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3710U -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3710U
CN215703710U CN202120909431.5U CN202120909431U CN215703710U CN 215703710 U CN215703710 U CN 215703710U CN 202120909431 U CN202120909431 U CN 202120909431U CN 215703710 U CN215703710 U CN 21570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ould
pushing block
fixed
demou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94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杰强
谭建志
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ming Lians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ming Lians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ming Lians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ming Lians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94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包括定模,与定模相配合使用的动模,以及设于定模和动模之间的型腔中的型芯,动模上设有用于塑件无痕脱模和脱芯操作的副顶浮起组件,型芯与副顶浮起组件连接,副顶浮起组件上设有用于在脱芯操作时同时进行剪水口操作的水口切刀。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采用顶针顶出管体后气动机构切断浇口结构复杂容易破坏产品,且结构不易维护的缺陷,改变传统的脱模顺序,按先顶出后抽芯的方式实现先脱型腔再脱型芯的无痕脱模技术,能够省去传统模具所需的引入的复杂零件同时并实现了无痕顶出,一体化脱模剪口工序,使产品更有市场竞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道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背景技术
针对PVC排水管件的模具,产品注塑后都需要切除进胶水口,但是现有的去除水口的方法,存在水口切口不良、流纹难调、产品性能不及格等问题,针对这些弊端,有必要开发一种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高寿命的切水口装置。
公开号为CN20576730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断水口的模具,该实用新型在定模和动模开模后,流道顶针顶在流道上,产品顶针顶在产品上,气缸和油缸分别固定于挡板上,且气缸挂扣着刀杆,油缸挂扣着油缸挂板,油缸挂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后面,刀杆穿过在滑块座的孔洞中滑动,从而带动固定在其上面的切刀移动,当顶针板被外接注塑机顶起时,压块被抬起,流道的浇口被顶起,此时,气缸驱动刀杆移动带动切刀切掉流道的浇口,这样通过顶针板顶起和复位来带动压块的顶起和复位,从而控制机控阀来控制气缸的进退实现了模内自动切断浇口的目的。
但上述方案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在产品外观方面上,现有方案采用针板顶出机构,需要引入气缸、刀杆、导轨、气控等一系列元件,不但制作成本高,而且针对一些产品切断水口时产品松动容易碰到模具利角的地方以致撞伤,一般会在PVC排水管件上留有顶针痕迹,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顶针和模具有一定程度的磨损,这样时间长了顶针位置容易出现披峰、顶出不顺、顶针烧死等问题,长期以往,更换成本高,且维护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剪水口方案采用顶针顶出管体后气动机构切断浇口结构复杂容易破坏产品,且结构不易维护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本实用新型省去传统模具所需的引入的复杂零件的同时并实现了无痕顶出,一体化脱模剪口工序,使产品更有市场竞争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包括定模,与定模相配合使用的动模,以及设于定模和动模之间的型腔中的型芯,动模上设有用于塑件无痕脱模和脱芯操作的副顶浮起组件,型芯与副顶浮起组件连接,副顶浮起组件上设有用于在脱芯操作时同时进行剪水口操作的水口切刀。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可根据不同塑件的注塑要求,在定模和动模上安装不同规格的定模镶件和动模镶件,定模镶件与动模镶件可拆卸连接形成塑件注塑成型的型腔,采用不同规格的定模镶件和动模镶件或者采用一体成型的动模和定模形成型腔,均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这样,通过增设副顶浮起组件实现塑件的无痕脱模和脱芯,取代传统的针板顶出机构,即不需制作方铁、顶针板、面针板、支撑柱、面板、底板、顶针等一系列传统模具零件,改变传统的脱模顺序,按先顶出后抽芯的方式实现先脱型腔再脱型芯的无痕脱模技术,同时将水口切刀直接设置在副顶浮起组件上,通过在脱芯的过程中,利用水口切刀冲切断浇口,取代现有气动切断水口机构,不需要要引入气缸、刀杆、导轨、气控等一系列元件,进一步简化了设计结构,同时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进一步的,副顶浮起组件包括用于塑件在分型方向上脱离动模的副顶杆脱模机构,连接副顶杆脱模机构且用于塑件在抽芯方向上脱离型芯的脱芯机构,水口切刀设于脱芯机构上。这样,设计了相对应能够实现分型方向顶出的副顶杆脱模机构和塑件抽芯方向脱芯的脱芯机构,实现了先顶出后抽芯的运动方式。
进一步的,副顶杆脱模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动模上的副顶连杆,连接在副顶连杆靠近型芯的一端固定有推动块,固定于动模上且用于限定推动块在分型方向上运动的导向组件,以及连接在副顶连杆另一端且用于驱动副顶连杆做往复运动的顶出系统,型芯固定于推动块上。
进一步的,副顶连杆与顶出系统之间通过副顶棍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动模上一般还有设计副顶连杆的避空孔,使得推动块通过注塑机的顶出系统实现在分型方向上的顶出和拉回。这样,通过顶出系统先驱动副顶棍,副顶棍带动副顶连杆运动,利用副顶连杆直接连接到推动块上,副顶连杆同步带动推动块进行分型方向的运动,导向组件限制住推动块在分型方向上的运动路线,此时,整个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往分型面方向顶出一段距离S,包裹在型芯上的塑件随着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脱离动模镶件的腔体,实现分型面上的脱模。
进一步的,脱芯机构包括穿设于推动块上的连杆,连杆与型芯平行,连杆一端连接有套设在型芯上的推板,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提供往复动力的驱动装置,推板上设有用于限制推板与推动块的运动距离的限位装置。这样,当塑件随着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脱离动模的腔体后,通过设于推动块和塑件之间的推板将塑件从抽芯方向推出,使塑件相对于模具单独脱离出来,实现完全脱离型芯,下落到模具外。
进一步的,水口切刀设于推板上远离推动块的一侧。这样,水口切刀固定在推板上,与型芯上的塑件对应进胶口位置相对应,然后驱动油缸的连杆推动推板朝着塑件抽芯的方向运动,这样使固定在推板上的水口切刀首先到达塑件对应进胶口位置,因塑件此时仍然包裹在型芯上,从而会让水口切刀切断进胶口位置,切断后流道自然下落,实现一体化模内剪水口操作。
进一步的,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的导轨,导轨与推动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且贯穿推动块的导向柱,导向柱与推动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的导轨,以及固定于动模上且贯穿推动块的导向柱,导轨和导向柱分别与推动块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组件主要用于限定推动块在分型面上的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可以单独采用导轨或者导向柱进行运动方向限制,也可以同时采用导轨和导向柱进行运动方向限制,进一步强化推动块的运动稳定性,采用任意一种导向组件不影响本发明的目的的实现。
进一步的,限位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板上同时贯穿推动块的限位导向柱,限位导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这样,限位装置主要用于保证推板在塑件抽芯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的稳定性,以及运动方位,通过导向柱限定推板相对于推动块之间的垂直往复,限位块限定推板相对于推动块的往复距离固定,保证推板能够完整将塑件推离型芯,限制往复距离的合理。
进一步的,定模和动模上与推动块相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合模注塑时防止推动块松动的锁紧块。
进一步的,锁紧块包括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上锁紧块固定于定模上,下锁紧块固定于动模上。这样,在模具的定模和动模闭合后,的推动块分别由固定在定模上和固定在动模上的锁紧块锁死,防止其受注塑压力时发生松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副顶浮起组件实现塑件的无痕脱模和脱芯,利用副顶杆直接连接到推动块上,取代传统的针板顶出机构,可以实现不用顶针就能实现脱模,产品外观不存在顶针印的瑕疵,也不会存在原来的顶针寿命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口切刀直接设置在增设副顶浮起组件上,在脱芯的过程中,利用水口切刀切断浇口,取代现有气动切断水口机构,不需要增加复杂的模内切零件,制作成本比原有模具低得多,水口切刀切断水口时产品不会撞到模具上以致塑件撞伤导致残次品率高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增设副顶浮起组件设于动模上,定模不需要腾出顶针板顶出空间,整个定模与注塑机面板直接贴死固定,杜绝了模板分型面翘曲的情况,解决了模板受力变形的问题,减少了披峰的出现,延长了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动模型腔所在面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副顶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限位导向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动模,2-副顶连杆,3-下锁紧块,4-推动块,5-上锁紧块5,6-定模,7-定模镶件,8-动模镶件,9-,10-型芯,11-推板,12-驱动油缸,13-副顶棍,14-限位导向柱,15-导向柱,16-限位块,17-导轨,18-水口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包括定模6,固定于定模6上的定模镶件7,与定模6相配合使用的动模1,固定于动模1上的动模镶件8,定模镶件7与动模镶件8可拆卸连接形成塑件注塑成型的型腔,以及设于定模镶件7与动模镶件8之间的型腔中的型芯10,动模1上设有用于塑件无痕脱模和脱芯操作的副顶浮起组件,型芯10与副顶浮起组件连接,副顶浮起组件上设有用于在脱芯操作时同时进行剪水口操作的水口切刀18。
这样,通过增设副顶浮起组件实现塑件的无痕脱模和脱芯,取代传统的针板顶出机构,即不需制作方铁、顶针板、面针板、支撑柱、面板、底板、顶针等一系列传统模具零件,改变传统的脱模顺序,按先顶出后抽芯的方式实现先脱型腔再脱型芯的无痕脱模技术,同时将水口切刀18直接设置在副顶浮起组件上,通过在脱芯的过程中,利用水口切刀切断浇口,取代现有气动切断水口机构,不需要引入气缸、刀杆、导轨、气控等一系列元件,进一步简化了设计结构,同时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副顶浮起组件包括用于塑件在分型方向上脱离动模的副顶杆脱模机构,连接副顶杆脱模机构且用于塑件在抽芯方向上脱离型芯的脱芯机构,水口切刀18设于脱芯机构上。这样,设计了相对应能够实现分型方向顶出的副顶杆脱模机构和塑件抽芯方向脱芯的推板脱芯机构,实现了先顶出后抽芯的运动方式。
如图5所示,副顶杆脱模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动模上的副顶连杆2,连接在副顶连杆2靠近型芯的一端固定有推动块4,固定于动模上且用于限定推动块4在分型方向上运动的导向组件,以及连接在副顶连杆2另一端且用于驱动副顶连杆2做往复运动的顶出系统,型芯10固定于推动块4上,副顶连杆2与顶出系统通过副顶棍13传动连接,动模1上开设有副顶连杆2的避空孔,这样使得推动块4可以通过注塑机顶出系统实现分型方向的顶出和拉回。
这样,通过顶出系统驱动副顶连杆2,利用副顶连杆2直接连接到推动块4上,副顶连杆2同步带动推动块4进行分型方向的运动,导向组件限制住推动块4在分型方向上的运动路线,此时,整个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往分型面方向顶出一段距离S,包裹在型芯10上的塑件随着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脱离动模镶件8的腔体,实现分型面上的脱模。
如图2所示,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的导轨17,以及固定于动模上且贯穿推动块4的导向柱15,导轨17和导向柱15分别与推动块4滑动连接。这样,导向组件主要用于限定推动块4在分型面上的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导轨17和导向柱15进行运动方向限制,进一步强化推动块4的运动稳定性。
如图2和图6所示,脱芯机构包括穿设于推动块4上的连杆,连杆与型芯平行,连杆一端连接有套设在型芯上的推板11,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提供往复动力的驱动装置12,推板11上设有用于限制推板11与推动块4的运动距离的限位装置。这样,当塑件随着副顶杆脱模机构一起脱离动模镶件8的腔体后,通过设于推动块4和塑件之间的推板11将塑件从抽芯方向推出,使塑件相对于模具单独脱离出来,实现完全脱离型芯,下落到模具外。
如图6所示,限位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板11上同时贯穿推动块4的限位导向柱14,限位导向柱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这样,限位装置主要用于保证推板11在塑件抽芯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的稳定性,通过导向柱14限定推板11相对于推动块4之间的垂直往复,限位块16限定推板11相对于推动块4的往复距离,保证推板11能够完整将塑件推离型芯,保证往复距离合理。
如图3所示,水口切刀18设于推板11上远离推动块4的一侧。这样,水口切刀18固定在推板11上,与型芯10上的塑件对应进胶口位置相对应,然后驱动油缸12的连杆推动推板11朝着塑件抽芯9的方向运动,这样使固定在推板11上的水口切刀18首先到达塑件9对应进胶口位置,因塑件9此时仍然包裹在型芯10上,从而会让水口切刀18切断进胶口位置,切断后流道自然下落,实现一体化模内剪水口操作。
如图3和图4所示,定模6上与推动块4相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注塑时防止推动块4松动的上锁紧块5,动模1上与推动块4相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注塑时防止推动块4松动的下锁紧块3。这样,在模具的定模板6和动模板1闭合后,推动块4分别由固定在定模6上和固定在动模1上的上锁紧块5和下锁紧块3锁死,防止其受注塑压力时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模具注塑完成后,动模板1和定模板6分离,分离的同时,定模镶件7同时脱离塑件9,其他常规抽芯部件也同时抽离塑件9,接着注塑机的副顶棍13顶动副顶连接杆2,同时顶出推动块4,连接在上面的型芯10及等整个副顶浮起组件一起往分型面方向顶出一段距离S,此时塑件9脱离了动模镶件8的腔体,并包裹在型芯10上。然后驱动油缸12的驱动连杆推动推板11塑件9的抽芯方向运动,这样使固定在推板11上的水口切刀18首先到达塑件9的对应进胶口位置,因塑件9此时仍然包裹在型芯10上,从而会让水口切刀18切断浇口,切断后流道自然下落,随着推板11的进一步推进,直到其到达塑件9的端口,这时塑件9在推板11推力的作用下脱离型芯10,推动行程L后,限位块16滑动到推动块4的后面,使推板11停止推动,这时塑件9完全脱离型芯10,下落出模具外。
完成顶出后,合模过程驱动油缸12拉动推板11复位,注然后塑机的副顶棍13连接在上面的整个副顶浮起组件及型芯10及一起复位,最后动模和定模闭合,进行一下周期的注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的导轨17,导轨17与推动块4滑动连接。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动模上且贯穿推动块4的导向柱15,导向柱15与推动块4滑动连接。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包括定模(6),与所述定模(6)相配合使用的动模(1),以及设于所述定模(6)和动模(1)之间的型腔中的型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上设有用于塑件无痕脱模和脱芯操作的副顶浮起组件,所述型芯(10)与所述副顶浮起组件连接,所述副顶浮起组件上设有用于在脱芯操作时同时进行剪水口操作的水口切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顶浮起组件包括用于塑件在分型方向上脱离所述动模的副顶杆脱模机构,连接所述副顶杆脱模机构且用于塑件在抽芯方向上脱离型芯的脱芯机构,所述水口切刀(18)设于脱芯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顶杆脱模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动模(1)上的副顶连杆(2),连接在所述副顶连杆(2)靠近型芯的一端固定有推动块(4),固定于所述动模(1)上且用于限定所述推动块(4)在分型方向上运动的导向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副顶连杆(2)另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副顶连杆(2)做往复运动的顶出系统,所述型芯(10)固定于所述推动块(4)上;
所述脱芯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推动块(4)上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型芯平行,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有套设在所述型芯上的推板(11),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提供往复动力的驱动装置(12),所述推板(11)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推板(11)与所述推动块(4)的运动距离的限位装置,所述水口切刀(18)设于所述推板(11)上远离所述推动块(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顶连杆(2)与所述顶出系统之间通过副顶棍(13)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1)上的导轨(17),所述导轨(17)与所述推动块(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1)上且贯穿所述推动块(4)的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与所述推动块(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1)上的导轨(17),以及固定于所述动模(1)上且贯穿所述推动块(4)的导向柱(15),所述导轨(17)和导向柱(15)分别与所述推动块(4)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板(11)上同时贯穿所述推动块(4)的限位导向柱(14),所述限位导向柱(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6)和动模(1)上与所述推动块(4)相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合模注塑时防止所述推动块(4)松动的锁紧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包括上锁紧块(5)和下锁紧块(3),所述上锁紧块(5)固定于定模(6)上,所述下锁紧块(3)固定于动模(1)上。
CN202120909431.5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Active CN21570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9431.5U CN21570371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9431.5U CN21570371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3710U true CN21570371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9431.5U Active CN215703710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3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49424U (zh) 塑料管件注塑模具定模侧导向锁模抽芯机构
CN103341955B (zh) 一种汽车车灯灯体模具分离式斜抽芯机构
CN205395014U (zh) 一种高效紧凑型注塑模具
CN215703710U (zh)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
CN110181776B (zh)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的注射模
CN211054322U (zh) 一种内螺纹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0336751U (zh)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的注射模
CN209937577U (zh) 一种自动脱料头三板模具
CN216032158U (zh) 具有免剪式浇口机构的塑料注塑椅模具
CN201346824Y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5230094B (zh) 一种具有弹簧保护机构的内抽芯注塑模具
CN113085105A (zh) 一种无痕脱模免剪水口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47016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三级行位出模结构
CN215703707U (zh) 一种双层注塑模具
CN212795716U (zh) 一种斜顶出模具
CN2126030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1271991Y (zh) 浇口自动切断的侧浇口模具装置
CN211389984U (zh) 具有横向抽芯和倒斜杆脱模机构的六通管成型模
CN212194037U (zh) 一种塑料模具整体拉变形的流道浇口结构
CN115366352B (zh) 一种内外螺纹自动脱模模具
CN218286530U (zh) 一种外置式顶出脱模机构
CN211566823U (zh) 一种快速顶出流道的塑料模具
CN218660282U (zh) 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座椅导套的滑块进胶模具结构
CN212239139U (zh) 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CN216465969U (zh) 一种模具侧进胶机械式模内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