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7022U -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7022U
CN215797022U CN202122415840.2U CN202122415840U CN215797022U CN 215797022 U CN215797022 U CN 215797022U CN 202122415840 U CN202122415840 U CN 202122415840U CN 215797022 U CN215797022 U CN 215797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transfer
vacancy
convey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58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uan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uan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uan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uan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58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7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7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7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磁瓦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包括:用于接收从压机上取出的胚料的第一传送带以及用于将胚料输送至预定工位进行预定工序的第二传送带;所述中转传送带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中转传送带,所述中转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对称固定于中转传送带沿垂直于其自身输送方向相对两侧的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留有供胚料通过的通道;第一移转组件,第一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用于将第一传送带上的胚料移放至中转传送带上;以及,第二移转组件,第二移转组件设置于第二传送带一侧,本申请减少了产线上出现空位导致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瓦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清洗、烘干、表面缺陷检查以及装箱等工艺。磁性材料生产设备通常包括压机,通过压机上的模具成型得到胚料,然后使用机械臂将在压机模具中成型的胚料取出并移放到生产线上的输送带上传输至下一工位进行下一步工序。
其中,模具上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胚料的模眼,上述的机械臂上也设置多个与模具上所有模眼一一对应的真空吸嘴,但在实际成型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模具上的每一个模眼都能成型得到胚料,这就导致机械臂取料时有些真空吸嘴对应的模眼是空的,机械臂将胚料移放到输送带上时不能保证胚料排序的连续性,也即出现空位。
而在输送带匀速往前输送过程中,输送带上每一位置通常是对应某一对磁瓦进行加工的工序的,即使该位置上没有磁瓦(出现空位),该工序还是会自动进行,类似于生产线出现“白做工”的现象,这不利于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同时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输送带上出现空位导致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包括:用于接收从压机上取出胚料的第一传送带以及用于将胚料输送至预定工位进行预定工序的第二传送带;
中转传送带,所述中转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中转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对称固定于所述中转传送带沿垂直于其自身输送方向相对两侧的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两侧留有供胚料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的开口大于所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的开口,所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开口的宽度小于胚料宽度;
第一移转组件,所述第一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胚料移放至所述中转传送带上;
以及,第二移转组件,所述第二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中转传送带上的胚料移转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移转组件的作用下将第一传送带上的胚料移放至中转传送带上,在中转传送带上的限位板的作用下,消除胚料间的间距,然后再通过第二移转组件将中转传送带上的胚料按预定间距移放至第二传送带上进行后续的工序,减少了产线上出现空位导致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转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水平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多个真空吸嘴,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嘴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嘴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竖向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水平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延伸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真空吸嘴沿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悬臂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呈L型,所述支撑杆的内直角侧设置有加强肋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的旋转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输出端的真空吸嘴。
可选的,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连接条,所述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旋转气缸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呈L型。
由上可知,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在第一移转组件、中转传送带、限位板以及第二移转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减少了产线上出现空位导致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同时,优化了第一传送带、中转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间的布局,有利于减少机构的占地面积,以保证生产成本,另外,将限位板设置为横截面呈L型的结构,保证了限位板的结构强度,也便于将限位板安装至中转传送带上。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位消除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传送带;200、第二传送带;300、中转传送带;310、限位板;320、通道;400、第一移转组件;410、第一支撑杆;420、第一气缸;430、第二气缸;440、第一连接板;450、第二连接板;460、悬臂;500、第二移转组件;510、第二支撑杆;520、升降气缸;530、旋转气缸;540、连接条;6、胚料;7、真空吸嘴;8、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该空位消除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100、中转传送带300、第二传送带200、第一移转组件400以及第二移转组件500,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00用于接收从压机上取出胚料6,所述第二传送带200用于将胚料6输送至预定工位进行预定工序,所述中转传送带30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0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00之间,所述第一移转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00一侧,所述第二移转组件500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00一侧。在所述第一移转组件400与所述中转传送带300的配合作用下,消除第一传送带100中可能出现的空位现象,从而在第一传送带100、中转传送带300、第二传送带200、第一移转组件400以及第二移转组件500的配合作用下,达到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目的。
具体的,参照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传送带200的输送方向设置为平行于第一传送带100的输送方向,中转传送带30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带100的输送方向,且中转传送带300的起始端靠近第一传送带100的末端,中转传送带300的末端靠近第二传送带200的起始端。如此设置,有利于使设备的占地面积尽量小,在达到消除空位的目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第一移转组件400用于将第一传送带100上的胚料6移放至中转传送带300的起始端。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移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410、第一连接板440、第二连接板450、悬臂460以及真空吸嘴7,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杆410呈L型,第一支撑杆410的长边固定在第一传送带100末端靠近第二传送带200的一侧,第二连接板450水平固定于第一支撑杆410短边的底部,第一连接板440设置于第二连接板450的底部,第一连接板44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连接板450的延伸方向,第一连接板440可沿第二连接板450的延伸方向在第二连接板450上滑移。
第二连接板45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板440移动的第二驱动件,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430,第二气缸430活塞杆端部固定于第一连接板440上。第一连接板44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420,第一气缸420固定于第一连接板440上,第一气缸420活塞杆朝下设置且第一气缸420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板44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悬臂460设置于第一气缸420活塞杆的端部,悬臂46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气缸420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且悬臂460的延伸方向与中转传送带3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真空吸嘴7设置于悬臂460上,真空吸嘴7设置有多个,多个真空吸嘴7沿悬臂46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悬臂460上。另外,为了提高支撑杆的结构强度,在支撑杆的内直角侧设置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肋板8。
进一步的,参照图1,中转传送带300靠近第二传送带200一侧设置有横截面呈L型的限位板310,具体而言,限位板310包括对称固定于所述中转传送带300沿垂直于其自身输送方向相对两侧的两块,两限位板310相互靠近的两侧留有供胚料6通过的通道320,该通道320靠近第一传送带100一端的开口大于通道320远离第一传送带100一端的开口,且该通道320远离第一传送带100一端开口的宽度小于胚料6宽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3,第二移转组件500用于将所述中转传送带300上的胚料6移转至所述第二传送带200上,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移转组件500包括第二支撑杆510、升降气缸520、旋转气缸530、连接条540以及真空吸嘴7,第二支撑杆510竖向固定于第二传送带200靠近第一传送带100一侧且位于第二传送带200靠近中转传送带300上限位板310的位置,升降气缸520固定于第二支撑杆510上且升降气缸520的活塞杆竖直朝下,旋转气缸530设置于升降气缸520活塞杆的端部,旋转气缸530输出端朝下且旋转气缸530输出端的旋转轴线与升降气缸520活塞杆的轴线共线,连接条540的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530的输出端,连接条54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旋转气缸530的旋转轴线。真空吸嘴7固定于连接条540远离旋转气缸530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空位消除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1,首先通过第一移转组件400将第一传送带100上的胚料6移放至中转传送带300上,在中转传送带300上的限位板310的作用下,消除胚料6间的间距,然后再通过第二移转组件500将中转传送带300上的胚料6按预定间距移放至第二传送带200上进行后续的工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包括用于接收从压机上取出的胚料的第一传送带以及用于将胚料输送至预定工位进行预定工序的第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转传送带,所述中转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中转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对称固定于所述中转传送带沿垂直于其自身输送方向相对两侧的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留有供胚料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的开口大于所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的开口,所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开口的宽度小于胚料宽度;
第一移转组件,所述第一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胚料移放至所述中转传送带上;
以及,第二移转组件,所述第二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中转传送带上的胚料移转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转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水平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多个真空吸嘴,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嘴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嘴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竖向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水平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真空吸嘴沿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悬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L型,所述支撑杆的内直角侧设置有加强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的旋转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输出端的真空吸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连接条,所述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旋转气缸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呈L型。
CN202122415840.2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Active CN215797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840.2U CN21579702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840.2U CN21579702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7022U true CN21579702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8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5840.2U Active CN215797022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7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0377B (zh) 一种板材上料装置
CN111558964B (zh) 一种无纺布过滤棉定型模切机及模切方法
CN215797022U (zh) 一种空位消除机构
CN210231298U (zh) 一种侧面上料的数冲自动上下料机
CN113683297B (zh) 一种全自动开片系统
CN211994155U (zh) 一种瓶胚理胚机
CN218855451U (zh) 一种车辆零部件加工用折弯机
CN110803509A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上料机
CN213474700U (zh) 一种彩钢板加工生产线
CN113751914B (zh) 一种金属焊接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09764685A (zh) 便于装卸的窑车系统及陶瓷板生产线系统及生产方法
CN214444906U (zh) 用于生产线的上下料装置
CN209706571U (zh) 便于装卸的窑车系统及陶瓷板生产线系统
CN211140831U (zh) 3d玻璃片下料装置
CN211545134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上料机
CN114161665A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料头切除机
CN210501825U (zh) 一种在线式芯片框架银浆丝印装置
CN209424893U (zh) 一种管端自动压装装置
CN209491819U (zh) 一种电路板穿孔设备
CN207616986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毛毡上料和成型地毯下料联动输送装置
CN216072925U (zh) 一种吸塑机的大梁升降装置
CN217415054U (zh) 烟盒自动压合机
CN213471448U (zh) 上料机构及全自动冲孔机
CN215797021U (zh) 一种辅助装盘机构
CN214826914U (zh) 一种保温卷板机用板材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