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7904U -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7904U
CN215747904U CN202122237087.2U CN202122237087U CN215747904U CN 215747904 U CN215747904 U CN 215747904U CN 202122237087 U CN202122237087 U CN 202122237087U CN 215747904 U CN215747904 U CN 215747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block
lifting shaft
processing unit
low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7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龙尧
李淼
李青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7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7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7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7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该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第一加工区域与第二加工区域平行设置,第一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工单元,第二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工单元,每个第一加工单元均包括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孔内的圆柱台、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的第一限位块、与待加工零件一侧抵接的第一固定块和与待加工零件另一块抵接的第一支撑块。通过在同一底板设置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零件的加工都在同一个治具完成,减少加工的操作步骤,简化加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自行车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自行车零件生产对自行车生产有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就有用于自行车下座的零件加工。
一般地,对如图1所示的零件进行加工,待加工零件一端的顶部凹设有加工槽73,待加工零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加工孔71,待加工零件另一端的底部延伸连接有连接块74,连接块74垂直于待加工零件的底部,且连接块74中部开设有与第一加工孔71连通的第二加工孔72,且第二加工孔72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工孔71的直径。对该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时,先将待加工零件放置于打孔设备中,对其进行加工以形成第一加工孔71,并对连接块74进行打孔以形成第二加工孔72,打孔加工完毕后,再将待加工零件转移至打磨设备打磨加工以形成加工槽73,并对待加工零件的边缘加工,加工完毕后,得到成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需要对大批量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加工零件来回转移,使得操作步骤多且麻烦,工作量增加,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故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加工过程转移加工零件的操作步骤多、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该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所述第一加工区域与所述第二加工区域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工单元,所述第二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工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加工单元均包括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孔内的圆柱台、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的第一限位块、与待加工零件一侧抵接的第一固定块和与待加工零件另一块抵接的第一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待加工零件在第一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后,直接从第一加工区域转移至第二加工区域,不需要经过第一台加工机器加工后,再次转移至另一台机器进行加工,从而节省转移的时间,同时减少操作步骤,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加工率,实用性高;第一加工区域设置多个第一加工单元,第二加工区域设置多个第二加工单元,可同时加工多个零件,从而可提高加工效率。
圆柱台嵌设于待加工零件一端的第一加工孔内,第二加工孔的开口朝上,第一限位块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内,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与待加工零件的一侧抵接,第一支撑块的一侧与待加工零件的另一侧抵接,使得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支撑块夹持待加工零件,以使待加工零件能稳定放置于第一加工单元,便于打磨设备的转刀对第二加工孔进行加工。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工区域的顶部凹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台远离圆柱台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槽壁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块的高度,导致第一限位块不能贴合嵌设于加工槽内,导致第一限位块不能贴合嵌设于加工槽内,对此在第一限位块远离圆柱台的一侧设置让位槽,使得待加工零件放置在第一加工单元时,待加工零件超出第一限位块的部分放置于让位槽内,使得第一限位块能贴合嵌设于加工槽内,从而使得待加工零件更稳定地放置于第一加工单元内。
可选的,所述圆柱台的顶端设置有倒斜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将待加工零件放置于第一加工区域,将第一加工孔对准圆柱台,而圆柱台的直径与第一加工孔的直径是相同的,导致圆柱台嵌设于第一加工孔需要用手将待加工零件按压,比较麻烦,对此将圆柱台的顶端设置为倒斜角,使得第一加工孔的直径大于倒斜角顶端的直径,从而放置待加工零件,不需要按压待加工零件,待加工零件可由于重力的作用,自然下落使得圆柱台嵌设于第一加工孔内,第二加工孔开口朝上,使得放置待加工零件更加容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加工单元均包括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加工单元的顶部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工单元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容置槽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零件放置于第二加工区域时,第二限位块与待加工零件相对的一侧抵接,第二固定块与待加工零件相对的另一侧抵接,使得将待加工零件稳定地固定于第二加工单元,从而便于后续的加工。而待加工零件的连接块嵌设于容置槽内,且容置槽的槽底的长度等于连接块的长度,连接块能够稳定嵌设于容置槽内,从而提高待加工零件放置于第二加工单元的稳定性,以便于打孔设备的转刀对第一加工孔及待加工零件的边缘加工。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容置槽的侧壁与待加工零件的侧壁有空间,取物工具可放入该空间,以便取出零件。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槽壁设置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纵截面呈现阶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放置到容置槽内,当打孔设备的转刀对该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时,转刀对该待加工零件施加有压力,容置槽槽壁的顶部与连接块接触,导致该容置槽槽壁的顶部对连接块与该加工零件之间形成的直角产生反作用力,该待加工零件可能会产生压痕,使得产品不合格,对此将第二定位块的纵截面呈现阶梯状,使得容置槽与连接块与该加工零件之间形成的直角无接触,不会产生压痕,使得产品的合格率提升。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工区域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升降轴和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加工区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升降轴依次穿经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连通孔,所述第一升降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压杆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与待加工零件抵接并将其固定于第一加工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零件稳定放置于第一加工单元内,打孔设备的转刀对其进行加工时,会容易发生松动,如果对待加工零件单独进行固定,使得加工过程比较麻烦且操作复杂,对此通过在第一固定件对多个待加工零件同时进行固定,当待加工零件稳定放置于第一加工单元后,启动气缸,气缸驱动第一升降轴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杆向下移动至靠近连接块,从而将所有待加工零件固定于第一加工区域内,以便于对第二加工孔的加工及对待加工零件远离连接块的一面进行打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工区域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升降轴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加工区域间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升降轴穿经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升降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轴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压杆连接;所述第二压杆与待加工零件抵接并将其固定于第二加工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零件稳定放置于第二加工单元内,打磨设备的转刀对其进行加工时,会容易发生松动,如果对待加工零件单独进行固定,加工过程比较麻烦且操作复杂,对此通过在第二固定件对多个待加工零件同时进行固定,当待加工零件稳定放置于第二加工单元后,启动气缸,气缸驱动第二升降轴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压杆向下移动至连接块,从而将所有待加工零件固定于第二加工区域内,以便于对第一加工孔的加工及对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待加工零件在第一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后,直接从第一加工区域转移至第二加工区域,不需要经过第一台加工机器加工后,再次转移至另一台机器进行加工,从而节省转移的时间,同时减少操作步骤,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交工效率,实用性高;第一加工区域设置多个第一加工单元,第二加工区域设置多个第二加工单元,可同时加工多个待加工零件,从而可提高加工效率。
2.圆柱台的顶端设置有倒斜角,当放置待加工零件,不需要按压待加工零件,圆柱台就可嵌设于第一加工孔内,比较方便实用,同时还提高工作效率。
3.将第二定位块的纵截面呈现阶梯状,使得容置槽与连接块接触一面无棱角,就不会产生压痕,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待加工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第一加工区域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第二加工区域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加工单元;21、第一固定块;22、第一限位块;23、第一支撑块;231、连通孔;24、圆柱台;241、倒斜角;25、让位槽;26、第一气缸;27、第一升降轴;28、第一下压杆;3、第二加工单元;31、第二限位块;32、第二固定块;33、容置槽;331、第二定位块;34、第二气缸;35、第二升降轴;36、第二下压杆;4、第一连接孔;5、第二连接孔;6、隔离带;71、第一加工孔;72、第二加工孔;73、加工槽;7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参照图2,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第一加工区域与第二加工区域中间设置有隔离带6,第一加工区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4,第二加工区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5,第一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工单元2,第二加工区域与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工单元3,第一加工单元2与第二加工单元3相对而设。参照图3,一个第一加工单元2由第一固定块21、第一支撑块、两个第一限位块22和两个圆柱台24组成,第一支撑块23设置有连通孔231,该连通孔231与第一连接孔4对准连接,一个第一限位块22和一个圆柱台24位于一条直线上形成一组支撑一个待加工零件的支撑组,两组支撑组间隔设置,一组支撑组放置一个待加工零件,使得一个第一加工单元2支撑两个待加工零件,且第一支撑块23位于两组支撑组之间,第一固定块21位于支撑组远离第一支撑块23的一侧。圆柱台24的顶端设置为倒斜角241,以便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第一支撑块23、第一限位块22和第一固定块21靠近底板1侧壁的一面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一加工区域远离圆柱台24的一侧凹设有让位槽25,该让位槽25的侧壁与第一支撑块23、第一限位块22和第一固定块21靠近底板1侧壁的一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圆柱台24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孔71内,第一限位块22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73,第一固定块21与待加工零件一侧抵接,第一支撑块23待加工零件另一块抵接,使得待加工零件远离连接块74的一面嵌设于一组支撑组内。
参照图,4,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位于底板1底部的第一气缸26、与第一气缸26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升降轴27、与第一升降轴27顶部连接的第一下压杆28,第一升降轴27依次穿经连通孔231与第一连接孔4,且第一升降轴27可在通孔与第一连接孔4内上下移动,实现对待加工零件的固定。
回看图3,第二加工单元3包括第二固定块32、第二限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31,第二限位块31设置于底板1上,第二加工区域在远离第二限位块31的一侧凹设有容置槽33,第二固定块32设置于远离第二限位块31一侧的容置槽33槽底,第二定位块331设置于靠近第二限位块31一侧的容置槽33槽底,且第二定位块331的纵截面呈阶梯状,待加工零件的连接块74嵌设于容置槽33内,且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定位块331均与待加工零件的连接块74抵接。
参照图5,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位于底板1底部的第二气缸34、与第二气缸34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升降轴35、与第二升降轴35顶端连接的第二下压杆36,第二连接孔5位于第二限位块31和容置槽33之间,第二升降轴35穿经第二连接孔5,且第二升降轴35可在第而第二连接孔5内上下移动,实现对待加工零件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的实施原理为:先将圆柱台24嵌设于第一加工孔71内,第一限位块22嵌设于加工槽73内,使得待加工零件的第二加工孔72的开口朝上,待放置稳定后,启动第一气缸26,第一升降轴27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下压杆28向下移动至待加工零件的下表面,使得第一下压杆28与待加工零件的连接块74一面相抵接,将待加工零件固定于第一加工单元2内,打孔设备的转刀对第二加工孔72和连接块74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将该待加工零件转移至第二加工单元3,连接块74放置于容置槽33内,第一加工孔71开口朝上,第二限位块31的一侧与待加工零件相对的一侧抵接,第二固定块32与待加工零件相对的另一侧抵接,待放置稳定后,启动第二气缸34,第二升降轴35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二下压杆36向下移动至待加工零件的上表面,使得第二下压杆36与待加工零件远离连接块74的一面相抵接,将待加工零件固定于第二加工单元3内,打磨设备的转刀对第一加工孔71和加工槽73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取出成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区域和第二加工区域,所述第一加工区域与所述第二加工区域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工单元(2),所述第二加工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工单元(3),每个所述第一加工单元(2)均包括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第一加工孔(71)内的圆柱台(24)、嵌设于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槽(73)的第一限位块(22)、与待加工零件一侧抵接的第一固定块(21)和与待加工零件另一块抵接的第一支撑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区域的顶部凹设有让位槽(25),所述让位槽(2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2)远离圆柱台(24)的一侧。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台(24)顶端的边缘设置有倒斜角(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加工单元(3)均包括第二限位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二加工单元(3)的顶部凹设有容置槽(33),所述第二限位块(31)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工单元(3)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32)位于所述容置槽(3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31)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限位块(31)与所述固定块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3)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槽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块(331),所述第二定位块(331)的纵截面呈现阶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区域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6)、第一升降轴(27)和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加工区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4),所述第一支撑块(23)设置有连通孔(231),所述第一连接孔(4)与所述连通孔(231)连通,所述第一升降轴(27)依次穿经所述第一连接孔(4)和所述连通孔(231),所述第一升降轴(27)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6)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27)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压杆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与待加工零件抵接并将其固定于第一加工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区域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气缸(34)、第二升降轴(35)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加工区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5),所述第二升降轴(35)穿经所述第二连接孔(5),所述第二升降轴(3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气缸(34)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轴(35)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压杆连接;所述第二压杆与待加工零件抵接并将其固定于第二加工区域内。
CN202122237087.2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Active CN215747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7087.2U CN21574790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7087.2U CN21574790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7904U true CN21574790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7087.2U Active CN21574790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7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6353A (zh) 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壳体的冲孔切开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15747904U (zh) 一种双工序集成下座加工治具
CN203509787U (zh) 一种磨削刀具用夹具的基座及使用该基座的夹具
CN213732009U (zh) 高精度标签裁切机
CN1700307A (zh) 硬盘用托架、内周面加工方法及装置、支承及夹持工具
CN215545044U (zh) 一种用于钻床的辅助工装
CN215545137U (zh) 一种数控加工设备
CN213196453U (zh) 一种高压油管直芯专用双面八轴钻床
CN211439112U (zh) 一种笔记本键盘预加工壳体气吸式仿形加工治具
CN217596100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键盘壳内腔螺纹孔加工的夹持工作台
CN217702482U (zh) 一种机身薄板加工工装
CN207770599U (zh) 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壳体的冲孔切开模具
CN213764153U (zh) 一种偏心轴加工用铣面装置
CN216000126U (zh) 用于刀座加工的夹具
CN218170669U (zh) 一种过滤器外壳的冲孔设备
CN212471693U (zh) 一种泡沫尾孔加工设备
CN210849928U (zh) 一种用于圆形产品的装夹治具
CN219853362U (zh) 铣削夹持工装
CN2485087Y (zh) 十字轴劈面钻孔转位装置
CN215200830U (zh) 一种用于加工精密汽车配件平面的夹具
CN218556293U (zh) 用于笔记本散热器外壳铣削加工的定位夹具
CN216138549U (zh) 一种四工位加工治具
CN210588220U (zh) 一种用于cnc的辅助加工夹具
CN213380318U (zh) 一种数控机床刀架
CN220874375U (zh) 一种转子压装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