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5144U -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5144U
CN216085144U CN202121615708.XU CN202121615708U CN216085144U CN 216085144 U CN216085144 U CN 216085144U CN 202121615708 U CN202121615708 U CN 202121615708U CN 216085144 U CN216085144 U CN 216085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ox body
lower box
carbon fib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5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李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5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5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5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5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辆领域,提供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结构加强件,所述结构加强件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二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电池箱体可通过翻边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加强件与下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结构加强件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能源车辆中安装有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电池模组,电池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内安装有加强梁,加强梁一部分起到增加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分隔电池箱体内部空间的作用,以将电池箱体内部分割为多个容置腔,电池模组安装在容置腔里。
现有技术中,加强梁直接与下箱体连接,连接强度相对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以解决现有电池箱体的结构连接强度相对较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结构加强件,所述结构加强件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二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翻边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加强件与下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结构加强件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碳纤维蒙皮和第一泡沫芯体,所述第一碳纤维蒙皮包裹在所述第一泡沫芯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翻边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而重量相对较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蒙皮的壁厚范围为0.8mm-1.2mm,所述第一泡沫芯体的厚度范围为3.0mm-5.0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述厚度范围内,可保证翻边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边框围设于所述底板的侧面的一周,所述边框的厚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所述底板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边框包括第二碳纤维蒙皮和第二泡沫芯体,所述第二碳纤维蒙皮包裹在所述第二泡沫芯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边框能够起到提高下箱体结构强度的作用,且由于边框的厚度大于底板的厚度,因此边框也能起到对于底板上安装的结构的限位作用。由于底板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而边框包括第二碳纤维蒙皮和第二泡沫芯体,因此提高了下箱体的结构强度,且使得下箱体的重量相对较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为5.5mm-6.5mm,所述第二碳纤维蒙皮的厚度为2.0mm-3.0mm,所述第二泡沫芯体的厚度为12.0mm-15.0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底板相对更薄,因此使得下箱体总的重量较轻,由于边框厚度较厚,因此便于下箱体与整车进行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设置有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衬套的一端凸出于所述边框的顶面,和/或所述金属衬套的外侧面设置有胶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金属衬套的刚性相对更大,有利于将边框与整车安装位刚性连接,提高连接强度。突出于边框的金属衬套有利于与整车安装位刚性接触。由于金属衬套与边框的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膨胀时将出现尺寸变化偏差,胶膜可在金属衬套与边框之间对于其尺寸偏差进行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件还包括两个边梁,所述边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梁体的高度,所述第一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梁体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梁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边梁,各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另一个所述边梁,至少一个所述边梁设置有所述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边梁在下箱体与上箱体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在下箱体中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由于第二梁体的高度小于边梁的高度,因此结构加强件的重量相对更轻。翻边可增加与其连接的边梁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边梁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连接于所述下箱体,所述液冷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翻边相对设置,所述翻边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下箱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板直接与下箱体连接,结构加强件的翻边穿过液冷板的避让孔后与下箱体连接,也即液冷板的增加不影响电池箱体的总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池箱体,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内的结构连接强度更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池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车辆内的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内的结构连接强度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中结构加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中结构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中下箱体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中液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下箱体;110-底板;120-边框;121-第二碳纤维蒙皮;122-第二泡沫芯体;130-金属衬套;140-安装螺母;200-结构加强件;210-第一梁体;220-第二梁体;230-翻边;240-安装凸台;250-模组安装孔;260-边梁;261-过渡连接板;300-液冷板;310-避让孔;400-第一插件接头;500-第二插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100和结构加强件200,结构加强件200包括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第一梁体210与第二梁体220交叉设置,第一梁体210与下箱体100连接,第一梁体210设置有翻边230,翻边230与下箱体100连接,和/或第二梁体220与下箱体100连接,第二梁体220设置有翻边230,翻边230与下箱体100连接。
具体地,在一种情况,第一梁体210与第二梁体220中,仅有第一梁体210与下箱体100连接,而第二梁体220与第一梁体210连接,则在第一梁体210的底部设置翻边230,翻边230与下箱体100连接,从而增加第一梁体21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梁体210与第二梁体220中,仅有第二梁体220与下箱体100连接,而第一梁体210与第一梁体210连接,则在第二梁体220的底部设置翻边230,翻边230与下箱体100连接,从而增加第二梁体22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又一种情况中,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均与下箱体100连接,则在第一梁体210的底部和第二梁体220的底部均设置有翻边230,翻边230与下箱体100连接,从而通过翻边230分别增加第一梁体21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二梁体22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综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翻边230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加强件20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结构加强件20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上箱体(图中未示出),上箱体扣设在下箱体100上,上箱体与下箱体100连接,结构加强件200分别连接于上箱体和下箱体100,以在上箱体与下箱体100之间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电池箱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结构加强件200与下箱体100之间为胶接,翻边230的设置增加了胶接面积,提高了结构加强件20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连接处的连接可靠性。
结构加强件200中,第一梁体21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梁体22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梁体210的数量为多个(图3中第一梁体210为5个),第二梁体220的数量为一个,且多个第一梁体2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第二梁体2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梁体2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梁体220依次穿设各第一梁体210且与各第一梁体210相连。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加强件200还包括两个边梁260,边梁260的高度大于第二梁体220的高度,第一梁体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梁体210间隔设置,各第一梁体210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边梁260,各第一梁体2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另一个边梁260。边梁26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梁体220的长度方向平行。如此设置,边梁260、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将下箱体100分隔为多个容置腔,用于安装多个电池模组。
具体地,两个边梁260的高度相等,各第一梁体210的高度相等,各第二梁体220的高度相等。优选地,第一梁体210的高度与第二梁体220的高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边梁260的底部与下箱体100连接,边梁260的顶部用于与电池箱体的上箱体连接,边梁260在下箱体100与上箱体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在下箱体100中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由于第二梁体220的高度小于边梁260的高度,因此结构加强件200的重量相对更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边梁260、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可在保证结构加强件200的结构强度需求的情况下减轻结构加强件200的重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梁体210、第二梁体220和边梁260连接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当边梁260、第一梁体210和第二梁体220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而翻边230包括第一碳纤维蒙皮和第一泡沫芯体时,边梁260、第一梁体210、第二梁体220和翻边230可通过碳纤维铺层工艺制成一体结构。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梁260的高度大于第一梁体210的高度,边梁260的端部与第一梁体210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板261,过渡连接板261的高度由与边梁260连接一侧向与第一梁体210连接一侧逐渐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过渡连接板261提高了边梁260与第一梁体2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边梁260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一梁体210的连接处具有圆角,或者,过渡连接板261为弧形板,以使得边梁260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一梁体210之间为弧线型过渡。
如图2和图5所示,在边梁260与下箱体100连接的一侧也可设置有翻边230,翻边230用于提高边梁260与下箱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由于边梁260的数量为两个,因此可以仅在其中一个边梁260上设置翻边230,也可以在两个边梁260上均设置翻边230,具体根据下箱体100内侧空间布局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由于图2中其中一个边梁260(图示方向左侧的边梁260)与下箱体100的边框120之间还有一段空间,因此该边梁260连接有翻边230,而另一个边梁260(图示方向右侧的边梁260)与边框120之间的空隙较小,难以容纳翻边230,因此,在该边梁260处没有安装翻边230.
具体地,翻边230的长度可以与边梁260的长度相等,或者,翻边230的长度可以小于边梁260的长度。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边梁260的底部安装有翻边230,翻边2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翻边230的长度均小于边梁260的长度。
同样地,当在第一梁体210或第二梁体220上设置翻边230时,翻边230的长度可以与对应的第一梁体210或第二梁体220的长度相等,也可以小于对应的第一梁体210或第二梁体220的长度。在图2中,在第一梁体210的底部设置有翻边230,翻边230的长度小于第一梁体210的长度。
一个第一梁体210可以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翻边230,举例来说,在图2中,有的第一梁体210对应设置有一个翻边230,而有的梁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翻边230。
当一个第一梁体210上设置有多个翻边230时,不同翻边230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边230上设置有安装凸台240,安装凸台240用于与电池模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凸台240为电池模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空间,电池模组与安装凸台240连接,也即电池模组通过结构加强件200与下箱体100连接,电池模组的重量经由结构加强件200的翻边230更为均匀传递至下箱体100。
在图4中,安装凸台240上沿纵向设置有模组安装孔250,模组安装孔250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螺纹孔。当模组安装孔250为螺纹孔时,可先在安装凸台240处预埋螺套以形成具有内螺纹的模组安装孔250。由于在翻边230上设置有安装凸台240,因此使得安装凸台240与翻边230的总厚度大于翻边230的厚度,这使得可以设置孔深更大的模组安装孔250,以提高安装凸台240与电池模组的连接稳定性。由于电池模组能够安装到安装凸台240处,与直接将电池模组固定到下箱体100相比,电池模组的重力经由安装凸台240和翻边230,能够能为均匀的传递到下箱体100,避免电池模组与下箱体100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箱体100包括底板110和边框120,边框120围设于底板110的侧面的一周,边框120的厚度大于底板110的厚度。
结构加强件200安装在底板110上,且位于边框120围设的区域的内侧。
翻边230与底板110可通过结构胶连接。翻边230中面积最大的侧面与底板110中面积最大的侧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边框120能够起到提高下箱体100结构强度的作用,且由于边框120的厚度大于底板110的厚度,因此边框120也能起到对于底板110上安装的结构的限位作用。
此外,由于边框120的厚度相对更大,因此在将下箱体100与上箱体或者整车连接时,边框120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提高下箱体100与上箱体或者整车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板110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边框120包括第二碳纤维蒙皮121和第二泡沫芯体122,第二碳纤维蒙皮121包裹在第二泡沫芯体122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下箱体100的结构强度,且使得下箱体100的重量相对较轻。
采用碳纤维材料替代铝合金等金属材质,从而能够达到减重效果,同等体积状态下能够实现减重30%~50%。且碳纤维材料的强度相对更高,在实现减重效果的情况下下箱体100还能够满足随机振动、机械冲击、模拟碰撞和底部球击等机械强度的要求。
边框120包括第二碳纤维蒙皮121和第二泡沫芯体122,第二碳纤维蒙皮121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第二泡沫芯体122由泡沫材质制成,例如采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第二泡沫芯体122在第二碳纤维蒙皮121的内部,起到支撑及进一步减重的作用,使得厚度相对更厚的边框120可以实现进一步减重的效果。PMI泡沫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10的厚度为5.5mm-6.5mm,例如可以为5.5mm、5.8mm、6.0mm、6.1mm、6.2mm或6.5mm等厚度。
第二碳纤维蒙皮121的厚度为2mm-3mm,例如可以为2.0mm、2.1mm、2.2mm、2.4mm、2.5mm、2.8mm或3.0mm等厚度。
第二泡沫芯体122的厚度为12.0mm-15.0mm,例如可以为12.0mm、12.1mm、12.8mm、13.0mm、14.0mm、14.5mm或15.0mm等厚度。
举例来说,底板110的厚度为6mm,第二碳纤维蒙皮121的厚度为2.5mm,第二泡沫芯体122的厚度为14mm,由于在第二泡沫芯体122的上下两侧分别有第二碳纤维蒙皮121,因此边框120的总厚度为19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底板110,因此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底板110相对更薄,因此使得下箱体100总的重量较轻,由于边框120厚度较厚,因此便于下箱体100与整车进行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边230包括第一碳纤维蒙皮和第一泡沫芯体,第一碳纤维蒙皮包裹在第一泡沫芯体外部。翻边230中第一碳纤维蒙皮和第一泡沫芯体的设置方式与边框120中第二碳纤维蒙皮121和第二泡沫芯体122的设置方式相似,仅为结构尺寸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实现翻边230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而重量相对较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碳纤维蒙皮的壁厚范围为0.8mm-1.2mm,例如可以为0.8mm、0.9mm、1.0mm、1.1mm或1.2mm等厚度。
第一泡沫芯体的厚度范围为3.0mm-5.0mm。例如可以为3.0mm、3.5mm、4.0mm、4.5mm、4.8mm或5.0mm等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述厚度范围内,可保证翻边230整体结构强度。
举例来说,第一碳纤维蒙皮的壁厚为1mm,第一泡沫芯体的厚度为4mm,则翻边230的总厚度为6mm。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框120设置有金属衬套130。
由于金属衬套130的刚性相对更大,有利于将边框120与整车刚性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具体地,在边框1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金属衬套130。
金属衬套130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例如铝合金6061。相比于直接在边框120上打孔以作为整车安装孔,金属衬套130可以提高整车安装孔的孔壁的结构强度,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衬套130的一端凸出于边框120的顶面,金属衬套130伸出边框120顶面的结构的长度范围为1.8mm-2.3mm。例如可以为1.8mm、1.9mm、2.0mm、2.1mm、2.2mm或2.3mm等长度。金属衬套130的总长度为边框120的厚度与金属衬套130伸出到边框120外侧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金属衬套130的顶端伸出至边框120的顶面上方,且伸出边框120的顶面的结构的长度为2.0mm。若边框120的厚度为19.0mm,则金属衬套130的总长度为21.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衬套130的内径为12.0mm,外径为16.0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突出于边框120的衬套有利于与整车安装位刚性接触,以提高下箱体100与整车安装位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将下箱体100安装到车辆内时,将下箱体100与其对应的整车安装位连接,具体可采用螺栓连接,螺栓穿过金属衬套130后与整车安装位连接。
将金属衬套130安装到边框120可采用以下方式,首先制造边框120,然后,在制造完成的边框120上打孔,继而将金属衬套130安装固定到孔内,以实现金属衬套130与边框120的固定连接。
或者,优选地,金属衬套130与边框120一体成型,在进行边框120的碳纤维铺层操作时,将金属衬套130预埋在边框120中,从而使得金属衬套130与边框120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为避免金属衬套130与边框120的第二碳纤维蒙皮121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在金属衬套130的外侧面包裹有胶膜。由于设置有胶膜,胶膜在金属衬套130与第二碳纤维蒙皮121之间,以对于在膨胀过程出现的尺寸偏差进行补偿。
如图7所示,在边框120中还可设置有安装螺母140,安装螺母140用于与上箱体进行连接所用。
安装螺母140与边框120的连接方式与上述金属衬套130与边框120之间的连接方向相似。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先制造完成边框120,然后在边框120上冲压或切割形成凹槽,将安装螺母140的一端伸入凹槽中,并将安装螺母140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在安装螺母140的顶部可设置有向外延伸(向远离安装螺母的轴心方向延伸)的外延部,在将安装螺母140的一端伸入凹槽,在安装螺母140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相接触后,外延部与边框120的顶面相接触,可通过将外延部与边框120的顶面固定连接,以将安装螺母140与边框固定。
或者,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螺母140与边框120一体成型,在进行边框120的碳纤维铺层操作时,将安装螺母140预埋在边框120中,从而使得安装螺母140与边框120形成一体结构。
如图1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液冷板300,液冷板300连接于下箱体100,液冷板300设置有避让孔310,避让孔310与翻边230相对设置,翻边230穿过避让孔310与下箱体100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板300直接与下箱体100连接,结构加强件200的翻边230穿过液冷板300的避让孔310后与下箱体100连接,也即液冷板300的增加不影响电池箱体的总厚度。
当将电池箱体应用于电池包,电池模组与加强结构件连接,电池模组的底面直接与液冷板300接触,便于进行散热。
如图1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梁设置有翻边230,第二加强梁未设置有翻边230,第一加强梁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加强梁均设置有翻边230。在液冷板300上对应每个第一加强梁上的翻边230都分别设置有避让孔310。
在安装过程中,先将液冷板300与底板110连接,然后将结构加强件200与底板110连接,具体地,结构加强件200的翻边230穿过避让孔310之后与底板110连接,由于翻边230与底板110连接,因此第一加强梁与底板110连接,由于第二加强梁与第一加强梁连接,因此第二加强梁与底板110的位置也相对固定。第二加强梁的底面可搭接在液冷板300的顶面,或者,第二加强梁的底面与液冷板300的顶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液冷板300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液冷板30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为胶接,胶接具体为使用结构胶连接液冷板300和底板110,结构胶可采用柔韧性更好的聚氨酯结构胶,以通过结构胶在液冷板300和底板110之间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下箱体100因挤压或振动变形导致液冷板300折弯过大破裂,冷却液泄漏的现象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箱体还包括第一插件接头400和第二插件接头500,第一插件接头400和第二插件接头500分别在底板110的前后两端,用于高低压插件和电机的连接。
第一插件接头400和第二插件接头500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或者,由于其结构形状相对复杂,内部有多个螺纹孔,因此采用碳纤维一体成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第一插件接头400和第二插件接头500均为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第一插件接头400与第二插件接头500可分别与下箱体100采用胶接与机械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连接。机械连接方式可为榫卯链接方式等。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件接头400安装在下箱体100的前端,且第一插件接头400具体安装在下箱体100的边框120上,第一插件接头400用于进行高低压插件的安装。第二插件接头500安装在下箱体100的后端,且第二插件接头500的部分区域安装在边框120上,部分区域安装在底板110上,第二插件接头500用于进行电机的插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电池模组安装于电池箱体的内部。
具体地,当电池箱体的下箱体100设置有液冷板300时,电池模组的底面与液冷板300接触。当在加强结构件的翻边230上设置有安装凸台240时,电池模组与安装凸台240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的电池箱体,电池包结构连接强度更强。
由于电池模组直接与液冷板300接触,因此使得电池模组的散热传热路径相对更短,热阻小,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更好。
由于液冷板300直接与下箱体100的底板110连接,无需其他支撑结构,因此使得整个电池箱体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Z向尺寸得以优化,即Z向尺寸相对更小。Z向尺寸即为垂直于底板110的最大面积的侧面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的电池包,车辆内的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内的结构连接强度更强。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为纯电动车辆,也可以为油电混合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结构加强件,所述结构加强件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二梁体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箱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碳纤维蒙皮和第一泡沫芯体,所述第一碳纤维蒙皮包裹在所述第一泡沫芯体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蒙皮的壁厚范围为0.8mm-1.2mm,所述第一泡沫芯体的厚度范围为3.0mm-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边框围设于所述底板的侧面的一周,所述边框的厚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所述底板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边框包括第二碳纤维蒙皮和第二泡沫芯体,所述第二碳纤维蒙皮包裹在所述第二泡沫芯体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为5.5mm-6.5mm,所述第二碳纤维蒙皮的厚度为2.0mm-3.0mm,所述第二泡沫芯体的厚度为12.0mm-15.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设置有金属衬套;
所述金属衬套的一端凸出于所述边框的顶面,和/或
所述金属衬套的外侧面设置有胶膜。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件还包括两个边梁,所述边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梁体的高度,所述第一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梁体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梁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边梁,各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另一个所述边梁,至少一个所述边梁设置有所述翻边。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在在于,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连接于所述下箱体,所述液冷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翻边相对设置,所述翻边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下箱体连接。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CN202121615708.XU 2021-07-15 2021-07-1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216085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5708.XU CN216085144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5708.XU CN216085144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5144U true CN216085144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5708.XU Active CN216085144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5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9541U (zh) 箱体
CN216085144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113540673A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11230321B2 (en) Body of vehicle equipped with high-voltage battery
CN207530002U (zh) 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527875U (zh) 一种多功能平台化的蓄电池托盘
CN216508609U (zh) 后驱纯电动汽车的前舱系统
CN114792861A (zh) 电池托盘的边梁、电池托盘及电池包
CN219687248U (zh) 一种蓄电池固定组件及其汽车
CN209785996U (zh) 加强件、电池包壳及其下壳体
KR20220011474A (ko) 전기 및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스
CN219029548U (zh) 车辆及其后纵梁
CN220332447U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577356U (zh) 型材式一体化车架及车辆
CN218548678U (zh) 边梁、框架、电池包及车辆
CN220821778U (zh) Ctc电池包
CN214848755U (zh) 电池分配管理总成及电池包
CN218957898U (zh) 电池包下箱体总成及车辆
CN21699453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112599913B (zh) 电池包箱体下壳体挂点结构
CN218632263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20147425U (zh) 箱梁式车架本体、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7753885U (zh) 三段式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9838609U (zh) 车架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