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3783U - 一种击打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击打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3783U
CN215893783U CN202122409577.6U CN202122409577U CN215893783U CN 215893783 U CN215893783 U CN 215893783U CN 202122409577 U CN202122409577 U CN 202122409577U CN 215893783 U CN215893783 U CN 215893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king
assembly
base
retreat
devi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95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i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95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3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3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3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执行机构总成包括:执行机构底座;击打装置总成,用于击打待击打物;驱动装置,设在执行机构底座上,并与击打装置总成相连,用于驱动击打装置总成直线运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击打治具,击打装置总成在到达车身等待击打物时能够达到直线运动状态,且通过合理控制驱动装置可以使击打装置总成在到达击打位置前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击打动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并且,由于整套装置在击打前与车身等待击打物不接触,从而避免了击打时待击打物上外力的干扰,也有利于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击打治具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校准工装技术,尤指一种击打治具。
背景技术
弹性波传感器装车后需要用激励源击打车身,来校准传感器,且不同车型、不同结构对击打的动量要求不一样。现阶段通常采用摆锤来作为激励源击打车身。但摆锤的击打动量不够稳定,影响了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击打治具,击打装置总成在到达车身等待击打物时能够达到直线运动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击打动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所述执行机构总成包括:执行机构底座;击打装置总成,用于击打待击打物;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执行机构底座上,并与所述击打装置总成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击打装置总成直线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执行机构总成作为激励源,用于执行击打动作。执行机构总成包括执行机构底座、击打装置总成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在执行机构底座上,作为动力源,来驱动击打装置总成做直线运动,使得击打装置总成在到达击打位置前能够达到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击打装置总成的速度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击打动量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并且,通过合理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可以使击打装置总成在到达击打位置前先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以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击打车身等待击打物,这有利于保证重复击打过程中击打动量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击打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另外,由于整套装置在击打前与车身等待击打物不接触,从而避免了击打时待击打物上外力的干扰,也有利于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击打装置总成包括击打装置底座和击打组件,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击打组件安装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设有行程杆固定座,所述击打组件包括:行程杆,穿设于所述行程杆固定座,并能相对所述行程杆固定座往复滑动;击打头,与所述行程杆的一端连接;质量块,与所述行程杆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击打装置总成还包括: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击打组件是否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击打组件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时停止工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总成还包括:防退机构总成,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与所述击打组件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击打组件在加速过程中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设有卡槽,所述防退机构总成包括:防退机构固定座,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用于与所述击打组件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击打组件后退;防退卡钩,与所述防退机构固定座相连,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以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能够与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同步运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总成还包括:脱扣机构,设在所述执行机构底座上,用于与所述防退机构总成相配合,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脱离所述击打装置底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退机构固定座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相连的安装部,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击打组件止挡配合;所述防退卡钩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防退卡钩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防退卡钩的另一端设有导向件;所述脱扣机构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导向件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导向件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以带动所述钩部向脱出所述卡槽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用于带动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脱离所述击打装置底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防退卡钩相配合,在所述防退卡钩脱出所述卡槽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退机构总成包括:电磁铁,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在通电时吸附所述击打组件,以及在断电时脱开所述击打组件。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击打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击打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执行机构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执行机构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执行机构底座、驱动装置、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击打装置总成与防退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击打装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防退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执行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执行机构总成;
110执行机构底座;
120击打装置总成,121击打装置底座,1211行程杆固定座,1212卡槽,1213避让槽,1214支撑块,122击打组件,1221行程杆,1222击打头,1223质量块,1224缺口,123检测装置,1231激光传感器;
130驱动装置,131直线电机;
140防退机构总成,141防退机构固定座,1411止挡部,1412安装部,1413转轴,142防退卡钩,1421钩部,1422转动连接部,143导向件,1431导向轮,144弹性复位件,1441扭簧;
150脱扣机构,151导向板,152导向槽,1521第一导向斜面,1522第二导向斜面;
160定位装置,161十字激光发射器;
200位置调节总成;
210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1第一支撑板,212丝杠升降结构;
220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1第二支撑板,222Y向丝杠平移结构;
230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1第三支撑板,232X向丝杠平移结构;
240偏航角调节总成;
25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100。如图3和图4所示,执行机构总成100包括:执行机构底座110、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驱动装置130。
其中,击打装置总成120用于击打待击打物。驱动装置130设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并与击打装置总成120相连,用于驱动击打装置总成120直线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100。执行机构总成100作为激励源,用于执行击打动作。执行机构总成100包括执行机构底座110、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驱动装置130。驱动装置130固定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作为动力源,来驱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做直线运动,使得击打装置总成120在到达击打位置前能够达到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击打装置总成120的速度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击打动量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并且,通过合理控制驱动装置130的运行,可以使击打装置总成120在到达击打位置前先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以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击打车身等待击打物,这有利于保证重复击打过程中击打动量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击打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另外,由于整套装置在击打前与车身等待击打物不接触,从而避免了击打时待击打物上外力的干扰,也有利于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30包括直线电机131,如图5所示。
驱动装置130包括直线电机131,直线电机131可以驱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做直线运动,且没有其他传动机构来消耗功率,驱动效率高。并且,直线电机131的速度可以调节,使得击打装置总成120的击打速度也能够调节,有利于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结构对击打动量的不同要求,进而有利于实现击打动量的无极调整。
当然,驱动装置130并不局限于直线电机13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旋转电机与传动机构(如齿轮齿条结构、丝杠或者同步带)的组合。其中,旋转电机可以带动齿轮匀速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匀速直线运动,齿条带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旋转电机带动丝杠匀速转动,丝杠带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旋转电机带动同步带匀速转动,同步带带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匀速直线运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击打装置总成120包括击打装置底座121和击打组件122,如图6所示。击打装置底座121与驱动装置130固定连接。击打组件122安装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并能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
击打装置总成120包括击打装置底座121和击打组件122,击打装置底座121与驱动装置130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130的驱动下运动,并带动击打组件122运动,使击打组件122能够以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击打待击打物。击打组件122与击打装置底座121活动连接,保证击打组件122完成击打动作后可以及时后退,而不会损坏直驱动装置130或待击打物。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击打装置底座121设有行程杆固定座1211。击打组件122包括:行程杆1221、击打头1222和质量块1223,如图7所示。其中,行程杆1221穿设于行程杆固定座1211,并能相对行程杆固定座1211往复滑动。击打头1222与行程杆1221的一端连接。质量块1223与行程杆1221的另一端连接。
击打组件122包括行程杆1221、击打头1222和质量块1223。击打头1222朝向待击打物,是击打组件122作用于待击打物的部位。质量块1223作为配重,用来增加击打动量。行程杆1221与行程杆固定座1211滑动连接,保证击打组件122可以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在行进方向上自由运动,使得击打组件122完成击打动作后可以及时后退。
进一步,行程杆固定座1211的数量为多个,如图7所示。多个行程杆固定座1211沿行程杆12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对行程杆1221进行多点支撑,有利于提高行程杆1221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击打头1222与行程杆1221可拆卸连接。质量块1223与行程杆1221可拆卸连接。行程杆固定座1211内设有滚珠(图中未示出)。
击打头1222与行程杆1221可拆卸连接,保证了击打头1222可更换。
这样便于满足待击打物对击打头1222硬度的不同需求。并且,当击打头1222发生损坏时,可以更换击打头1222,而无需更换整个击打组件122,这样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至于击打头1222与行程杆122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受限定,比如击打头1222与行程杆1221螺纹连接、螺钉连接都可以。
质量块1223与行程杆1221可拆卸连接,保证了质量块1223可更换。
这样便于满足待击打物对击打组件122不同质量的需求。并且,当质量块1223发生损坏时,可以更换质量块1223,而无需更换整个击打组件122,这样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行程杆固定座1211内设有滚珠,滚动摩擦相较于滑动摩擦,阻力更小,有利于行程杆1221顺畅滑动,使得行程杆1221可以相对行程杆固定座1211在行进方向上自由运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击打装置总成120还包括:检测装置123,如图6所示。检测装置123设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用于检测击打组件122是否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驱动装置130还用于在检测装置123检测到击打组件122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时停止工作。
通过检测装置123来检测击打组件122与击打装置底座121的相对位置,能够识别出击打组件122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这表明击打组件122完成击打动作。驱动装置130可以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停止工作,以防止驱动装置130继续工作导致击打装置底座121撞击待击打物。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检测装置123与驱动装置130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这样,检测装置123可以起到驱动装置130的停止开关的作用,实现驱动装置130的自动停止,提高击打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执行机构总成100还包括:防退机构总成140,如图3和图4所示。防退机构总成140设置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并与击打组件122相配合,用于限制击打组件122在加速过程中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
由于驱动装置130由静止状态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会有一个加速过程,防退机构总成140能够防止击打组件122在该加速过程中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从而保证击打组件122在加速过程中与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进而同步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具体地,检测装置123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激光传感器1231、红外传感器。比如:行程杆1221上设有缺口1224,当击打组件122没有后退时,激光可以穿过该缺口1224;当击打组件122后退时,激光被击打组件122的其他位置阻挡而不能穿过该缺口1224。这样,激光传感器1231可以输出两种不同的信号,驱动装置130可以根据上述信号相应动作。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击打装置底座121上设有卡槽1212,如图7所示。防退机构总成140包括: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和防退卡钩142,如图6所示。其中,防退机构固定座141放置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用于与击打组件122止挡配合以限制击打组件122后退。防退卡钩142与防退机构固定座141相连,并与卡槽1212卡接配合,以使防退机构总成140能够与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
防退机构总成140包括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和防退卡钩142。防退机构固定座141放置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防退卡钩142与防退机构固定座141相连,并与击打装置底座121上的卡槽1212卡接配合,使得防退机构总成140不能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前后运动,并能够与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当防退机构总成140随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时,防退机构固定座141能够与击打组件122止挡配合,对击打组件122起到阻挡作用,从而防止击打组件122在惯性的作用下后退。
进一步,击打装置底座121设有避让槽1213,如图7和图9所示,质量块1223的一部分位于避让槽1213内。避让槽1213后端开口,质量块1223位于避让槽1213的后端开口处,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封闭避让槽1213的后端开口,以防止质量块1223后退脱出避让槽1213。
其中,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可以与质量块1223接触。或者,防退机构固定座141也可以与质量块1223间隙配合,具有很小的间隙。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执行机构总成100还包括:脱扣机构150,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如图5所示,脱扣机构150设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用于与防退机构总成140相配合,使防退机构总成140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
执行机构总成100还包括脱扣机构150,脱扣机构150与防退机构总成140相配合,使得防退机构总成140能够在击打组件122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使得击打组件122在行进方向上为自由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外力对击打组件122的影响,保证了来回击打的一致性。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包括止挡部1411以及与止挡部1411相连的安装部1412。止挡部1411用于与击打组件122止挡配合。防退卡钩142通过转轴1413与安装部1412转动连接。防退卡钩142的一端设有钩部1421,如图8所示。防退卡钩142的另一端设有导向件143,如图6所示。脱扣机构150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521和第二导向斜面1522,如图5和图9所示。第一导向斜面1521与导向件143相配合,用于引导导向件143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以带动钩部1421向脱出卡槽1212的方向转动。第二导向斜面1522与安装部1412相配合,用于带动安装部1412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使防退机构总成140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
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包括止挡部1411和安装部1412。止挡部1411位于击打组件122后侧,用于与击打组件122的后端止挡配合,以防止击打组件122在加速过程中后退。安装部1412用于安装防退卡钩142,实现防退卡钩142与防退机构固定座141的连接功能。安装部1412设有转轴1413,防退卡钩142对应设有轴孔,转轴1413穿设于轴孔,使得防退卡钩142可以绕转轴1413转动,实现防退卡钩142与安装部1412的转动连接。防退卡钩142的一端设有钩部1421,钩部1421与卡槽1212相配合,用于卡入卡槽1212,保证防退机构总成140能够与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防退卡钩142的另一端设有导向件143,导向件143用于与脱扣机构150的第一导向斜面1521相配合,在第一导向斜面1521的引导下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以以带动卡钩转动,使钩部1421脱出卡槽1212。脱扣机构150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522,第二导向斜面1522与安装部1412相配合,能够带动安装部1412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使得防退机构固定座141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运动,也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则防退机构总成140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完成脱扣过程。
进一步,安装部1412的数量为两个,如图8和图9所示。两个安装部1412分别与止挡部1411的两端相连,且两个安装部1412分别位于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卡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钩与两个安装部1412一一对应。安装部1412呈U形结构。转轴1413设在U形结构的U形开口处,导向件143穿设于U形开口,钩部1421位于U形开口外。导向件143为导向轮1431,如图8和图9所示,导向轮1431与第一导向斜面1521配合阻力小。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防退机构总成14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144,如图6所示。弹性复位件144与防退卡钩142相配合,在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
防退机构总成140还具有弹性复位件144,在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144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增加,储存弹性势能。如此,当击打装置总成120完成击打动作后退复位时,弹性复位件144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带动防退卡钩142反向运动,使防退卡钩142卡入卡槽1212中,为下一次击打做准备。
另一方面,弹性复位件144的设置,能够防止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从而提高防退卡钩142与卡槽1212的配合可靠性。
其中,弹性复位件144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扭簧1441。扭簧1441套设在转轴1413上,扭簧1441的一个扭臂与安装部1412相抵靠。
或者,弹性复位件144也可以为硅胶球等弹性体、弹片、拉伸弹簧、压缩弹簧等结构。弹性体、弹片、压缩弹簧等发生压缩变形的弹性复位件144可以设在防退卡钩142远离钩部1421的一端与击打装置底座121之间,在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的过程中,防退卡钩142远离钩部1421的一端会压缩弹性体或弹片或压缩弹簧等发生压缩变形的弹性复位件144,使其储存弹性势能。拉伸弹簧可以设在防退卡钩142远离钩部1421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斜面1521之间,在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的过程中,防退卡钩142远离钩部1421的一端会拉伸拉伸弹簧,使拉伸弹簧储存弹性势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图中未示出)中,防退机构总成140包括:电磁铁,放置在击打装置底座121上,并在通电时吸附击打组件122,以及在断电时脱开击打组件122。
防退机构总成140采用电磁铁的形式,能够利用磁性吸附击打组件122,从而防止击打组件122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而当击打组件122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电磁铁可以断电,不再吸附击打组件122,实现与击打组件122的脱离。本方案可以简化脱扣机构150,比如可以省去第一导向斜面1521,只保留第二导向斜面1522,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执行机构总成100还包括:定位装置160,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装置160设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用于定位待击打物上的击打位置。
定位装置16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击打准确性,从而提高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
具体地,定位装置160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十字激光发射器161、摄像头等。十字激光发射器161可以通过十字光标对准预先在待击打物上标记的十字光标的方式进行定位。摄像头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方案进行定位,具体可通过坐标位置、与预设图片对比等方案进行识别定位。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击打治具还包括:位置调节总成200。位置调节总成200他与执行机构底座110相连,用于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的位置。
位置调节总成200的设置,能够对执行机构总成100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将击打装置总成120移动到各处需要击打的位置。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位置调节总成200包括: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和偏航角调节总成240。
具体地,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与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相连。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与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相连。偏航角调节总成240与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相连,并与执行机构总成100相连。
其中,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用于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用于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用于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在第三方向上位置,偏航角调节总成240用于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的偏航角,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本方案可以实现空间三个维度的位置调节和角度调节,能够满足不同位置的调节需求。
其中,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滑轨丝杠结构、气压杆结构、液压杆结构等。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滑轨丝杠结构、气压杆结构、液压杆结构等。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滑轨丝杠结构、气压杆结构、液压杆结构等。偏航角调节总成24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轴承、转盘等结构。
进一步,位置调节总成200还包括脚轮250,如图2所示,便于整个击打治具的移动。脚轮250还具有锁紧结构,便于在击打治具移动到位后锁紧脚轮250,防止击打治具移动。
当然,位置调节总成200不局限于上述形式。比如:位置调节总成200也可以包括上述第一位置调节总成200、第二位置调节总成200、第三位置调节总成200、偏航角调节总成240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或任意三种的组合。
或者,也可以省去位置调节总成200,手动将执行机构总成100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在执行机构总成100下方放置工作台,将执行机构总成100放置在工作中台上即可。或者,也可以将执行机构总成100与其他工装的位置调节总成200搭配使用,利用其他工装现有的位置调节总成200来调节执行机构总成100的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量化击打治具,包括:执行机构总成100、偏航角调节总成240、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和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X-Y-Z三维坐标系中,第一方向为Z向,第二方向为Y向,第三方向为X向,X向和Y向为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Z向为竖直方向。因此,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可以分别称为X向调节总成、Y向调节总成、Z向调节总成。
如图2所示,Z向调节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1上的丝杠升降结构212。丝杠升降结构212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211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第一支撑板211下表面安装有四个脚轮250,脚轮250可以锁死。脚轮250用于实现击打治具来回移动,以对车身的不同位置,如不同车门、保险杠上标记点进行击打。
如图2所示,Y向调节总成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11上。Y向调节总成包括第二支撑板221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板221上的Y向丝杠平移结构222。Y向丝杠平移结构222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221沿Y向水平运动。
如图2所示,X向调节总成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21上。X向调节总成包括第三支撑板231和安装在第三支撑板231上的X向丝杠平移结构232。X向丝杠平移结构232可以带动第三支撑板231沿X向水平运动。
如图2所示,偏航角调节总成240固定在第三支撑板231上。偏航角调节总成240包括轴承圈。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执行机构总成100包括:执行机构底座110、直线电机131、两组十字激光发射器161、击打装置总成120、防退机构总成140和脱扣机构150。执行机构底座110的下表面设有转动凸起(图中未示出),转动凸起与轴承圈转动连接。直线电机131和两组十字激光发射器161固定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直线电机131的运动方向平行于Y向。
如图6和图7所示,击打装置总成120包括:击打装置底座121、击打头1222、行程杆1221、质量块1223、激光传感器1231。击打装置底座121与直线电机131固定连接。击打装置底座121设有两个沿Y向间隔设置的行程杆固定座1211。行程杆固定座1211内部设有滚轮。行程杆1221穿设于两个行程杆固定座1211。行程杆1221的前端与击打头1222螺纹连接,行程杆1221的后端与质量块1223螺纹连接。行程杆1221的前部以及击打头1222凸出于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前端。质量块1223呈圆饼状。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后部设有避让槽1213,避让槽1213的上端和后端敞开设置。质量块1223的下部位于避让槽1213内,并靠近避让槽1213的后端开口处。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后端还设有支撑块1214。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左右两端设有卡槽1212,卡槽1212贯穿击打装置底座121的上表面和侧壁面。激光传感器1231与直线电机131电连接。激光传感器1231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行程杆1221上设有缺口1224,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为位于接口的两侧。当行程杆1221与击打装置底座121同步运动时,激光发射器反射的激光可以穿过缺口1224被激光接收器接收到。当行程杆1221相对击打装置底座121后退时,激光反射器发射的激光无法穿过缺口1224被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此时,直线电机131停止工作。因此,激光传感器1231也可以称为电机停止开关。
如图6和图8所示,防退机构总成140包括:防退机构固定座141、两个防退卡钩142、两个转轴1413、两个导向轮1431和两组扭簧1441。防退机构固定座141包括止挡部1411和两个安装部1412。止挡部1411放置在击打装置底座121后端的支撑块1214上,并封闭避让槽1213的后端开口,且止挡部1411与质量块1223间隙配合。两个安装部1412与止挡部1411的两端相连,夹设在击打装置底座121的两侧。安装部1412位U形结构,U形开口处固定一转轴1413。防退卡钩142包括钩部1421以及与钩部1421相连的转动连接部1422。钩部1421用于与卡槽1212卡接配合,钩部1421靠近转动连接部1422的一端设有轴孔,转轴1413插设于轴孔并与轴孔转动配合。转动连接部1422也为U形结构,并位于安装部1412的U形空间内,导向轮1431安装在转动连接部1422的U形空间中,并能于转动连接部1422转动连接,且导向轮1431的转动轴线与转轴1413相平行。每个转轴1413上套设一组扭簧1441。
如图5所示,脱扣机构150设在执行机构底座110上。脱扣机构15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板151。两个导向板151之间的距离大于直线电机131的宽度,也大于击打装置总成120的宽度。每个导向板151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导向槽152。导向槽152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521和第二导向斜面1522。第一导向斜面1521为竖直平面,沿Y向延伸,并相对于X向倾斜设置。在击打装置总成120前进过程中,导向轮1431沿着第一导向斜面1521沿Y向前进,并沿着X向超靠近击打装置底座121的方向运动,使钩部1421向远离击打装置底座121的方向转动,进而脱出卡槽1212。第二导向斜面1522相对于Z向倾斜设置,且由后向前向上升高。在击打装置总成120前进过程中,防退机构固定座141的安装部1412可以沿着第二导向斜面1522向上升起,进而在Z向上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由此,防退机构总成140完全脱离击打装置总成120,行程杆1221在Z向上为自由运动状态。而防退机构总成140则停留在导向槽152中,被导向槽152的槽壁支撑。当击打装置总成120后退时,质量块1223会推动防退机构总成140向后运动复位,并且防退卡钩142会在扭簧1441的作用下重新卡入卡槽1212中,为下一次击打做准备。
该击打治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在车上需要击打的位置做好标记线,两组十字线。
将击打治具移动到需要击打的位置。通过X向调节总成(即第三方向调节总成230)、Y向调节总成(即第二方向调节总成220)、Z向调节总成(即第一方向调节总成210)以及偏航角调节总成240,使十字激光发射器161发出的十字光标与车上标记的十字标记重合。然后固定好脚轮250,使整个击打治具保持稳定。
启动直线电机131,使直线电机131带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防退机构总成140运动。如图9所示,当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防退机构总成140从A点加速到B点时,恰好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已经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段时间。此时,防退机构总成140的防退卡钩142脱出卡槽1212,这样行程杆1221在Y方向上位自由状态。
在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防退机构总成140从A点加速到B点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1521与导向轮1431作用,使防退卡钩142以转轴1413为圆心旋转,达到脱扣目的,使防退机构总成140在X方向和Y方向上与击打装置底座121脱离。
在击打装置总成120和防退机构总成140从B点运动到C点(如图9所示)的过程中,第二导向斜面1522与安装部1412作用,使防退机构总成140向上升起,在Z向上与击打装置底座121脱离。脱离后防退机构总成140不再向前运动。
当击打装置总成120运动到D点(如图9所示)时击打到车身,行程杆1221向后弹回。同时,激光传感器1231检测到行程杆1221发生后退运动后,直线电机131停止运动,完成一次击打动作。
击打完成后,直线电机131带动击打装置总成120向后运动。质量块1223推动防退机构总成140向后运动。在扭簧1441的作用下,防退卡钩142重新卡在击打装置底座121的卡槽1212中,为下一次击打做准备。
其中,击打完成后的直线电机131反向运动,可以是经过预设时间后,直线电机131自动启动;也可以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手动启动。
因此,上述击打治具,击打头1222在到达车身前能够达到匀速直线运动,保证了击打动量的稳定性;击打的速度和质量可以由直线电机131和质量块1223进行调整;击打头1222在撞击到车身前,正而过装置与车身不接触;防退机构总成140在加速过程中能与行程杆1221一起运动,防止行程杆1221由于惯性向后退,达到匀速运动状态后防退机构能自动脱离,不影响击打过程。
由此,上述击打治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整套装置在击打前与车身不接触,避免了击打时车身上外力的干扰;2)击打装置总成120由直线电机131驱动,可以实现不同速度的调节,满足不同动量击打的需求;3)击打头1222可更换,能够满足击打时对击打头1222不同硬度的需求;4)质量块1223可更换,能够满足击打时不同质量的需求;5)因直线电机131从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有一段加速过程,防退机构总成140防止了行程杆1221因惯性向后退的问题;6)直线电机131达到匀速状态后,防退机构总成140脱离击打装置底座121,使行程杆1221在运动方向上位自由状态,减少了其他外力对行程杆1221的影响,保证了来回击打的一致性;7)因击打组件122为匀速直线运动去撞击车身,有效地解决了击打组件122与车身相对距离难调整的问题,提高了校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机构总成,所述执行机构总成包括:
执行机构底座;
击打装置总成,用于击打待击打物;
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执行机构底座上,并与所述击打装置总成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击打装置总成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装置总成包括击打装置底座和击打组件,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击打组件安装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设有行程杆固定座,所述击打组件包括:
行程杆,穿设于所述行程杆固定座,并能相对所述行程杆固定座往复滑动;
击打头,与所述行程杆的一端连接;
质量块,与所述行程杆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装置总成还包括:
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击打组件是否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
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击打组件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时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总成还包括:
防退机构总成,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与所述击打组件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击打组件在加速过程中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后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设有卡槽,所述防退机构总成包括:
防退机构固定座,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用于与所述击打组件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击打组件后退;
防退卡钩,与所述防退机构固定座相连,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以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能够与所述击打装置底座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总成还包括:
脱扣机构,设在所述执行机构底座上,用于与所述防退机构总成相配合,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脱离所述击打装置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机构固定座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相连的安装部,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击打组件止挡配合;
所述防退卡钩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防退卡钩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防退卡钩的另一端设有导向件;
所述脱扣机构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导向件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导向件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以带动所述钩部向脱出所述卡槽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用于带动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击打装置底座运动,使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脱离所述击打装置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机构总成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防退卡钩相配合,在所述防退卡钩脱出所述卡槽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击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机构总成包括:
电磁铁,放置在所述击打装置底座上,并在通电时吸附所述击打组件,以及在断电时脱开所述击打组件。
CN202122409577.6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击打治具 Active CN215893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9577.6U CN2158937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击打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9577.6U CN2158937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击打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3783U true CN21589378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47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9577.6U Active CN2158937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击打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3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4323A2 (en) Impact device for an electric nail gun
US20110259938A1 (en) Floating impact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nail gun
TWI385058B (zh) Electric nail gun drive device
JP2014029333A5 (zh)
CN215893783U (zh) 一种击打治具
CN115196347A (zh) 一种转塔装置
KR101631745B1 (ko) 포판 내구성 시험장치
CN219694811U (zh) 一种油墨脱色试验机
CN210594149U (zh) 一种摆杆驱动型的往复推料装置
CN215325199U (zh) 拨爪机构及样本架往复运输装置
EP4197700A1 (en) Flywheel driven fastening tool
CN211768315U (zh) 一种料盘推料装置
AU2021100070A4 (en) Driving mechanism for fastener driving machine
JPH01306660A (ja) 編機の選針ラッチの作動方法並びに装置
CN208148843U (zh) 防撞喷墨小车及打印机
CN109780411B (zh) 一种单轴驱动器的防撞机构及驱动器
EP4029653A1 (en) Retain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 nail gun
CN111203911A (zh) 直线运动执行装置及钢筋加工设备
CN107774810B (zh) 一种旋转铆接装置
CN214150396U (zh) 一种漆膜冲击检测装置
CN106267809B (zh) 一种弹球发射机构
CN217671234U (zh) 一种凸轮推杆装置
KR20210001339A (ko) 로봇-인간 동적 충돌 안정성 평가 시험장치
CN117538072B (zh) 一种弹簧式行人保护腿型试验方法
CN217669028U (zh) 角度定位机构及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