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6786U -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6786U
CN215506786U CN202122406699.XU CN202122406699U CN215506786U CN 215506786 U CN215506786 U CN 215506786U CN 202122406699 U CN202122406699 U CN 202122406699U CN 215506786 U CN215506786 U CN 215506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motor
reaction kettle
manganous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66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凯旋
叶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ng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ng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ng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ng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66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6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6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6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包括支架、电机,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顶端设置有桶盖,所述筒体上纵向设置有两个热电偶,所述桶盖上设置有观察口以及PH探测器,所述PH探测器深入所述筒体内,此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区别于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料口添加物料于筒体内,后加热筒体,并启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与扰流叶片转动,并配合挡流板,充分搅拌混合物料的同时带动物料在筒体内循环,且通过热电偶与PH探测器配合实时监测筒体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观察口可观察筒体内物料形态,进而加强了对物料的实时掌控。

Description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化工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能逐步解决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能源短缺、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这三大问题,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高潮,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储能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近十年在技术、生产、市场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分是正极材料,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亚铁锂,其中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具有钴酸锂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镍酸锂的高比容量和锰酸锂的安全性能,而锰酸锂的安全性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据行业预测,镍钴锰酸锂三元系和锰酸锂相结合的方式将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趋势。
目前,以锰矿石为原料生产的电解二氧化锰及普通的金属氧化法生产的四氧化三锰的杂质含量均满足不了高端动力电池企业的要求,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高纯、高密度四氧化三锰,并以此为原料,生产高纯、高密度动力型锰酸锂来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随着高纯Mn3O4制备LiMn2O4电池的研究,Mn3O4将进入全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阶段,高纯碳酸锰是制造动力电池用高密度四氧化三锰的前驱体主要原料,以高纯金属锰为原料,通过酸浸、除杂、碳酸化,生成锰的碳酸盐,再经过一定条件的干燥焙烧来生成高纯、高密度的四氧化三锰,现有的用于生产高密度四氧化三锰前驱体高纯碳酸锰的装置通常因无法实时掌握反应釜内的情况以及内部物料循环及加热不均匀容易导致生产质量和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包括支架、电机,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顶端设置有桶盖,所述筒体上纵向设置有两个热电偶,所述桶盖上设置有观察口以及PH探测器,所述PH探测器深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热电偶与所述PH探测器配合实时监测所述筒体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所述观察口可观察所述筒体内物料形态;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辅助机构,启动电机带动所述搅拌叶片转动,并配合所述辅助机构混合并搅拌物料,区别于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料口添加物料于筒体内,后加热筒体,并启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与扰流叶片转动,并配合挡流板,充分搅拌混合物料的同时带动物料在筒体内循环,且通过热电偶与PH探测器配合实时监测筒体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观察口可观察筒体内物料形态,进而加强了对物料的实时掌控。
优选的,所述桶盖顶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搅拌叶片连接,启动电机带动所述搅拌叶片转动;
所述搅拌叶片呈一定倾斜角度,且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轴底端的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采用弧形设计,且与所述筒体底端内壁弧度相同,转动所述搅拌轴带动所述扰流叶片转动来带动所述筒体底端的物料向四周扩散;
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凸出于所述筒体内壁,转动所述扰流叶片并配合所述挡流板混合搅拌物料。
优选的,所述挡流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滑竿,所述滑竿穿过所述滑槽且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筒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筒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料口添加物料于筒体内,后加热筒体,并启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与扰流叶片转动,并配合挡流板,充分搅拌混合物料的同时带动物料在筒体内循环,且通过热电偶与PH探测器配合实时监测筒体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观察口可观察筒体内物料形态,进而加强了对物料的实时掌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2-电机;13-筒体;14-桶盖;2-热电偶;3-观察口;4-PH探测器;5-搅拌叶片;6-辅助机构;15-轴承座;16-搅拌轴;61-扰流叶片;62-挡流板;63-滑槽;64-滑竿;65-进料口;66-出料口;67-出气口;68-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包括支架1、电机12,电机12与轴承座15之间设置有减速机68,搅拌轴16通过减速机68与电机12输出轴连接,支架1内固定连接有筒体13,筒体13顶端可拆连接有桶盖14,筒体13上纵向设置有两个热电偶2,桶盖14上设置有观察口3以及PH探测器4,PH探测器4深入筒体13内,热电偶2与PH探测器4配合实时监测筒体13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观察口3可观察筒体13内物料形态,桶盖14顶端可拆连接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6,搅拌轴16与电机12连接,且搅拌轴16与搅拌叶片5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2带动搅拌轴16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5转动;
搅拌叶片5呈一定倾斜角度,且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四个,用于转动搅拌叶片5搅拌物料同时带动物料进行竖方向上的移动;
筒体13内设置有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5与电机12连接,筒体13内设置有辅助机构6,辅助机构6包括与搅拌轴16底端固定连接的扰流叶片61,扰流叶片61采用弧形设计,且与筒体13底端内壁弧度相同,用于更加贴合筒体13底端内壁,转动搅拌轴16带动扰流叶片61转动来带动筒体13底端的物料向四周扩散,并配合搅拌叶片5使物料从内到外并从上到下循环,使物料加热均匀;
筒体13内壁上设置有挡流板62,挡流板62凸出于筒体13内壁,转动扰流叶片61并配合挡流板62混合搅拌物料,挡流板62上开设有滑槽63,筒体13内壁上设置有滑竿64,滑竿64穿过滑槽63且可在滑槽63内滑动,用于调整挡流板62位置,桶盖14上设置有进料口65,用于进料;
筒体13底端设置有出料口66,用于出料;
筒体13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67,用于出气,启动电机12带动搅拌叶片5转动,并配合辅助机构6混合并搅拌物料。
在四氧化三锰反应釜的正常工作过程中,通过进料口65添加物料于筒体13内,后加热筒体13,并启动电机12带动减速机68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16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5与扰流叶片61转动,并配合挡流板62,充分搅拌混合物料的同时带动物料在筒体13内循环,且通过热电偶2与PH探测器4配合实时监测筒体13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观察口3可观察筒体13内物料形态,进而加强了对物料的实时掌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包括支架(1)、电机(12),所述支架(1)内设置有筒体(13),所述筒体(13)顶端设置有桶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3)上纵向设置有两个热电偶(2),所述桶盖(14)上设置有观察口(3)以及PH探测器(4),所述PH探测器(4)深入所述筒体(13)内,所述热电偶(2)与所述PH探测器(4)配合实时监测所述筒体(13)内物料物理状态,且同时通过所述观察口(3)可观察所述筒体(13)内物料形态;
所述筒体(13)内设置有搅拌叶片(5),所述搅拌叶片(5)与所述电机(12)连接,所述筒体(13)内设置有辅助机构(6),启动电机(12)带动所述搅拌叶片(5)转动,并配合所述辅助机构(6)混合并搅拌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4)顶端设置有轴承座(15),所述轴承座(15)内设置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轴(16)与所述电机(12)以及所述搅拌叶片(5)连接,启动电机(12)带动所述搅拌叶片(5)转动;
所述搅拌叶片(5)呈一定倾斜角度,且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轴(16)底端的扰流叶片(61),所述扰流叶片(61)采用弧形设计,且与所述筒体(13)底端内壁弧度相同,转动所述搅拌轴(16)带动所述扰流叶片(61)转动来带动所述筒体(13)底端的物料向四周扩散;
所述筒体(13)内壁上设置有挡流板(62),所述挡流板(62)凸出于所述筒体(13)内壁,转动所述扰流叶片(61)并配合所述挡流板(62)混合搅拌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62)上开设有滑槽(63),所述筒体(13)内壁上设置有滑竿(64),所述滑竿(64)穿过所述滑槽(63)且可在所述滑槽(63)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4)上设置有进料口(65);
所述筒体(13)底端设置有出料口(66);
所述筒体(13)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与所述轴承座(15)之间设置有减速机(68),所述搅拌轴(16)通过所述减速机(68)与所述电机(12)输出轴连接。
CN202122406699.X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Active CN215506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699.XU CN21550678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699.XU CN21550678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6786U true CN21550678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6699.XU Active CN21550678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四氧化三锰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6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541B (zh) 一种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及专用焙烧炉
CN102810668B (zh) 锂离子电池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7699692A (zh) 一种回收及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694166B (zh) 一种锂镍钴铝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49150B (zh) 一种镍锰钴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于制备镍锰钴复合氢氧化物的反应釜
CN107732229A (zh) 一种钛掺杂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7867B (zh) 铬掺杂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718095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ncm、nca的喷雾干燥法制备方法
CN103794778A (zh) 一种高密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836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602015A (zh) 一种氟掺杂的镍钴锰系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材料
CN105047900A (zh) 一种纳米片状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CN105789581A (zh) 高容量长循环富锂622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方法
CN102013481A (zh) 一种球形梯度富锂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3311532A (zh) 纳米级层状-尖晶石复合结构富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794780A (zh)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79020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23691A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405170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020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77462B (zh) 一种具有空心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35817A (zh) 一种含氧空位的层状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65216A (zh) 一种新型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
CN107546385A (zh) 一种制备LiNixMn1‑xO2二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938458A (zh) 一种锂电池用富锂材料的熔融盐-草酸盐共沉淀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