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0559U -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0559U
CN215820559U CN202120170798.XU CN202120170798U CN215820559U CN 215820559 U CN215820559 U CN 215820559U CN 202120170798 U CN202120170798 U CN 202120170798U CN 215820559 U CN215820559 U CN 215820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dish
mount
full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07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shan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shan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shan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shan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07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0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0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0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该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炒锅,电炒锅包括锅体,固定架与锅体之间设有炒锅翻转结构,锅体的内部设有翻炒机构,锅体的锅口沿在远离锅体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位置处成型有倒菜尖嘴,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翻转后的锅体的倒菜尖嘴相适配的接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可实现锅体在小幅度翻转时,将锅内成品菜肴完整倒出的功能,在整个翻炒过程中和倒菜出菜过程中,均可做到无缝衔接,无需人工干预辅助,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使其可以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尤其适合大型食堂和大型的食品加工厂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出菜时无需锅体大幅度翻转,且具备全程自动化炒菜功能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追求的提高,优化生活的智能产品大量涌现,自动炒菜机作为一款现代科技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烹饪过程,因此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其市场也越来越大。
然而,现有的自动炒锅、炒菜机还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倒入菜品原材料和自动翻炒,然后在出菜环节,其自动倒菜功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于出菜时锅体翻转幅度较大,对设备的空间结构布局造成了一定的局限,锅体下方不能配置自动接菜的机械手设备。如申请号为CN201310065107.X的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其炒锅在出菜时为360°的大幅度翻转。在大幅度翻转时,锅口朝下的角度过大,使得锅内的成品菜肴容易在倾倒过程中洒出。而另一些小幅度翻转的炒菜锅是将锅口不完全朝下,即锅口与水平面呈较小的角度,其避免了锅体在大幅度翻转时出菜容易洒落的问题,但是出菜不彻底,往往需要借助人工辅助,采用手动方式将锅内未出尽的成品菜肴铲出,本质上是一种半自动的炒锅,无法做到全过程的自动化炒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出菜时无需锅体大幅度翻转,且具备全程自动化炒菜功能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炒锅,其中,所述电炒锅包括锅体,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锅体之间设有炒锅翻转结构,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翻炒机构,所述锅体的锅口沿在远离所述锅体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的位置处成型有倒菜尖嘴,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翻转后的所述锅体的倒菜尖嘴相适配的接菜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炒锅翻转结构的转轴与所述倒菜尖嘴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锅体的翻转半径,所述锅体的翻转路径对应有弧度角β。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锅体内部的翻炒搅拌叶,以及固定在所述锅体的锅底外部,并与所述翻炒搅拌叶转动连接的搅拌电机,所述翻炒搅拌叶包括分别悬空搅拌叶和贴底搅拌叶,所述悬空搅拌叶与所述锅体的内壁之间成型有间隔距离,所述贴底搅拌叶与所述锅体的内壁滑动接触。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炒锅翻转结构包括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固定臂、设在所述固定臂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一端与所述锅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转动臂。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锅体的锅口沿相适配的锅口密封箍圈,所述固定架在对应所述锅口密封箍圈的位置设有撕膜投料口、配料口和油烟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固定架成型有让位空间,在所述锅体翻转至出菜工位时,所述锅体位于所述让位空间中。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锅体的底部还设有保护罩,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保护罩中。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弧度角β为0~135°。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接菜装置包括直线导轨、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可移动的接菜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接菜装置末端的菜盆夹具。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中,所述菜盆夹具包括固定座、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爪,以及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与所述夹爪的铰接端之间设有驱动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可实现锅体在小幅度翻转时,将锅内成品菜肴完整倒出的功能,在整个翻炒过程中和倒菜出菜过程中,均可做到无缝衔接,无需人工干预辅助,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使其可以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尤其适合大型食堂和大型的食品加工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在位于出菜工位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在位于炒菜工位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翻炒搅拌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在翻转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炒锅翻转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接菜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菜盆夹具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炒锅2。其中,如图3所示,电炒锅2包括锅体21,固定架1与锅体21之间设有炒锅翻转结构3,锅体21的内部设有翻炒机构23。在菜品制作完成后,炒锅翻转结构3驱动锅体21翻转一个姿态,将锅内的成品菜肴倒出。具体地,图2示出的是锅体21在出菜工位时的状态图,图3示出的是锅体21在炒菜工位时的状态图。在菜品的制作过程中,锅体21内部的翻炒机构23对锅内的菜品进行搅拌,使锅内的菜品产生翻动,防止锅体21底部的菜品长时间接触锅底造成的粘锅和糊菜。为方便将翻转后的锅体21内的成品菜肴顺利倒出,该锅体21的锅口沿在远离锅体21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的位置处成型有倒菜尖嘴211。通过该倒菜尖嘴211可将锅内的菜肴经倒菜尖嘴211导流并倒出,防止成品菜肴在倒出过程中洒落。具体地,为方便自动接菜,如图1所示,该固定架1的一侧设有与翻转后的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相适配的接菜装置4。在锅体21接收到倒菜指令时,接菜装置4启动,将其手臂伸到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处,使倒出的成品菜肴落入到接菜装置4末端的菜盆100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炒锅翻转结构3的转轴与倒菜尖嘴211之间的直线距离r为锅体21的翻转半径,锅体21的翻转路径L对应有弧度β,通过较小角度的翻转,可避免在大幅度翻转倒菜时,锅内的成品菜肴洒出,以及出菜时菜品倒出路径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菜品洒出的概率。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弧度β为0~13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翻炒机构23包括翻炒搅拌叶231和搅拌电机232。其中,翻炒搅拌叶231设在锅体21内部,搅拌电机232固定在锅体21的锅底外部,并与翻炒搅拌叶231转动连接,通过搅拌电机232的正反转,带动翻炒搅拌叶231在锅体21内部对锅内菜肴的翻转搅动。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翻炒搅拌叶231包括分别悬空搅拌叶2311和贴底搅拌叶2312。为提高搅拌翻动效率,如图4所示,该悬空搅拌叶231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方形,贴底搅拌叶231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即前后侧面为具有倾斜角度的斜面23121。其中,悬空搅拌叶2311和贴底搅拌叶2312的水平段连接,连接处设有电机轴套2313,电机轴套2313穿设在锅底的轴孔中,并与搅拌电机232的电机轴连接。为方便对锅内菜品形成上下翻动,如图3所示,悬空搅拌叶2311与锅体21的内壁之间成型有间隔距离,贴底搅拌叶2312与锅体21的内壁滑动接触。高的悬空搅拌叶2311将锅内堆叠起来的,位于上层的菜按压下去,使其与锅底接触受热,低的贴底搅拌叶2312将锅底下层的菜进行推动,在位于下层的菜的自重下,结合贴底搅拌叶2312的斜面23121的斜角度导向作用,位于下层的菜受力进行翻面,并翻动至上层,通过这种方式使菜能够入味,同时提高翻炒效率。翻炒搅拌叶231通过正反转的方式将菜推到倒菜尖嘴211的位置,在锅体21翻转时,成品菜肴受重力作用和油的润滑,经倒菜尖嘴211将菜倾倒入到菜盆10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炒锅翻转结构3包括与固定架1相连接的固定臂、设在固定臂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一端与锅体2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转动臂33。具体地,固定臂包括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平行相对设置,其中,动力机构固定在第一连接臂31上,其传动部与转动臂33传动连接,驱动转动臂33绕轴转动,从而完成锅体21的翻转。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11,第一连接臂31的内侧设有与伺服电机311连接的主动齿轮312。第二连接臂32与转动臂33之间连接有转轴34,转轴34在朝向第一连接臂31的一端固定有与主动齿轮312传动啮合的被动齿轮341。通过主动齿轮312驱动被动齿轮341转动,进而由转轴34带动转动臂33转动,最终实现对锅体21的翻转驱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固定架1上设有与锅体21的锅口沿相适配的锅口密封箍圈22,锅口密封箍圈22内设有食品级硅胶密封圈221。固定架1在对应锅口密封箍圈22的位置设有撕膜投料口11、配料口12和油烟口13,通过撕膜投料口11和配料口12可向锅体21内投入待炒制的食材以及配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使得锅体21在翻转时,尽可能避免对其下方设置的配套设备的操作空间构成限制,固定架1的上端成型有倾斜设置的悬挂安装部14,同时,固定架1成型有让位空间10,在锅体21翻转至出菜工位时,锅体21位于让位空间10中。其中,悬挂安装部14与基准水平面呈一锐角α,具体地,悬挂安装部14倾斜的下表面朝向内侧,即朝向让位空间10的一侧,也即悬挂安装部14的外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其内端所在水平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该锐角α优选为15°。为方便布线,悬挂安装部14上还开设有引线孔141,供电线通过引线孔141引入到悬挂安装部14的下方,与电炒锅2和伺服电机311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锅体21的底部还设有保护罩24,搅拌电机232位于保护罩24中。如图9所示,为锅体2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锅体21的底部设有加热件211,该加热件211可以采用厚膜电阻加热片、电热丝,或电磁式的加热结构。为避免出菜时,菜品或油滴洒落在地面,如图1所示,固定架1的下端还设有承接槽5,锅体21位于承接槽5的正上方,承接槽5的槽底设有排放口51。通过该承接槽5可将洒落的菜或油水汇集起来,并通过排放口51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该电炒锅2可以设置为多个,并列布置在固定架1上,通过接菜装置4与各个电炒锅2的配合,可以大大提高菜品制作效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接菜装置4包括直线导轨41、设在直线导轨41上可移动的接菜机械手42,以及设在接菜机械手42末端的菜盆夹具43。接菜机械手42与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在出菜工位的适配可以是通过目标跟随来实现,也可以根据坐标运算来实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接菜机械手42采用四轴水平关节机械手,根据电机的旋转速度v和所用的时间t即可得当前坐标点XY,接菜机械手42以拿着菜盆100的中心点为当前坐标点XY,在时间t上该坐标点每个轴的旋转角度,第一轴电机v1升降到坐标1,第二轴电机v2达到角度2,第三轴电机v3达到角度3,第四轴电机v4达到角度4。或者,第一轴电机v1达到角度1,第二轴电机v2达到角度2,第三轴电机v3达到角度3,第四轴电机v4升降到坐标2。由于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在出菜工位时的位置是一定的,因此,根据上述的运动调节,可以使得接菜机械手42末端抓取的菜盆100准确地适配到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下方,从而将处于出菜工位的锅体21中的成品菜肴准确地接入到菜盆100中。
具体地,接菜机械手42可以是多轴机械手,作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具体地,如图8所示,菜盆夹具43包括固定座431、铰接在固定座431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爪432,以及设在固定座431上的推杆电机433。其中,推杆电机433的推杆与夹爪432的铰接端之间设有驱动连杆434,两个夹爪432对应的两个驱动连杆434呈“V”型布置,驱动连杆434一端通过铰接轴4322与固定座431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杆435与夹爪432连接。当推杆电机433的推杆伸长时,带动两个驱动连杆434张开,进而驱动两个夹爪432张开,对菜盆100进行夹持固定。为方便对菜盆100进行牢固的夹持抓取,夹爪432的内侧爪面设有齿4321。夹爪432的尾部在位于铰接轴4322和铰接杆435之间还固定有限位杆436,相应侧的限位杆436位于相应侧的驱动连杆434的外侧,通过限位杆436可以限制驱动连杆434张开的角度。为了对两夹爪432提供一个预紧力,两限位杆436之间还连接有弹簧,在两夹爪432张开一个抓取角度时,弹簧具有拉伸作用力。固定座431还连接有连接座437,连接座437上固定有转盘438,转盘438与接菜机械手42末端的转动电机连接,带动整个菜盆夹具43调整转向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可实现锅体在小幅度翻转时,将锅内成品菜肴完整倒出的功能,在整个翻炒过程中和倒菜出菜过程中,均可做到无缝衔接,无需人工干预辅助,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使其可以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尤其适合大型食堂和大型的食品加工厂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炒锅(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炒锅(2)包括锅体(21),所述固定架(1)与所述锅体(21)之间设有炒锅翻转结构(3),所述锅体(21)的内部设有翻炒机构(23),所述锅体(21)的锅口沿在远离所述锅体(21)与所述固定架(1)转动连接的位置处成型有倒菜尖嘴(211),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有与翻转后的所述锅体(21)的倒菜尖嘴(211)相适配的接菜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翻转结构(3)的转轴与所述倒菜尖嘴(211)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锅体(21)的翻转半径,所述锅体(21)的翻转路径对应有弧度角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机构(23)包括设在所述锅体(21)内部的翻炒搅拌叶(231),以及固定在所述锅体(21)的锅底外部,并与所述翻炒搅拌叶(231)转动连接的搅拌电机(232),所述翻炒搅拌叶(231)包括分别悬空搅拌叶(2311)和贴底搅拌叶(2312),所述悬空搅拌叶(2311)与所述锅体(21)的内壁之间成型有间隔距离,所述贴底搅拌叶(2312)与所述锅体(21)的内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翻转结构(3)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相连接的固定臂、设在所述固定臂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一端与所述锅体(2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转动臂(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与所述锅体(21)的锅口沿相适配的锅口密封箍圈(22),所述固定架(1)在对应所述锅口密封箍圈(22)的位置设有撕膜投料口(11)、配料口(12)和油烟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成型有让位空间(10),在所述锅体(21)翻转至出菜工位时,所述锅体(21)位于所述让位空间(10)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1)的底部还设有保护罩(24),所述搅拌电机(232)位于所述保护罩(24)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度角β为0~1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菜装置(4)包括直线导轨(41)、设在所述直线导轨(41)上可移动的接菜机械手(42),以及设在所述接菜机械手(42)末端的菜盆夹具(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盆夹具(43)包括固定座(431)、铰接在所述固定座(431)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爪(432),以及设在所述固定座(431)上的推杆电机(433),所述推杆电机(433)的推杆与所述夹爪(432)的铰接端之间设有驱动连杆(434)。
CN202120170798.X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Active CN215820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0798.XU CN21582055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0798.XU CN21582055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0559U true CN215820559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0798.XU Active CN21582055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05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9628A (zh) * 2022-09-02 2022-11-29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9628A (zh) * 2022-09-02 2022-11-29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控制方法
CN115399628B (zh) * 2022-09-02 2023-12-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5420A1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WO2006074599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ouillage automatique ou semi-automatique
CN111317360B (zh) 一种打料机
CN215820559U (zh) 一种全自动翻转炒菜设备
CN109044083A (zh) 一种具有翻炒功能的炒菜机
CN112568758A (zh) 一种炒菜全自动配料加工系统
CN210018902U (zh) 炒菜锅组件及自动炒菜机
CN213696519U (zh) 多爪搅拌燃气夹层锅
CN113057500A (zh) 一种智能炒菜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157311B (zh) 一种炒菜机
CN214433807U (zh) 烹饪设备
CN214180058U (zh) 智能炒菜机
CN210095498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1035239B (zh) 自动炒菜机
CN212117867U (zh) 快速抖勺的烹饪锅
CN212912732U (zh) 一种立式搅拌自动炒菜锅
CN210138086U (zh) 自动煎制烹饪铲
CN208876006U (zh)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
CN112369898A (zh) 一种自动烹饪装置
CN211862545U (zh) 一种自动出菜设备
CN210842665U (zh) 一种捞面机械手及其捞面系统
CN214712104U (zh) 一种自动烹饪装置
CN218552064U (zh) 一种立式自动炒菜机
CN111481043A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108991911A (zh) 一种具有主动排风系统的柜式集成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