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9854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9854U
CN216139854U CN202121252509.7U CN202121252509U CN216139854U CN 216139854 U CN216139854 U CN 216139854U CN 202121252509 U CN202121252509 U CN 202121252509U CN 216139854 U CN216139854 U CN 216139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electric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25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传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uoji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525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9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9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9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极限状态的警示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侧壁,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壁与安装框的左侧内壁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铰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延伸块,所述安装延伸块远离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本发明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当充电桩被外力撞击时,缓冲机构可以形成双重缓冲保护,且能够防止车辆偏移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也具有高压力报警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背景技术
充电桩一般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而停车场内或其他场合的充电桩由于无特殊防护措施,导致使用者在停车、倒车、转弯或者行驶过程中容易撞击充电桩,使其损毁、自燃等。
为改进和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具备双重缓冲减震和警示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极限状态的警示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侧壁,且安装框亦固定连接在地面,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为无左右外壁的箱体,所述活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壁与安装框的左侧内壁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铰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延伸块,所述安装延伸块远离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活动框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安装框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使防护板还原的复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卸力板,所述卸力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内壁,所述卸力板的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活动框的底部铰接有两个第二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穿出滑槽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销轴,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靠近安装框的内底部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座,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压敏传感单元和蜂鸣器,所述压敏传感单元固定连接安装框上方充电桩的外壁,所述蜂鸣器固定连接在蜂鸣器的顶部,所述压敏传感单元与蜂鸣器电连接,还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框的顶部,所述活动杆穿出安装框的顶部并与穿出处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位于压敏传感单元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安装板,所述弹簧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穿出活动框顶部的外壁上,所述活动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为有盖无底的筒,所述限位筒与弹簧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活动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呈半圆弧板,且防护板的外弧面外壁远离充电桩。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头,所述抵触头可以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抵触头距离压敏传感单元的底部有一定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得可以将防护板承受的外力减缓抵消,防止对充电桩造成过大的伤害,对充电桩起到减震缓冲的保护效果。
二、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板的构造,使其在承受撞击时对充电桩形成一百八十度的外围进行保护,防止车辆在撞击防护板后偏移撞上充电桩的前后侧,使得防护板能够防护充电桩的右半部分。
三、本发明通过设置复位机构,使得缓冲机构可以往复多次使用。
四、本发明设置警示机构,在缓冲机构达到极限的同时可以使充电桩自动断电保护和警示行人和工作人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立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沿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2、蜂鸣器;3、压敏传感单元;4、活动杆;5、安装框;6、防护板;7、抵触头;8、第三弹簧;9、第一铰接杆;10、弹簧安装座;11、卸力板;12、第二弹簧;13、第二铰接杆;14、销轴;15、活动板; 16、滑槽;17、活动框;18、安装延伸块;19、弹簧安装板;20、第一弹簧; 21、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包括充电桩1,充电桩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极限状态的警示机构。
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框5,安装框5固定连接在充电桩1的侧壁,且安装框5亦固定连接在地面,安装框5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活动框17,活动框17 为无左右外壁的箱体,活动框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外壁与安装框5的左侧内壁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9,活动板15远离第一铰接杆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延伸块18,安装延伸块18远离活动板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6,活动框17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当防护板6在承受向充电桩1方向的外力时,由于活动框17在安装框5 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且第一铰接杆9与活动板15的铰接关系,使活动板15 在活动框17的内壁向充电桩1的方向移动,使抵触头7在安装框5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得防护板6通过安装延伸块18带动活动板15向靠近充电桩1 的斜上方移动,从而使防护板6承受的力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继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安装框5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使防护板6还原的复位机构。
设置复位机构,使得防护板6在承受较小的撞击力度或外力时,可以复位,使缓冲机构能够多次使用。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卸力板11,卸力板1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5 的内壁,卸力板1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6,活动框17的底部铰接有两个第二铰接杆13,两个第二铰接杆1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16的内壁,两个第二铰接杆13穿出滑槽16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销轴14,两个第二铰接杆 13靠近安装框5的内底部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座10,两个弹簧安装座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
两个第二铰接杆13的初始状态为角度较大,且两个弹簧安装座10距离安装框5的内底部存在一定的距离,且两个滑槽16与两个第二铰接杆13相对应,位于第二铰接杆13上的销轴14会对第二铰接杆13的向上移动形成限位,且当两个第二铰接杆13的V字形角度最大时,即两个第二铰接杆13在滑槽16的内壁相离最远时,两个第二铰接杆13会对活动框17形成支撑,从而完成对防护板6的进一步固定支撑。
当活动框17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呈倒V形的第二铰接杆13 向上移动,但是由于销轴14的限位,使得两个第二铰接杆13在滑槽16的内壁相互靠近,减少V字形的角度,从而使两个弹簧安装座10压缩第二弹簧12,从而达到第二次缓冲减震。
通过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得可以将防护板6承受的外力减缓抵消,防止对充电桩1造成过大的伤害,对充电桩1起到减震缓冲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地,警示机构包括压敏传感单元3和蜂鸣器2,压敏传感单元3固定连接安装框5上方充电桩1的外壁,压敏传感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压敏传感器,蜂鸣器2固定连接在蜂鸣器2的顶部,压敏传感单元3与蜂鸣器2电连接,还包括活动杆4,活动杆4固定连接在活动框17的顶部,活动杆4穿出安装框5的顶部并与穿出处滑动连接,活动杆4位于压敏传感单元3的下方。
防护板6承受的力接近极限或超出极限时,使得活动杆4向上达到极限,同时带动弹簧安装板19向上且挤压第一弹簧20,活动杆4在向上的过程中会通过抵触头7接触并抵触压敏传感单元3,使得压敏传感单元3输出电信号给蜂鸣器2和充电桩1,使得蜂鸣器2发出蜂鸣声,提醒周边工作人员和行人,同时充电桩1在接受到电信号后悔停止一切工作并断电进入休眠状态,以防影响正在充电的工作,造成漏电等危险故障,伤人毁物。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安装板19,弹簧安装板19固定连接在活动杆4穿出活动框17顶部的外壁上,活动框17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1,限位筒21为有盖无底的筒,限位筒21与弹簧安装板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套设在活动杆4的外壁。
当防护板6仅仅是承受可控范围内的力度时,活动杆4向上的过程使第一弹簧20压缩,当防护板6承受的力为短暂单次消耗形时,通过活动杆4压缩积攒的弹性势能,可以使活动杆4向下复原,从而使防护板6复位,可多次使用。
进一步地,防护板6呈半圆弧板,且防护板6的外弧面外壁远离充电桩1。
通过设置防护板6为半圆弧板,当防护板6向充电桩1靠近后,使得防护板6可以对充电桩1的一百八十度的外围进行保护,防止车辆在撞击防护板6后偏移撞上充电桩1的前后侧,使得防护板6能够防护充电桩1的右半部分。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杆9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使承受撞击时更加流畅的运行,且加固和增强了缓冲机构的承受力。
进一步地,活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8,第三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头7,抵触头7为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是橡胶和塑料等,抵触头7距离压敏传感单元3的底部有一定距离。
当防护板6承受的力度过大时,使得活动杆4会快速的向上移动,可能会对压敏传感单元3造成损坏,因此通过抵触头7和第三弹簧8的设计,使得在接受短暂且庞大的外力时,可以对压敏传感单元3进行保护,同时也能防止活动杆4上升时造成对压敏传感单元3的撞击,从而导致压敏传感单元3 不工作,影响蜂鸣器2的及时示警和充电桩1的主动断电,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过上述等结构配合,使得本发明可以对充电桩1进行半圆周的保护,且能够通过双重减震来缓冲充电桩1所受的外力,同时能够警示周围行人和工作人员。
工作原理:该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的防护板6在承受向充电桩1 方向的外力时,由于活动框17在安装框5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且第一铰接杆9与活动板15的铰接关系,使活动板15在活动框17的内壁向充电桩1的方向移动,使抵触头7在安装框5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得防护板6通过安装延伸块18带动活动板15向靠近充电桩1的斜上方移动,从而使防护板6 承受的力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继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当防护板6向充电桩1靠近后,通过防护板6的弧面设计,使得防护板6可以对充电桩1 的一百八十度的外围进行保护,防止车辆在撞击防护板6后偏移撞上充电桩1 的前后侧,使得防护板6能够防护充电桩1的右半部分。
当活动框17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呈倒V形的第二铰接杆13 向上移动,但是由于销轴14的限位,使得两个第二铰接杆13在滑槽16的内壁相互靠近,减少V字形的角度,从而使两个弹簧安装座10压缩第二弹簧12,从而达到第二次缓冲减震。
当防护板6承受的力接近极限或超出极限时,使得活动杆4向上达到极限,同时带动弹簧安装板19向上且挤压第一弹簧20,活动杆4在向上的过程中会通过抵触头7接触并抵触压敏传感单元3,使得压敏传感单元3输出电信号给蜂鸣器2和充电桩1,使得蜂鸣器2发出蜂鸣声,提醒周边工作人员和行人,同时充电桩1在接受到电信号后悔停止一切工作并断电进入休眠状态,以防影响正在充电的工作,造成漏电等危险故障,伤人毁物。
当防护板6仅仅是承受可控范围内的力度时,活动杆4向上的过程使第一弹簧20压缩,当防护板6承受的力为短暂单次消耗形时,通过活动杆4压缩积攒的弹性势能,可以使活动杆4向下复原,从而使防护板6复位,可多次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包括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极限状态的警示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框(5),所述安装框(5)固定连接在充电桩(1)的侧壁,且安装框(5)亦固定连接在地面,所述安装框(5)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活动框(17),所述活动框(17)为无左右外壁的箱体,所述活动框(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外壁与安装框(5)的左侧内壁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接杆(9),所述活动板(15)远离第一铰接杆(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延伸块(18),所述安装延伸块(18)远离活动板(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板(6),所述活动框(17)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安装框(5)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使防护板(6)还原的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卸力板(11),所述卸力板(1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5)的内壁,所述卸力板(1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6),所述活动框(17)的底部铰接有两个第二铰接杆(13),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1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16)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13)穿出滑槽(16)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销轴(14),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13)靠近安装框(5)的内底部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座(10),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座(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包括压敏传感单元(3)和蜂鸣器(2),所述压敏传感单元(3)固定连接安装框(5)上方充电桩(1)的外壁,所述蜂鸣器(2)固定连接在蜂鸣器(2)的顶部,所述压敏传感单元(3)与蜂鸣器(2)电连接,还包括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固定连接在活动框(17)的顶部,所述活动杆(4)穿出安装框(5)的顶部并与穿出处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位于压敏传感单元(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安装板(19),所述弹簧安装板(19)固定连接在活动杆(4)穿出活动框(17)顶部的外壁上,所述活动框(17)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1),所述限位筒(21)为有盖无底的筒,所述限位筒(21)与弹簧安装板(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套设在活动杆(4)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呈半圆弧板,且防护板(6)的外弧面外壁远离充电桩(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9)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8),所述第三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头(7),所述抵触头(7)可以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抵触头(7)距离压敏传感单元(3)的底部有一定距离。
CN202121252509.7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Active CN216139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2509.7U CN216139854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2509.7U CN216139854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9854U true CN216139854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2509.7U Active CN216139854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98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7162A (zh) * 2022-09-15 2022-11-25 深圳市横竖达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固支撑结构的通信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7162A (zh) * 2022-09-15 2022-11-25 深圳市横竖达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固支撑结构的通信柜
CN115397162B (zh) * 2022-09-15 2024-01-09 上海信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通信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98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CN208792208U (zh) 一种高速安全控制用防撞护栏
CN210916989U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
CN211335642U (zh)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CN107142873B (zh) 一种气囊液压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211869175U (zh)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CN210101362U (zh)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CN217024964U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1575198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214273112U (zh) 一种地下车库停车防剐蹭装置
CN2150524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道路基坑围挡结构
CN215552618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护装置
CN212473357U (zh) 一种防碰撞的环卫车辆装置
CN209798562U (zh) 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CN114604722A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19706744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击结构的户外换电柜
CN208469584U (zh) 一种防撞型充电桩
CN217401560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停车感应器
CN207646656U (zh) 一种高速铁路上方公路防撞构造
CN211080036U (zh) 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CN211158344U (zh) 一种防撞式消火栓箱
CN218027353U (zh) 一种闸机防冲撞装置
CN220117885U (zh) 太阳能供电的桥梁道路施工防护栏
CN211906379U (zh) 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
CN219059761U (zh) 一种桥梁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6

Address after: 523000 third floor, No. 108 Xingheng Road, hengjiao village, Shi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UOJI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public collective household in Licheng street, No. 148, Licheng Avenue, Liche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Pan Zh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