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0035U -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0035U
CN215490035U CN202121538970.9U CN202121538970U CN215490035U CN 215490035 U CN215490035 U CN 215490035U CN 202121538970 U CN202121538970 U CN 202121538970U CN 215490035 U CN215490035 U CN 215490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an assembly
wind wheel
volute
expans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89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福权
吴彦东
马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89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0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0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0035U/zh
Priority to BR112023024872A priority patent/BR112023024872A2/pt
Priority to PCT/CN2022/089939 priority patent/WO2023279817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39784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72571A/ko
Priority to AU2022308067A priority patent/AU2022308067A1/en
Priority to CA3219902A priority patent/CA321990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33Fan casings with volutes extending mainly in axial or radially inwar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Discharge tong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器,风机组件包括:涡壳,涡壳包括壳本体和连接在壳本体的开口处的涡舌;风轮,至少部分设置在壳本体内;涡舌包括扩流部和过流部,沿风轮的轴向,过流部位于扩流部的两侧,且过流部高于扩流部。本实用新型对涡壳的形状进行优化,涡舌包括配合使用的过流部和扩流部,降低过流部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均匀性,有效提升了风机组件的运行性能。

Description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机组件是空调器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优劣决定着空调器的尺寸、性能及声品质。相关技术中,风机组件的在出风处的出风速度不同(中部的流速大于周侧的流速),这使得风机组件以及空调器的噪声较大,且影响了风机的送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涡壳,涡壳包括壳本体和连接在壳本体的开口处的涡舌;风轮,至少部分设置在壳本体内;涡舌包括扩流部和过流部,沿风轮的轴向,过流部位于扩流部的两侧,且过流部高于扩流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包括涡壳和风轮。其中,涡壳包括壳本体和连接在壳本体的开口处的涡舌,风轮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本体内。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风轮转动可从外部吸入气流至壳本体内,气流经过风轮加压后流经涡舌后排出。
特别地,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从风轮流出的气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风轮的轴向上,越靠近中部的位置的风量越大,而风量越大的地方气流流速也相应越快。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涡舌的形状进行优化,涡舌包括扩流部和过流部,并且保证过流部高于扩流部设置,使得扩流部的相对位置较低。这样,可有效扩大过流部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过流部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使得风机组件的整体流速相对较为均匀。
并且,沿风轮的轴向,过流部位于扩流部的两侧,使得扩流部位于中部的位置,保证了扩流部与过流部的分布位于与风轮流出的气流量分布相匹配。扩流部低于过流部设置,使得扩流部可用于增大其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其所在位置的气流流速。这样,通过上述过流部和扩流部的配合,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均匀性。
这样,在相同工作声音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能送出更大的风量,满足更大空间的空气调节。对应地,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具有更低的工作声音,提高了风机组件的舒适性。对应地,在相同风量以及相同工作声音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具有更小的体积,满足更低的成本或者适应更多元化的安装空间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涡壳的形状进行优化,涡舌包括配合使用的过流部和扩流部,降低过流部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均匀性,有效提升了风机组件的运行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风机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涡舌还包括舌本体,扩流部和过流部设置在舌本体,扩流部凹陷于舌本体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扩流部包括一个弧线、或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弧线。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自扩流部的中部向两端部,扩流部的高度同步上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在涡壳的出风方向上,扩流部的高度逐渐升高。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扩流部包括直线,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扩流部包括圆弧线,圆弧线在靠近风轮一端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扩流部衔接于壳本体104的内壁。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扩流部与壳本体10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圆角。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扩流部的最大深度与涡舌的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并小于或等于0.1。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涡舌还包括沉台,沉台设置在过流部,位于扩流部的两侧。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沿风轮轴向,涡壳的进风口位于风轮的两侧;风机组件还包括集流器,集流器设置在涡壳的进风口。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涡壳包括相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扩流部和过流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风机组件。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风机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风轮);
图2是图1所示风机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风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风机组件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一壳体的侧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第一壳体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所示第一壳体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涡壳,104壳本体,106舌本体,108扩流部,110过流部,112涡舌,114沉台,116集流器,118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22进风口,12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和空调器。图3中虚线箭头表示涡壳102的出风方向;图2和图4中点画线L1表示基准面L1,图7中直线L2表示水平面,图4中点画线O所指引的方向为风轮的轴向。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涡壳102和风轮(图中未示出)。
其中,如图3所示,涡壳102包括壳本体104和连接在壳本体104的开口处的涡舌112,风轮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本体104内;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风轮转动可从外部吸入气流至壳本体104内,气流经过风轮加压后经过排出。
特别地,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从风轮流出的气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风轮的轴向上,越靠近中部的位置的风量越大,而风量越大的地方气流流速也相应越快。因此,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对涡壳102的形状进行优化,在涡舌112包括有配合使用的过流部110和扩流部108,保证过流部110高于扩流部108设置,使得扩流部108的相对位置较低。这样,可有效扩大涡舌112处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使得风机组件的整体流速相对较为均匀。
并且,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沿风轮的轴向,过流部110位于扩流部108的两侧,使得扩流部108位于中部的位置,保证了扩流部108与过流部110的分布位于与风轮流出的气流量分布相匹配。扩流部108低于过流部110设置,使得扩流部108可用于增大其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其所在位置的气流流速。这样,通过上述过流部110和扩流部108的配合,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均匀性。
这样,在相同工作声音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出的风机组件能送出更大的风量,满足更大空间的空气调节。对应地,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出的风机组件具有更低的工作声音,提高了风机组件的舒适性。对应地,在相同风量以及相同工作声音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出的风机组件具有更小的体积,满足更低的成本或者适应更多元化的安装空间要求。
因此,本实施例对涡壳102的形状进行优化,涡舌112包括配合使用的过流部110和扩流部108,降低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均匀性,有效提升了风机组件的运行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6所示,涡舌112还包括舌本体106,舌本体106连接到壳本体104的开口处,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均设置在舌本体106上。
此外,过流部110平齐于舌本体106的内壁设置,在风机组件运行的过程中,直接通过舌本体106的内壁对气流进行导流和分流,使得经过风轮加压后的气流流经过流部110并最终排出。具体地,舌本体106的内壁限定出上述过流部110。
此外,扩流部108凹陷于舌本体106设置。这样,保证扩流部108低于过流部110设置,也即保证了扩流部108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要大于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扩流部108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进而使得扩流部108所在位置的气流流速与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气流流速一致,实现了整个风机组件的匀速送风。具体地,舌本体106的内部设置有凹槽,通过该凹陷限定出上述扩流部108。
本实施例中涡舌112的结构简单,并且可简化涡舌112以及整个风机组件的结构,同时便于涡舌112以及整个风机组件的制造。并且,凹陷的扩流部108可进一步降低其所在位置的风阻。这样,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可通过更高的静压来克服涡壳102中的阻力,同时使得风量在涡壳102内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此外,沿涡壳102的出风方向,扩流部108可以与壳本体104直接衔接,也可以在扩流部108可以与壳本体104之间设置圆角,进而通过圆角将扩流部108与壳本体104衔接起来。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保证扩流部108与壳本体104的内壁之间平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2和图4所示,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具体地,定义到风轮两轴向端面距离相等的平面为基准面L1,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的中心位于基准面L1上,沿风轮的轴向,从基准面L1到两侧,扩流部108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具体地,扩流部108的深度即为扩流部108的凹陷深度。
本实施对扩流部108的深度进行优化,使得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这样,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由中心向两侧的深度逐渐减小,也就使得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的扩流效果逐渐减小。也即,在沿风轮的轴向,从扩流部108的中部到两侧位置过流面积逐渐减小。
特别地,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沿风轮的轴向,基准面L1处的风量最大,从基准面L1向两侧的风量逐渐减少。因此,本实施例在涡舌112设置扩流部108的基础上,对扩流部108的深度进一步优化,使得在扩流部108的深度与其所在位置的风量相匹配,保证扩流部108在基准面L1的深度最大,在两侧的深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保证扩流部108所在位置的气流流速一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可以包括一个弧线、也可以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弧线。这样,基准面L1的深度逐渐增大或减小,并保证了基准面L1在风轮的轴向上处于平滑的状态,一方面保证扩流部108的整体结构协调,另一方面保证了扩流部108不会在涡壳102内产生风阻,以保证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自扩流部108的中部向两端部,扩流部108的高度同步上升。也即,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关于基准面L1对称设置。
特别地,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从风轮中流出的气流从基准面L1朝向两侧是逐渐较小的,并且风量的多少负相关于其所在位置到基准面L1的距离。因此,本实施例根据风量的分布规律对扩流部108的形状进行优化,保证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关于基准面L1对称设置。也即,保证了扩流部108的形状与风量分布相匹配,保证了基准面L1在风轮的轴向上处于平滑的状态,一方面保证扩流部108的整体结构协调,另一方面保证了扩流部108不会在涡壳102内产生风阻,以保证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5和图7所示,扩流部108连接于壳本体104内壁的一端,低于扩流部108连接于舌本体106内壁的一端。也即,沿涡壳102的出风方向,扩流部108的高度逐渐升高。
这样,通过对扩流部108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了扩流部108与涡舌112的内壁的平滑连接。这样,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可保证气流顺畅地从壳本体104流出,并且保证了气流在经过扩流部108时处于平稳过渡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5和图7所示,在空调器安装完成后,涡壳102的出风口124水平设置。其中,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包括直线。此外,该直线与水平面L2之间的第一夹角θ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也即,沿涡壳102的出风方向,保证扩流部108的壁面与送风方向之间存在8°到12°的倾斜角度,并且保证扩流部108朝向壳本体104的一侧的位置较低。
这样,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经过风轮加压后的气流首先流向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所在的位置;由于扩流部108的壁面与水平面L2之间存在8°到12°的倾斜角度,使得气流可顺畅地流向扩流部108;并且由于扩流部108低于扩流部108,保证了流经扩流部108的气流的流速降低,并与流经过流部110的气流的流速相匹配。这样,首先可保证整个风机组件的送风速度均匀,其次是可保证气流平稳且高效地流经扩流部108,以降低风机组件的工作噪声,提升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可以为8°、9°、10°、11°、12°等,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只要是可以达到降噪和提升送风效率,均是可以实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空调器安装完成后,涡壳102的出风口124水平设置。其中,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包括圆弧线(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此外,该圆弧线在靠近风轮一端的切线与水平面L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并且第二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也即,沿涡壳102的出风方向,保证扩流部108的壁面与送风方向之间存在8°到12°的倾斜角度,并且保证扩流部108朝向壳本体104的一侧的位置较低。
这样,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经过风轮加压后的气流首先流向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所在的位置;由于扩流部108的壁面与水平面L2之间存在8°到12°的倾斜角度,使得气流可顺畅地流向扩流部108;并且由于扩流部108低于扩流部108,保证了流经扩流部108的气流的流速降低,并与流经过流部110的气流的流速相匹配。这样,首先可保证整个风机组件的送风速度均匀,其次是可保证气流平稳且高效地流经扩流部108,以降低风机组件的工作噪声,提升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夹角可以为8°、9°、10°、11°、12°等,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只要是可以达到降噪和提升送风效率,均是可以实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对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和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进行优化,保证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并小于或等于0.1。这样,保证了扩流部108在涡舌112的最大凹陷深度相匹配,也即保证了扩流部108在涡舌112的最大凹陷尺寸适宜。
具体地,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直接影响了其扩流效果。也就是说,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越大,其深度最大的位置的扩流效果越好,对气流的流速降低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本实施例设计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保证了扩流部108足够的扩流效果。
此外,若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过大,扩流部108会导致整个涡舌112的强度较低。因此,本实施例设计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轴向尺寸L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1,进而保证扩流部108与涡舌112结构相匹配,在保证扩流效果的同时保证了涡舌112的强度,进而保证涡舌112以及整个风机组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中,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可以为0.05、0.06、0.07、0.08、0.09、0.1等,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只要是可以包括扩流部108具有足够的扩流效果和较强的强度,均是可以实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6所示,风机组件还包括沉台114。其中,沉台114设置在过流部110,并且位于扩流部108的两侧。在过流部110设置有沉台114,可保证在涡舌112处,涡壳102的内壁与风轮外缘之间的最小间隙,同时可减小气流对涡壳102的冲击,优化了涡壳102内部的流场,有效抑制气流在涡舌112处产生涡流,在保证风机组件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风机的涡流噪声,进而改善了风机组件的使用舒适性,保证了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涡舌112还包括沉台114,沉台114设置在舌本体106,扩流部108位于两个沉台114之间。也即,本实施例在涡舌112靠近涡壳102两侧壁的位置设置有上述沉台114,并且保证沉台114位于扩流部108的两侧,保证扩流部108位于两个沉台114之间。特别地,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通过上述沉台114的设置,可保证涡舌112与风轮外缘之间的最小间隙,同时可减小气流对涡舌112的冲击,优化了涡壳102内部的流场,有效抑制气流在涡舌112处产生涡流,在保证风机组件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风机的涡流噪声,进而改善了风机组件的使用舒适性,保证了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涡壳102的进风口122位于风轮轴向的两侧,涡壳102的出风口124位于风轮径向的侧方。这样,在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外部空气可从风轮轴向的两侧进入到涡壳102内部,经过风轮加压后从风轮径向侧方的出风口124排出。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风机组件还包括集流器116。其中,集流器116设置在涡壳102上,并可位于涡壳102的进风口122处。这样,在风机组件使用过程在,集流器116可在涡壳102的进风口122处起到良好的集流和导流效果,进而提升风机组件的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涡壳102包括相连接第一壳体118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8设有上述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具体地,第一壳体118为涡壳102的下壳体,第二壳体120为涡壳102的上壳体,第一壳体118设置有上述涡舌112,涡舌112设置有上述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
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组件。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因此,具有上述风机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涡壳102和风轮。本实施例对涡壳102的形状进行优化,在涡舌112包括有配合使用的过流部110和扩流部108,保证过流部110高于扩流部108设置,使得扩流部108的相对位置较低。这样,可有效扩大涡舌112处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过流部110所在位置的气流的流速,使得风机组件的整体流速相对较为均匀。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涡舌112还包括舌本体106,舌本体106连接到壳本体104的开口处,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均设置在舌本体106上;过流部110平齐于舌本体106的内壁设置,扩流部108凹陷于舌本体106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对扩流部108的深度进行优化,使得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也即,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由中心向两侧的深度逐渐减小,也就使得沿风轮的轴向,扩流部108的扩流效果逐渐减小。此外,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可以包括一个弧线、也可以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弧线,保证了基准面L1在风轮的轴向上处于平滑的状态。此外,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关于基准面L1对称设置,保证扩流部108的形状与风量分布相匹配。此外,沿涡壳102的出风方向,扩流部108的高度逐渐升高,保证气流顺畅地从扩流部108流过,并且保证了气流在经过扩流部108时处于平稳过渡的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空调器安装完成后,涡壳102的出风口124水平设置。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108,当扩流部108包括直线时,该直线与水平面L2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θ,并且第一夹角θ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当扩流部108包括圆弧线时,该圆弧线在靠近风轮一端的切线与水平面L2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并且第二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对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和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进行优化,保证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L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并小于或等于0.1。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涡舌112还包括沉台114,沉台114设置在过流部110,并且位于扩流部108的两侧。这样,可保证涡壳102的内壁与风轮外缘之间的最小间隙,同时可减小气流对涡壳102的冲击,优化了涡壳102内部的流场,有效抑制气流在涡舌112处产生涡流,在保证风机组件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风机的涡流噪声,进而改善了风机组件的使用舒适性,保证了风机组件的送风效率。具体地,沉台114设置在涡舌112,扩流部108位于两个沉台11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涡壳102的进风口122位于风轮轴向的两侧,涡壳102的出风口124位于风轮径向的侧方。此外,涡壳102的进风口122处设置有集流器116,集流器116可在涡壳102的进风口122处起到良好的集流和导流效果,进而提升风机组件的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具体实施例中,风机组件是空调器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优劣决定着空调器的尺寸、性能及声品质。目前受于风机组件技术上的制约,空调器普遍噪声比较大,尺寸也比较大,换热效果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可上述空调器噪声大,尺寸大,换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包括涡壳102、风轮、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涡壳102包括壳本体104和连接在壳本体104的开口处的涡舌112。其中,如图4所示,涡舌112包括配合使用的扩流部108和过流部110,且扩流部108呈下凹的状态并低于过流部110(下凹方向指向涡舌112的外部)。此外,如图4所示,定义到风轮两轴向端面距离相等的平面为基准面L1,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关于基准面L1对称设置。此外,沿风轮的径向截取扩流部108,如图7所示,当扩流部108包括直线时,直线与水平面L2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θ,第一夹角θ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当扩流部108包括圆弧线,圆弧线在靠近风轮一端的切线与水平面L2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此外,扩流部108的最大深度H与涡舌112的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并小于或等于0.1。此外,沿风轮的轴向截取扩流部108,扩流部108包括一个弧线、或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弧线。此外,在涡壳102的送风方向上,扩流部108可以直接衔接于壳本体104的内壁,也可以是扩流部108与壳本体10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圆角。此外,如图6所示,可以在过流部110的位置设置有沉台114。
在相同噪声的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的空调器能送出更大的风量,满足更大空间的空气调节。对应地,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的空调器具有更低的噪声,可有效提升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的空调器具有更高的静压,以克服送风管路中的阻力,减少空调器中设备安装。对应地,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的空调器的换热器表面具有更均匀的风速分布。
在相同噪声和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的空调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满足更低的成本或者适应更多元化的安装空间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壳,所述涡壳包括壳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壳本体的开口处的涡舌;
风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内;
所述涡舌包括扩流部和过流部,沿所述风轮的轴向,所述过流部位于所述扩流部的两侧,且所述过流部高于所述扩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舌还包括舌本体,所述扩流部和所述过流部设置在所述舌本体,所述扩流部凹陷于所述舌本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的轴向,所述扩流部中部的深度大于两端部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的轴向截取所述扩流部,所述扩流部包括一个弧线、或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弧线。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涡壳的出风方向上,所述扩流部的高度逐渐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的径向截取所述扩流部,所述扩流部包括直线,所述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或
沿所述风轮的径向截取所述扩流部,所述扩流部包括圆弧线,所述圆弧线在靠近所述风轮一端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8°并小于或等于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的径向,所述扩流部衔接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或
沿所述风轮的径向,所述扩流部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流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涡舌的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并小于或等于0.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舌还包括沉台,所述沉台设置在所述过流部,位于所述扩流部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轮轴向,所述涡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风轮的两侧;
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集流器,所述集流器设置在所述涡壳的进风口。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CN202121538970.9U 2021-07-07 2021-07-07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15490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970.9U CN2154900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BR112023024872A BR112023024872A2 (pt) 2021-07-07 2022-04-28 Conjunto de ventiladores, e, ar condicionado
PCT/CN2022/089939 WO2023279817A1 (zh) 2021-07-07 2022-04-28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KR1020237039784A KR20230172571A (ko) 2021-07-07 2022-04-28 팬 어셈블리 및 공기조화기
AU2022308067A AU2022308067A1 (en) 2021-07-07 2022-04-28 Fa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CA3219902A CA3219902A1 (en) 2021-07-07 2022-04-28 Fa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970.9U CN2154900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0035U true CN21549003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2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8970.9U Active CN215490035U (zh) 2021-07-07 2021-07-07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172571A (zh)
CN (1) CN215490035U (zh)
AU (1) AU2022308067A1 (zh)
BR (1) BR112023024872A2 (zh)
CA (1) CA3219902A1 (zh)
WO (1) WO20232798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817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020A (ja) * 1986-06-27 1988-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横断流送風機
JP2005037001A (ja) * 2003-07-16 2005-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4539855B2 (ja) * 2005-06-30 2010-09-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1131163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浙江兴昌风机有限公司 改良结构的风机
JP4187032B2 (ja) * 2006-09-29 2008-11-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9270778A (ja) * 2008-05-08 2009-11-1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210196137U (zh) * 2019-07-12 2020-03-2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及其蜗壳和家用电器
CN210565177U (zh) * 2019-10-10 2020-05-1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机和烹饪器具
CN215490035U (zh) * 2021-07-07 2022-01-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817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9817A1 (zh) 2023-01-12
KR20230172571A (ko) 2023-12-22
CA3219902A1 (en) 2023-01-12
BR112023024872A2 (pt) 2024-02-15
AU2022308067A1 (en)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90035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1648538U (zh)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07225019U (zh) 车载空调及其离心风机安装结构
CN216111340U (zh)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12628179A (zh) 送风装置
CN108443978B (zh) 空调设备
CN215336667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20015591U (zh) 蜗壳和空调器
CN219433378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CN214120224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219934113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8915122U (zh) 天井机
CN21634663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87099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8862940U (zh) 降噪导流圈和风机
CN110887116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563754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13570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110887119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8864346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15672882U (zh) 蜗壳蜗舌组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1590933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45385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1251142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