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6194U -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6194U
CN215746194U CN202122222448.6U CN202122222448U CN215746194U CN 215746194 U CN215746194 U CN 215746194U CN 202122222448 U CN202122222448 U CN 202122222448U CN 215746194 U CN215746194 U CN 215746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orging
workbench
mot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24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栋
孙佐成
沈加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Jia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Jia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Jia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qian Jia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24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6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6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6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涉及车用连杆锻造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降温风机和转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的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转轮、铰接杆、转杆、残轮、齿条、移动板、限位杆和降温风机的共同配合,使降温风机对模具本体进行降温,避免了对模具本体降温不均匀的情况,具有能够快速降温的优点,通过第二电机、双向螺纹杆、固定块、滑块、刮板和收集槽的共同配合,避免了工作台被金属液污染,具有方便收集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模具,涉及车用连杆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缺乏冷却机构,在对模具进行锻造后等待其自然冷却,这样模具内的车用连杆成型慢,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的加工;
2、现有的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由于模具在锻造过程中会有许多金属原液漏到工作台上,既浪费了材料,又会对工作台进行污染,影响了工作台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能够快速均匀的降温,解决模具成型慢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台容易被污染的问题,以达到方便收集金属液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降温风机和转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降温风机设置在模具本体的上方,所述转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上,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和刮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刮板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刮板关于工作台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刮板与工作台的顶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铰接杆,所述冷却机构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转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残轮,所述残轮的顶部与铰接杆的底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移动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与残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降温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关于双向螺纹杆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滑块的底部与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块关于双向螺纹杆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的外壁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通过第一电机、转轮、铰接杆、转杆、残轮、齿条、移动板、限位杆和降温风机的共同配合,使降温风机对模具本体进行降温,避免了对模具本体降温不均匀的情况,具有能够快速降温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通过第二电机、双向螺纹杆、固定块、滑块、刮板和收集槽的共同配合,避免了工作台被金属液污染,具有方便收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冷却机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冷却机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收集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模具本体;3、冷却机构;31、第一电机;32、降温风机;33、转轮;34、铰接杆;35、转杆;36、残轮;37、支撑板;371、限位杆;372、移动板;38、齿条;4、收集机构;41、第二电机;42、刮板;43、双向螺纹杆;44、滑块;45、固定块;46、稳定块;47、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模具本体2,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机构3,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收集机构4,冷却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降温风机32和转轮33,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3的一侧外壁上,降温风机32设置在模具本体2的上方,转轮33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的外壁上,收集机构4包括有第二电机41和刮板42,第二电机41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刮板4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刮板42的数量为两个,刮板42关于工作台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刮板42与工作台1的顶部相接触,转轮3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铰接杆34,冷却机构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转杆35,转杆35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残轮36,残轮36的顶部与铰接杆34的底端活动连接,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7,支撑板37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71,限位杆371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移动板372,移动板37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38,齿条38的外壁与残轮36的外壁相啮合,移动板372的底部与降温风机3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转轮33转动,转轮33带动铰接杆34移动,铰接杆34带动残轮36围绕转杆35摆动,残轮36带齿条38来回移动,齿条38带动移动板372在限位杆371上滑动,移动板372带动降温风机32对模具本体2进行降温,避免了对模具本体2降温不均匀的情况。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43,双向螺纹杆43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滑块44,滑块44的数量为两个,滑块44关于双向螺纹杆4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滑块44的底部与刮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5,固定块45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块45关于双向螺纹杆4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固定块45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43的外壁活动连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41带动双向螺纹杆43转动,双向螺纹杆43带动滑块44移动,滑块44带动刮板42移动,刮板42将工作台1上的金属液刮到收集槽47内,避免了工作台1被金属液污染。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块46,稳定块46的顶部与第二电机41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47,通过在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收集槽47,能够方便刮板42将金属液刮到收集槽47内,避免了工作台1被污染。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当需要对模具本体2进行降温时,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转轮33转动,转轮33带动铰接杆34移动,铰接杆34带动残轮36围绕转杆35摆动,残轮36带齿条38来回移动,齿条38带动移动板372在限位杆371上滑动,移动板372带动降温风机32对模具本体2进行降温,避免了对模具本体2降温不均匀的情况,具有能够快速降温的优点,当需要对工作台1上的金属液进行收集时,启动第二电机41带动双向螺纹杆43转动,双向螺纹杆43带动滑块44移动,滑块44带动刮板42移动,刮板42将工作台1上的金属液刮到收集槽47内,避免了工作台1被金属液污染,具有方便收集的优点。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模具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收集机构(4);
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降温风机(32)和转轮(33),所述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降温风机(32)设置在模具本体(2)的上方,所述转轮(33)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的外壁上;
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有第二电机(41)和刮板(42),所述第二电机(41)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刮板(4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刮板(4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刮板(42)关于工作台(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刮板(42)与工作台(1)的顶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3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铰接杆(34),所述冷却机构(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转杆(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5)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残轮(36),所述残轮(36)的顶部与铰接杆(34)的底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7),所述支撑板(37)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71),所述限位杆(371)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移动板(3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7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38),所述齿条(38)的外壁与残轮(36)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移动板(372)的底部与降温风机(32)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43),所述双向螺纹杆(43)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滑块(44),所述滑块(4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44)关于双向螺纹杆(4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滑块(44)的底部与刮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5),所述固定块(4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块(45)关于双向螺纹杆(4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块(45)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43)的外壁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块(46),所述稳定块(46)的顶部与第二电机(4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47)。
CN202122222448.6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Active CN215746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2448.6U CN215746194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2448.6U CN215746194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6194U true CN21574619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2448.6U Active CN215746194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6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4650U (zh) 一种压铸加工去细毛刺高精度毛刺机
CN215746194U (zh) 一种用于车用连杆毛坯锻造的综合加工模具
CN112547891A (zh) 一种金属热挤成型装置
CN219253988U (zh) 一种钢筋加工用滚丝机
CN218947073U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切边设备
CN216729439U (zh) 一种铸件造型翻箱用固定夹紧工装
CN21683004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加工装置
CN214771291U (zh) 一种铸造铝合金产品表面处理设备
CN213195467U (zh) 一种带有取料装置的模锻模具
CN212329556U (zh) 一种五金零件锻造装置
CN219541687U (zh) 一种金属铸造件生产用的夹取结构
CN220408024U (zh) 一种可清理碎屑的金属铸件加工切削装置
CN2163979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铸件浇口切除装置
CN220863621U (zh) 一种铝铸件抛光机
CN220943462U (zh) 一种方钛锭锯切设备
CN216371460U (zh) 一种管状铸造件铸造去毛刺设备
CN210450839U (zh) 一种铁质模具
CN214162439U (zh) 一种用于合金铸件的打磨装置
CN218904667U (zh) 一种铝压铸件初步加工中心
CN213672138U (zh) 一种用于钢材生产加工用的精确高效切割装置
CN217315803U (zh) 一种笔记本内置件压铸模具
CN218638719U (zh) 一种用于齿轮加工的夹紧工装
CN218192485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压铸装置
CN218341624U (zh) 一种具有废屑收集功能的台钻
CN214817586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加工的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