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1058U - 车辆的吸音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吸音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1058U
CN215851058U CN202122414875.4U CN202122414875U CN215851058U CN 215851058 U CN215851058 U CN 215851058U CN 202122414875 U CN202122414875 U CN 202122414875U CN 215851058 U CN215851058 U CN 215851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ound absorbing
vent hole
wall
absorb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48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川敏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1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1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吸音构造,能够提高吸音部件的空间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吸音性能。该车辆的吸音构造包括设置于车室的内壁(22)的第1通气孔(24)和设置于构成车身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的第2通气孔(26),在车室的内壁(22)与后外面板(20)之间设有使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连通的通气空间(28),在该通气空间(28)中配置有围绕第2通气孔(26)的吸音部件(30),该吸音部件(30)由朝向内外方向贯通的筒体(34)构成。

Description

车辆的吸音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吸音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特别是电动车辆)中,存在抑制来自动力源的噪音以希求车室内的安静性的倾向。为了吸收来自车外的行驶风、车轮的噪音,提出了例如在将车室内的空气排出的抽气器开口周边的车室侧粘贴吸音部件的技术。
关于上述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粘接接合于车室的内壁的第1吸音部件和具有朝向抽气器开口突出的突出部的第2吸音部件构成的吸音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配置第1吸音部件和第2吸音部件,从而能够提高向车室内传播的车外噪音的吸音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8334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音构造中,为了提高吸音效率,需要使吸音部件朝向与抽气器开口相比位于上方的通气用开口延伸。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音构造中,存在吸音部件的空间增大的问题。
另外,很难将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音构造应用于车内空间小以抑制制造成本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吸音部件的空间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吸音性能的车辆的吸音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通气孔,其设置于车室的内壁;以及第2通气孔,其设置于车身的外壁,在所述车室的内壁与所述车身的外壁之间设有使所述第1通气孔与所述第2通气孔连通的通气空间,在所述通气空间中配置有围绕所述第2通气孔的吸音部件,所述吸音部件由朝向内外方向贯通的筒体构成。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获得能够提高吸音部件的空间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吸音性能的车辆的吸音构造。
附图说明
图1A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吸音构造的车辆的后方部位的概略构造侧视图。
图1B是示出借助安装于第2通气孔的空气出口部件安装有吸音部件的状态的概略构造侧视图。
图2是示出第1通气孔、第2通气孔及吸音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吸音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B的IV-IV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5是空气出口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示出吸音部件的一部分与车轮罩的肋部抵接的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
14 车轮罩
20 后外面板(车身的外壁)
22 车室的内壁
24 第1通气孔
26 第2通气孔
28 通气空间
30 吸音部件
34 筒体
36 空气出口部件
38 主体部
40 框部
42 开口部内周
44 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直上下方向)。
在图1A及图1B中省略车室的内壁22的图示。如图1A及图1B所示,车辆10的后方部位构成为,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轮的车轮罩14、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16及构成车身18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从后柱16朝向车辆后方的尾门开口17,在车轮罩14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由衬里、内装件等构成的车室的内壁22(参照图2)。
在车室的内壁22的上部侧设有侧视观察呈矩形状的第1通气孔24(参照图1A及图1B的双点划线、图2)。在后外面板20的下部侧设有侧视观察呈矩形状的第2通气孔26(参照图1A)。如图2及图4所示,在位于车内侧的车室的内壁22与位于车外侧的后外面板20之间设有使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连通的通气空间28。第2通气孔26作为“抽气器开口”发挥功能。第2通气孔26的开口面积S2设为大于第1通气孔24的开口面积S1(S1<S2)。
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如图2及图4所示,第1通气孔24的下端与第2通气孔26的上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分离间隔A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彼此重叠的位置。
在该通气空间28中配置有围绕第2通气孔26的吸音部件30。该吸音部件30由具有从第1通气孔24(第2通气孔26)朝向第2通气孔26(第1通气孔24)贯通的贯通孔32的筒体34构成(参照图3)。贯通孔32朝向内外方向贯通。需要说明的是,筒体34包含方筒体或圆筒体等。如图1B及图2所示,该吸音部件30配置在第2通气孔26的周围。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轴线T沿水平方向延伸(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中,方便起见,省略吸音部件30的图示。
第2通气孔26设置在具有空气的排出口的空气出口部件36上。空气出口部件36具有多个空气的排出口,该多个空气的排出口整体作为第2通气孔26发挥功能。如图5所示,该空气出口部件36具有:主体部38,其从后外面板20的开口部向车内侧突出并面向车室的内壁22侧;以及框部40,其从作为车身的外壁侧的后外面板20的开口部面向外部。吸音部件30的外侧的开口部内周42(参照图4)以围绕主体部38的周围的方式卡定(安装)于主体部38的朝向车室的内壁22侧延伸的部位。
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沿着轴向的车外侧的一端与构成车身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的车内侧的面抵接(参照图4)。另一方面,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沿着轴向的车内侧的另一端不与车室的内壁22抵接,而以与车室的内壁22分离距离D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图4)。
如图1A及图1B所示,覆盖未图示的车轮(后轮)的车轮罩14固定在位于空气出口部件36的车辆前方的后外面板20上。在该车轮罩14的车辆后方设有侧视观察以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上升的方式倾斜的肋部44。由筒体34形成的吸音部件30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参照图6的虚线部分)与该肋部44抵接。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吸音构造的车辆10基本上按照以上方式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室的内壁22与构成车体18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之间配置有使设置于车室的内壁22的第1通气孔24与设置于后外面板20的第2通气孔26连通的通气空间28。在该通气空间28中配置有围绕第2通气孔26的吸音部件30。该吸音部件30由具有从第1通气孔24(第2通气孔26)朝向第2通气孔26(第1通气孔24)贯通的贯通孔32的筒体34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筒体34构成吸音部件30,从而向通气空间28扩散的噪音能够遇到吸音部件30而被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噪音沿着通气空间28传播。另外,吸音部件30由筒体34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少量的吸音部件30阻挡噪音进入车室内。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能够提高吸音部件30的空间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吸音性能的车辆的吸音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音部件30配置在第2通气孔26的周围。作为吸音部件30的筒体34的沿着轴向的一端与构成车身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的车内侧的面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沿着轴向的车外侧的一端抵接于后外面板20的车内侧的面,因此能够使用吸音部件30(筒体34)密封第2通气孔26。由此,能够防止未图示的车轮(轮胎)、行驶风等的噪音从吸音部件30与第2通气孔26之间传播(流出)。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消除吸音部件30与第2通气孔26之间的间隙,并利用吸音部件30可靠地吸收噪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通气孔26设置于空气出口部件36。该空气出口部件36具有面向车室的内壁22侧的主体部38和从作为车身的外壁的后外面板20的开口面向外部的框部40。吸音部件30的开口部内周42卡定于主体部38的朝向车室的内壁22延伸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音部件30的沿着轴向的外侧端部的开口部内周42卡定(安装)于空气出口部件36的主体部38的外周面,因此例如不需要使用粘接剂、夹子等固定吸音部件30。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通过削减粘接剂等材料、作业工时来减少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未图示的车轮的车轮罩14固定在车身的外壁。该车轮罩14在车辆后方端部具有肋部44。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内侧端)的一部分(参照图6的虚线部分)与该肋部44抵接。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未图示的车轮(轮胎)发出并传递至车轮罩14的噪音遇到配置在第1通气孔24之间的吸音部件30,从而该噪音能够恰当地被吸收。另外,吸音部件30仅一部分与肋部44抵接,因此肋部44不会封堵在吸音部件30的内部形成的贯通孔32,且不会妨碍沿着贯通孔32流通的车室内的空气的排出。此外,由于在通气空间28中配置的吸音部件30的车内侧的端部由肋部44保持,因此能够抑制吸音部件30从空气出口部件36脱落(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音部件30(筒体34)的位于车室的内壁22侧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以与车室的内壁22在车宽方向上分离距离D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音部件30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与车室的内壁22分离距离D配置,因此能够将从设置于车室的内壁22的第1通气孔24排出的车室内的空气顺利地从吸音部件30的车室侧的开口朝向第2通气孔26排出。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通气空间28内配置有吸音部件30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妨碍车室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即,如图所示,第1通气孔24的下端与第2通气孔26的上端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分离间隔A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1通气孔24与第2通气孔26分离间隔A配置,从而能够抑制由与第2通气孔26的周围抵接的吸音部件30吸音的噪音直接朝向第1通气孔24传播。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通气孔,其设置于车室的内壁;以及
第2通气孔,其设置于车身的外壁,
在所述车室的内壁与所述车身的外壁之间设有使所述第1通气孔与所述第2通气孔连通的通气空间,
在所述通气空间中配置有围绕所述第2通气孔的吸音部件,
所述吸音部件由朝向内外方向贯通的筒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部件配置在所述第2通气孔的周围,
所述筒体的沿着轴向的一端与所述车身的外壁的车内侧的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气孔设置于空气出口部件,
所述空气出口部件具有面向所述车室的内壁侧的主体部和所述车身的外壁侧的框部,
所述吸音部件的开口部内周卡定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车室的内壁侧延伸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气孔设置于空气出口部件,
所述空气出口部件具有面向所述车室的内壁侧的主体部和所述车身的外壁侧的框部,
所述吸音部件的开口部内周卡定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车室的内壁侧延伸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覆盖车轮的车轮罩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外壁,
所述车轮罩具有肋部,
所述筒体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的一部分与所述肋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车室的内壁侧的所述筒体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室的内壁在车宽方向上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车室的内壁侧的所述筒体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室的内壁在车宽方向上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气孔与所述第2通气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气孔与所述第2通气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吸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气孔与所述第2通气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CN202122414875.4U 2020-10-09 2021-10-08 车辆的吸音构造 Active CN2158510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0997A JP2022062841A (ja) 2020-10-09 2020-10-09 車両の吸音構造
JP2020-170997 2020-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1058U true CN215851058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4875.4U Active CN215851058U (zh) 2020-10-09 2021-10-08 车辆的吸音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62841A (zh)
CN (1) CN215851058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13142U (zh) * 1974-02-25 1975-09-16
JPS5271036A (en) * 1975-12-09 1977-06-14 Nissan Motor Co Ltd External air intake apparatus for car, etc.
JPS545260U (zh) * 1977-06-13 1979-01-13
JPS6359015U (zh) * 1986-10-06 1988-04-20
JPH0559142U (ja) * 1991-11-21 1993-08-06 株式会社熊谷組 換気口用消音装置
JP3714382B2 (ja) * 1997-12-26 2005-11-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通風構造
JP4258346B2 (ja) * 2003-10-22 2009-04-30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吸気取入れ機構
JP2009243113A (ja) * 2008-03-31 2009-10-22 Kurabo Ind Ltd 換気孔の吸音構造
JP6084773B2 (ja) * 2012-02-13 2017-02-22 東急建設株式会社 消音換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62841A (ja)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4424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vicinity information detection sensor
US4549762A (en) Arrangement for discharging hot air from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US6340200B1 (en) Front pillar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US8833842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2003063332A (ja) 燃料電池自動車の排気構造
KR10118846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사이드멤버와 서브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US10239564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215851058U (zh) 车辆的吸音构造
JP2009051328A (ja) ピラートリムの排水路構造
JP2018012460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11688814A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2010006314A (ja) 自動車の換気構造
CN211416938U (zh) 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JP3924666B2 (ja) 車両後部の泥除け構造
JP2014129005A (ja) 車体内部構造
CN112672922B (zh) 车辆的具有扬声器的车门组件和具有这种车门组件的车辆
JP6624717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CN213473328U (zh) 皮卡的车身以及具有其的皮卡
CN214523656U (zh) 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CN211308742U (zh) 机舱前围结构及车辆
JP4192548B2 (ja) エンジンルームの防音構造
CN214823653U (zh) 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JP6583349B2 (ja) 車両の吸音構造
CN219806869U (zh)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汽车
KR100320818B1 (ko) 자동차의 펜더부 기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