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2497U -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2497U
CN215672497U CN202122239106.5U CN202122239106U CN215672497U CN 215672497 U CN215672497 U CN 215672497U CN 202122239106 U CN202122239106 U CN 202122239106U CN 215672497 U CN215672497 U CN 215672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engine
vehicl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91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91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2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2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2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下格栅处的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连接的导风装置;导风装置设置在前保险杠下格栅内侧,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导风罩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以将从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导入至进气管中。本公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的进气口设置在前保险杆下格栅,提高了车辆设计的自由度,以及车辆的美观性;通过设置导风罩,导风罩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进气管,缩短了进气管道设置的长度,同时如果在涉水路段进气口进水,可以将水及时导出,提高了车辆的涉水性能。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增程式电动车作为目前有效解决纯电车续航问题的一种新型电动车深受市场的青睐。相对纯电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系统除了电池外,还包括传统发动机部分作为增程器使用,发动机不直接驱动电动车行驶,而是通过发动机为电池供电,通过电池再驱动电动车行驶,因此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增程式电动车必不可少的。
现有的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进气口的设置通常沿用了普通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口设置,这导致进气口设置位置过高,影响增程式电动车的整体美观性。而对于部分增程式电动车虽然将发动机进气口的设置位置降低,但是电动车在进入涉水路段时,进气口很容易进水导致发动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下格栅处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导风装置;
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内侧,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以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导入至所述进气管中。
可选的,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冷却模块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的内侧,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冷却模块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通风道导入所述进气管中。
可选的,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罩,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
可选的,所述导风板为直角型结构,所述导风罩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气管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导风罩的底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导风罩的顶端连接所述导风板。
可选的,所述车辆的灯具框架上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与所述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导风孔的一端,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导风孔另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导风孔的下端面与所述冷却模块连接,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气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连接处密封。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进气管的端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导风孔之间进行密封。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密封海绵,所述密封海绵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导风孔之间,以及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导风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主动进气栅格装置,所述主动进气栅格装置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与所述导风罩之间,所述主动进气栅格装置的开闭可以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的进气口设置在前保险杆下格栅,提高了车辆设计的自由度,使得车辆不再需要设置上格栅,提高了车辆的美观性;通过设置导风罩,导风罩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进气管,缩短了进气管道设置的长度,同时如果在涉水路段进气口进水,则可以通过冷却模块上的缝隙将水导出,提高了车辆的涉水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导风板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导风板处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冷却模块与灯具框架之间密封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灯具框架和导风罩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灯具框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前保险杠下格栅;20、进气口;30、导风罩;31、通风道;40、进气管;50、冷却模块;51、缝隙;60、导风板;70、灯具框架;71、导风孔;80、密封圈;90、密封海绵;100、主动进气栅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前保险杠下格栅10处的进气口20,以及与进气口20连接的导风装置,导风装置用于将从进气口20进入的空气导入至发动机进气管40。通过将发动机的进气口20设置在前保险杠下格栅10,从而使得车辆不再需要设置前保险杠上格栅,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美观性,满足了车辆外形的设计需要。
其中,导风装置设置在前保险杠下格栅10内侧,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30,导风罩30竖直方向设置在冷却模块50的一侧,导风罩30与冷却模块50之间形成通风道31,进气口20进入的空气通过通风道31导入进气管40中。导风罩30一端与进气口20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40,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者胶粘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冷却模块50上具有缝隙51,当车辆行驶在涉水路段时,如果进气口进水,则可以通过导风罩30和冷却模块50之间的缝隙51将水导出,同时冷却模块50与导风罩30之间形成的通风道31具有一定的容积,可以容纳一定流入的水,防止水流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进气管40具体为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口20流入的空气经进气管40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再进入到发动机,以防止因空气中含有杂质而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公开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的进气口20设置在前保险杆下格栅10,提高了车辆设计的自由度,使得车辆不再需要设置上格栅,提高了车辆的美观性;通过在冷却模块50上设置导风罩30,导风罩30的一端连接进气口20,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进气管40,缩短了进气管40设置的长度,同时如果在涉水路段进气口20进水,则可以通过冷却模块50上的缝隙51将水导出,提高了车辆的涉水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所有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例如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尤其适用于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不直接驱动电动车移动,而是用于为电池供电,以达到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的目的。由于增程式电动车上的发动机不是主要动力源,所以在设计车辆时,希望将发动机的进气口20设置的尽可能低,以增加车辆的美观性,同时还需要保证车辆具有一定的涉水性能。
可选的,导风罩30卡接在冷却模块50上,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3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冷却模块50上,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冷却模块50上等方式。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30也可以安装在车辆其他的部件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导风罩30与进气管40之间设有导风板60,导风板60一端连接导风罩30,另一端连接进气管40。
进一步的,导风板60为直角型结构。由于导风罩30为竖直方向设置,而进气管40为水平方向设置。所以将导风板60设置成直角型,以将竖直方向的导风罩30与水平方向的进气管40连接。具体为导风罩30的底端为进风口与进气口20连接,导风罩30的顶端为出风口连接导风板60。
为了方便进气管40与导风罩30的连接,充分利用车内空间,提供车内空间利用率,如图8所示,在车辆的灯具框架70上设置导风孔71,导风孔71与进气管40同轴设置,进气管40的一端插入导风孔71的一端,导风板60与导风孔71另一端的上端面连接,导风孔71的下端面与冷却模块50连接,使导风罩30与进气管40之间形成通风通道,从而将导风孔71作为进气系统的一部分,充分利用了车辆内部组件,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利用率,尽可能少的占用车辆内部空间。
由于导风罩30设置在冷却模块50上,冷却模块50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而灯具框架70则为静止部件,所以为了避免震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直接连接,在导风罩30与灯具框架70之间设置导风板60,导风板60可以有效吸收冷却模块50所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的,前保险杠下格栅10内侧设有主动进气栅格装置100,主动进气栅格装置100设置在前保险杠下格栅10与导风罩30之间,主动进气栅格装置100通过改变进气格栅的开闭角度,可以控制进气口20的进气量,使进气口20根据发动机的需要来提供新鲜空气。同时进气格栅的开闭也可以控制车辆的整体风阻,当进气格栅关闭时,车辆的风阻降低,从而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更小的阻力,减少车辆的能量消耗,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另外还可以加速发动机暖机过程。
优选的,为了保证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各个连接部位的密封性,防止发动机舱中的热气进入到进气系统中,影响进气系统正常进气,如图4-图6所示,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对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密封。具体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80,密封圈80套设在进气管40的端部,用于对进气管40与导风孔71之间进行密封,具体可以为橡胶密封圈80。如图7所示,橡胶密封圈的侧面为锯齿形,进气管40的端部设有环形卡接槽,密封圈80卡接在卡接槽中,卡接槽远离进气管40端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结构,密封圈80上远离进气管40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抵靠在第一凸起结构上。当进气管40插入导风孔71上时,第二凸起结构抵靠在导风孔71的端部,能有效对进气管40与导风孔7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使用密封圈80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修更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发生晃动,密封圈80可有效防止进气管40和导风孔71之间因晃动而发生位移,导致连接处出现间隙甚至脱离连接的情况发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40和导风孔71之间还可以为其他的密封方式,例如可以填充密封胶的形式进行密封,或者将进气管40与导风孔71焊接在一起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密封装置还包括密封海绵90,密封海绵90设置在导风板60与导风孔71之间,以及导风罩30与导风板60之间,以防止发动机舱中的热气进入到进气系统中。
同时,在灯具框架70的下端与冷却模块50之间也设置密封海绵90。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密封海绵90替代为其他的密封材料,例如可以为密封橡胶等材料。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具体为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设有前保险杠下格栅10,通过前保险杠下格栅10作为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20,从而使车辆不再需要设置前保险杠上格栅。由于前保险杠下格栅10位于车辆车头较低的位置,使得车辆整体更加美观。通过在冷却模块50上设置导风罩30,导风罩30的一端连接进气口20,另一端通过导风板60连接发动机进气管40,缩短了进气管40设置的长度,同时如果在涉水路段进气口20进水,则可以通过冷却模块50上的缝隙51将水导出,提高了车辆的涉水性能。通过在车辆的灯具框架70上设置导风孔71,进气管40穿插在导风孔71的一端,导风板60连接在导风口的另一端,从而充分利用了车辆内部空间,减少了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占用空间;通过设置密封圈80和密封海绵90,防止了发动机舱中的热气流入发动机进气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下格栅处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导风装置;
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内侧,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以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导入至所述进气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冷却模块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的内侧,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冷却模块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通风道导入所述进气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罩,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直角型结构,所述导风罩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气管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导风罩的底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导风罩的顶端连接所述导风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灯具框架上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与所述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导风孔的一端,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导风孔另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导风孔的下端面与所述冷却模块连接,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气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对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进气管的端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导风孔之间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密封海绵,所述密封海绵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导风孔之间,以及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导风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主动进气栅格装置,所述主动进气栅格装置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与所述导风罩之间,所述主动进气栅格装置的开闭可以控制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量。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2122239106.5U 2021-09-15 2021-09-15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5672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106.5U CN215672497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106.5U CN215672497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2497U true CN215672497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9106.5U Active CN215672497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2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0954B1 (ko) 자동차의 고전압 배터리 냉각 시스템
CN20959226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US6945576B1 (en) Multifunctional bumper assembly
CN102652073A (zh) 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
CN102892609A (zh) 发热体冷却装置
CN1874051A (zh) 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电池的冷却结构
JP5811586B2 (ja) 電気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CN211352965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主电机控制器结构
CN20774770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风道冷却装置
CN215672497U (zh)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05573613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装置
CN209921049U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CN109941082B (zh) 车辆及电池舱、电池箱通风结构
CN205951668U (zh) 一种客车用新风净化装置
CN208220935U (zh) 一种高低速适用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道增压装置
CN218661265U (zh) 一种新能源微型卡车空调进风口布置结构
CN208774896U (zh) 具有降低风阻的eva型电动车车体结构
CN203032628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除雨装置
CN209141919U (zh) 增程器系统
CN216942707U (zh) 一种进风过滤式汽车充电柜
CN11227138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抗震散热系统
CN105150802A (zh) 一种重卡空调进风结构
CN220363213U (zh) 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前备箱及车辆
CN11180627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管理方法
CN219811600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