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6650U -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6650U
CN215736650U CN202122252389.7U CN202122252389U CN215736650U CN 215736650 U CN215736650 U CN 215736650U CN 202122252389 U CN202122252389 U CN 202122252389U CN 215736650 U CN215736650 U CN 215736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lanking
fixed
conveying mechanism
chopp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23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贵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NGX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NGX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NGX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NGX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23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6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6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6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置有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案板,所述案板固定在架体顶部,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落料口成对设置,其中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落料管,第一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底端位于底层传送机构上方,另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二落料管,第二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第二落料管底端下方设有运送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节省了人工。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禽类的大腿的修剪加工是人员用工最多的工序,工作人员使用案子承接原料,加工完成后,采用人工的方法来回搬运和挪移原料,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目前采用传送带可实现原料的自动运输,但发明人发现,目前传输带为单层运输,无法对大腿加工后的下脚料进行分开运输,还需要人工搬运和挪移下脚料,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能够方便对原料和下脚料进行分离并自动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至少一侧设置有案板,案板固定在架体顶部,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每组的落料口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落料口中,其中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落料管,第一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底端位于底层传送机构上方,另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二落料管,第二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第二落料管底端下方设有运送车。
可选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均采用皮带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绕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传送带,其中至少一个传送机构的主动辊与驱动件连接,相邻传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传动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件采用传动皮带。
可选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的进料侧设有进料结构,进料结构固定在架体上,用于将原料导入最顶层的传送机构。
可选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第一进料部和第二进料部,所述第二进料部底端与架体固定,顶端与第一进料部的底端固定,所述第一进料部采用漏斗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机架上,用于对传送机构送出的料进行导流。
可选的,所述导料板采用U型板,包括导料部和固定在导流部两侧的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防止料从导料部上脱离。
可选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上方设有第一档杆座和第二档杆座,第一档杆座与档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档杆的另一端能够搭接在第二档杆座上,所述档杆的轴线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
可选的,最顶层的传送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案板,案板固定在架体上,沿传送机构的传输方向,所述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装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具有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案板上具有落料口,落料口处设置有下脚料落料管,下脚料落料管的端部位于设定层的传送机构的正上方,使用时,工作人员能够将加工好的原料放置在最顶层的传送机构上,加工时产生的下脚料能够利用下脚料落料管送入设定层的传送机构,实现了原料和下脚料的分离并自动运输,无需人工搬运和挪移原料和下脚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用工。
2.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相邻传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传动件连接,使得只需要一个传送机构连接驱动元件即可带动所有传送机构做同步运动,节省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顶层传送机构,3.底层传送机构,4.第一进料部,5.第二进料部,6.导料部,7.限位部,8.运送车,9.案板,10.落料口,11.第一下脚料落料管,12.第二下脚料落料管,13.挡杆,14.第一挡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用于对禽类食品的原料和下脚料进行传送,本实施例中,所要加工的禽类食品为鸡大腿。
如图1所示,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机架为由多根不锈钢梁焊接而成的框架式结构。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两层上、下分布的传送机构,本实施例中,用于对鸡大腿的加工,因此设置两层传送机构,分别为顶层传送机构2及底层传送机构3。
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采用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绕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传送带,为了避免传送过程中传送带对食品的损伤,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为平面且光滑,传送皮带的材质符合传送食品材质的要求。
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能够自由转动,其中一层传送机构的主动辊与安装在架体的驱动件连接,驱动件能够带动主动辊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动,对料进行传送。
所述驱动件采用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及减速机,电机能够通过减速机带动主动辊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层传送机构中的主动辊的一端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该主动辊转动。
为了减少设备投资,顶层传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传动件与底层传送机构的主动辊连接。
所述传送件采用传动皮带,具体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的主动辊的一端与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底层传送机构主动辊一端的第二传动轮连接,通过传动带,能够将顶层传送机构主动辊的转动传递给底层的传送机构的主动辊,进而实现了采用一个驱动件驱动两个传送机构的工作,降低了设备投资。
顶层传送机构的进料侧设置有进料结构,用于将待加工的鸡大腿送入顶层传送机构的传送带。
所述进料结构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进料部4和第二进料部5,所述第一进料部和第二进料部均为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二进料部底端固定在机架上,并设置有出料口,加入进料结构的鸡大腿能够通过出料口送入顶层传送机构的传送带,所述第二进料部的顶端与第一进料部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原料顺利进入进料结构,所述第一进料部采用漏斗状结构。
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均设置有导料板,用于对送出传送机构的料进行导向,所述导料板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且导料板连接机架的端部高度大于另一端的端部高度。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传送机构送出的料脱离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采用U型板,包括导料部6和设置在导料部两侧的限位部7,导料部用于对料的流出进行导向,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料从导料部上脱离。
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及底层传送机构出料侧的导料板末端的下方均设有运送车8,导料板送出的料能够进入运送车,实现了料的收集,方便下一步对料的运输。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料板末端下方设置下一道工序的传送机构,可直接将料送入生产线的下一道工序。
所述机架的顶面设置有案板9,优选的,所述案板采用304不锈钢板,所述案板固定在机架的顶端,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的两侧均有加工工作人员,因此在顶层传送机构的两侧均固定有案板。
所述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10,多组落料口沿传送方向分布,根据实际需求,每组具有两个成对使用的落料口,其中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落料管11,所述第一落料管为折弯管,一端与案板底面连接,且与落料口同轴设置,另一端位于底层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方。另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二落料管12,第二落料管为竖直管,其顶端与案板底面固定,且与落料口同轴设置,第二落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运送车,能够接受第二落料管落下的下脚料。
工作人员对鸡大腿进行加工时,将鸡腿放置到顶层传送机构上进行传送,顶层传送机构将未修剪的大腿通过导料板送入其中一个运送车,工作人员将鸡皮通过其中一个落料口送入第一下脚料落料管,通过第一下脚料落料管送入底层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并利用底层传送机构通过导料板送入运送车,工作人员将其他杂物通过落料口送入第二下脚料落料管,通过第二下脚料落料管送入其正下方的运送车。
工作人员可操控运送车将收集好的鸡大腿、鸡皮及其他杂物运送至指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为加工的鸡大腿落入运送车,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均设置有挡杆13,挡杆设置在传送带末端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档杆采用304不锈钢杆,所述挡杆的轴线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挡杆一端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挡杆座14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使得挡杆能够绕铰接轴转动,挡杆的另一端能够搭接在机架设置的第二档杆座上。
当顶层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挤压的料较多而来不及处理时,为了防止未处理的料落入运送车,转动挡杆,使得挡杆的端部搭接在第二挡杆座上,利用挡杆对料进行拦截。
采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能够利用落料管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进行收集,并且利用运送车进行运送,无需人工对下脚料和原料进行收集并且搬运挪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减少了人工,在实际生产中,该工序减少了3人,节省了人力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也可用于其他禽类食品的加工,传送机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三层或更多层,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设置有实施例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他设备采用现有设备即可,在此不进行详细叙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所述顶层传送机构至少一侧设置有案板,案板固定在架体顶部,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每组的落料口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落料口中,其中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落料管,第一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底端位于底层传送机构上方,另一个落料口处设置有第二落料管,第二落料管顶端与案板固定,第二落料管底端下方设有运送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均采用皮带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绕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传送带,其中至少一个传送机构的主动辊与驱动件连接,相邻传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传动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采用传动皮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传送机构的进料侧设有进料结构,进料结构固定在架体上,用于将原料导入最顶层的传送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包括第一进料部和第二进料部,所述第二进料部底端与架体固定,顶端与第一进料部的底端固定,所述第一进料部采用漏斗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机架上,用于对传送机构送出的料进行导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采用U型板,包括导料部和固定在导流部两侧的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防止料从导料部上脱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传送机构和底层传送机构的出料侧上方设有第一档杆座和第二档杆座,第一档杆座与档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档杆的另一端能够搭接在第二档杆座上,所述档杆的轴线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层传送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案板,案板固定在架体上,沿传送机构的传输方向,所述案板上设置有多组落料口。
10.一种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
CN202122252389.7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Active CN215736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2389.7U CN215736650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2389.7U CN215736650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6650U true CN21573665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2389.7U Active CN215736650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6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4055A (zh) 一种板材上料、旋切和码垛一体化装置
CN107877006A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激光切管机
CN204430786U (zh) 全自动光伏边框生产线
CN210504552U (zh) 制曲码垛生产线的曲块翻转定位设备
CN216784871U (zh) 一种流水线转向输送机
CN110756888A (zh) 一种便于板材安装的数控剪板机
CN110465763A (zh) 一种电池板与汇流条焊接设备
CN207890562U (zh) 管材截断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7398988A (zh) 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CN209112487U (zh) 一种自动捆扎系统
CN215736650U (zh) 一种传输装置及禽类食品加工生产线
CN204917319U (zh) 一种板材上料、旋切和码垛一体化装置
CN211161237U (zh) 一种冷拔机自动接料装置
CN210755883U (zh) 一种激光切管设备
CN107900539A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激光切管机用输料系统
CN110040276B (zh) 一种无输送连续式钢筋自动收集打捆整合设备
CN204737381U (zh) 一种c型钢翻转输送系统
CN207176359U (zh) 一种地毯自动切块系统
CN213411287U (zh) 连线机械手和自动连线系统
CN211638497U (zh) 一种大型剪板机的收料装置
GB1560351A (en) Bar handling system
CN208261985U (zh) 一种全自动多机头滚动切管机生产线
CN112317939A (zh) 输送链自动点焊专科机
CN106424163A (zh) 一种楔横轧机轴向进料系统
CN220428888U (zh) 一种基于晶硅开方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