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4172U -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4172U
CN215704172U CN202121660190.1U CN202121660190U CN215704172U CN 215704172 U CN215704172 U CN 215704172U CN 202121660190 U CN202121660190 U CN 202121660190U CN 215704172 U CN215704172 U CN 215704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arrier
product
compress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01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欢欢
唐传胜
蔡纯
左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01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4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4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4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其属于产品压合技术领域,包括载具,用于放置待处理的产品;热压模组,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所述载具的上方,且所述热压模组包括压合组件及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能发热并能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压合组件;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并能驱动所述压合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载具移动,以使所述压合组件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产品接触并压合所述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具有压合功能及加热功能,能够提高固定胶的活性,且无需手动移动压块,具有较高的压合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压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固定胶粘接两个产品,并且,在粘接后,需要对两个产品进行压合处理,以提高两个产品的粘合效果。
现有技术中,两个产品粘合后,先手动将两个产品固定在载具上,然后手动搬动压块,并将压块放在载具上方的产品上,以实现对两个产品的压合。由于压块及载具的温度均为常温,导致固定胶所在环境的温度较低,导致固定胶的活性较低,影响了粘接产品的效果,并且,人工手动放置压块的效率较低,也容易出现压块与产品不对位的情况,进而影响压合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提高固定胶活性且效率高的自动热压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具有压合功能及加热功能,能够提高固定胶的活性,且无需手动移动压块,具有较高的压合效率和安全性。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包括:
载具,用于放置待处理的产品;
热压模组,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所述载具的上方,且所述热压模组包括压合组件及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能发热并能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压合组件;
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并能驱动所述压合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载具移动,以使所述压合组件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产品接触并压合所述产品。
可选地,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压合板的两个压合块,所述压合板能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产品接触,所述加热件设于两个所述压合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压合板。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立板及一个顶板,两个所述立板设于所述热压模组相对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且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热压模组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固设于所述顶板,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板。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载具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具,并能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滑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面及所述载具的底面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轨,另一个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可选地,所述载具上设有产品槽。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于所述加热件及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启动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启动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通过设置热压模组,能够在压合产品的同时加热两个产品之间的固定胶,使得固定胶具有较高的活性,提高了粘接两个产品的效果,且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压合组件靠近或远离载具移动,相较于手动移动压合组件,提高了压合组件移动的效率,降低了出现压合组件与载具不对位的几率,保证了压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压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显示支撑平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显示支撑平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载具;11、产品槽;2、热压模组;21、压合组件;211、压合板;212、压合块;22、加热件;23、定位销;3、第一驱动件;4、支撑组件;41、立板;42、顶板;5、连接组件;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6、支撑平台;7、第二驱动件;8、第一滑轨;9、第一滑块;10、第二滑轨;20、第二滑块;30、导线;4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具有压合功能及加热功能,能够提高固定胶的活性,且无需手动移动压块,具有较高的压合效率和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还可以用于产品的热熔、热切等处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所示,自动热压合装置包括载具1、热压模组2及第一驱动件3。其中,载具1用于放置待处理的产品,且载具1能与热压模组2相互配合压合产品。可选地,为了便于载具1固定产品,如图5所示,载具1的顶面设有产品槽11,产品槽11的形状和尺寸与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分别适配,使得产品能够容置在产品槽中。
请参见图1,热压模组2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载具1的上方,且热压模组2包括压合组件21及加热件22,加热件22能加热压合组件21。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22夹设在压合组件21中,以便于加热组件22对压合组件21进行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22设于压合组件21的上方。示例地,加热件22可以为电加热结构,且加热件22通过导线30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压合组件21材料的热阻较小,使得加热件22的热量能够顺利地传递至压合组件21。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于压合组件21,并能驱动压合组件21靠近或远离载具1移动,以使压合组件21与载具1上的产品接触并压合产品。压合组件21与产品接触时,能将其上的热量传递至产品上,进而能够加热位于产品之间的固定胶,固定胶受热后活性增大,进而具有较高的粘合力,提高了粘合两个产品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为气缸、直线电机等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的部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热压合装置,通过设置热压模组2,能够在压合产品的同时加热两个产品之间的固定胶,使得固定胶具有较高的活性,提高了粘接两个产品的效果,且通过第一驱动件3驱动压合组件21靠近或远离载具1移动,相较于手动移动压合组件21,提高了压合组件21移动的效率,降低了出现压合组件21与载具1不对位的几率,保证了压合效果。
请参见图2和图3,压合组件21包括压合板211及分别连接于压合板211的两个压合块212。两个压合块212连接于压合板211的顶面,且压合块21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压合板211的横截面尺寸。压合板211能与载具1上的产品接触。产品受到的压合力来自两部分,一部分为压合板211与压合块212的重力,另一部分为第一驱动件3的驱动力。加热件22设于两个压合块212之间,且加热件22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两个压合块212,传递至压合块212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压合板211,第一驱动件3连接于压合板211,并驱动压合板211靠近或远离载具1移动。通过将加热件22设置在两个压合块212之间,能够减少更多的热量由加热件22散失,进而降低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压合块212设置在压合板211压合位置的正上方,使得压合板211的压合位置处的温度能够较高,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请继续参考2,压合板211的底面设有多个定位销23,载具1的顶面可以具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销23与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应,且每个定位销23能插入其对应的定位孔中,以定位压合板211和载具1。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自动热压合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呈倒置的U形,且支撑组件4包括两个立板41及一个顶板42。两个立板41设于热压模组2相对的两侧,于图4中,两个立板41设在热压模组2的左右两侧。顶板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立板41,具体地,顶板42的两端分别与立板41的顶端连接。并且,顶板42位于热压模组2的上方,第一驱动件3固设于顶板42上,且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穿过顶板42连接于压合组件21。通过设置支撑组件4,实现对第一驱动件3的支撑。
进一步地,自动热压合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5,第一驱动件3通过连接组件5驱动压合组件21。具体地,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于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连接于压合组件21。可选地,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5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51和一个第二连接板51,两个第一连接板51位于第二连接板52的下方且位于第二连接板52的两端,每个第一连接板5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52垂直连接。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52,每个第一连接板51的另一端连接于压合板211,且两个第一连接板51分别连接于压合板21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51与压合组件21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且第二连接板52与压合组件21之间也存在较大的间隙,以便于传递至压合块212上的热量能够散出,以防止压合块212的温度过高而产生危险。
请继续参见图4,连接组件5滑动连接于立板41,以提高连接组件5移动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连接板51与立板41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板51朝向立板41的表面和立板41朝向第一连接板51的侧面两者中,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滑轨10,另一个上设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滑动设于第一滑轨10上,以实现连接组件5与立板41的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滑块20和第二滑轨10,能够为连接组件5的滑动进行导向,进而实现为压合组件21的移动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压合组件21与载具1上产品的对准。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动热压合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6,载具1沿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支撑平台6上。具体地,支撑平台6具有放置产品位置和压合位置,载具1位于压合位置时,热压模组2位于载具1的正上方;当载具1位于放置产品位置时,热压模组2与载具1在竖直方向上不正对,且此时,可以将产品放置在产品槽11中。通过将载具1滑动设置在支撑平台6上,能够便于载具1的上料,防止了在上料时,热压模组2遮挡视线。
进一步地,载具1通过第二驱动件7驱动滑动。其中,第二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于载具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驱动件7的输出端通过固定板40连接于载具1的侧面。第二驱动件7用于驱动载具1在支撑平台6上滑动,以使得载具1能在产品放置位置和压合位置之间移动。可选地,第二驱动件7可以为气缸、直线电机等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的部件,优选地,第二驱动件7为无杆气缸。
再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支撑平台6的顶面及载具1底面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轨8,另一个设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滑动设于第一滑轨8上,以实现载具1相对于支撑平台6的滑动。通过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一滑块9,能够为载具1的移动进行导向,以便于对载具1移动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自动热压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于加热件22、第一驱动件3及第二驱动件7,控制器能控制加热件22的启动和关闭,控制第一驱动件3的启动和关闭,以及控制第二驱动件7的启动和关闭,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压合及热压合,提高对产品的压合效果。
可选地,热压模组2可以具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于压合板211处,以实时检测压合板211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确定是否关闭加热件22。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1),用于放置待处理的产品;
热压模组(2),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所述载具(1)的上方,且所述热压模组(2)包括压合组件(21)及加热件(22),所述加热件(22)能发热并能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压合组件(21);
第一驱动件(3),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21),并能驱动所述压合组件(21)靠近或远离所述载具(1)移动,以使所述压合组件(21)与所述载具(1)上的所述产品接触并压合所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21)包括压合板(211)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压合板(211)的两个压合块(212),所述压合板(211)能与所述载具(1)上的所述产品接触,所述加热件(22)设于两个所述压合块(21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3)连接于所述压合板(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两个立板(41)及一个顶板(42),两个所述立板(41)设于所述热压模组(2)相对的两侧,所述顶板(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41),且所述顶板(42)位于所述热压模组(2)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3)固设于所述顶板(42),且所述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42)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板(4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平台(6),所述载具(1)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平台(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件(7),所述第二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具(1),并能驱动所述载具(1)在所述支撑平台(6)上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6)的顶面及所述载具(1)的底面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轨(8),另一个设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块(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上设有产品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热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于所述加热件(22)及所述第一驱动件(3),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加热件(22)的启动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3)的启动和关闭。
CN202121660190.1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Active CN215704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0190.1U CN215704172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0190.1U CN215704172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4172U true CN215704172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0190.1U Active CN215704172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4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L237371B1 (pl) Przyrząd mocujący do formowania i formatowania litowo-jonowej baterii polimerowej
CN101150203A (zh) 电池组制造装置
CN215704172U (zh) 一种自动热压合装置
CN111146518A (zh) 一种极耳整形化成夹具及化成设备
CN112810167A (zh) 按键自动组装设备
CN209766458U (zh) 热压装置
CN217848015U (zh) 热压机构及叠片设备
CN216291656U (zh) 一种pcb板自动热压焊接及清洗一体机
CN214515760U (zh) 一种模组干胶装置
CN115727051A (zh) 砝码堆叠式高精度加热保压设备
CN210181204U (zh) 一种载波模块检测装置
CN217373578U (zh) 热压设备
CN217035006U (zh) 热压装置
CN100515643C (zh) 恒温式热压接装置和热压接方法
CN2727778Y (zh) 恒温式热压接装置
CN211425341U (zh) 极组热压和极片对齐检测集成装置
CN220914292U (zh) 一种兼容性强的电池热压化成设备
CN220574952U (zh) 回流焊焊接工装
CN116494550B (zh) 一种锂电池控制板铆固设备及其生产线
CN221089998U (zh) 热压装置
CN110621120A (zh) 一种背光模组fpc焊接对位装置
CN218874082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装
KR20150007157A (ko) 카메라 모듈 분리 장치
CN220378645U (zh) 压合设备
CN218399441U (zh) 一种热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