输送带的速度,实现每个料仓下的管状药在单位时间内到达堆料区的数量是统一的,伺服系统控制每个料仓的下料速度,棒状物料被旋转片拨动,从料仓的出料口出来,上料轮9上包含多个齿,齿之间的凹槽的尺寸大于管状药的直径,因此上料轮9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棒状物料上料,棒状物料在被弧形的导向纠正板10导向纠正,随后物料被运送到输送主动轴12和输送被动轴 1之间安装的输送带上,由该锯齿形的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随后通过动校正堆料滑板13进行局部堆积,随后通过提升主动轴17和提升被动轴14之间的有一定节距的齿形带输送出去,最终实现物料的绝对均匀。
实施例十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计数出料部分19对物料进行计数。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优选的,提升输出部分还有延伸出料部分,在延伸出料的底部开有小孔,安装有光纤检测即计数出料部分19,可以对输送出的管状药进行计数,实时控制整个混同系统的动作。
实施例十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计数后落到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中,多个输送周转箱叠放,通过抓箱钩312的端部插入抓箱钩插入孔311中带动周转箱移动或者是输送周转箱放置在输送带上整体移动,夹持装置底壁308穿过夹持间隙307后两个夹持装置底壁308端部接触,实现对多组放置在垫轨302上的棒料306进行夹持取料。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参考图9-图15,能够实现棒状物料的方便抓取和运输。
实施例十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优选的,延伸出料部分的末端有半圆弧缓冲板,缓冲板有安装有橡胶,减少管状药下落时的冲击,而且使得每根管状药下落状态尽可能的一致。本实用新型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系统取代了人工操作,解决管状药混同过程中存在的本质安全性差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同步提高工序生产效率,为未来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提升输出部分链带选用具有一定节距的齿形带且该齿形带齿的间距只能放置一根管状药,提升输送链带运转时,输送带齿间都会从堆料区带走一根管状药,实现匀速输出。延伸出料部分的末端有半圆弧缓冲板,缓冲板有安装有橡胶,减少管状药下落时的冲击,而且使得每根管状药下落状态尽可能的一致。堆料区,更重要的是使得输送过来的管状药通过自送纠正堆料滑板滑到滑板的底部时会自动找正,确保管状药的整齐堆放,以便提升输出链带挂料。同时上料轮的出料部分配有自动纠正板,即使管状药从上料轮掉下,也不会直接掉到输送链带上,而是顺着自动纠正板下滑,逐渐掉到输送链带上,减少了变量,让管状药更加整齐掉落在输送链带。所述送料输送链带选用小凸起的齿形带,增大了管状药与链带之间的摩擦,避免管状药发现二次弹起,使得管状药放置的方向尽可能的与输送方向垂直,便于进入下一环节。
总的来说:以自动混同系统的机架和U型开放式箱体作为基础,匀速自动下料机构、送料输送部分、提升输出部分固定安装在其上。系统中设置了四个料仓,可放置四种质量不统一的管状料,四个下料轮的动力统一,则相同时间内下料轮下料的速度一致,则相同时间每个料仓出的管状料数量一致,经过料仓下的送料输送链带输送到自动校正堆料滑板处,再由提升输出链带逐个运输出去。实现单位时间内四种料仓出料数量一致,达到不同质量的管状药混同的均匀一致性。
方案三:
实施例十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该周转箱包含底部313,底部313上包含四个立柱301,四个立柱位于底部313 的四个角上,在底部313上方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壁303,在底部 313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垫轨302,垫轨302之间为夹持间隙307,棒料306能够垂直放置在多个垫轨302上,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两个内壁303以及四个立柱301构成周转箱的四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参考图9-图15,包括包括立柱支撑结构、垫轨、内壁和定位锥。内壁焊接固定在立柱支撑结构上,组成重要的箱体结构,可以使棒料整齐有序的排列。垫轨通过定位孔与内壁连接,且垫轨间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抓料机构可以进入箱体直接抓取或放置棒料。定位锥与立柱连接,立柱是矩形方管,定位锥的底部与其配合,由于定位锥的顶部带锥型结构,因此,一层与一层箱体的码垛可以靠定位锥进行定位,并有效保证了箱体间的稳定性。立柱的一侧有抓箱孔,周转箱的抓箱孔都位于箱体的内侧,因此周转箱在XY方向可以紧密排列,节约空间位置。
实施例十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在四个立柱301上布置有抓箱钩插入孔311,抓箱钩312 的端部能够插入抓箱钩插入孔311中并带动周转箱移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方便周转箱的转移和移动。
实施例十八: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在四个立柱301的上方布置有定位锥304,在底部313包含对应的定位孔309,定位锥304和另一个箱体的定位孔309能够对应契合实现多个箱体的叠放。
实施例十九: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还包含夹持装置310,夹持装置310均包含夹持装置底壁 308,夹持装置底壁308为相对倾斜的底壁,夹持装置310分别位于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的边侧布置,夹持装置底壁308穿过夹持间隙 307后两个夹持装置底壁308端部接触,实现对多组放置在垫轨302 上的棒料306进行夹持。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种实现结构,类似的抓料结构,均在本专利的实现范围内。底壁上方为升降气缸,能实现整体升降。
实施例二十: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抓箱钩312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种实现结构,类似的抓手结构,均在本专利的实现范围内。底壁上方为升降气缸,能实现整体升降。
实施例二十一: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夹持装置310对称布置,夹持装置310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
作为方案三的进一步可能改进。
内壁焊接固定在立柱支撑结构上,组成重要的箱体结构,内壁中两对称面有导向板,可以使棒料整齐有序的排列。垫轨通过定位孔与内壁连接,且垫轨间有一定的距离,加上内壁上两对称面的导向板结构,使得抓料机构可以进入箱体直接抓取或放置棒料。定位锥与立柱连接,立柱是矩形方管,定位锥的底部与其配合,由于定位锥的顶部带锥型结构,因此,一层与一层箱体的码垛可以靠定位锥进行定位,并有效保证了箱体间的稳定性。立柱的一侧有抓箱孔,周转箱的抓箱孔都位于箱体的内侧,因此周转箱在XYZ方向均可以紧密排列,节约空间位置。使用时,抓料机构将管棒类材料抓取放到周转箱,棒料会整齐堆放到箱体内,当棒料堆积满后,抓箱钩会进到周转箱上的长条孔进行抓箱,并将周转箱移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码垛,此周转箱可以 XYZ三个方向均可以进行码垛。采用该周转箱可减少工作工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同一种箱体满足多种工作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支撑结构为矩型方管,且一侧有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周转箱内壁为一体结构,四周有方管加强,结构简单、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的锥型的结构,与立柱(矩型管)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因此,周转箱多层码垛后,上下层之间有定位锥定位,且加强了箱体码垛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周转箱底部为平面,便于在输送滚筒上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周转箱中的物料与箱底之间有40mm的间隙,便于抓料机构插入(抓料)。
在紧密排列后,周转箱之间有80mm的间隙,便于抓箱钩指抓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该周转箱包含底部(313),底部(313)上包含四个立柱(301),四个立柱位于底部(313)的四个角上,在底部(313)上方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壁(303),在底部(313)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垫轨(302),垫轨(302)之间为夹持间隙(307),棒料(306)能够垂直放置在多个垫轨(302)上,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两个内壁(303)以及四个立柱(301)构成周转箱的四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在四个立柱(301)上布置有抓箱钩插入孔(311),抓箱钩(312)的端部能够插入抓箱钩插入孔(311)中并带动周转箱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在四个立柱(301)的上方布置有定位锥(304),在底部(313)包含对应的定位孔(309),定位锥(304)和另一个箱体的定位孔(309)能够对应契合实现多个箱体的叠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夹持装置(310),夹持装置(310)均包含夹持装置底壁(308),夹持装置底壁(308)为相对倾斜的底壁,夹持装置(310)分别位于两个边侧开放区域(305)的边侧布置,夹持装置底壁(308)穿过夹持间隙(307)后两个夹持装置底壁(308)端部接触,实现对多组放置在垫轨(302)上的棒料(306)进行夹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抓箱钩(312)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10)对称布置,夹持装置(310)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位于滑轨且能够顺着滑轨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气缸轴,气缸轴朝前推进能够带动滑块前后移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滑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上方连接升降结构的升降轴。
CN202122326920.0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Active CN21618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6920.0U CN216189429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6920.0U CN216189429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9429U true CN21618942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6920.0U Active CN216189429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94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024A (zh) * 2022-04-06 2022-07-22 湖北蓝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连续涂漆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024A (zh) * 2022-04-06 2022-07-22 湖北蓝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连续涂漆生产线
CN114769024B (zh) * 2022-04-06 2024-04-30 湖北蓝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连续涂漆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9429U (zh) 一种管棒类材料的输送周转箱
CN113772164A (zh) 包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00230B (zh) 一种管状药自动混同系统和方法
CN206521089U (zh) 一种料仓输送系统
US3713552A (en) Mechanized storage silo
CN111762377A (zh) 一种用于粉剂药品袋外包装装置
CN208134670U (zh) 一种螺母自动包装设备
CN113788300A (zh) 自动混同系统的u型开放式箱体
CN213949747U (zh) 一种自由式输送滚筒
CN210762953U (zh) 电池储存卸料装置
CN216637785U (zh) 上架给杆装置及挂面杆输送系统
CN109702612B (zh) 一种轴承内圈磨超生产线
CN113911770B (zh) 一种应用于饲料包装袋的自动码垛机及饲料码垛方法
CN109866318A (zh) 一种砖坯二次码烧系统及其工艺
CN215239564U (zh) 一种钢管切割机构的上料装置
CN206520978U (zh) 一种料仓进料机构
US3762579A (en) Apparatus for setting down and stacking products, more particularly pantiles
CN210854470U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成品储存仓
CN112108859B (zh) 螺丝锁付自动上料机
CN211109969U (zh) 一种物料栈板分板机
CN210592662U (zh) 一种u型钉交错叠放装置
JPS59124629A (ja) 短筒部材の昇降積み込み装置
CN219948778U (zh) 袋装物品振平编组输送机
CN220131263U (zh) 一种铝罐盖的自动上料设备
CN219257850U (zh) 自动装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