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4869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4869U
CN215684869U CN202122006911.3U CN202122006911U CN215684869U CN 215684869 U CN215684869 U CN 215684869U CN 202122006911 U CN202122006911 U CN 202122006911U CN 215684869 U CN215684869 U CN 215684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eat generating
liquid
atomiz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69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69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4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4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4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其内开设有内腔;固定机构,与壳体连接并与内腔的腔壁界定形成储液腔;第一导液件,装配于固定机构上,第一导液件与储液腔液体连通;以及装配于固定机构上的发热件和支撑件,发热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一导液件抵接,支撑件支撑发热件的第二表面。上述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支撑件装配于固定机构上且与发热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在支撑件的支撑作用下,防止发热件在重力作用下下垂,保证了发热件与第一导液件紧密贴合,避免发热件干烧,提高了发热件的使用寿命,因而提高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对草本类或膏类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导液件和发热件,发热件发热使导液件上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以生成气溶胶。传统的雾化器中,发热件与导液件的下表面接触,然而由于重力作用,发热件部分区域容易与导液件接触不良,导致发热件部分区域干烧,发热件使用寿命降低,从而导致整个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其内开设有内腔;
固定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界定形成储液腔;
第一导液件,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第一导液件与所述储液腔液体连通;以及
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发热件和支撑件,所述发热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导液件抵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件的所述第二表面相抵接以支撑所述发热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部及分别设于所述发热部两端且用于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边缘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由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固定臂、第一支撑臂、第二固定臂及第二支撑臂组成,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在所述连线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所述发热部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所述发热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发热件的第二表面相连通的雾化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线方向上,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部及分别设于所述发热部两端且用于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发热部在所述第一导液件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镂空状;
所述发热部包括连接臂及至少一个发热框,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发热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的连线方向上,每相邻两个所述发热框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框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发热臂、第二发热臂、第三发热臂及第四发热臂,所述第一发热臂与所述第三发热臂相对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连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发热臂与所述第四发热臂相对间隔设置且沿与所述连线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发热臂及所述第三发热臂的宽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发热臂与所述第四发热臂在所述连线方向上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第二导液件,所述第二导液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导液件背向所述发热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设于所述第二导液件与所述固定机构之间。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上述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支撑件装配于固定机构上且与发热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在支撑件的支撑作用下,防止发热件在重力作用下下垂,保证了发热件与第一导液件紧密贴合,避免发热件干烧,提高了发热件的使用寿命,因而提高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发热件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部分结构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雾化器的发热件的结构图;
图7为图5中所示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所示的雾化器的部分结构的装配图;
图9为图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100、雾化器;10、壳体;20、固定机构;21、装配件;22、底座;23、收容腔;30、储液腔;40、第一导液件;50、发热件;51、第一表面;53、发热部;531、连接臂;532、发热框;5321、第一发热臂;5322、第二发热臂;5323、第三发热臂;5324、第四发热臂;54、第一连接部;55、第二连接部;60、支撑件;61、第一固定臂;62、第一支撑臂;63、第二固定臂;64、第二支撑臂;65、第一支撑板;66、第二支撑板;70、第一电极;80、第二电极;90、第一紧固件;110、第二紧固件;120、第二导液件;130、第一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器100,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可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类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0和固定机构20,壳体10内开设有内腔,固定机构20装配于壳体10上且与内腔的腔壁界定形成储液腔30。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导液件40及发热件50,第一导液件40装配于固定机构20上且与储液腔30液体连通,即储液腔30内的液体能够流至第一导液件40。发热件50装配于固定机构20上,发热件50发热使第一导液件40上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以生成气溶胶。
参阅图2,雾化器100还包括支撑件60,发热件50呈片状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图中未示出),第一表面51与第一导液件40抵接,支撑件60装配于固定机构20上且与发热件50的第二表面相抵接以支撑发热件50。这样设置,在支撑件60的支撑作用下,防止发热件50在重力作用下下垂以及对装配前变形的发热件50进行矫正,保证了发热件50与第一导液件40紧密贴合,避免发热件50干烧,提高了发热件50的使用寿命,因而提高了雾化器100的使用寿命。
固定机构20包括装配件21及底座22,装配件21及底座22均装配于壳体10上,装配件21与底座22界定形成收容腔23(参阅图1),第一导液件40、发热件50及支撑件60均位于收容腔23内,第一导液件40装配于装配件2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可以由多个零件组合形成,因此,固定机构20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阅图2,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电极70及第二电极80,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穿设于底座22上,且发热件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70和第二电极80电连接。参阅图3,具体地,发热件50包括发热部53及分别设于发热部53两端的第一连接部54和第二连接部55,第一连接部54与第一电极70电连接,第二连接部55与第二电极80电连接,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与外部电源接通向发热件50供电,发热件50发热。
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为片状,参阅图4,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90及第二紧固件110,第一紧固件90穿设于第一连接部54与第一电极70内,固定第一连接部54与第一电极70且实现第一连接部54与第一电极70的电连接,第二紧固件110穿设于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电极80内,固定第二连接部55与第二电极80且实现第二连接部55与第二电极80的电连接。具体地,第一紧固件90及第二紧固件110均为螺丝,第一紧固件90与第一电极70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110与第二电极80螺纹连接。
参阅图5及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均为柱状,第一连接部54穿设于第一电极70内,第二连接部55穿设于第二电极80内(参阅图6-图8),第一连接部54通过自身实现与第一电极70固定及电连接,第二连接部55通过自身实现与第二电极80固定及电连接。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的形状不受限定,其可以通过自身实现与电极的固定及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实现与电极的固定及电连接。
继续参阅图3及图6,具体地,发热部53在第一导液件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镂空状。发热部53包括连接臂531及发热框532,第一连接部54及第二连接部55均通过连接臂531与发热框532连接;在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的连线方向上,每相邻两个发热框532通过连接臂531连接。如此设置,在减轻发热件50重量的同时,同时发热相对均匀且利于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后扩散。
具体地,连接臂531及所有发热框532的厚度相同,即为在发热件50指向第一导液件40的方向上,连接臂531及所有发热框532的尺寸相同。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框532为中空的长方体片状结构,即为发热框532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发热臂5321、第二发热臂5322、第三发热臂5323及第四发热臂5324。第一发热臂5321与第三发热臂5323相对间隔设置且沿连线方向延伸,第二发热臂5322与第四发热臂5324相对间隔设置且沿与连线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发热臂5321及第三发热臂5323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第二发热臂5322与第四发热臂5324在连线方向上的宽度。这样设置,保证了发热件50的发热均匀性,而且结构比较可靠,不容易变形,能够更好地与第一导液件40接触。
继续参阅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发热框532为中空的且一侧具有缺口的长方体片状结构,即为发热框532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四个发热臂,在其中一个发热臂中设有缺口;或者发热框532只包括三个发热臂。
继续参阅图4及图8,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支撑件60与发热部53的两端边缘相抵接,即所述支撑件60与所述发热部5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边缘相抵接。具体地,第一方向为与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的连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由于支撑件60与发热部53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均相抵接,支撑件60在两端均支撑发热部53,保证了支撑效果,从而保证了发热部53与第一导液件40的贴合紧密。其中,定义第二发热臂5322与第四发热臂5324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即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0还可以与发热部53的第二表面的其他部位相抵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连线方向上,支撑件60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之间的距离。如此,在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5的连线方向上,支撑件60能够对整个发热部53进行支撑,保证了支撑效果。
参阅图9,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60由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固定臂61、第一支撑臂62、第二固定臂63及第二支撑臂64组成,第一固定臂61与第二固定臂63在连线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支撑臂62与第二支撑臂64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固定臂61与第二固定臂63与固定机构20连接,第一支撑臂62与第二支撑臂64在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发热部53的两端。这样设置,支撑件60不但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发热部53的两端均进行支撑,保证了支撑效果,利于处在第一支撑臂62与第二支撑臂64之间的气溶胶能够很好地流动,避免气溶胶受到支撑件60大面积的阻挡而不易释放出来。同时,设置支撑件60由第一固定臂61、第一支撑臂62、第二固定臂63及第二支撑臂64组成,即为支撑件60只包括第一固定臂61、第一支撑臂62、第二固定臂63及第二支撑臂64四部分,减轻了支撑件60的重量,节约了材料,且实现了整个雾化器100的轻量化。
继续参阅图1,具体地,第一紧固件90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部54、第一固定臂61及第一电极70内,第二紧固件110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部55、第二固定臂63及第二电极80内,第一电极70与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紧固件90实现电连接,第二电极80与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紧固件110实现电连接。如此,第一紧固件90与第二紧固件110配合不但能够实现支撑件60与固定机构20的固定,且还能够实现发热件50与第一电极70和第二电极80的电连接。
继续参阅图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60由分体设置的第一支撑板65和第二支撑板66组成,第一支撑板65与第二支撑板66均与固定机构20连接,且在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发热件50的两端,第一支撑板65与第二支撑板66之间形成有与发热件50的第二表面相连通的雾化空间。这样设置,支撑件60不但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发热部53的两端均进行支撑,保证了支撑效果,利于气溶胶能够很好地流动,避免气溶胶受到支撑件60大面积的阻挡而不易释放出来。同时,设置支撑件60由第一支撑板65和第二支撑板66组成,即为支撑件60只包括第一支撑板65和第二支撑板66两部分,减轻了支撑件60的重量,节约了材料,且实现了整个雾化器100的轻量化。
具体地,支撑件60可以由耐高温塑胶或表面形成有绝缘层的金属材料制成。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支撑件60的材质不作限定。
参阅图10,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100还包括装配于装配件21上的第二导液件120,第二导液件120抵设于第一导液件40背向发热件50的一侧。其中,第二导液件120的孔隙率小于第一导液件40的孔隙率。由于第二导液件120位于储液腔30与第一导液件40之间,当设置第二导液件120的孔隙率小于第一导液件40的孔隙率时,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二导液件120内的流动速度小于在第一导液件40内流动的速度,有效控制了流向第一导液件40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量,能较好的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泄露。
具体地,第一导液件40为由棉质材料制成,第二导液件120由陶瓷材料制成,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液件40为棉片,第二导液件120为陶瓷片。
参阅图11,进一步,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30,第一密封件130密封设于第二导液件120与装配件21之间,以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从第二导液件120与装配件21之间泄露。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100,支撑件60装配于固定机构20上且与发热件50的第二表面相抵接,在支撑件60的支撑作用下,防止发热件50在重力作用下下垂,保证了发热件50与第一导液件40紧密贴合,避免发热件50干烧,提高了发热件50的使用寿命,因而提高了雾化器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其内开设有内腔;
固定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界定形成储液腔;
第一导液件,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第一导液件与所述储液腔液体连通;以及
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发热件和支撑件,所述发热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导液件抵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件的所述第二表面相抵接以支撑所述发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部及分别设于所述发热部两端且用于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发热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边缘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固定臂、第一支撑臂、第二固定臂及第二支撑臂组成,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在所述连线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所述发热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支撑于所述发热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发热件的第二表面相连通的雾化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线方向上,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部及分别设于所述发热部两端且用于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发热部在所述第一导液件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镂空状;
所述发热部包括连接臂及至少一个发热框,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发热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的连线方向上,每相邻两个所述发热框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框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发热臂、第二发热臂、第三发热臂及第四发热臂,所述第一发热臂与所述第三发热臂相对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连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发热臂与所述第四发热臂相对间隔设置且沿与所述连线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发热臂及所述第三发热臂的宽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发热臂与所述第四发热臂在所述连线方向上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第二导液件,所述第二导液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导液件背向所述发热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设于所述第二导液件与所述固定机构之间。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122006911.3U 2021-08-24 2021-08-2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5684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6911.3U CN215684869U (zh) 2021-08-24 2021-08-2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6911.3U CN215684869U (zh) 2021-08-24 2021-08-2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4869U true CN21568486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6911.3U Active CN215684869U (zh) 2021-08-24 2021-08-2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48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145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145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77359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1104389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2464883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68486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591898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237298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098186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39386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210611018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7407794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24175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27591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EP4194037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CN221284697U (zh) 雾化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62470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安装座
CN21687500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7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20494277U (zh) 一种加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