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8170U -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8170U
CN215968170U CN202121926257.1U CN202121926257U CN215968170U CN 215968170 U CN215968170 U CN 215968170U CN 202121926257 U CN202121926257 U CN 202121926257U CN 215968170 U CN215968170 U CN 215968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gear
block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6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ntaisen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ntaise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ntaise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ntaise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6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8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8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8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底板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旋转装置上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对轴承圈定心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用超精机是以较低的压力,把摩擦件压向旋转着的工件上,形成面接触状态,同时,摩擦件作较高频率的轴向振动,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善轴承粗糙度。
超精机在进行对轴承加工时,需要对轴承座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固定机构在进行对轴承圈固定的时候比较麻烦,不能快速的对轴承圈进行定心,这样就会影响轴承圈的加工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上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均匀分布在底板的下端,工作时,通过在支撑腿的作用下可以达到对底板的稳定支撑,同时也便于旋转装置稳定的进行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转盘、支撑轴、电机、第一轴承座、蜗杆和蜗轮,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电机的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工作时,通过开启电机,这时在第一轴承座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蜗杆转动,进而带动着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转动,这样就可以使得支撑轴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着转盘转动,这样就可以对轴承圈的一周进行超精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手柄、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与支撑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工作时,通过转动手柄,这时就可以使得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着第一齿轮转动,这时就会使得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这样就为夹持装置提供了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板、支撑杆、第二轴承座、双向螺纹杆、螺纹块、滑轨、弹簧、滑块、滑孔和固定座;所述支撑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和滑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与转盘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上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前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螺纹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转盘上端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滑块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这时在第二轴承座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着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块在滑轨上进行移动,这时在支撑杆和固定座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夹持板进行移动,这样在夹持板的作用下就可以对轴承圈的固定,同时也带动着滑块在滑孔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和滑孔端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滑块后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滑孔内壁固定连接,工作时,由于滑块和滑孔的端面形状为十字形,这样就可以使得夹持板稳定的进行移动,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便于夹持板向外移动,然后当夹持板向外移动使得弹簧拉伸时,这时也便于夹持板进行向内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板呈圆弧状,且夹持板前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均匀分布在夹持板上,工作时,由于夹持板呈圆弧状,这样可以增大夹持板与轴承圈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更稳定的进行固定轴承圈,同时在凸块的作用下可以增大与轴承圈的摩擦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块和支撑杆对称分布在固定座上下两端,且两螺纹块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由于两螺纹块的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使得两螺纹块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带动着夹持板稳定的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动力装置和夹持装置的配合下,转动手柄,这时可以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在支撑杆的作用下带动着夹持板进行移动,这样在夹持板的作用下就可以达到对轴承圈的固定,从而便于进行超精加工,解决了传统在进行超精加工时,在对轴承圈固定时不能快速的进行定心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仰视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旋转装置,301-转盘,302-支撑轴,303-电机,304-第一轴承座,305-蜗杆,306-蜗轮,4-夹持装置,401-夹持板,402-支撑杆,403-第二轴承座,404-双向螺纹杆,405-螺纹块,406-滑轨,407-弹簧,408-滑块,409-滑孔,410-固定座,5-凸块,6-动力装置,601-手柄、602-转轴,603-第一齿轮,60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装置3,旋转装置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4,旋转装置3上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下端,工作时,通过在支撑腿2的作用下可以达到对底板1的稳定支撑,同时也便于旋转装置3稳定的进行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旋转装置3包括有转盘301、支撑轴302、电机303、第一轴承座304、蜗杆305和蜗轮306,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03和第一轴承座304,第一轴承座304内转动连接有蜗杆305,蜗杆305与电机303的出轴端固定连接,蜗杆305啮合有蜗轮306,蜗轮306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02,支撑轴302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支撑轴3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301,工作时,通过开启电机303,这时在第一轴承座30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蜗杆305转动,进而带动着与蜗杆305啮合的蜗轮306转动,这样就可以使得支撑轴302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着转盘301转动,这样就可以对轴承圈的一周进行超精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动力装置6包括有手柄601、转轴602、第一齿轮603和第二齿轮604,转轴602与支撑轴302之间转动连接,转轴6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03,第一齿轮603啮合有第二齿轮604,转轴602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01,工作时,通过转动手柄601,这时就可以使得转轴602转动,进而带动着第一齿轮603转动,这时就会使得与第一齿轮603啮合的第二齿轮604转动,这样就为夹持装置4提供了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夹持装置4包括有夹持板401、支撑杆402、第二轴承座403、双向螺纹杆404、螺纹块405、滑轨406、弹簧407、滑块408、滑孔409和固定座410;支撑轴3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403和滑轨406,第二轴承座403内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04,双向螺纹杆404与转盘301之间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404上端与第二齿轮604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404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05,螺纹块405前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02,支撑杆402远离螺纹块4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10,固定座410前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401,夹持板401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08;转盘301上端面开设有滑孔409,滑孔409与滑块408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在第二齿轮604的带动下,这时在第二轴承座40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双向螺纹杆404转动,进而带动着与双向螺纹杆404螺纹连接螺纹块405在滑轨406上进行移动,这时在支撑杆402和固定座410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夹持板401进行移动,这样在夹持板401的作用下就可以对轴承圈的固定,同时也带动着滑块408在滑孔409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滑块408和滑孔409端面形状为十字形,滑块408后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07,弹簧407与滑孔409内壁固定连接,工作时,由于滑块408和滑孔409的端面形状为十字形,这样就可以使得夹持板401稳定的进行移动,同时在弹簧407的作用下可以便于夹持板401向外移动,然后当夹持板401向外移动使得弹簧407拉伸时,这时也便于夹持板401进行向内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夹持板401呈圆弧状,且夹持板401前端固定连接有凸块5,凸块5均匀分布在夹持板401上,工作时,由于夹持板401呈圆弧状,这样可以增大夹持板401与轴承圈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更稳定的进行固定轴承圈,同时在凸块5的作用下可以增大与轴承圈的摩擦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方案:螺纹块405和支撑杆402对称分布在固定座410上下两端,且两螺纹块405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由于两螺纹块405的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使得两螺纹块405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带动着夹持板401稳定的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装置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将轴承圈从夹持板401上端套入,然后转动手柄601,这时就可以使得转轴602转动,进而带动着第一齿轮603转动,这时就会使得与第一齿轮603啮合的第二齿轮604转动,随着第二齿轮604的转动,这时在第二轴承座40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双向螺纹杆404转动,进而带动着与双向螺纹杆404螺纹连接螺纹块405在滑轨406上进行移动,这时在支撑杆402和固定座410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夹持板401进行移动,这样在夹持板401的作用下就可以对轴承圈的固定,同时也带动着滑块408在滑孔409内滑动,这时就可以对弹簧407进行拉伸,这样在进行松开对轴承圈的固定时,可以便于夹持板401复位,当夹持好轴承圈后,这时启动电机303,在第一轴承座30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蜗杆305转动,进而带动着与蜗杆305啮合的蜗轮306转动,这样就可以使得支撑轴302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着转盘301转动,这样就可以对轴承圈的一周进行超精加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4),所述旋转装置(3)上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有转盘(301)、支撑轴(302)、电机(303)、第一轴承座(304)、蜗杆(305)和蜗轮(306),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03)和第一轴承座(304),所述第一轴承座(304)内转动连接有蜗杆(305),所述蜗杆(305)与电机(303)的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305)啮合有蜗轮(306),所述蜗轮(306)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02),所述支撑轴(302)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3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有手柄(601)、转轴(602)、第一齿轮(603)和第二齿轮(604),所述转轴(602)与支撑轴(30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03),所述第一齿轮(603)啮合有第二齿轮(604),所述转轴(602)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有夹持板(401)、支撑杆(402)、第二轴承座(403)、双向螺纹杆(404)、螺纹块(405)、滑轨(406)、弹簧(407)、滑块(408)、滑孔(409)和固定座(410);所述支撑轴(3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403)和滑轨(406),所述第二轴承座(403)内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04),所述双向螺纹杆(404)与转盘(30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404)上端与第二齿轮(604)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404)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05),所述螺纹块(405)前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02),所述支撑杆(402)远离螺纹块(4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10),所述固定座(410)前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401),所述夹持板(401)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08);所述转盘(301)上端面开设有滑孔(409),所述滑孔(409)与滑块(408)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8)和滑孔(409)端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滑块(408)后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07),所述弹簧(407)与滑孔(409)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401)呈圆弧状,且夹持板(401)前端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凸块(5)均匀分布在夹持板(4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405)和支撑杆(402)对称分布在固定座(410)上下两端,且两螺纹块(405)的螺纹方向相反。
CN202121926257.1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Active CN215968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6257.1U CN215968170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6257.1U CN215968170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8170U true CN215968170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6257.1U Active CN215968170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8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7655A (zh) 一种刹车盘双面打磨装置
CN217966500U (zh) 一种抛光机的工件回转结构
CN216633678U (zh) 一种用于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打磨的夹持装置
CN211249373U (zh) 一种钻头修复夹具
CN215968170U (zh) 一种加工轴承用超精机固定机构
CN116079511A (zh) 一种轴承圈加工用打磨机
CN116786909A (zh) 一种用于齿轮的毛刺打磨装置
CN115284126B (zh) 一种单向电机生产用外壳打磨装置
CN116021354A (zh) 一种轴承凸磨加工磨床
CN21402499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5617002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加工去毛刺装置
CN2105247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用转子抛光装置
CN213970575U (zh) 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抛光装置
CN220637325U (zh) 一种汽车挡圈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3828407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终传动齿轮的制备装置
CN216264989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磨削机
CN217965844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转台调节机构
CN209850513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磨床
CN220660209U (zh) 一种电动机外壳加工用去毛刺机构
CN217572365U (zh) 一种用于实木加工的板材抛光设备
CN218874775U (zh) 一种轴承磨削装置
CN217194558U (zh) 一种雕刻用底座打磨装置
CN220993826U (zh) 一种减速机加工用外圆磨床
CN216859237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齿轮打磨装置
CN217453350U (zh) 一种工件自动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