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0395U -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0395U
CN215980395U CN202122202047.4U CN202122202047U CN215980395U CN 215980395 U CN215980395 U CN 215980395U CN 202122202047 U CN202122202047 U CN 202122202047U CN 215980395 U CN215980395 U CN 21598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ortion
spindle
main shaft
fixing part
retur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20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City Pengjiang District Xingshuofang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ity Pengjiang District Xingshuofang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ity Pengjiang District Xingshuofang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ity Pengjiang District Xingshuofang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20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轴防松结构,主要包括由前向后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防松顶持部,其中,第一固定部连接主轴连接套而实现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安装,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从而使得整个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长度能够进行伸缩变化,继而能够充分适应主轴连接套的不同的外露长度,保证后端的防松顶持部能够充分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避免主轴本体沿轴向向前移动或者避免主轴连接套径向抖动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图6是现有机床的一种主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主轴安装座600的前端设置有主轴本体601和主轴连接套602,主轴连接套602位于主轴本体601的中部,主轴本体601能够在主轴安装座600的前端伸缩而全部或部分包裹主轴连接套602。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使得主轴连接套602保持稳定的外露状态来保证加工工作的稳定进行,但由于机床的液压系统运行时(尤其是在启停瞬间)经常会发生抖动现象而使得主轴发生松动,导致主轴本体601容易沿主轴连接套602向前发生轴向位移或者导致主轴连接套602发生径向抖动,严重影响了加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轴防松结构,能够充分保证主轴连接套的稳定外露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部,能够拆卸地连接主轴连接套;
第二固定部,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后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防松顶持部,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所述防松部用于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主轴防松结构,主要包括由前向后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防松顶持部,其中,第一固定部连接主轴连接套而实现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安装,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从而使得整个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长度能够进行伸缩变化,继而能够充分适应主轴连接套的不同的外露长度,保证后端的防松顶持部能够充分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避免主轴本体沿轴向向前移动或者避免主轴连接套径向抖动的现象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松顶持部的端面贴合主轴本体的前端面且整个防松顶持部与主轴本体的前端面垂直,这样即可通过防松顶持部充分保证主轴连接套的外露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端均匀设置有多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沿所述连接结构轴向移动调节,即第二固定部能够通过沿连接结构的轴向滑动而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部,进而实现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所述螺纹连接柱同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显然,这里通过转动螺纹连接柱即可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达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调节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固定部的前端对应所述连接结构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部对应设置有多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柱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即可实现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导向柱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内,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沿所述导向柱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持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后端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前端面,显然,在这种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第二固定部需要通过沿导向柱移动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而实现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调整,进一步的,在这种连接结构下,可在安装第一固定部时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具有初步的被压缩状态,这样即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力提供移动的压紧力来使得防松顶持部充分贴合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松顶持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缓冲结构,以用于弹性顶持所述主轴本体的前端面,显然,这里的弹性顶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利用弹性缓冲结构的弹性形变吸收缓冲主轴本体的轴向作用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刚性顶持对主轴本体所造成的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板,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均匀设置有多个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柱,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柱、第二复位弹簧以及复位板,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复位板内,所述复位板能够沿所述连接柱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持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面,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持所述复位板的前端面,显然,这里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通过复位板沿连接柱轴向移动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而吸收缓冲主轴本体的轴向作用力,进一步的,这里同样可在安装第一固定部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具有初步的压缩状态,以便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使得复位板充分贴合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板设置为弹性耐磨板,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以用于螺纹连接所述主轴连接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设置为环形固定套,以便于实现与主轴连接套之间的便捷式拆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防松顶持部也可设置为与主轴连接套以及主轴本体适配的环形顶持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拆装的便捷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机床的一种主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防松结构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固定部100、螺纹连接孔101、螺纹连接柱102、第二固定部103、弹性顶持板104;
导向柱200、第一复位弹簧300、弹性顶持柱400、连接柱500、第二复位弹簧501、复位板502;
主轴安装座600、主轴本体601、主轴连接套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主轴防松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部100,能够拆卸地连接主轴连接套602;
第二固定部103,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00的后端,第二固定部103与第一固定部100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防松顶持部,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防松部用于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主轴防松结构,主要包括由前向后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100、第二固定部103以及防松顶持部,其中,第一固定部100连接主轴连接套602而实现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安装,第二固定部103与第一固定部100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从而使得整个主轴防松结构的整体长度能够进行伸缩变化,继而能够充分适应主轴连接套602的不同的外露长度,保证后端的防松顶持部能够充分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避免主轴本体601沿轴向向前移动或者避免主轴连接套602径向抖动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防松顶持部的端面贴合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且整个防松顶持部与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垂直,这样即可通过防松顶持部充分保证主轴连接套602的外露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100的前端均匀设置有多组连接第二固定部103的连接结构,第二固定部103能够沿连接结构轴向移动调节,即第二固定部103能够通过沿连接结构的轴向滑动而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部100,进而实现与第一固定部100之间的间距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以及图7所示,每组连接结构设置有螺纹连接柱102,螺纹连接柱102同时螺纹连接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103,显然,这里通过转动螺纹连接柱102即可使得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103之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达到第一固定部100与第二固定部103之间的间距调节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的前端对应连接结构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部对应设置有多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柱10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即可实现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组连接结构设置有导向柱200和第一复位弹簧300,导向柱200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固定部100,导向柱200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固定部103内,第二固定部103能够沿导向柱200轴向移动,第一复位弹簧300穿设在导向柱200上,第一复位弹簧300的一端顶持第一固定部100的后端面,第一复位弹簧300的另一端顶持第二固定部103的前端面,显然,在这种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第二固定部103需要通过沿导向柱200移动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00而实现与第一固定部100之间的间距调整,进一步的,在这种连接结构下,可在安装第一固定部100时使得第一复位弹簧300具有初步的被压缩状态,这样即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00的复位作用力提供移动的压紧力来使得防松顶持部充分贴合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防松顶持部在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缓冲结构,以用于弹性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显然,这里的弹性顶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利用弹性缓冲结构的弹性形变吸收缓冲主轴本体601的轴向作用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刚性顶持对主轴本体601所造成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弹性缓冲结构在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板104,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601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缓冲结构在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均匀设置有多个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柱400,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601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缓冲结构在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柱500、第二复位弹簧501以及复位板502,连接柱500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连接柱500的另一端穿设在复位板502内,复位板502能够沿连接柱500轴向移动,第二复位弹簧501穿设在连接柱500上,第二复位弹簧501的一端顶持第二固定部103的后端面,第二复位弹簧501的另一端顶持复位板502的前端面,显然,这里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通过复位板502沿连接柱500轴向移动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501而吸收缓冲主轴本体601的轴向作用力,进一步的,这里同样可在安装第一固定部100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501具有初步的压缩状态,以便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501的复位作用力使得复位板502充分贴合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板502设置为弹性耐磨板,以用于避免刚性接触损伤主轴本体601的同时弹性顶持主轴本体60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00设置有螺纹连接孔101,以用于螺纹连接主轴连接套6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第一固定部100和第二固定部103均设置为环形固定套,以便于实现与主轴连接套602之间的便捷式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上述防松顶持部也可设置为与主轴连接套602以及主轴本体601适配的环形顶持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拆装的便捷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部,能够拆卸地连接主轴连接套;
第二固定部,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后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防松顶持部,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所述防松顶持部用于顶持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端均匀设置有多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沿所述连接结构轴向移动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所述螺纹连接柱同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导向柱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内,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沿所述导向柱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持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后端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前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顶持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缓冲结构,以用于弹性顶持所述主轴本体的前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均匀设置有多个能够拆卸的弹性顶持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柱、第二复位弹簧以及复位板,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复位板内,所述复位板能够沿所述连接柱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持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端面,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持所述复位板的前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板设置为弹性耐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以用于螺纹连接所述主轴连接套。
CN202122202047.4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Active CN21598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047.4U CN2159803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047.4U CN2159803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0395U true CN21598039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2047.4U Active CN2159803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95400A1 (en) Height-adjustable stand column clearance sheet mounting assembly and height-adjustable stand column
CN104259891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总成
CN113530988A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新结构轴承座
CN215980395U (zh) 一种主轴防松结构
CN109185410B (zh) 高精度推杆
CN217191836U (zh) 一种稳定型卷圆机
CN211737848U (zh) 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
CN215617513U (zh) 转向器总成安装辅具
CN109281952B (zh) 一种溶出度仪用离合器
CN113199295B (zh) 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CN218532835U (zh) 一种弹性顶尖机构
CN219299722U (zh) 一种快拆互联装置
CN218964714U (zh) 一种镗孔机的夹持工装
CN219746947U (zh) 螺丝安装工具及协作机器人
CN215214500U (zh) 一种降噪型橡胶弹簧座
CN114888545B (zh) 一种浮动压头
CN221003356U (zh) 一种新型的液压缸的底板耳环结构
CN114526283B (zh) 一种用于汽车四轮定位的偏心调整组件
CN211779714U (zh) 直顶式万向水平调整装置
CN218253084U (zh) 铣刀定位套环的位置调节器
CN215910604U (zh) 电机试验堵转及托转子多功能装置
CN216235950U (zh) 一种翻转夹具的锁紧装置
CN110815099B (zh) 精密光学仪器及其安装定位机构
CN115326405B (zh) 一种发动机测试用支撑结构
CN217449447U (zh) 一种滤芯用洁净覆铝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