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9101U - 摆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摆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9101U
CN215399101U CN202122251804.7U CN202122251804U CN215399101U CN 215399101 U CN215399101 U CN 215399101U CN 202122251804 U CN202122251804 U CN 202122251804U CN 215399101 U CN215399101 U CN 21539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wing
frame
elast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18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德
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de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de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de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de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18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9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动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摆动车辆,包括:车架、后轮支撑装置和摆动调节装置;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弹性件和调节部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撑装置连接;所述连接件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构造为锥台形,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调节部件适于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调节部件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连接件挤压所述弹性件的侧壁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摆动车辆,适于通过摆动调节装置进行摆动调节,来调节三轮车的平衡,提升骑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摆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摆动车辆。
背景技术
三轮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相关技术中,车架与后轮驱动单元是固定在一起的,骑行的时候很容易翻车,特别是已经习惯了骑两轮车(如自行车、摩托车)的人,难以驾驭三轮车。因此,如何对三轮车进行平衡调节以提升三轮车骑行稳定性,是研发人员持续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摆动车辆,适于通过摆动运动调节其的平衡,提升骑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动车辆,包括:
车架;
后轮支撑装置;
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弹性件和调节部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撑装置连接;所述连接件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构造为锥台形,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调节部件适于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调节部件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连接件挤压所述弹性件的侧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调节部件,所述锁固组件适于在锁固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固状态,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车架相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操作件、传动组件和卡接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件,所述操作件适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卡接件卡固的所述锁固状态以及在解除卡固的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架的前叉立管上设有锁架,所述操作件通过闸线连接于所述锁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接件构造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卡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接轴和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侧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构造有与所述弹性件的侧壁面形状相适配的调节面,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连接件,所述锁固组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调节件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架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摆动调节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震装置位于鞍座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摆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节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限制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安装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圆锥台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摆动车辆,包括:车架、后轮支撑装置和摆动调节装置;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弹性件和调节部件,连接件与车架连接,调节部件与后轮支撑装置连接;连接件构造有安装槽;弹性件构造为锥台形,弹性件设于安装槽内;调节部件适于相对于连接件转动,在调节部件相对转动过程中,调节部件与连接件配合挤压弹性件的侧壁面。弹性件可沿其轴线滚动,同时,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为调节部件和连接件提供转动空间,使得调节部件可相对于连接件摆动。并且弹性件为调节部件和连接件提供一定的阻力,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使得调节部件相对于连接件的转动作用力得到缓冲,保证调节部件能够稳定运动。
摆动车辆可为三轮车,摆动车辆包括车架和具有支撑后轮功能的后轮支撑装置,车架由前轮支撑且具有乘用鞍座,摆动调节装置连接车架与后轮支撑装置;摆动调节装置可安装在鞍座下方,车架能够通过摆动调节装置相对于后轮支撑装置左右摆动(可称之为横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摆动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摆动调节装置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锁固组件、连接件与连接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锁固组件、调节件与连接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摆动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车辆的平衡状态以及左右摆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件;101、安装槽;102、第一插接部;103、第一固定部;2、弹性件;201、侧壁面;202、大端面;203、小端面;204、轴向限位部;3、调节部件;301、连接轴;302、调节件;3021、调节面;3022、第二插接部;4、锁固组件;401、传动组件;402、卡接件;5、壳体;501、第一外壳;5011、第二固定部;502、第二外壳;503、安装孔;6、车架;7、减震装置;8、锁架;9、前轮;10、后轮;11、前叉立管;12、后轮支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提供一种摆动车辆,包括:车架6、后轮支撑装置12和摆动调节装置;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1、弹性件2和调节部件3,连接件1与车架6连接,调节部件3与后轮支撑装置12连接;连接件1构造有安装槽101;弹性件2构造为锥台形,弹性件2设于安装槽101内;调节部件3适于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在调节部件3相对转动过程中,调节部件3与连接件1配合挤压弹性件2的侧壁面201。弹性件2可沿其轴线滚动,同时,弹性件2的弹性变形,能为调节部件3和连接件1提供转动空间,使得调节部件3可相对于连接件1摆动。并且弹性件2为调节部件3和连接件1提供一定的阻力,通过弹性件2的弹性变形,使得调节部件3相对于连接件1的转动作用力得到缓冲,保证调节部件3能够稳定运动。
其中,锥台形的弹性件2,与调节部件3、连接件1的运动幅度相近,相对于圆柱形或长方体的结构,锥台形的弹性件2与调节部件3、连接件1配合更稳定,可提升调节部件3与连接件1的受力稳定性,使调节部件3相对转动过程更加顺畅、更易操控,还可提升摆动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摆动车辆可为三轮车(如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或人力三轮车),摆动车辆包括车架6和具有支撑后轮10功能的后轮支撑装置12(当摆动车辆为电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后轮支撑装置12可以力较为具有驱动前进功能的后轮驱动装置),车架6由前轮9支撑且具有乘用鞍座,摆动调节装置连接车架6与后轮支撑装置12;也就是,连接件1与车架6固定连接,调节部件3与后轮支撑装置12连接,摆动调节装置可安装在鞍座下方,车架6能够通过摆动调节装置相对于后轮支撑装置12左右摆动(可称之为横摆)。其中,车架6以调节部件3的转动中心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转弯行驶过程中,骑行者的重心发生变化,通过鞍座向其下方的摆动调节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车架6左右摆动,此时调节部件3与连接件1相对运动,使得调节部件3不会随车架6的摆动而摆动,调节部件3与后轮支撑装置12可保持平稳,此时,弹性件2可在左右30°范围内滚动,车架6摆动幅度在60°以内的情况下,可减少车辆在转弯时的离心力,可以平稳骑行,从而有效的降低车辆转弯的倾翻几率,提高安全系数,还提高了后轮10相对于路面的追随性,从而使骑行与乘坐更舒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5所示,摆动车辆还包括锁固组件4,锁固组件4连接车架6与调节部件3,锁固组件4适于在锁固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固状态,调节部件3与车架6相固定,在解锁状态,调节部件3可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调节。
其中,骑行过程中,锁固组件4一般处于解锁状态,以使车辆可摆动调节;停车时,锁固组件4一般处于锁固状态,以使车辆稳定。
锁固组件4包括操作件、传动组件401与卡接件402,卡接件402连接在调节部件3上,传动组件401与连接件1相连接,操作件适于驱动传动组件401与卡接件402卡固的锁固状态以及在解除卡固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骑行者通过操作件调控锁固组件4的状态。
其中,当摆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5,传动组件401可直接连接在连接件1上,或者传动组件401连接于壳体5,连接件1连接于壳体5内。操作件可设置在方便骑行者操作的位置,如车把、前叉立管11或车架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至图5所示,卡接件402构造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卡接槽,传动组件401通过卡接至少一个卡接槽而对卡接件402进行锁固。
多个卡接槽的结构,传动组件401卡接不同位置的卡接槽,使得调节部件3可在多个角度位置进行卡接锁固;或者,传动组件401同时卡接多个卡接槽,保证锁固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10所示,车架6的前叉立管11上设有锁架8,操作件连接于锁架8,方便骑行者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件3包括连接轴301和套设于连接轴301外侧的调节件302,调节件302构造有与弹性件2的侧壁面201形状相适配的调节面3021,连接轴301贯穿连接件1,锁固组件4、连接件1和调节件302沿连接轴301的轴向排布。连接轴301用于与后轮支撑装置12连接,调节件302套设在连接轴301的外侧,调节件302与弹性件2接触,连接件1摆动时,调节件302可保持稳定。
调节部件3为连接轴301与调节件302的组合结构,结构简单,且方便安装。
其中,当弹性件2为锥台形,调节面3021为与锥台形的侧壁面201相适配的曲面,保证调节件302与弹性件2的贴合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所示,连接件1与调节件302构造有相适配的第一插接部102和第二插接部3022,第一插接部102与第二插接部3022相插接并限制连接件1的轴向运动范围,以限制出连接件1的轴向位置。第一插接部102与第二插接部3022之间设置间隙,此间隙为连接件1摆动调节提供活动空间,以使得连接件1可相对于调节件302进行摆动调节。
第一插接部102为通过连接件1限制出的限位台阶,第二插接部3022为调节件302上的凸起,第二插接部3022插接在第一插接部102内,第一插接部102通过台阶结构进行限位调节,避免第二插接部3022滑出第一插接部102。
第一插接部102为两端贯通的结构,连接轴301通过第一插接部102穿过连接件1,连接轴301的一端连接后轮支撑装置12,另一端连接锁固组件4,锁固组件4可将调节部件3与连接件1进行锁固或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302构造有加强筋,加强筋与调节件302相背,加强筋对调节件302进行加强支撑,提升调节件30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车架6连接有减震装置7,减震装置7连接车架6与摆动调节装置,减震装置7对高度方向进行减震和缓冲。
减震装置7连接于摆动调节装置的壳体5,安装方便,且减震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7位于鞍座下方,以使坐在鞍座上的骑行者骑行更加舒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摆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5,连接件1、弹性件2和调节部件3位于壳体5内,壳体5对连接件1与调节部件3进行罩扣保护,阻止灰尘进入连接件1与调节部件3之间,保证调节部件3能够灵活调节。壳体5限制出安装孔503,安装孔503内贯穿连接于车架6的安装轴,摆动调节装置的固定方式简便且方便拆装。
其中,壳体5包括第一外壳501和第二外壳502,第一外壳501与第二外壳502可以为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第一外壳501与第二外壳502的结构形式不限,方便在车架6上安装并且能够对调节部件3、弹性件2以及连接件1进行保护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4以及图7所示,连接件1构造有第一固定部103,壳体5构造有第二固定部5011,第一固定部103限位于第二固定部5011,使得连接件1与壳体5保持固定。其中,第一固定部103可以为凸出于连接件1表面的凸块结构,第二固定部5011为与第一固定部103适配的凹槽,结构简单且固定稳定,方便定位和拆装。
其中,第二固定部5011可设置在第一外壳501与第二外壳502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和图10所示,弹性件2构造为圆锥台形,调节面3021为与圆锥台适配的平滑曲面。调节部件3与连接件1相对转动时,弹性件2也可以进行转动,以减小连接件1的转动阻力,保证摆动调节的稳定性。
弹性件2可采用橡胶材料、硅胶材料等制成。
参考图7和图8所示,弹性件2具有位于侧壁面201两端的小端面203和大端面202,小端面203朝向连接件1的中心轴线,大端面202朝向连接件1的外壁。也就是,弹性件2的两端可分为大端和小端,大端的端面可以理解为大端面202,小端的端面可以理解为小端面203,大端面202的面积大于小端面203的面积,侧壁面201从大端向小端渐缩。弹性件2的小端朝向连接件1的中心轴线,也可以理解为小端朝内;大端朝向连接件1的外壁,也可以理解为大端朝外,有助于增大连接件1与侧壁面201的接触面积、以及调节部件3与侧壁面201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件1和调节部件3得到稳定支撑,并且弹性件2受力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构造有轴向限位部204,轴向限位部204抵接连接件1以限制弹性件2的轴向运动,使得弹性件2在其轴向保持稳定,避免弹性件2沿自身的轴向滑动而影响其对连接件1和调节部件3的支撑稳定性。
其中,轴向限位部204可以设置在侧壁面201、大端面202与小端面203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示,轴向限位部204为位于弹性件2至少一端的凸起结构,结构简单且限位效果好。凸起结构抵接连接件1的端面,连接件1无需额外加工其他结构,有助于简化连接件1的结构。
其中,凸起结构可以为半球形凸起、矩形凸起、锥台形凸起或其他形状的凸起,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参考图8所示,轴向限位部204为设置在大端面202与小端面203的半球形凸起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轴向限位部204还可以设置为凹槽(图中未示意),连接件1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至图8所示,弹性件2构造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受力均匀且稳定性好,并且,实心结构有助于增长弹性件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说明的是,当人坐于鞍座上且身体左右摆动时,带动车架6摆动,车架6带动连接件1摆动,后轮支撑装置12与摆动调节装置的连接轴301、调节件302以及卡接件402连接为一体,由于连接件1与调节件302产生相对运动,后轮支撑装置12不随车架6摆动而摆动,连接件1与调节件302是通过凹凸结构相适配,将弹性件2设置在连接件1与调节件302之间,连接件1与调节件302相对运动时,调节件302挤压弹性件2,弹性件2会转动和产生变形,达到阻尼作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后轮支撑装置;
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弹性件和调节部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撑装置连接;所述连接件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构造为锥台形,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调节部件适于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调节部件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连接件挤压所述弹性件的侧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调节部件,所述锁固组件适于在锁固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固状态,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车架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操作件、传动组件和卡接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件,所述操作件适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卡接件卡固的所述锁固状态以及在解除卡固的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叉立管上设有锁架,所述操作件通过闸线连接于所述锁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构造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卡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接轴和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侧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构造有与所述弹性件的侧壁面形状相适配的调节面,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连接件,所述锁固组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调节件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摆动调节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位于鞍座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节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限制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安装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圆锥台形。
CN202122251804.7U 2021-09-16 2021-09-16 摆动车辆 Active CN21539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804.7U CN21539910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摆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804.7U CN21539910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摆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9101U true CN21539910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1804.7U Active CN21539910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摆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9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98853B2 (ja) 自転車前輪制御機構
CA2926860A1 (en) Two-wheeled vehicle with rear-wheel suspension
EP3536592B1 (en) Straddled electric vehicle
CN215399101U (zh) 摆动车辆
CN2925443Y (zh) 避震型轮椅
JP2010532291A (ja) オートバイサイドカー
US20220266943A1 (en) Damping mechanism and vehicle
EP2698309B1 (en) Tricycle providing two riding modes
CN215399098U (zh) 摆动调节装置
US20020121756A1 (en) Scooter rear wheels provided with suspension mechanism
CN215399100U (zh) 锁止装置及摆动车辆
EP0937636B1 (en) A unit swing-type motorcycle engine supporting structure
CN212267178U (zh) 具有锁止功能的摇摆车
CN213473395U (zh) 代步车底盘
JP3995742B2 (ja) バックミラー支持構造
CN212580061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
CN212267177U (zh) 具有摇摆功能的摇摆车
CN220562878U (zh)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EP3536590B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212267174U (zh) 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摇摆车
CN217673006U (zh) 一种滑板车
CN201082747Y (zh) 一种摩托车方向把管平衡机构
CN220743278U (zh) 前悬挂
CN210284458U (zh) 单车
CN218505599U (zh) 一种悬挂结构及运动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