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5830U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5830U
CN215965830U CN202121496943.XU CN202121496943U CN215965830U CN 215965830 U CN215965830 U CN 215965830U CN 202121496943 U CN202121496943 U CN 202121496943U CN 215965830 U CN215965830 U CN 215965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movable
die
fixed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69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会
胡伟
肖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antel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antel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antel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antel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69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5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5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5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工件具有翻边,下模包括第一活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内开设通道,通道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第一活动部设置于通道内,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上设有负角,第一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朝远离通道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与固定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将负角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上,使负角所在的表面与固定部上用于冲压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不与负角配合的部分脱离模具,而与负角配合的部分则具有了较大的让位空间,进而能够不受阻碍的将工件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国家工业支柱之一,是反应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标的。成熟的汽车工业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实现产品的量产。
其中,某些汽车零部件由于为异形结构,因此通常利用冲压模具进行生产。模具为了配合零件的外形,会在用于冲压成型的表面形成负角。负角是指在平面内角的终边绕角的顶点旋转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生成的角规定为负角,负角相对于模具表面的弧度极大。
由于大多数工件边缘都会形成翻边,当模具对钢板进行冲压使工件成型,工件通常是扣在下模具上的;而当模具具有负角时,成型的工件可能会由于负角的原因而卡扣在模具上,导致人工或机器人难以将工件取出模具,从而对生产流程造成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是由人工抓住工件,然后以一定的角度顺着负角的终边的延伸方向移动工件,从而将工件从模具上取下,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有可能对工件或模具造成损伤。因此,解决如何在模具存在负角的情况下,使工件快速的进行退料,同时又不会对工件或模具造成损伤,就成为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负角模具退料的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工件具有翻边,下模包括第一活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内开设通道,通道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第一活动部设置于通道内,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上设有负角,第一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朝远离通道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与固定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活动部包括第一配合块和第二配合块,第二配合块设置于第一配合块朝向上模的一端,第二配合块与上模相配合的表面上设置负角。
更进一步优选的,通道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沿第一活动部移动方向延伸,滑槽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一端连接于固定部朝向上模的表面,限位板另一端朝向通道延伸并挡住滑槽贯穿固定部的一端;第一配合块一侧设置有台阶,台阶设置于滑槽内,台阶沿滑槽移动并选择性的抵持限位板。
更进一步优选的,限位板朝向通道延伸的一端遮住滑槽的面积小于滑槽的径向断面面积。
更进一步优选的,上模包括第二活动部和第三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同时与固定部及第一配合块相配合,第三活动部设置于第二活动部朝向下模的一侧,第三活动部可相对于第二活动部移动并抵近第二配合部,使第三活动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活动块,第一固定座设置于固定部朝向上模的表面,第一固定座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斜面,斜面沿第三活动部移动方向延伸且一端抵近通道开口位置;第二固定座设置于第二活动部朝向下模的表面,第二固定座设置滑轨,滑轨延伸方向与斜面延伸方向不同;活动块具有两两相邻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二端部紧贴于斜面,第三端部设置第三活动部,上模与下模相配合时,会使活动块带动第三活动部抵近并配合第二配合块。
更进一步优选的,斜面与滑轨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负角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上,且第一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移动,在负角所在的表面与固定部上用于冲压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不与负角配合的部分脱离模具,而与负角配合的部分则具有了较大的让位空间,进而能够不受阻碍的将工件取出,也避免了对模具和工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侧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另一位置的侧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上模;11、第二活动部;12、第三活动部;2、下模;21、第一活动部;211、第一配合块;212、第二配合块;213、台阶;22、固定部;23、通道;24、负角;25、滑槽;3、限位板;4、第一固定座;41、斜面;5、第二固定座;51、滑轨;6、活动块;61、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63、第三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工件的翻边通常通过冲压成型,因此工件扣在下模2上时,尽管翻边与下模2的边缘相抵接,然而翻边的外端是向远离工件内部的方向外翻的,因此从下模2上取下工件时,不会受到翻边的阻碍;而当下模2具有负角24时,工件被模具冲压成型后,由于负角24的外端是朝向工件内部的方向内翻的,因此需要从下模2上取下工件时,工件的一侧翻边与下模2抵接,另一侧则卡在负角24内,因而造成工件难以取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1与下模2,工件具有翻边,还包括限位板3、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及活动块6。
其中,下模2包括第一活动部21和固定部22,固定部22内开设通道23,通道23朝向上模1的一端贯穿固定部22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
第一活动部21设置于通道23内,第一活动部21配合上模1的表面上设有负角24,第一活动部21可相对于固定部22朝远离通道23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21配合上模1的表面与固定部22配合上模1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22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并未脱离负角24,然而由于第一活动部21与固定部22的表面产生的高低差,因此工件位于固定部22的翻边均脱离固定部22,从而使工件上仍然卡在负角24内的一侧翻边具有了较大的让位空间,便于工件取出。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如图1所示,结合图4,第一活动部21包括第一配合块211和第二配合块212,第二配合块212设置于第一配合块211朝向上模1的一端,第二配合块212与上模1相配合的表面上设置负角24,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替换具有不同弧度值的负角24的第二配合块212。
在实际应用过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第一活动部21和固定部22之间错位的间隔距离如果过大,会造成工件脱离固定部22的一侧由于自身重力下坠,导致板件拉伸,影响工件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限制第一活动部21的移动距离,因此设计了第二种实施例。
如图1所示,结合图5和图7,通道23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沿第一活动部21移动方向延伸,滑槽25朝向上模1的一端贯穿固定部22。
其中,限位板3一端连接于固定部22朝向上模1的表面,限位板3另一端朝向通道23延伸并挡住滑槽25贯穿固定部22的一端。
第一配合块211一侧设置有台阶213,台阶213设置于滑槽25内,台阶213沿滑槽25移动并选择性的抵持限位板3,从而限制第一活动部21的移动距离。
为了避免限位板3阻碍第一活动部21的正常移动,限位板3朝向通道23延伸的一端遮住滑槽25的面积小于滑槽25的径向断面面积,使限位板3仅能与台阶213抵持。
另外,为了使上模1能够准确的配合具有负角24的下模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如图1所示,结合图6,上模1包括第二活动部11和第三活动部12,第二活动部11同时与固定部22及第一配合块211相配合,第三活动部12设置于第二活动部11朝向下模2的一侧,第三活动部12可相对于第二活动部11移动并抵近第二配合部,使第三活动部12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第三活动部12和第二活动部11的移动方向实际上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
如图1所示,结合图8,第一固定座4设置于固定部22朝向上模1的表面,第一固定座4靠近通道23的一侧设有斜面41,斜面41沿第三活动部12移动方向延伸且一端抵近通道23开口位置。
第二固定座5设置于第二活动部11朝向下模2的表面,第二固定座5设置滑轨51,滑轨51延伸方向与斜面41延伸方向不同。
活动块6具有两两相邻的第一端部61、第二端部62和第三端部63,第一端部61与滑轨51滑动连接,第二端部62紧贴于斜面41,第三端部63设置第三活动部12,上模1与下模2相配合时,会使活动块6带动第三活动部12抵近并配合第二配合块212。其中,斜面41与滑轨5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随着上模1下降被与下模2配合,活动块6的第一端部61受到第一固定座4的挤压,从而推动活动块6沿滑轨51朝抵近第二配合块212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第三活动部12与第二配合块212相配合。
工作原理:
上模1与下模2配合冲压工件后,工件的翻边均扣在下模2的边缘,而工件其中一侧位于下模2的负角24位置的翻边卡在负角24内,导致工件难以从下模2上取下。
上模1升起。此时,第一活动部21在外部驱动下,与上模1同步升起,使工件始终夹紧在第一活动部21与第二活动部11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工件并未脱离负角24,然而由于第一活动部21与固定部22的表面产生的高低差,因此工件位于固定部22的翻边均脱离固定部22,从而使工件上仍然卡在负角24内的一侧翻边具有了较大的让位空间。再然后,第一活动部21复位,使工件上表面脱离第二活动部11,且使工件负角24配合位置的上表面也脱离第三活动部12。此时,工件取出时是不受阻碍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1)与下模(2),工件具有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第一活动部(21)和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内开设通道(23),所述通道(23)朝向上模(1)的一端贯穿固定部(22)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所述第一活动部(21)设置于通道(23)内,所述第一活动部(21)配合上模(1)的表面上设有负角(24),所述第一活动部(21)可相对于固定部(22)朝远离通道(23)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21)配合上模(1)的表面与固定部(22)配合上模(1)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22)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21)包括第一配合块(211)和第二配合块(212),所述第二配合块(212)设置于第一配合块(211)朝向上模(1)的一端,所述第二配合块(212)与上模(1)相配合的表面上设置负角(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3)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25),所述滑槽(25)沿第一活动部(21)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滑槽(25)朝向上模(1)的一端贯穿固定部(22);
还包括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一端连接于固定部(22)朝向上模(1)的表面,所述限位板(3)另一端朝向通道(23)延伸并挡住滑槽(25)贯穿固定部(22)的一端;
所述第一配合块(211)一侧设置有台阶(213),所述台阶(213)设置于滑槽(25)内,所述台阶(213)沿滑槽(25)移动并选择性的抵持限位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朝向通道(23)延伸的一端遮住滑槽(25)的面积小于滑槽(25)的径向断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第二活动部(11)和第三活动部(12),所述第二活动部(11)同时与固定部(22)及第一配合块(211)相配合,所述第三活动部(12)设置于第二活动部(11)朝向下模(2)的一侧,所述第三活动部(12)可相对于第二活动部(11)移动并抵近第二配合部,使所述第三活动部(12)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和活动块(6),所述第一固定座(4)设置于固定部(22)朝向上模(1)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座(4)靠近通道(23)的一侧设有斜面(41),所述斜面(41)沿第三活动部(12)移动方向延伸且一端抵近通道(23)开口位置;
所述第二固定座(5)设置于第二活动部(11)朝向下模(2)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座(5)设置滑轨(51),所述滑轨(51)延伸方向与斜面(41)延伸方向不同;
所述活动块(6)具有两两相邻的第一端部(61)、第二端部(62)和第三端部(63),所述第一端部(61)与滑轨(5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62)紧贴于斜面(41),所述第三端部(63)设置第三活动部(12),所述上模(1)与下模(2)相配合时,会使所述活动块(6)带动第三活动部(12)抵近并配合第二配合块(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41)与滑轨(5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CN202121496943.X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Active CN215965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943.XU CN21596583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943.XU CN21596583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5830U true CN215965830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6943.XU Active CN21596583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5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5205B (zh) 一种汽车后桥凸缘防尘罩落料-冲孔-翻边-拉深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109013902B (zh)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挡油盘无搭边落料-成形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2159658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CN110576100A (zh) 一种锅盖的侧冲孔模具
CN211218275U (zh) 一种锅盖的侧冲孔模具
CN111957848B (zh) 一种文具盒拉深切边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09753811U (zh) 冲压零件翻孔同步倒角的冲压模具
CN214683818U (zh) 一种发动机缸头盖内盖连续模装置
CN114570822A (zh) 一种汽车底护板加工用冲孔一步成型的模具
CN114951440A (zh) 一种模内机械手送料的顺送模
CN21084788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屏幕后盖成型同步切边模具
CN109351863B (zh)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器防尘罩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112496104A (zh) 一种用于大型板料一次折弯多棱角工件的加工方法
CN213378814U (zh) 冲压抽拉式斜楔模具结构
CN210936701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定位装置
CN110899474A (zh) 一种改进的自动化冲孔设备
CN221388484U (zh) 汽车前盖架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12442779U (zh)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CN217070405U (zh) 一种翻边及侧凸孔成型装置
CN215918918U (zh) 一种用于多工位级进模的向上排废料结构
CN113926902B (zh) 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
CN216540435U (zh) 一种航空烤架用冲孔模具
CN219766599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板模具
CN218532595U (zh) 一种箱体冲压成型装置
CN217223154U (zh) 一种冲裁用简易悬吊式斜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