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2885U -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2885U
CN216042885U CN202121871037.3U CN202121871037U CN216042885U CN 216042885 U CN216042885 U CN 216042885U CN 202121871037 U CN202121871037 U CN 202121871037U CN 216042885 U CN216042885 U CN 21604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wallboard
station
elevated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71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开屏
靳鹏
郭俊峰
陈裔洋
郭振勇
任振国
王晓枫
杨凤芝
赵卫荣
李岩
荣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71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站台结构,包括轨道梁部;以及站台梁部,所述站台墙板平台包括一个站台墙板顶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下方且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一体成型的站台墙板侧板,一个所述站台墙板顶板和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共同围合成一个用于工作人员进行上水吸污作业的空腔。解决了高架站场线间也较难布设作业设备,对作业操作造成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在能保证旅客乘降的基础上,又能进行设备作业及人员待避,保障了高架站场设置上水吸污作业线。

Description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房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铁列车的上水吸污作业场地一般设在两列高铁线间的狭窄地带,作业期间根据调度信息,工作人员按照指定路径从站台进入线间作业。对于高铁高架车站,常规设计的站台梁结构,仅能提供旅客乘降平台,无法实现列车停站后,上水吸污工作人员走行待避的通道。在线间作业时,线间可能有列车停靠及离站,从站台进入线间作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高架站场线间也较难布设作业设备,对作业操作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站台结构,其在能保证旅客乘降的基础上,又能进行设备作业及人员待避,保障了高架站场设置上水吸污作业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架站台结构,包括轨道梁部;以及站台梁部,所述站台梁部与所述轨道梁部相连,所述站台梁部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站台墙板平台,所述站台墙板平台位于所述轨道梁部的一侧;所述站台墙板平台包括一个站台墙板顶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下方且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一体成型的站台墙板侧板,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的两端;一个所述站台墙板顶板和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共同围合成一个用于工作人员进行上水吸污作业的空腔。
现有技术是在高架站场设置上水吸污作业线是较困难的,如避免在高架站场设置上水吸污作业线,又对全线运营灵活性造成一定制约;在线间作业时,线间可能有列车停靠及离站,从站台进入线间作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高架站场线间也较难布设作业设备,对作业操作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站台墙板平台,并且通过站台墙板平台的站台墙板顶板和两个与之一体成型的站台墙板侧板进而形成的空腔来进行上水吸污作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站台提供旅客乘降的功能,又能增加一条相对独立的工作通道,可以进行设备作业及人员待避,保障了高架站场设置上水吸污作业线,提高了作业的便利性。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台梁部通过混凝土踏步与所述轨道梁部连接。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台梁部的一侧为轨道梁部,另一侧为扶梯平台。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站台梁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站台梁体的站台桥墩,所述站台桥墩位于所述站台梁体的下方,所述站台桥墩和所述站台梁体均位于所述轨道梁部的一侧。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的外侧均为纵向站台墙,所述纵向站台墙设置在所述站台梁体的顶面;所述纵向站台墙上开设有可用于穿设连接上水吸污作业设备的洞口。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洞口位置为混凝土踏步处。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台梁体和所述站台墙板平台均设置为π型结构。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台梁体的顶面埋设有站台雨棚,所述站台雨棚包括棚顶和与所述棚顶连接的竖杆,所述竖杆穿设过所述站台墙板平台并与所述站台梁体的顶面连接处设有钢梯。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轨道梁部具有轨道梁和轨道梁墩身,所述轨道梁浇筑在所述轨道梁墩身上,所述轨道梁上设有列车轨道,所述列车轨道位于的平面低于所述站台梁体的顶面。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台梁体的底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设在所述站台桥墩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架站台结构,能够提供上水吸污作业的工作通道,一般的高架站台梁结构无法提供工作通道,需要从站台进入线间作业,作业方式不便利;不需要扩充高架站场的平面布局,不需要调整铁路线路轨道敷设,不影响站台雨棚按常规情况设置,利用高架站台梁结构自身的内部空间;工作通道位于站台下方,与站台客流人群分离,进入及撤离列车轨道工作区域较为灵活便利,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是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是图1中C-C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站台梁体,2-站台墙板平台,21-站台墙板顶板,22-站台墙板侧板,3-站台雨棚,4-混凝土踏步,5-支座,6-横梁,7-站台桥墩,8-钢梯,9-轨道梁墩身,10-轨道梁,11-扶梯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架站台结构,包括轨道梁部;以及站台梁部,站台梁部与轨道梁部相连,站台梁部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站台墙板平台2,站台墙板平台2位于轨道梁部的一侧;站台墙板平台2包括一个站台墙板顶板21和两个分别位于站台墙板顶板21下方且与站台墙板顶板21一体成型的站台墙板侧板22,两个站台墙板侧板22分别位于站台墙板顶板21的两端;一个站台墙板顶板21和两个站台墙板侧板22共同围合成一个用于工作人员进行上水吸污作业的空腔。此空腔的净高可达到2.2m,满足走行并且同时构件体量较小。使用空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入空腔工作,也可以变换成一个相当于矩形的框体,之所以呈π型结构的梁体是因为π型结构的梁体是因为π型梁顶板结构高度较小,实现空腔内有较大的工作空间,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备机械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优选地,支撑组件包括站台梁体1和用于支撑站台梁体1的站台桥墩7,站台桥墩7位于站台梁体1的下方,站台桥墩7和站台梁体1均位于轨道梁部的一侧;站台梁体1的常用跨度为32.7m,采用简支型式,纵向跨数按照站台纵向长度确定。并且,在站台梁体1内部及端部设置有横梁6,使得站台梁体1更加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站台墙板平台2的双侧为纵向站台墙,站台墙板平台2的顶面为站台顶板。站台墙上开设洞口,洞口的位置位于混凝土踏步4的位置,可以用来当作工作通道,与车厢上水吸污口进行设备连接,方便检修,站台墙支撑于π型梁的顶面,每间隔32.7m跨度设置一道变形缝,站台墙在变形缝位置设置墙垛对受力进行加强。站台板支撑在站台墙顶面,双侧设悬挑段,板墙交接位置设置加腋。
优选地,π型梁的顶面低于列车轨道平面,在站台墙开设洞口位置设混凝土踏步4,用于工作通道相对列车轨道平面高差的调整。
优选地,站台梁体1的顶面埋设有站台雨棚3,站台雨棚3包括棚顶和与棚顶连接的竖杆,竖杆穿设过站台墙板平台2并与站台梁体1的顶面连接处设有钢梯8,钢梯8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检修。
优选地,高架站台结构的一侧为高铁列车、轨道及其下部支撑结构;高架站台结构的另一侧为上站台楼扶梯平台11的框架结构,高架站台梁结构的纵向端部为垂直提升设备,也是同样的,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检修;站台梁部的一侧为轨道梁部,另一侧为扶梯平台11。
优选地,支撑组件包括站台梁体1和用于支撑站台梁体1的站台桥墩7,站台桥墩7位于站台梁体1的下方,从上到下浇筑依次为:轨道、轨道梁墩身9、轨道梁10;且站台桥墩7和站台梁体1均位于轨道梁部的一侧。
优选地,站台墙板平台2顶板处有工作人员的出入口,通过钢梯8进入站台墙板平台2围合形成的工作通道内。工作通道位于旅客站台面以下,与客流人群实现分离,通道内可以实现走行及待避。列车停站后,工作人员通过站台墙的开设洞口及混凝土踏步4进入列车轨道平面,连接列车车厢上水吸污口进行作业操作。在高架站台尽端设置垂直提升设备,可用于运输工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站台雨棚3的实施方式为:
π型的站台梁体1中施做预留站台雨棚3的柱脚锚栓,站台墙板平台2施做过程中放置雨棚钢柱连接段,连接段钢柱上预设好连接栓钉,雨棚钢柱的柱脚底板通过调平层调整后与π型站台梁体1内预埋的柱脚锚栓连接,并施做外包混凝土及其内部的主钢筋和箍筋。施做站台墙板平台2的站台墙及站台顶板结构,顶板在有雨棚钢柱连接段的位置留设开孔,使雨棚钢柱穿过。站台墙板平台2实施完成后,在雨棚钢柱连接段以上拼接雨棚剩余钢柱,雨棚横梁6,连接纵向雨棚梁,完成雨棚刚架结构的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上水吸污作业的工作通道,一般的高架站台梁结构无法提供工作通道,需要从站台进入线间作业,作业方式不便利;并且不需要扩充高架站场的平面布局,不需要调整铁路线路轨道敷设,不影响站台雨棚3按常规情况设置,利用高架站台梁结构自身的内部空间;进而工作通道位于站台下方,与站台客流人群分离,进入及撤离列车轨道工作区域较为灵活便利,更加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梁部;以及
站台梁部,所述站台梁部与所述轨道梁部相连,所述站台梁部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站台墙板平台(2),所述站台墙板平台(2)位于所述轨道梁部的一侧;
所述站台墙板平台(2)包括一个站台墙板顶板(21)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21)下方且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21)一体成型的站台墙板侧板(22),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22)分别位于所述站台墙板顶板(21)的两端;
一个所述站台墙板顶板(21)和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22)共同围合成一个用于工作人员进行上水吸污作业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梁部通过混凝土踏步(4)与所述轨道梁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梁部的一侧为轨道梁部,另一侧为扶梯平台(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站台梁体(1)和用于支撑所述站台梁体(1)的站台桥墩(7),所述站台桥墩(7)位于所述站台梁体(1)的下方,所述站台桥墩(7)和所述站台梁体(1)均位于所述轨道梁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站台墙板侧板(22)的外侧均为纵向站台墙,所述纵向站台墙设置在所述站台梁体(1)的顶面;
所述纵向站台墙上开设有可用于穿设连接上水吸污作业设备的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位置为混凝土踏步(4)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梁体(1)和所述站台墙板平台(2)均设置为π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梁体(1)的顶面埋设有站台雨棚(3),所述站台雨棚(3)包括棚顶和与所述棚顶连接的竖杆,所述竖杆穿设过所述站台墙板平台(2)并与所述站台梁体(1)的顶面连接处设有钢梯(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部具有轨道梁(10)和轨道梁墩身(9),所述轨道梁(10)浇筑在所述轨道梁墩身(9)上,所述轨道梁(10)上设有列车轨道,所述列车轨道位于的平面低于所述站台梁体(1)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站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梁体(1)的底部设有支座(5),所述支座(5)设在所述站台桥墩(7)的顶面。
CN202121871037.3U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Active CN21604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1037.3U CN21604288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1037.3U CN21604288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2885U true CN21604288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71037.3U Active CN216042885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2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792A (zh) * 2022-07-14 2022-11-29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线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792A (zh) * 2022-07-14 2022-11-29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线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0062U (zh) 一种地下无柱叠合墙车站
CN104594173B (zh) 一种抱轨式磁浮轨道交通箱梁
CN216042885U (zh) 一种高架站台结构
CN208830183U (zh) 一种桥隧一体棚洞
CN210439081U (zh) 一种磁浮悬挂式平台
CN217439544U (zh) 建筑顶部外立面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CN110258633A (zh) 一种具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排井
CN215799204U (zh) 一种隧道二衬养护台车
CN215164565U (zh) 一种栈桥结构
CN109750842A (zh) 一种筒体结构施工的布料平台系统的安装方法
CN212296237U (zh) 边坡钻孔台车
CN212738055U (zh) 一种箱体式列车加高站台
CN213328707U (zh) 一种薄壁墩高空作业组合平台
CN211848997U (zh) 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
CN212337358U (zh) 一种盾构区间疏散平台在联络通道处的连接结构
CN113684863A (zh) 一种地下三层大跨度无柱车站结构
CN210482019U (zh) 一种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高墩大跨度车站桥构造
CN112127942A (zh) 一种盾构区间疏散平台在联络通道处的连接结构
CN111852089A (zh) 一种非电气化铁路的电气化施工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
CN217460304U (zh) 一种高速铁路全封闭声屏障小型构件安装台车
CN211772795U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支座的检修装置
CN214217959U (zh) 地铁车站斜坡式轨排吊运结构
CN110748190A (zh) 一种地铁车站换乘楼梯墙体加固结构
CN110230265A (zh) 一种用于高墩的施工方法
CN107761574A (zh) 一种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转体槽形连续梁中跨合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