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0513U -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0513U
CN215750513U CN202122040575.4U CN202122040575U CN215750513U CN 215750513 U CN215750513 U CN 215750513U CN 202122040575 U CN202122040575 U CN 202122040575U CN 215750513 U CN215750513 U CN 215750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hot
injection molding
hot runner
hot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40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新
厉邵
王蕴晴
杜鹏辉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040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0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0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0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单向阀部分、流道板部分及热咀部分;所述进料热流道部分通过分别与A料和B料料筒连接,获得不同的注射压力,并借助注射压力的差异来实现单向阀的自动开关。所述单向阀部分包括阀芯、支撑环及定位套筒;所述单向阀通过压力差实现A料和B料在流道中的连续切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芯注塑制品在成型过程中由于A料与B料的不连续切换产生的滞留痕的问题,提高了夹芯注塑制品的表观质量,拓展了夹芯注射成型在注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热流道系统和夹芯注射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成型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成型加工方法,注塑制品约占塑料制品总量的20%~ 30%。随着科学技术与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将向高性能、多功能复合结构和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传统的单一材料注射成型技术难以适应这种新趋势,于是,夹芯注射成型技术应运而生。
与传统注塑成型采用单一材料一次注射成型的方式不同,夹芯注射成型过程中一般采用两种材料进行三次注射:首先注射入A料(壳层熔体);当A料体积达到工艺要求时,再注射入B料(芯层熔体),此时B料会推动A料继续前进填充型腔,由于此时贴近模具型腔壁的A 料已经冷却并形成固化层,因此B料只在A料内部向前穿透;当注射入的B料达到工艺要求后,再次注射入一定体积的A料,由A料完成注塑产品的封口和保压。注射完成后,即得到芯壳层结构的夹芯注射成型制品。
中国专利CN201920031866.7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流道模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端面与上模板的下端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主流通道和浇注口,浇注口与主流通道相连通,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热流板,热流板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热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次流通道、第二次流通道和若干个分流通道,第一次流通道和第二次流通道均与主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通过在通道内采用弯角的设置来避免物料在流道内滞留,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导向柱和若干个分流通道的配合使用来避免模具边角未被填充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大幅降低残废率,提高其实用性。
CN89107945.9公开了一种包括常规的基本步骤但具有新特征步骤的注塑机与模具相结合的注塑成型系统,其中在注射完成之后进行物料保压期间,将注嘴通道阻断,以切断机体内部与模腔的联系。物料保压首先是用注塑机通过射料杆向全部注射物料施加第一无级外压或内压,然后用另一装置向由于注嘴通道阻断而被分离的前端注射物料部分施加第二无级或多级阶跃内压。
CN201220427803.1提供一种双材料夹芯注射成型系统,包括螺杆、机筒、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螺杆套设在所述机筒内,所述螺杆为两段式结构,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一段中心开有流道,所述第二段前端外壁设有与所述流道相通的孔,所述第二段后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料筒安装在所述第二段上方,所述第二料筒安装在所述第一段上方。本实用新型双材料夹芯注射成型系统,用一套螺杆机筒两套加料装置在一次操作中同时塑化注射两种材料成型,其中一种材料完全包围另一种材料,结构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
但在夹芯注射过程中,由于A料与B料是分别经过两个不同料筒注射进入型腔,因此在进行熔体切换时需要先停止A料注射再切换成B料注射,在切换过程中A料熔体会发生短暂停顿,直到B料熔体注入A料才继续前进。在此过程中产品表面会形成一道明显的滞留痕,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夹芯注射成型在有外观要求的产品上的应用。因为现有的注塑成型热流道系统只能通过针阀控制浇口的开闭,对熔体切换只能通过两个注塑机喷嘴的开闭来实现,无法避免A料的短暂滞留,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办法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夹芯注射成型制品的滞留痕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解决夹芯注塑制品在成型过程中由于A料与B料的不连续切换产生的滞留痕问题,从而提高夹芯注塑制品的表观质量,拓展夹芯注射成型在注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包括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单向阀部分、流道板部分及热咀部分;
所述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分别与注塑机的A料和B料料筒连接,获得不同的注射压力,并借助注射压力的差异来实现单向阀的自动开关。
所述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或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包括热流道1及加热线圈a2,加热线圈 a2固定缠绕在热流道1外部;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部分包括阀芯3、支撑环4及定位套筒5,所述阀芯3安装于支撑环 4当中,所述支撑环4设有开孔以便熔胶流通,所述支撑环4通过定位套筒5固定位置;
所述流道板部分包括堵头6、加热器7及流道板8;
所述堵头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流道板8当中,以配合形成完整且封闭的流道系统;所述加热器7通过凹槽固定在流道板8上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热咀部分包括加热线圈b9、热咀本体10、热咀尖11及压帽12,所述加热线圈b9固定缠绕在热咀本体10外部,所述热咀尖11通过压帽12锁紧于热咀本体10的腔体内;
所述热咀部分在下部与流道板8连接,流道板8的流道向下通过热咀部分依次与热咀尖 11及压帽12相连。
优选的,所述进料热流道部分通过单向阀部分的定位套筒5与流道板8及热咀部分连接。
所述压帽12通过与型腔形成面与面的配合以防止漏胶。
优选的,所述阀芯3上半段为锥体结构,以便在关闭时能够实现对熔胶较好封闭;
下半段为圆柱体结构,且在单向阀开启到极限时其末端不超出阀体端口,以便在开启时使熔胶顺利流动。
优选的,所述堵头6末端为圆弧面结构,以防止A料和B料熔胶在拐角处滞留而发生堵塞。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A料和B料料筒分别连接至两注射咀,并通过注射机设定相应注射压力,此时A料注射,B料不注射;
步骤二:在A料注射压力作用下,单向阀P1开启,A料熔体由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填充制品壳层;此时单向阀P2由于上侧压力小于下侧压力,因此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三:在A、B料切换时,保持A料注射压力不变,然后快速将B料注射压力提高到大于A料注射压力;
步骤四:在B料注射压力的作用下,单向阀P2开启,同时单向阀P1由于下侧压力高于上侧压力而关闭,B料熔体接替A料熔体由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填充制品芯层;
步骤五:在A、B料熔体进行二次切换时,保持B料注射压力不变,将A料注射压力提高到高于B料注射压力;
步骤六:在两侧注射压力的相互作用下,单向阀P1开启,单向阀P2关闭,A料熔体接替 B料熔体进入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完成制品封口和充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热流道系统使用动态开启/关闭式单向阀,通过控制两料筒的注射压力实现了夹芯注射成型过程中A料和B料熔体的连续切换,避免了由于A料短暂滞留而在制品表面产生滞留痕,有效提高了夹芯注射成型制品表观质量,有助于拓展其在家居、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应用范围,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操作方便等显著优点;且该单向阀通过熔胶流动作用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无需借用驱动装置,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流道系统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流道系统结构原理图及局部放大图,为A、B料进料热流道平行排布;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流道系统结构原理图,为A、B料进料热流道垂直排布;
图4为所述支撑环的零件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热流道,2、加热线圈a,3、阀芯,4、支撑环,5、定位套筒,6、堵头,7、加热器, 8、流道板,9、加热线圈b,10、热咀本体,11、热咀尖,12、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包括A料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单向阀部分、流道板部分及热咀部分。
所述进料热流道部分包括热流道1及加热线圈a2;所述单向阀部分包括阀芯3、支撑环 4及定位套筒5;
所述支撑环4设有开孔以便熔胶流通,所述支撑环4通过定位套筒5固定位置,所述阀芯3安装于支撑环4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流道板部分包括堵头6、加热器7及流道板8;所述堵头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流道板8当中,以配合形成完整且封闭的流道系统;所述加热器7通过凹槽固定在流道板8上下表面;
所述热咀部分包括加热线圈b9、热咀本体10、热咀尖11及压帽12;所述加热线圈b9固定缠绕在热咀本体10外部,所述热咀尖11通过压帽12锁紧于热咀本体10的腔体内;
所述热咀部分在下部与流道板8连接,流道板8的流道向下通过热咀部分依次与热咀尖 11及压帽12相连。
优选的,所述热咀部分的热咀本体10在下部与流道板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热流道部分通过单向阀部分与流道板8及热咀部分连接。
所述压帽12通过与型腔形成面与面的配合以防止漏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芯3上半段为锥体,以便在关闭时能够实现对熔胶较好封闭;
下半段为圆柱体,且在单向阀开启到极限时其末端不超出阀体端口,以便在开启时使熔胶顺利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堵头6末端为圆弧面结构,以防止熔胶在拐角处滞留而发生堵塞。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A料和B料料筒分别连接至两注射咀,并通过注射机设定相应注射压力,此时A料注射,B料不注射;
步骤二:在A料注射压力作用下,单向阀P1开启,A料熔体由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填充制品壳层;此时单向阀P2由于上侧压力小于下侧压力,因此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三:在A、B料切换时,保持A料注射压力不变,然后快速将B料注射压力提高到大于A料注射压力;
步骤四:在B料注射压力的作用下,单向阀P2开启,同时单向阀P1由于下侧压力高于上侧压力而关闭,B料熔体接替A料熔体由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填充制品芯层;
步骤五:在A、B料熔体进行二次切换时,保持B料注射压力不变,将A料注射压力提高到高于B料注射压力;
步骤六:在两侧注射压力的相互作用下,单向阀P1开启,单向阀P2关闭,A料熔体接替B料熔体进入流道板8和热咀部分进入模具,完成制品封口和充填。
以上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以上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单向阀部分、流道板部分及热咀部分;
所述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和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分别与注塑机的A料和B料料筒连接;
所述A料进料热流道部分或B料进料热流道部分包括热流道(1)及加热线圈a(2),加热线圈a(2)固定缠绕在热流道(1)外部;
所述单向阀部分包括阀芯(3)、支撑环(4)及定位套筒(5),所述阀芯(3)安装于支撑环(4)当中,所述支撑环(4)设有开孔,所述支撑环(4)通过定位套筒(5)固定位置;
所述流道板部分包括堵头(6)、加热器(7)及流道板(8);
所述堵头(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流道板(8)当中;所述加热器(7)通过凹槽固定在流道板(8)上下表面;
所述热咀部分包括加热线圈b(9)、热咀本体(10)、热咀尖(11)及压帽(12),所述加热线圈b(9)固定缠绕在热咀本体(10)外部,所述热咀尖(11)通过压帽(12)锁紧于热咀本体(10)的腔体内;
所述热咀部分在下部与流道板(8)连接,流道板(8)的流道向下通过热咀部分依次与热咀尖(11)及压帽(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热流道部分通过单向阀部分的定位套筒(5)与流道板(8)及热咀部分连接;
所述压帽(12)通过与型腔形成面与面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上半段为锥体结构;
下半段为圆柱体结构,且在单向阀开启到极限时其末端不超出阀体端口;
所述堵头(6)末端为圆弧面结构。
CN202122040575.4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15750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0575.4U CN215750513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0575.4U CN215750513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0513U true CN215750513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40575.4U Active CN215750513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0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88652B1 (en) Opposed gating injection method
US3476852A (en) Method of molding thermoplastic articles
CN216182358U (zh) 一种硬质pvc多腔塑件生产热流道模具
CN215750513U (zh) 一种用于夹芯注射成型的热流道系统
JP3310271B1 (ja) 射出成形方法
JP3191276B2 (ja) ランナーレス金型
JPH0740400A (ja) 射出成形方法
CN116604788A (zh) 车门注塑模具
CN217373175U (zh) 一种坐垫底板镶嵌螺栓的注塑模具
CN211917507U (zh) 单射嘴、双锁模的卧式注塑机
CN21122186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注塑模具结构
JP2778007B2 (ja) インサートを具備する成形品の射出成形法及びその金型
CN206186228U (zh) 用于模具的气体辅助成型装置
CN201604274U (zh) 双色模具
CN212241918U (zh) 数据线端口注塑成型模具
CN205705166U (zh) 一种高精度卧式计算机键盘注塑机
CN217514445U (zh) 一种注胶模具的注胶口结构
CN205394991U (zh) 用于生产双色片的注塑机
CN109366857A (zh) 一种单注射双模具注塑设备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CN214324000U (zh) 一种用于咖啡机控制盘的注塑模具
JP3892990B2 (ja) バルブシステムと注入ノズルとが結合された射出成形機の注入ノズル
CN220052679U (zh) 一种进胶结构
CN104385524B (zh) 一种洗衣机和洗碗机顶盖的生产工艺及其组合机构
CN211891784U (zh) 一种模具内注塑顶废料结构
CN214324049U (zh) 一种模具顺序侧切浇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