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362U -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362U
CN210101362U CN201920677311.XU CN201920677311U CN210101362U CN 210101362 U CN210101362 U CN 210101362U CN 201920677311 U CN201920677311 U CN 201920677311U CN 210101362 U CN210101362 U CN 210101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nticollision
collision
groo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73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are Talent'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are Talent'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are Talent'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Suzhou Rare Talent'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9206773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3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前侧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撞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块和防撞垫的材质均为橡胶,防撞块内置气囊与防撞垫配合能够对冲击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车辆的进一步撞击,该装置采用缓冲板、防撞组件、防撞块、气囊和防撞垫,实现了对充电桩本体的多方位的防撞保护,大大保障了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蜂鸣器、中央处理器和地感线圈,达到了对冲击车辆进行感应报警的目的,整个装置具有较强的防撞功能,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
充电桩多固定在地面上供车辆充电使用,随着充电桩的广泛使用,充电桩被广泛安装在不同的地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司机技术的不成熟或会出现车辆撞向充电桩的问题,进而导致充电桩的损坏,传统充电桩大多不具备防撞功能和报警功能,无法对司机进行提醒和减少对充电桩的损坏,进而不利于保障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具有防撞功能强和可提示报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前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内设置有气囊,所述防撞块的前侧设置有防撞垫,所述地面内设置有地感线圈,所述地面上设置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地感线圈围绕在充电桩本体周围。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转轴、螺纹帽、第一丝杆、双轴电机、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杆、第二丝杆、第三销轴、第四销轴和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所述轴承内穿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三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第四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固定连接在缓冲板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滑套、第二弹簧、第一销轴、第一固定板、第二销轴、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套,两个所述第二滑套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在防撞块上,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穿设有两个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套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滑套的相对面。
优选的,所述地感线圈与中央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双轴电机和蜂鸣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块和防撞垫的材质均为橡胶,防撞块内置气囊与防撞垫配合能够对冲击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车辆的进一步撞击,防撞组件能够在防撞垫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借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当受到冲击时,两个第二滑套带动两个第一固定板相远离,借助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活动作用,带动第一活动杆的进行活动,进而实现带动防撞块和防撞垫进行前后活动,进行缓冲,地感线圈一个振荡电路,当汽车驶入时,产生震动信号,能够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通过中央处理器能够控制蜂鸣器报警,对司机进行提示,同时控制双轴电机工作,带动防撞组件上升,进而起到防撞目的,该装置采用缓冲板、防撞组件、防撞块、气囊和防撞垫,实现了对充电桩本体的多方位的防撞保护,大大保障了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蜂鸣器、中央处理器和地感线圈,达到了对冲击车辆进行感应报警的目的,整个装置具有较强的防撞功能,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缓冲板进行升降,在缓冲板带动防撞组件、防撞块、气囊和防撞垫升至地面顶部,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撞,当不使用时,两个螺纹帽相互远离,通过缓冲板带动防撞组件、防撞块、气囊和防撞垫缩回至第一凹槽内,双轴电机工作,能够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转动,能够通过两个螺纹帽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借助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的作用,通过第二活动杆的活动,带动缓冲板进行上下移动,蜂鸣器能够在地感线圈感受到车辆冲入时进行报警,提醒司机停车后退,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套能够配合两个螺纹帽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撞组件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地面;2、第一凹槽;3、第一滑套;4、第一滑杆;5、第二凹槽;6、驱动组件;601、轴承;602、转轴;603、螺纹帽;604、第一丝杆;605、双轴电机;606、第二活动板;607、第二活动杆;608、第二丝杆;609、第三销轴;610、第二固定板;611、第四销轴;7、防撞垫;8、充电桩本体;9、蜂鸣器;10、中央处理器;11、地感线圈;12、缓冲板;13、防撞组件;131、第一弹簧;132、第二滑套;133、第二弹簧;134、第一销轴;135、第一固定板;136、第二销轴;137、第一活动板;138、第一活动杆;139、第二滑杆;14、防撞块;15、气囊;16、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的前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撞组件13,所述防撞组件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14,所述防撞块14内设置有气囊15,所述防撞块14的前侧设置有防撞垫7,防撞块14和防撞垫7的材质均为橡胶,防撞块14内置气囊15与防撞垫7配合能够对冲击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车辆的进一步撞击,所述地面1内设置有地感线圈11,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充电桩本体8,所述充电桩本体8的前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0,所述充电桩本体8的顶部设置有蜂鸣器9,蜂鸣器9能够在地感线圈11感受到车辆冲入时进行报警,提醒司机停车后退,所述地感线圈11围绕在充电桩本体8周围,该装置采用缓冲板12、防撞组件13、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实现了对充电桩本体8的多方位的防撞保护,大大保障了充电桩本体8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蜂鸣器9、中央处理器10和地感线圈11,达到了对冲击车辆进行感应报警的目的,整个装置具有较强的防撞功能,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两个轴承601、两个转轴602、螺纹帽603、第一丝杆604、双轴电机605、第二活动板606、第二活动杆607、第二丝杆608、第三销轴609、第四销轴611和第二固定板610,两个所述轴承601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内壁的侧面,所述轴承601内穿设有转轴602,两个所述转轴602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605,所述双轴电机605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内,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603,所述螺纹帽6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10,所述第二固定板610通过第三销轴609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607,所述第二活动杆607通过第四销轴611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606,所述第二活动板606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2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驱动组件6能够带动缓冲板12进行升降,在缓冲板12带动防撞组件13、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升至地面1顶部,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撞,当不使用时,两个螺纹帽603相互远离,通过缓冲板12带动防撞组件13、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缩回至第一凹槽2内,双轴电机605工作,能够带动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转动,通过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转动,能够通过两个螺纹帽603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610相互靠近或远离,借助第三销轴609和第四销轴611的作用,通过第二活动杆607的活动,带动缓冲板12进行上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防撞组件13包括第一弹簧131、第二滑套132、第二弹簧133、第一销轴134、第一固定板135、第二销轴136、第一活动板137、第一活动杆138和第二滑杆139,所述第二滑杆139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16内,所述第二滑杆13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套132,两个所述第二滑套13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35,所述第一固定板135通过第一销轴134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38,所述第一活动杆138通过第二销轴136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37,所述第一活动板137固定连接在防撞块14上,所述第二滑杆139的表面穿设有两个第一弹簧131和第二弹簧133,所述第一弹簧1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5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1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套132上,所述第二弹簧1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滑套132的相对面,防撞组件13能够在防撞垫7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借助第一弹簧131和第二弹簧133的弹性,当受到冲击时,两个第二滑套132带动两个第一固定板135相远离,借助第一销轴134和第二销轴136的活动作用,带动第一活动杆138的进行活动,进而实现带动防撞块14和防撞垫7进行前后活动,进行缓冲。
具体的,所述地感线圈11与中央处理器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分别与双轴电机605和蜂鸣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地感线圈11一个振荡电路,当汽车驶入时,产生震动信号,能够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10,通过中央处理器10能够控制蜂鸣器9报警,对司机进行提示,同时控制双轴电机605工作,带动防撞组件13上升,进而起到防撞目的。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4,所述第一滑杆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3,所述第一滑套3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帽603固定连接,第一滑杆4和第一滑套3能够配合两个螺纹帽603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610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首先,当车辆撞向充电桩本体8时,车辆经过地感线圈11,地感线圈11将车辆闯入引起的震荡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10,中央处理器10控制蜂鸣器9报警,对司机进行警示提醒,同时控制双轴电机605工作,带动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转动,使两个螺纹帽603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610相互靠近,借助第三销轴609和第四销轴611的作用,使两个第二活动杆607向上顶起,带动缓冲板12、防撞组件13、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向上移动至地面1顶部,车辆撞向防撞垫7,防撞垫7采用弧形的橡胶垫,其自身的弹性对冲击力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防撞块14和气囊15能够配合防撞垫7起到双重的缓冲作用,与此同时,减震组件受到冲击,借助第一弹簧131和第二弹簧133的弹性,两个第二滑套132带动两个第一固定板135在第一销轴134和第二销轴13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活动杆138的活动带动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进行循环左右往复活动,对经过防撞块14、气囊15和防撞垫7缓冲后的冲击力进行再次缓冲,进而使车辆停止,防止其冲向充电桩本体8,对充电桩本体8形成保护,当不使用时,双轴电机605工作,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转动,使两个螺纹帽603带动两个第二固定板610相互远离,带动缓冲板12缩回至凹槽内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的前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撞组件(13),所述防撞组件(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块(14),所述防撞块(14)内设置有气囊(15),所述防撞块(14)的前侧设置有防撞垫(7),所述地面(1)内设置有地感线圈(11),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充电桩本体(8),所述充电桩本体(8)的前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0),所述充电桩本体(8)的顶部设置有蜂鸣器(9),所述地感线圈(11)围绕在充电桩本体(8)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两个轴承(601)、两个转轴(602)、螺纹帽(603)、第一丝杆(604)、双轴电机(605)、第二活动板(606)、第二活动杆(607)、第二丝杆(608)、第三销轴(609)、第四销轴(611)和第二固定板(610),两个所述轴承(601)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内壁的侧面,所述轴承(601)内穿设有转轴(602),两个所述转轴(602)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605),所述双轴电机(605)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内,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603),所述螺纹帽(6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10),所述第二固定板(610)通过第三销轴(609)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607),所述第二活动杆(607)通过第四销轴(611)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606),所述第二活动板(606)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2)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604)和第二丝杆(608)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13)包括第一弹簧(131)、第二滑套(132)、第二弹簧(133)、第一销轴(134)、第一固定板(135)、第二销轴(136)、第一活动板(137)、第一活动杆(138)和第二滑杆(139),所述第二滑杆(139)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16)内,所述第二滑杆(13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套(132),两个所述第二滑套(13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35),所述第一固定板(135)通过第一销轴(134)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38),所述第一活动杆(138)通过第二销轴(136)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37),所述第一活动板(137)固定连接在防撞块(14)上,所述第二滑杆(139)的表面穿设有两个第一弹簧(131)和第二弹簧(133),所述第一弹簧(1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5)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1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套(132)上,所述第二弹簧(1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滑套(132)的相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感线圈(11)与中央处理器(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分别与双轴电机(605)和蜂鸣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4),所述第一滑杆(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3),所述第一滑套(3)通过连接块与螺纹帽(603)固定连接。
CN201920677311.XU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1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7311.XU CN210101362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7311.XU CN210101362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362U true CN210101362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731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1362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3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663A (zh) * 2020-09-24 2020-12-18 程绪珍 一种利用磁流变液实现自动收缩的节能环保风力充电桩
CN112124127A (zh) * 2020-10-29 2020-12-25 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663A (zh) * 2020-09-24 2020-12-18 程绪珍 一种利用磁流变液实现自动收缩的节能环保风力充电桩
CN112124127A (zh) * 2020-10-29 2020-12-25 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1362U (zh) 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
CN110182089B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1335642U (zh)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CN112124127A (zh) 一种防撞击充电桩
CN210574209U (zh) 一种施工现场防闯入预警通信装置
CN209874939U (zh) 一种具有门磁被撬报警功能的智能防盗门
CN210706960U (zh) 一种防撞充电桩
CN210561895U (zh) 一种电力设施防撞警示装置
CN215552618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护装置
CN209227444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撞栏
CN2161398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CN21618457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报警装置
CN113859119B (zh)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预警装置
CN102157298A (zh) 永磁式碰撞传感器
CN215097100U (zh) 一种智能汽车充电桩
CN204055601U (zh) 无盲区汽车雷达控制系统
CN210793072U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113147459A (zh) 一种多功能防撞充电桩
CN114148199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8100555U (zh) 一种标识牌表面防碰撞装置
CN209738855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功能的充电桩
CN220450726U (zh) 一种可报警提示的智能车位锁
CN203681466U (zh) 一种手动电动一体电磁式电动击窗器
CN212208555U (zh) 一种可移动交通指示器
CN216424126U (zh) 一种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