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2779U -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2779U
CN212442779U CN202021112145.8U CN202021112145U CN212442779U CN 212442779 U CN212442779 U CN 212442779U CN 202021112145 U CN202021112145 U CN 202021112145U CN 212442779 U CN212442779 U CN 212442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late
floating
mal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21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ngrui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ngrui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ngrui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ngrui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21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2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2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2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脱料板的中部设置有负间隙镶件,负间隙镶件成型有与工件形状相仿的凹模型腔;下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浮升导料销、第一复位弹簧、浮升止料销、第二复位弹簧和凸模;浮升导料销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下模板和下垫板,浮升导料销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条料进行导正的滑道;第一复位弹簧抵靠在下模座与浮升导料销的底部之间;浮升止料销共两个;两个浮升止料销穿均设于下模板,每一浮升止料销的底部与下垫板之间均抵靠有一个第二复位弹簧;浮升止料销的顶部设有限制条料倒退的楔形止挡部;凸模设于下模板上;凸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凹模型腔的横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具有冲裁工件无毛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背景技术
在现代制造业中,模具如冲裁模、锻压模、压铸模等是各种零件工业化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冲裁模中,毛刺是工件上常见的工艺缺陷,现有的冲裁模具一般都是采用压毛刺或者后期研磨等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后期作业产生的废屑对环境保护也不利。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该模具采用负间隙冲裁的方式,以达到冲裁工件双面无毛刺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公夹板、等高套、氮气弹簧、脱背板、脱料板和负间隙镶件;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垫板和所述公夹板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脱背板通过等高套可上下滑动地活动安装在所述公夹板的下侧;所述氮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公夹板和所述脱背板;所述脱背板叠置在所述脱料板的上部并与所述脱料板螺接固定;所述负间隙镶件设于所述脱料板的中部,所述负间隙镶件成型有与工件形状相仿的凹模型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浮升导料销、第一复位弹簧、浮升止料销、第二复位弹簧和凸模;所述下模板、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模座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浮升导料销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下模板和下垫板,所述浮升导料销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条料进行导正的滑道;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抵靠在所述下模座与所述浮升导料销的底部之间;所述浮升止料销共两个,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的间距等于两个条料送料步距之和;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穿均设于所述下模板,每一所述浮升止料销的底部与所述下垫板之间均抵靠有一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浮升止料销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设有楔形止挡部;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入料口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出料口的一侧为垂直面;所述凸模设于所述下模板上,位于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的中点处;所述凸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凹模型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凸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凹模型腔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一铜合金导套和导柱;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贯穿设置在所述脱料板上;所述导柱安装在所述公夹板上;所述导柱的下部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脱背板和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所述导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环形槽;每一所述环形槽内填装有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二铜合金导套,所述第二铜合金导套设于所述下模板上,并与所述导柱间隙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模座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底部旋接有机米螺丝;所述浮升导料销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螺纹孔内,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机米螺丝与所述浮升导料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设有分别用于合模时供所述浮升导料销和所述浮升止料销伸入的避空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凸模的横截面形状与凹模型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凸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凹模型腔的横截面面积,形成负间隙冲裁,使得冲裁所得工件双面无毛刺。
2、由浮升导料销对条料进行导向,使得条料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均可以很好的导向效果。
3、对于一些较薄、刚性较低的条料,由于其自身所受张力不大,其中部较两端容易下垂,在冲裁的过程中,容易被凸模拉动而倒退,进而影响后续条料的送料精度,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升止料销限制条料倒退,保证了条料的送料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上模座;2、上垫板;3、公夹板;4、等高套;5、氮气弹簧;6、脱背板;7、脱料板;8、负间隙镶件;9、凹模型腔;10、下模板;11、下垫板;12、下模座;13、浮升导料销;14、第一复位弹簧;15、浮升止料销;16、第二复位弹簧;17、斜面;18、垂直面;19、凸模;20、第一铜合金导套;21、导柱;22、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23、第二铜合金导套;24、螺纹孔;25、机米螺丝;26避空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实例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的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包括上模和下模。
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公夹板3、等高套4、氮气弹簧5、脱背板6、脱料板7和负间隙镶件8。所述上模座1、所述上垫板2和所述公夹板3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等高套4的顶端螺接在所述上垫板2上,其底端滑动安装在所述脱背板6上,使得所述脱背板6通过所述等高套4可上下滑动地活动安装在所述公夹板3的下侧。所述氮气弹簧5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公夹板3和所述脱背板6,为了增加所述氮气弹簧5安装的稳定性,在所述公夹板3和所述脱背板6的对应处成型有用于容置所述氮气弹簧5的盲孔。所述脱背板6叠置在所述脱料板7的上部并与所述脱料板7螺接固定。所述负间隙镶件8设于所述脱料板7的中部,所述负间隙镶件8成型有与工件形状相仿的凹模型腔9。
其中,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10、下垫板11、下模座12、浮升导料销13、第一复位弹簧14、浮升止料销15、第二复位弹簧16和凸模19。所述下模板10、所述下垫板11和所述下模座12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浮升导料销13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下模板10和下垫板11,所述浮升导料销13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条料进行导正的滑道,具体地说,条料从右往左送料,在条料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浮升导料销9,条料的前后两端缘分别置入两个所述浮升导料销13的滑道内,防止条料前后跑偏。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抵靠在所述下模座12与所述浮升导料销13的底部之间。所述浮升止料销15共两个,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15的间距等于两个条料送料步距之和;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15均可上下滑动地穿设在所述下模板10上。每一所述浮升止料销15的底部与所述下垫板11之间均抵靠有一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所述浮升止料销15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设有楔形止挡部;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入料口的一侧即右侧为斜面17;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出料口的一侧即左侧为垂直面18。所述凸模19设于所述下模板10上,位于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15的中点处;所述凸模19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凹模型腔9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凸模19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凹模型腔9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一铜合金导套20和导柱21;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20贯穿设置在所述脱料板7上;所述导柱21安装在所述公夹板3上;所述导柱21的下部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脱背板6和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20;所述导柱2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环形槽;每一所述环形槽内填装有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22;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二铜合金导套23,所述第二铜合金导套23设于所述下模板10上,并与所述导柱21间隙配合。在合模的过程中,由所述导柱21分别与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20、所述第二铜合金导套23配合,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开、合模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所述导柱21上设置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22,使得所述导柱21具有较佳的自润滑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下垫板11和所述下模座12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24,所述螺纹孔24的底部螺纹旋接有机米螺丝25;所述浮升导料销13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螺纹孔24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设于所述螺纹孔24内,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机米螺丝25与所述浮升导料销13,在维护所述浮升导料销13和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时,仅需旋下所述机米螺丝25即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10设有分别用于合模时供所述浮升导料销13和所述浮升止料销15伸入的避空位26;避免在合模过程中,所述浮升导料销13和所述浮升止料销15与所述脱料板7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所述下模座12固定在工作台上,由外部冲床驱动所述上模座1相对于所述下模座12上下移动,其冲裁作业如下:
第一步、所述上模整体下行,直至所述脱料板7将条料下推至在所述凸模19上,此时:所述浮升导料销13随条料被同步被下压,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压缩。
第二步、所述上模座1、所述上垫板2和所述公夹板3继续下行,而所述脱料板7和所述脱背板6受条料以及所述凸模19的阻挡无法继续下行,此时:所述氮气弹簧5被压缩。
第三步、所述上模座1、所述上垫板2和所述公夹板3继续下行,并推动所述脱料板7下行一定距离,此时:所述凸模19将条料对应部分冲入所述凹模型腔9内成型出工件,完成负间隙冲裁作业。
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开模时,由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驱动所述浮升导料销13复位,并由所述浮升导料销13带动条料上行复位,由所述氮气弹簧5驱动所述上模中的脱背板6和脱料板7相对于所述公夹板3下行复位。
另一面,条料上根据送料步距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楔形止挡部配合的定距孔,本实用新型送条料的原理如下:首先,由外部送料机构将条料自右往左送料,即条料上的定距孔开始左移;然后,条料的定距孔逐渐与所述楔形止挡部错位,由条料的定距孔的侧壁与所述楔形止挡板的斜面17组成斜楔传动机构驱动浮升止料销15下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被压缩;接着,条料继续左行,直至所述楔形止挡部位于原本处于其右侧的定距孔的下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复原,驱动所述楔形止挡部上行卡入定距孔内;最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进行冲裁作业,由于定距孔卡在所述楔形止挡部的垂直面18上使得条料无法右行,避免了冲裁过程中,所述凸模19拉动条料倒退进而影响后续送料的位置精度。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公夹板、等高套、氮气弹簧、脱背板、脱料板和负间隙镶件;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垫板和所述公夹板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脱背板通过等高套可上下滑动地活动安装在所述公夹板的下侧;所述氮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公夹板和所述脱背板;所述脱背板叠置在所述脱料板的上部并与所述脱料板螺接固定;所述负间隙镶件设于所述脱料板的中部,所述负间隙镶件成型有与工件形状相仿的凹模型腔;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浮升导料销、第一复位弹簧、浮升止料销、第二复位弹簧和凸模;所述下模板、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模座自上往下顺次叠置并螺接固定;所述浮升导料销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下模板和下垫板,所述浮升导料销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条料进行导正的滑道;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抵靠在所述下模座与所述浮升导料销的底部之间;所述浮升止料销共两个,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的间距等于两个条料送料步距之和;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穿均设于所述下模板,每一所述浮升止料销的底部与所述下垫板之间均抵靠有一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浮升止料销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设有楔形止挡部;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入料口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楔形止挡部朝向条料出料口的一侧为垂直面;所述凸模设于所述下模板上,位于两个所述浮升止料销的中点处;所述凸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凹模型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凸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凹模型腔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一铜合金导套和导柱;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贯穿设置在所述脱料板上;所述导柱安装在所述公夹板上;所述导柱的下部自上往下顺次穿设于所述脱背板和所述第一铜合金导套;所述导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环形槽;每一所述环形槽内填装有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二铜合金导套,所述第二铜合金导套设于所述下模板上,并与所述导柱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模座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底部旋接有机米螺丝;所述浮升导料销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螺纹孔内,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机米螺丝与所述浮升导料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设有分别用于合模时供所述浮升导料销和所述浮升止料销伸入的避空位。
CN202021112145.8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Active CN212442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2145.8U CN212442779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2145.8U CN212442779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2779U true CN21244277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2145.8U Active CN212442779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2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2779U (zh) 一种级进模内负间隙冲裁工位
CN212822121U (zh) 一种双工位侧冲孔模具
CN211360303U (zh) 实现侧修边冲孔、侧冲孔修边多工艺合模生产模具
CN211161322U (zh) 一种前垫片冲压紧固装置
CN212469471U (zh) 一种负间隙冲压模具
CN209998185U (zh)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油箱的后段底板的加工模具
CN213613645U (zh) 一种用于成型打印机零件的连剪带折的连续模
CN212598324U (zh) 一种通讯基站基板生产用模具
CN216780073U (zh)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冲压模具
CN219766599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板模具
CN220072958U (zh) 一种单侧连料较大产品成型模具
CN212822077U (zh) 一种模具旋切机构
CN220532733U (zh) 机械式自动切断机构
CN216175647U (zh) 一种汽车用加强板翻边模具
CN217252090U (zh) 一种提高冲压精度的级进模
CN218134348U (zh) 一种浮动式模具
CN220781888U (zh) 一种连续式一步卷圆设备
CN219520197U (zh) 一种冲孔与倒角一体式加工模具
CN215199251U (zh)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
CN216441509U (zh) 一种斜楔结构式模具
CN214919771U (zh) 一种用于接插片冲压u形开口的模具
CN212397828U (zh) 一种防废料卡死的拉伸冲孔模
CN211803310U (zh) 一种易于产品吹出的侧切冲压模具
CN115178645B (zh) 双向多凸包精准裁切冲裁模具及裁切方法
CN218079990U (zh) 调整杆带底座的改良型五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