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878U -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2878U
CN220562878U CN202321938782.4U CN202321938782U CN220562878U CN 220562878 U CN220562878 U CN 220562878U CN 202321938782 U CN202321938782 U CN 202321938782U CN 220562878 U CN220562878 U CN 220562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fork
hole
damping
scoo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87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勇强
李元勇
蔡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b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b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b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b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87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2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2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2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它包括后叉总成、后挡泥板总成和减震总成,减震总成包括减震件和外壳体,减震件包括中轴、弹性减震体和中壳体,弹性减震体套设在中轴外侧且与中轴固定连接,中壳体套设在弹性减震体外侧且与弹性减震体固定连接,外壳体套设在中壳体外侧且与中壳体固定连接,外壳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限制减震件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中轴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中轴同轴的连接柱,连接柱伸出对应一侧的限位组件,后叉总成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叉臂,后叉臂前端与对应一侧的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总成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便于减震总成的更换维护,且减震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滑板车由于具有折叠速度快,体积小,随身携带方便,在比较拥挤的路面也能穿梭行驶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滑板车在经过不平整路段时容易产生颠簸,影响安全行驶以及舒适度,所以越来越多的滑板车增加了减震结构。然而,目前滑板车后叉上的减震结构通过减震弹簧实现减震,往往结构复杂,不能拆卸,长时间在路况较差路面行驶后,减震结构衰减严重,减震结构不便于更换,极大的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减震总成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便于减震总成的更换维护,且减震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包括后叉总成、后挡泥板总成和减震总成,所述减震总成包括减震件和外壳体,所述减震件包括中轴、弹性减震体和中壳体,所述弹性减震体套设在中轴外侧且与中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壳体套设在弹性减震体外侧且与弹性减震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套设在中壳体外侧且与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限制减震件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中轴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中轴同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伸出对应一侧的限位组件,所述后叉总成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叉臂,所述后叉臂前端与对应一侧的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后挡泥板总成前端位于两个后叉臂之间且与两个后叉臂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总成与滑板车的车架后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方案中,当滑板车经过不平整路段时,如果后轮上下颠簸,后轮带动后叉臂转动,后叉臂带动与其连接的中轴转动,中轴转动使得弹性减震体形变,弹性减震体对中轴施加旋转复位的力,起到减震作用,减震效果好。
减震总成结构简单,与滑板车的车架可拆卸连接,后叉总成与减震总成也是可拆卸连接,当减震总成长时间使用后衰减严重时,可方便的将减震总成拆卸下来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供连接柱穿过的穿孔,所述连接柱包括内连接部以及位于内连接部外侧的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通过轴承与穿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部与对应一侧的后叉臂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
外壳体左右两侧的端盖将减震件限制在外壳体内,只有两端连接柱的外连接部伸出穿孔与后叉臂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连接部包括限位块以及位于限位块外侧的螺纹柱,所述后叉臂前端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块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的限位孔内,所述螺纹柱伸出限位孔,所述螺纹柱上设有法兰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后端设有开口向后的凹槽,所述减震总成位于凹槽内,所述端盖外侧设有与端盖垂直的多个内螺纹管,所述端盖上与内螺纹管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同轴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外壳体上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第一螺纹孔同轴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凹槽内壁上与内螺纹管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同轴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贯穿车架,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螺纹孔、内螺纹管、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将减震总成与车架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管为两个,两个内螺纹管设置在端盖的一条对角线上。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内螺纹管位于同侧的后叉臂上方,该内螺纹管上套设有呈圆形的防撞垫块,所述后叉臂上与防撞垫块对应位置设有与防撞垫块匹配的缺口。
防撞垫块起限位作用,用于防止后叉臂向上转动过度。
作为优选,当后叉臂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防撞垫块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的缺口内且与缺口紧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减震体沿轴向设有与中轴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中轴外壁前后对称设有凸出筋,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与凸出筋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容纳凸出筋的容纳槽,所述中轴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凸出筋位于对应的容纳槽内。
当滑板车经过不平整路段时,如果后轮上下颠簸,后轮带动后叉臂转动,后叉臂带动与其连接的中轴转动,中轴的凸出筋转动使得弹性减震体形变,弹性减震体对凸出筋施加旋转复位的力,起到减震作用,减震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体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弹性减震体匹配,所述弹性减震体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与第一限位槽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槽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弹性减震体位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凸起插入对应一侧的第一限位槽,限制弹性减震体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中壳体匹配,所述中壳体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通孔内壁与第二限位槽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二限位槽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中壳体位于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限位凸起插入对应一侧的第二限位槽,限制中壳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震总成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便于减震总成的更换维护,且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减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减震总成的爆炸图;
图6是减震总成的左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减震总成的正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图10是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叉总成,2、后挡泥板总成,3、外壳体,4、中轴,5、弹性减震体,6、中壳体,7、连接柱,8、后叉臂,9、车架,10、端盖,11、穿孔,12、内连接部,13、轴承,14、限位块,15、螺纹柱,16、限位孔,17、法兰螺母,18、凹槽,19、内螺纹管,20、第一螺纹孔,21、第二螺纹孔,22、第三螺纹孔,23、螺栓,24、防撞垫块,25、缺口,26、第一通孔,27、凸出筋,28、容纳槽,29、第二通孔,30、第一限位槽,31、第一限位凸起,32、第三通孔,33、第二限位槽,34、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后叉总成1、后挡泥板总成2和减震总成,减震总成包括减震件和外壳体3,外壳体3的外壁呈方形,减震件包括中轴4、弹性减震体5和中壳体6,弹性减震体5套设在中轴4外侧且与中轴4固定连接,中壳体6套设在弹性减震体5外侧且与弹性减震体5固定连接,外壳体3套设在中壳体6外侧且与中壳体6固定连接,外壳体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限制减震件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中轴4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中轴4同轴的连接柱7,连接柱7伸出对应一侧的限位组件,后叉总成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叉臂8,后叉臂8前端与对应一侧的连接柱7可拆卸连接,后挡泥板总成2前端位于两个后叉臂8之间且与两个后叉臂8固定连接,减震总成与滑板车的车架9后端可拆卸连接。
限位组件包括端盖10,端盖10上设有供连接柱7穿过的穿孔11,连接柱7包括内连接部12以及位于内连接部12外侧的外连接部,内连接部12通过轴承13与穿孔11内壁转动连接,外连接部与对应一侧的后叉臂8前端可拆卸连接,端盖10与外壳体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外连接部包括限位块14以及位于限位块14外侧的螺纹柱15,限位块14呈方形,后叉臂8前端设有与限位块14匹配的限位孔16,限位块14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8的限位孔16内,螺纹柱15伸出限位孔16,螺纹柱15上设有法兰螺母17。
车架9后端设有开口向后的凹槽18,减震总成位于凹槽18内,端盖10外侧设有与端盖10垂直的两个内螺纹管19,端盖10上与内螺纹管19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19同轴连通的第一螺纹孔20,外壳体3上与第一螺纹孔20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第一螺纹孔20同轴连通的第二螺纹孔21,凹槽18内壁上与内螺纹管19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19同轴的第三螺纹孔22,第三螺纹孔22贯穿车架9,第三螺纹孔22内设有螺栓23,螺栓23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2、内螺纹管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1将减震总成与车架9锁紧。
两个内螺纹管19设置在端盖10的一条对角线上。其中一个内螺纹管19位于同侧的后叉臂8上方,该内螺纹管19上套设有呈圆形的防撞垫块24,后叉臂8上与防撞垫块24对应位置设有与防撞垫块24匹配的缺口25。当后叉臂8处于水平位置时,防撞垫块24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8的缺口25内且与缺口25紧贴。
弹性减震体5沿轴向设有与中轴4匹配的第一通孔26,中轴4外壁前后对称设有凸出筋27,第一通孔26内壁与凸出筋27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容纳凸出筋27的容纳槽28,中轴4位于第一通孔26内,凸出筋27位于对应的容纳槽28内。
中壳体6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二通孔29,第二通孔29与弹性减震体5匹配,弹性减震体5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槽30,第二通孔29内壁与第一限位槽30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槽30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31,弹性减震体5位于第二通孔29内,第一限位凸起31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30内。第一限位凸起31插入对应一侧的第一限位槽30,限制弹性减震体转动。
外壳体3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三通孔32,第三通孔32与中壳体6匹配,中壳体6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槽33,第三通孔32内壁与第二限位槽33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二限位槽33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34,中壳体6位于第三通孔32内,第二限位凸起34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33内。第二限位凸起34插入对应一侧的第二限位槽33,限制中壳体转动。
在本方案中,中轴与中壳体之间的弹性减震体由PU材料灌注而成,外壳体左右两侧的端盖将减震件限制在外壳体内,只有两端连接柱的外连接部伸出穿孔与后叉臂可拆卸连接,后轮安装在后叉总成后端。
当滑板车经过不平整路段时,如果后轮上下颠簸,后轮带动后叉臂转动,后叉臂带动与其连接的中轴转动,中轴的凸出筋转动使得弹性减震体形变,弹性减震体对凸出筋施加旋转复位的力,起到减震作用,减震效果好。防撞垫块起限位作用,用于防止后叉臂向上转动过度。
减震总成结构简单,与滑板车的车架可拆卸连接,后叉总成与减震总成也是可拆卸连接,减震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当减震总成长时间使用后衰减严重时,可方便的将减震件拆卸下来更换。

Claims (10)

1.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包括后叉总成(1)、后挡泥板总成(2)和减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总成包括减震件和外壳体(3),所述减震件包括中轴(4)、弹性减震体(5)和中壳体(6),所述弹性减震体(5)套设在中轴(4)外侧且与中轴(4)固定连接,所述中壳体(6)套设在弹性减震体(5)外侧且与弹性减震体(5)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3)套设在中壳体(6)外侧且与中壳体(6)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限制减震件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中轴(4)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中轴(4)同轴的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伸出对应一侧的限位组件,所述后叉总成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叉臂(8),所述后叉臂(8)前端与对应一侧的连接柱(7)可拆卸连接,所述后挡泥板总成(2)前端位于两个后叉臂(8)之间且与两个后叉臂(8)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总成与滑板车的车架(9)后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端盖(10),所述端盖(10)上设有供连接柱(7)穿过的穿孔(11),所述连接柱(7)包括内连接部(12)以及位于内连接部(12)外侧的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12)通过轴承(13)与穿孔(1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部与对应一侧的后叉臂(8)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10)与外壳体(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包括限位块(14)以及位于限位块(14)外侧的螺纹柱(15),所述后叉臂(8)前端设有与限位块(14)匹配的限位孔(16),所述限位块(14)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8)的限位孔(16)内,所述螺纹柱(15)伸出限位孔(16),所述螺纹柱(15)上设有法兰螺母(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9)后端设有开口向后的凹槽(18),所述减震总成位于凹槽(18)内,所述端盖(10)外侧设有与端盖(10)垂直的多个内螺纹管(19),所述端盖(10)上与内螺纹管(19)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19)同轴连通的第一螺纹孔(20),所述外壳体(3)上与第一螺纹孔(20)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第一螺纹孔(20)同轴连通的第二螺纹孔(21),所述凹槽(18)内壁上与内螺纹管(19)对应位置设有与对应内螺纹管(19)同轴的第三螺纹孔(22),所述第三螺纹孔(22)贯穿车架(9),所述第三螺纹孔(22)内设有螺栓(23),所述螺栓(23)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2)、内螺纹管(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1)将减震总成与车架(9)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19)为两个,两个内螺纹管(19)设置在端盖(10)的一条对角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内螺纹管(19)位于同侧的后叉臂(8)上方,该内螺纹管(19)上套设有呈圆形的防撞垫块(24),所述后叉臂(8)上与防撞垫块(24)对应位置设有与防撞垫块(24)匹配的缺口(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当后叉臂(8)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防撞垫块(24)位于对应一侧后叉臂(8)的缺口(25)内且与缺口(25)紧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体(5)沿轴向设有与中轴(4)匹配的第一通孔(26),所述中轴(4)外壁前后对称设有凸出筋(27),所述第一通孔(26)内壁与凸出筋(27)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容纳凸出筋(27)的容纳槽(28),所述中轴(4)位于第一通孔(26)内,所述凸出筋(27)位于对应的容纳槽(2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6)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二通孔(29),所述第二通孔(29)与弹性减震体(5)匹配,所述弹性减震体(5)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槽(30),所述第二通孔(29)内壁与第一限位槽(30)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槽(30)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31),所述弹性减震体(5)位于第二通孔(29)内,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3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设有沿左右走向的第三通孔(32),所述第三通孔(32)与中壳体(6)匹配,所述中壳体(6)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槽(33),所述第三通孔(32)内壁与第二限位槽(33)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二限位槽(33)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34),所述中壳体(6)位于第三通孔(32)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4)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33)内。
CN202321938782.4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Active CN220562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782.4U CN2205628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782.4U CN2205628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2878U true CN220562878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8782.4U Active CN2205628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2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2077B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摇摆悬挂系统
WO1999048711A1 (en) Torsional shock absorber for bicycle
US20160304149A1 (en) Tricycle with two riding modes
CN220562878U (zh) 一种滑板车减震后叉
CN210027728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CN220332877U (zh)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减震结构
KR20110000725U (ko) 프레임 일체형 힌지 구조를 구비한 자전거
CN113060234A (zh) 一种助力车后轮减震机构及助力车
CN108454768B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18929693U (zh) 减震结构和自行车
CN214451607U (zh) 电动滑板车后轮减震机构
CN106043558B (zh) 一种折叠车
CN218075498U (zh) 一种轮椅减震前叉
CN210338186U (zh) 一种电动童车的后轮独立避震机构
CN215706874U (zh) 一种双前轮开合结构及电动车
CN210618255U (zh) 一种沃柑农机转向器
CN218343181U (zh) 一体结构的平衡重式转向桥及叉车
CN216580860U (zh) 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装置
CN220809689U (zh) 一种倒装悬臂前叉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CN220164075U (zh) 一种三轮车摇摆机构
CN211810039U (zh) 电动自行车旋转减震结构
CN218317096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避震结构的车架
CN220076048U (zh) 减震万向轮
CN218430748U (zh) 一种摆臂式独立悬挂转向桥
CN220701279U (zh) 一种前轮的摇臂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