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2689U -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2689U
CN215552689U CN202120553908.0U CN202120553908U CN215552689U CN 215552689 U CN215552689 U CN 215552689U CN 202120553908 U CN202120553908 U CN 202120553908U CN 215552689 U CN215552689 U CN 215552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anual
limiting
rotating shaf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39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生
陈宇
张立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39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2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2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26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包括有限位机构、A座、以及与A座可相对转动的B座,A座与B座的连接处为靠背的分段处,A座与B座之间通过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连接,手动调角器借助转动轴解锁,使得A座与B座可相对转动,实现A座或B座的角度调节,通过限位机构用于限位A座或B座的调节角度,从而能够实现座椅靠背的中段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背部轮廓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不同体型和坐姿习惯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靠背支撑的包覆感。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功能也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座椅的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不仅是满足其基本功用,还需要满足不同使用要求,如在座椅靠背中段需要进行一定的角度调节,但是,现有的汽车座椅只于坐垫靠背结合处设置调角器进行前后旋转调节,一般不能实现座椅靠背的中段(前后旋转的中部)角度调节,不能满足乘坐者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能够实现座椅靠背的中段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背部轮廓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不同体型和坐姿习惯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靠背支撑的包覆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包括有限位机构、A座、以及与A座可相对转动的B座,所述A座与B座的连接处为靠背的分段处,所述A座与B座之间通过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连接,所述手动调角器借助转动轴解锁,使得所述A座与B座可相对转动,实现A座或B座的角度调节;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位A座或B座的调节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和调节槽,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A座上,所述调节槽设于所述B座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槽配合使用,以对所述A座或B座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于所述B座上,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使得所述A座或B座在手动调角器解锁状态下,能够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下沿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角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A座上,所述限位挡片的第二端能够插入调节槽,使得所述限位挡片能够于所述调节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片上还设有向弹性装置方向延伸的凸出部,以使其与弹性装置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卷簧,所述卷簧的固定于所述B座上,且所述卷簧的自由端弯折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B座上固设有固定架,所述卷簧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拉索装置,通过拉索装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以实现手动调角器的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拉索装置包括有联动片,所述联动片与转动轴连接,通过驱动所述联动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索装置还包括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联动片连接,通过拉动所述拉绳带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B座是固定不动的,通过转动轴解锁手动调角器,使得A座可相对B座转动,由于A座与B座的连接处为靠背的分段处,通过限位机构限制A座的调节角度,从而实现座椅靠背中段的调节角度,使得乘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背部轮廓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不同体型和坐姿习惯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靠背支撑的包覆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上本体;10、限位挡片;100、凸出部;2、靠背下本体;20、调节槽;3、转动轴;30、手动调角器;4、固定架;40、卷簧;5、联动片;50、拉绳;51、固定件;52、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包括有A座、以及与A座可相对转动的B座,A座与B座的连接处为靠背的分段处,A座与B座之间通过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30连接,手动调角器30借助转动轴3解锁,使得A座与B座可相对转动。也即可以理解,当手动调角器30解锁时,手动调角器30与A座的接触面,以及手动调角器30与B座的接触面是可以相对转动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位A座或B座的调节角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30以及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30是如何通过转动轴3解锁的均为汽车行业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处不对手动调角器3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中的A座为汽车座椅的靠背上本体1,B座为汽车座椅的靠背下本体2,靠背下本体2是固定于汽车内饰的底板上不动的,通过解锁手动调角器30,使得靠背上本体1相对于靠背下本体2进行转动,然后通过限位机构限制A座或B座的调节角度,从而实现靠背上本体1的中段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背部轮廓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不同体型和坐姿习惯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靠背支撑的包覆感。
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和调节槽,限位件设于A座上,调节槽设于B座上,限位件与调节槽配合使用,以对A座或B座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进行限位。也即可以理解,基于上述的应用场景,也即是在靠背下本体2固定不动的情况下,靠背上本体1进行转动实现角度调节的过程中,通过限位件与调节槽配合使用,从而对A座也即是靠背上本体1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还包括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设于B座上,弹性装置与限位件抵接,使得A座或B座在手动调角器解锁状态下,于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下沿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角度调节。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槽20为弧形槽,在角度调节过程中,限位件在弧形槽内移动,也即是限位装件与调节槽20配合使用且与弹性装置抵接,使得A座或B座在手动调角器30解锁状态下,能够于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沿着转动轴3的转动方向进行角度调节。由于本实施例中的B座也即靠背下本体2是固定不动的,也即可以理解,手动调角器30在解锁之前,弹性装置就具有一定的蓄存力,当手动调角器30解锁后,限位装置在调节槽20也即弧形槽内移动,A座也即靠背上本体1在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前转动调节,当限位装置移动到弧形槽的一端部时,靠背上本体1不能继续向前(本实施例中的前是指乘坐者面向的方向)转动调节,此时手动调角器30的内部弹簧复位进行锁定,从而实现靠背上本体1的中段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背部轮廓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不同体型和坐姿习惯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靠背支撑的包覆感。当需要将靠背上本体1复位到初始位置时,需要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轴3解锁手动调角器30,然后手动推靠背上本体1复位到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为限位挡片10,限位挡片10的第一端固定于A座上,也即是限位挡片10的第一端固定于靠背上本体1上,限位挡片10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靠背上本体1上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如通过螺丝的方式固定,在此处不做限定;限位挡片10的第二端翻边插入调节槽20内,调节槽20的槽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角度进行设置,使得限位挡片10能够于调节槽20内移动,也即可以理解,限位挡片10的第二端翻边是通过插入靠背下本体2的弧形槽内来控制靠背上本体1的调节角度,以便于靠背上本体1的调节角度。
此外,限位挡片10上还设有向弹性装置方向延伸的凸出部100,以使其与弹性装置抵接,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装置为卷簧40,卷簧40固定于B座上,且卷簧40的自由端弯折与凸出部100抵接。通过卷簧40的弯折部是始终与凸出部100抵接的,使得手动调角器30在解锁之前,该卷簧40就具有一定的蓄存力,当靠背上本体1调解好位置之后,限位挡片10在卷簧40的作用下进行复位。为了便于卷簧40的安装,在B座也即靠背下本体2上固设有固定架4,卷簧40安装于固定架4上,从而实现卷簧40固定于B座上。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的一端连接有拉索装置,通过拉索装置带动转动轴3转动,以实现手动调角器30的解锁。当然,转动轴3也可以通过外接动力装置进行驱动转动,从而解锁手动调角器30,在此处不做限定。具体地,拉索装置包括有联动片5,联动片5与转动轴3连接,通过驱动联动片5带动转动轴3的转动,也即是转动轴3的转动是通过驱动联动片5来实现的,以便于驱动转动轴3的转动;进一步地,拉索装置还包括有拉绳50,拉绳50与联动片5连接,通过拉动拉绳50带动转动轴3的转动,也即是通过拉动拉绳50带动联动片5,联动片5带动转动轴3的转动,进一步便于驱动转动轴3的转动;进一步地,拉索装置还包括有固定件51,拉绳50远离联动片5的一端穿过固定件51,固定件51固定于A座上,也即是通过固定件51来固定拉绳50,便于拉绳50的安装布局,便于拉动联动片5;进一步地,拉索装置还包括有固设于A座上的固定支架52,固定件51通过固定支架52固定,也即是固定件51通过固定支架52固定于A座上也即是靠背上本体1上,便于固定件51的安装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限位机构、A座、以及与A座可相对转动的B座,所述A座与B座的连接处为靠背的分段处,所述A座与B座之间通过汽车座椅用的手动调角器连接,所述手动调角器借助转动轴解锁,使得所述A座与B座可相对转动;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位A座或B座的调节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和调节槽,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A座上,所述调节槽设于所述B座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槽配合使用,以对所述A座或B座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于所述B座上,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使得所述A座或B座在手动调角器解锁状态下,能够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下沿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角度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A座上,所述限位挡片的第二端能够插入调节槽,使得所述限位挡片能够于所述调节槽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上还设有向弹性装置方向延伸的凸出部,以使其与弹性装置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卷簧,所述卷簧的固定于所述B座上,且所述卷簧的自由端弯折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座上固设有固定架,所述卷簧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拉索装置,通过拉索装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以实现手动调角器的解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装置包括有联动片,所述联动片与转动轴连接,通过驱动所述联动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装置还包括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联动片连接,通过拉动所述拉绳带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
CN202120553908.0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52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908.0U CN21555268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908.0U CN21555268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2689U true CN21555268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4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39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5268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2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4610B2 (ja) 車両座席
CN106965727B (zh) 拟人化的可枢转的上部座椅靠背支撑件
US9061616B2 (en) Articulating headrest assembly
EP3372444B1 (en)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KR20150005657A (ko) 시트 경사 조정 기구, 차량 시트 및 차량 시트의 장착 방법
US10166887B2 (en) Seatback lift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CN1890131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车座
CN111284377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靠背
EP3666587B1 (en) Fold and dive seat for vehicle
KR102332907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백 숄더 조절장치
CN215552689U (zh) 一种座椅手动靠背调节结构
JP5648505B2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およびアームレスト高さの設定方法
KR102586461B1 (ko) 자동차용 피로 저감 시트
JP554505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3619460B (zh) 车辆座椅的扶手
JP2008273445A (ja)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傾動装置
CN211442062U (zh) 折叠头枕及汽车前排座椅
JP2005096528A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US20230356633A1 (en) Motor driven child seat for vehicle
KR20110031781A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KR960007631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의 각도조절장치
JP6547505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KR100551769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트랙 연동형 시트 틸트장치
KR0119895B1 (ko) 자동차용 섭동식 시트의 레버장치
JP2006014950A (ja)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