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989U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989U
CN215686989U CN202120889904.XU CN202120889904U CN215686989U CN 215686989 U CN215686989 U CN 215686989U CN 202120889904 U CN202120889904 U CN 202120889904U CN 215686989 U CN215686989 U CN 215686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eating device
cover body
fa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99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炬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99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源;风扇,设置于盖体本体上,风扇位于加热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且风扇的第一出风口朝向加热装置,第一出风口与发热源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盖体的体积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烹饪需求,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烹饪器具,其中烘烤类的烹饪器具,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
在相关技术中,烘烤类的烹饪器具大都体积较大,看上去笨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盖体的体积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源;风扇,设置于盖体本体上,风扇位于加热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且风扇的第一出风口朝向加热装置,第一出风口与发热源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盖体本体内的空间,将加热装置以及风扇集成在盖体本体内,从而能够有效缩小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所需的体积,进而减小整个烹饪器具的体积,实现小型化设计。此外,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盖体来说,长期使用后,风扇容易损坏。发明人在长期研究后发现,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在于风扇的温升较高。为了降低风扇的温升,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一般向上辐射,因此将风扇设置于加热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能够降低风扇的温升;另一方面使第一出风口与发热源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上述结构使得风扇与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从而降低风扇的温升。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风扇的温升,从而保证风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水平距离L小于等于50mm。如果水平距离L大于50mm则影响出风量,而如果为了不影响盖体的出风量,则需要使用出风量更大的风扇,从而导致盖体的厚度较厚。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导风壳,具有风道,风扇设置于风道的入口处,加热装置设置于风道的出口处。上述结构使得风扇产生的风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流至加热装置上进行加热形成热风,保证热风的出风量,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导风壳为导风筒,导风筒的两端的两个开口分别形成风道的入口和风道的出口,风道的入口与风道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水平距离L。上述结构使得导风壳在水平方向上足够长,从而能够保证在风扇与加热装置安装后,第一出风口与发热源之间的水平距离L满足上述距离要求,进而有效地降低风扇的温升,保证风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上耦合器,加热装置与上耦合器电连接。上述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由器具本体上拆下进行,从而便于用户清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上耦合器位于风扇的下方,导风壳在出风方向n上逐渐向下倾斜。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盖体内部的空间,使得风扇的位置向上移动,至少部分上耦合器能够收容于盖体内,从而使得盖体不必加厚,保证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罩体以及设置于罩体内的发热丝组,罩体的靠近风扇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罩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发热丝组形成发热源。上述结使得由风扇产生的风能够充分与罩体内的发热丝组接触,以提高热效率。
进一步地,与进风口相对的罩体的侧壁为导向斜壁,导向斜壁由盖体的外部至内部逐渐向下倾斜,第二出风口靠近导向斜壁设置。上述结构使得与发热丝组充分接触后形成的热风在导向斜壁的导向下能够快速由第二出风口排出,保证热风出风量,提高热效率。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隔热罩,设置于盖体本体与加热装置之间。上述结构能够降低盖体本体的温升,从而保证盖体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温控装置,设置于隔热罩与盖体本体之间,隔热罩上设置有避让孔,温控装置的探头穿设于避让孔内并与加热装置贴合。上述结构使得温控装置能够精准地获知加热温度,如果加热温度过低,可以通过提高加热装置的功率实现升温,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可以通过降低加热装置的功率实现降温。
进一步地,盖体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视窗孔,盖体还包括:视窗,盖设于视窗孔处,加热装置与风扇位于视窗的后侧。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提供较大的可视空间,便于用户观察器具本体内的食物是否达到烹饪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风扇与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从而减小风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盖体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盖体具有小型化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加热装置以及隔热罩配合的纵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风道;10、盖体本体;11、视窗孔;12、上盖;13、内衬;14、内盖;141、出风口;20、加热装置;21、发热源;22、罩体;221、进风口;222、第二出风口;223、导向斜壁;30、风扇;31、第一出风口;40、上耦合器;50、导风壳;60、隔热罩;61、避让孔;70、温控装置;80、器具本体;90、盖体;100、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盖体包括:盖体本体10、加热装置20以及风扇30。其中,加热装置20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加热装置20包括发热源21。风扇30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风扇30位于加热装置20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且风扇30的第一出风口31朝向加热装置20,第一出风口31与发热源21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盖体本体10内的空间,将加热装置20以及风扇30集成在盖体本体10内,从而能够有效缩小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所需的体积,进而减小整个烹饪器具的体积,实现小型化设计。此外,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盖体来说,长期使用后,风扇30容易损坏。发明人在长期研究后发现,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在于风扇30的温升较高。为了降低风扇30的温升,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加热装置20产生的热量一般向上辐射,因此将风扇30设置于加热装置20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能够降低风扇30的温升;另一方面使第一出风口31与发热源21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上述结构使得风扇30与加热装置20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从而降低风扇30的温升。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风扇30的温升,从而保证风扇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距离L小于等于50mm。如果水平距离L大于50mm则影响出风量,而如果为了不影响盖体的出风量,则需要使用出风量更大的风扇,从而导致盖体的厚度较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导风壳50,导风壳50具有风道1,风扇30设置于风道1的入口处,加热装置20设置于风道1的出口处。上述结构使得风扇30产生的风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流至加热装置20上进行加热形成热风,保证热风的出风量,提高烹饪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壳50为导风筒,导风筒的两端的两个开口分别形成风道1的入口和风道1的出口,风道1的入口与风道1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水平距离L。上述结构使得导风壳50在水平方向上足够长,从而能够保证在风扇30与加热装置20安装后,第一出风口31与发热源21之间的水平距离L满足上述距离要求,进而有效地降低风扇30的温升,保证风扇3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风道1的入口与风道1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指的是,导风筒的两端的两个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上耦合器40。加热装置20与上耦合器40电连接。上述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由器具本体上拆下进行,从而便于用户清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于上耦合器40的存在盖体的厚度将较厚,为了进一步对盖体进行减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耦合器40位于风扇30的下方,导风壳50在出风方向n上逐渐向下倾斜。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盖体内部的空间,使得风扇的位置向上移动,至少部分上耦合器能够收容于盖体内,从而使得盖体不必加厚,保证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0包括罩体22以及设置于罩体22内的发热丝组,罩体22的靠近风扇30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221,罩体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22,发热丝组形成发热源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水平距离L为第一出风口31的中心与发热丝组的靠近风扇30的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上述结使得由风扇30产生的风能够充分与罩体22内的发热丝组接触,以提高热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进风口221相对的罩体22的侧壁为导向斜壁223,导向斜壁223由盖体的外部至内部逐渐向下倾斜,第二出风口222靠近导向斜壁223设置。上述结构使得与发热丝组充分接触后形成的热风在导向斜壁223的导向下能够快速由第二出风口222排出,保证热风出风量,提高热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隔热罩60,隔热罩60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与加热装置20之间。上述结构能够降低盖体本体10的温升,从而保证盖体本体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温控装置70,温控装置70设置于隔热罩60与盖体本体10之间,隔热罩60上设置有避让孔61,温控装置70的探头穿设于避让孔61内并与加热装置20贴合。上述结构使得温控装置70能够精准地获知加热温度,如果加热温度过低,可以通过提高加热装置20的功率实现升温,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可以通过降低加热装置20的功率实现降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的中部设置有视窗孔11,盖体还包括:视窗100,视窗100盖设于视窗孔11处,加热装置20与风扇30位于视窗100的后侧。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提供较大的可视空间,便于用户观察器具本体内的食物是否达到烹饪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风扇30与加热装置20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从而减小风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12、内衬13以及内盖14,风扇30以及加热装置20设置于内衬13上,内盖14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141,第三出风口141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下方。
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包括:器具本体80以及盖体90。其中,盖体90盖设于器具本体80上,盖体90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盖体具有小型化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本体(10);
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发热源(21);
风扇(3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风扇(30)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0)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且所述风扇(30)的第一出风口(31)朝向所述加热装置(20),所述第一出风口(31)与所述发热源(21)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等于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距离L小于等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导风壳(50),具有风道(1),所述风扇(30)设置于所述风道(1)的入口处,所述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风道(1)的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50)为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两端的两个开口分别形成所述风道(1)的入口和所述风道(1)的出口,所述风道(1)的入口与所述风道(1)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水平距离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上耦合器(40),所述加热装置(20)与所述上耦合器(40)电连接,所述上耦合器(40)位于所述风扇(30)的下方,所述导风壳(50)在出风方向n上逐渐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罩体(22)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22)内的发热丝组,所述罩体(22)的靠近所述风扇(30)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221),所述罩体(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22),所述发热丝组形成所述发热源(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进风口(221)相对的罩体(22)的侧壁为导向斜壁(223),所述导向斜壁(223)由所述盖体的外部至内部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出风口(222)靠近所述导向斜壁(22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隔热罩(6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与所述加热装置(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温控装置(70),设置于所述隔热罩(60)与所述盖体本体(10)之间,所述隔热罩(60)上设置有避让孔(61),所述温控装置(70)的探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61)内并与所述加热装置(20)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0)的中部设置有视窗孔(11),所述盖体还包括:
视窗(100),盖设于所述视窗孔(11)处,所述加热装置(20)与所述风扇(30)位于所述视窗(100)的后侧。
1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器具本体(80);
盖体(90),盖设于所述器具本体(8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90)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CN202120889904.XU 2021-04-27 2021-04-27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686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9904.XU CN21568698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9904.XU CN21568698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989U true CN21568698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9904.XU Active CN21568698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8767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68698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4190784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04852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3551338U (zh) 导风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568699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77478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089292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893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393182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324836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390986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804217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829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2089220U (zh) 烹饪器具
CN215777212U (zh) 烹饪器具的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551309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3551191U (zh) 导风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3551339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114532858A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308955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出风系统
CN218186409U (zh) 一种空气加热上盖和空气加热器具
CN217161823U (zh) 电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