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115U -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115U
CN215398115U CN202120802444.2U CN202120802444U CN215398115U CN 215398115 U CN215398115 U CN 215398115U CN 202120802444 U CN202120802444 U CN 202120802444U CN 215398115 U CN215398115 U CN 21539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reinforcement
reinforcing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24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高雷雷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24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背门加强板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上的内板加强板、门锁加强板以及雨刮加强板,其中,内板加强板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内板加强板与门锁加强板、雨刮加强板分别连接,使撑杆加强部、门锁加强板和雨刮加强板之间能够形成传力通道,从而能够有力对背门内板进行加强,提升了背门内板的整体性能,同时提升了背门抗扭转、抗弯曲以及外板抵御外部变形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背门内板的支撑结构包括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门锁加强板。目前,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以及门锁加强板分别设置于背板内板的不同区域,,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以及门锁加强板之间并未相互连接,背门内板整体性较差,背门抗扭转、抗弯曲以及外板抵御外部变形能力较差。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背门内板受到整车Y向力时(即背门内板受到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力时),撑杆加强板与雨刮加强板之间的传力通道不连续,导致背门内板的Y向变形量大;另一方面是车门锁止随整车运动时,整车扭转必然带动车门扭转,由于门锁加强板与左右撑杆加强板没有进行连接,导致车门整体扭转变形量大,若背门长时间处于扭转变形的条件下,会导致车门与周边配合间隙不均影响整车外观品质,严重时会导致窗框周围焊点以及缓冲块胶堵位置处的钣金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背门加强板,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上的内板加强板、门锁加强板以及雨刮加强板,其中,内板加强板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内板加强板与门锁加强板、雨刮加强板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的形状为倒三角,其中,内板加强板的下部与门锁加强板连接,内板加强板的中部与雨刮加强板连接。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上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上的窗框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其中,撑杆加强部和窗框加强板连接,铰链加强板和窗框加强板连接。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窗框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依次连接形成的形状为环形。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窗框加强板以及铰链加强板上设置有翻边,其中,翻边和所述背门内板贴附。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窗框加强板以及铰链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冲压槽。
进一步的,内板加强板、窗框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之间通过点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车辆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背门加强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门加强板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背门加强板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上的内板加强板、门锁加强板以及雨刮加强板,其中,内板加强板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内板加强板与门锁加强板、雨刮加强板分别连接,因内板加强板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且内板加强板与门锁加强板、雨刮加强板分别连接,由此内板加强板、门锁加强板和雨刮加强板连为一体式内板加强结构,使撑杆加强部、门锁加强板和雨刮加强板之间能够形成传力通道,从而能够有力对背门内板进行加强,提升了背门内板的整体性能,同时提升了背门抗扭转、抗弯曲以及外板抵御外部变形的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内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背门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门内板,2、内板加强板,210、撑杆加强部,220、减重孔,3、门锁加强板,4、雨刮加强板,5、窗框加强板,6、铰链加强板,7、翻边,8、冲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背门内板1的支撑结构包括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4、门锁加强板3、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因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4以及门锁加强板3设置在背门内板1的不同区域,且撑杆加强板、雨刮加强板4以及门锁加强板3之间并未相互连接,导致背门内板1的支撑结构连接性差。在车门随整车行驶而发生扭转时,因背门内板1的支撑结构连接性差导致背门抗扭转能力较差,从而使窗框周围焊点以及缓冲块胶堵位置处的钣金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背门加强板,参见图1,示出了内板加强板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示出了背门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1上的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以及雨刮加强板4,其中,内板加强板2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内板加强板2与门锁加强板3、雨刮加强板4分别连接。
所公开的背门加强板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1上的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以及雨刮加强板4,其中,内板加强板2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内板加强板2与门锁加强板3、雨刮加强板4分别连接,因内板加强板2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且内板加强板2与门锁加强板3、雨刮加强板4分别连接,由此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连为一体式内板加强结构,使撑杆加强部210、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之间能够形成传力通道,从而能够有力对背门内板1进行加强,提升了背门内板1的整体性能,同时提升了背门抗扭转、抗弯曲和外板抵御外部变形的能力。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背门加强板,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1上的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以及雨刮加强板4,其中,内板加强板2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内板加强板2与门锁加强板3、雨刮加强板4分别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背门内板1上设置内板加强板2,内板加强板2用于支撑背门内板1,使背门内板1能够抵抗外力,将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连接在内板加强板2上,实现了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连为一体式内板加强结构,因撑杆加强部210、雨刮加强板4和门锁加强板3上受到的外力通过内板加强板2传输,使撑杆加强部210、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之间能够形成三角的传力通道,从而能够有力对背门内板进行加强,提升了背门内板的整体性能,同时提升了背门抗扭转、抗弯曲以及外板抵御外部变形的能力,避免了外力局部作用于撑杆加强部210、门锁加强板3或雨刮加强板4上时,不能对外力进行传导,导致窗框周围焊点以及缓冲块胶堵位置处的钣金容易开裂。
基于上述背门加强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背门加强板,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背门加强板,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的形状为倒三角,其中,内板加强板2的下部与门锁加强板3连接,内板加强板2的中部与雨刮加强板4连接。本实施例方式中,门锁加强板3固定在内板加强板2的下部,雨刮加强板4固定在内板加强板2的中部,内板加强板2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因内板加强板2的形状为倒三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内板加强板2能够抵抗背门的扭转变形,并提升了背门外板的整体抗凹性能,避免了内板加强板2在抵抗外力时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上设有减重孔220。本实施例方式中,在内板加强板2上设置减重孔220,有利于减轻内板加强板2的重量。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1上的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其中,撑杆加强部210和窗框加强板5连接,铰链加强板6和窗框加强板5连接。本实施例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上的撑杆加强部210和窗框加强板5连接,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连接,如此,内板加强板2将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连为一个整体,使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铰链加强板6之间形成弧形的传力通道,从而能够减小背门由于外力而发生的变形,提高背门的抗弯抗扭性能,避免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上受到局部外力时,不能对外力进行传导,使窗框周围焊点以及缓冲块胶堵位置处的钣金容易开裂。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依次连接形成的形状为环形。本实施例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的撑杆加强部210和窗框加强板5连接,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连接,如此,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依次连接形成环形,有利于在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之间传输外力,使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之间受力均衡,从而能够减小背门由于外力而发生的变形,提高背门的抗弯抗扭性能。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上设置有翻边7,其中,翻边7和背门内板1贴附。本实施例方式中,使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上的翻边7和背门加强板贴附,有利于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和背门内板1连接紧密。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上均设置有冲压槽8。本实施例方式中,因冲压槽8增加了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的塑性变形,由此增加了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以及铰链加强板6的强度和刚度。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之间通过点焊连接。本实施例方式中,因内板加强板2和窗框加强板5之间电焊连接,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之间点焊连接,从而使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连为一个整体。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之间设置于安装孔。本实施例方式中,使螺栓穿过安装孔和背门内板1后,用螺母锁紧螺栓,从而将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固定在背门内板1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门加强板。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车辆可以是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载重车辆等各种类型的车辆。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门加强板,使车辆背门内板1上的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连为一个整体,如此,撑杆加强部210、门锁加强板3和雨刮加强板4之间能够形成传力通道,从而能够有力对背门内板进行加强,提升了背门内板的整体性能,同时提升了背门抗扭转、抗弯曲以及外板抵御外部变形的能力,避免了外力局部作用于撑杆加强部210、门锁加强板3或雨刮加强板4上时,不能对外力进行传导,导致窗框周围焊点以及缓冲块胶堵位置处的钣金容易开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地,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背门内板(1)上的内板加强板(2)、门锁加强板(3)以及雨刮加强板(4),其中,
所述内板加强板(2)的上部两侧分别为撑杆加强部(210),所述内板加强板(2)与所述门锁加强板(3)、所述雨刮加强板(4)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的形状为倒三角,其中,所述内板加强板(2)的下部与所述门锁加强板(3)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2)的中部与所述雨刮加强板(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上设有减重孔(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门内板(1)上的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其中,
所述撑杆加强部(210)和所述窗框加强板(5)连接,所述铰链加强板(6)和所述窗框加强板(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铰链加强板(6)依次连接形成的形状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所述窗框加强板(5)以及所述铰链加强板(6)上设置有翻边(7),其中,所述翻边(7)和所述背门内板(1)贴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所述窗框加强板(5)以及所述铰链加强板(6)上均设置有冲压槽(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门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2)、窗框加强板(5)和所述铰链加强板(6)之间通过点焊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加强板。
CN202120802444.2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Active CN21539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2444.2U CN21539811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2444.2U CN21539811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115U true CN21539811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2444.2U Active CN21539811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1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319A (zh) * 2022-07-18 2022-11-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掀背门钣金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319A (zh) * 2022-07-18 2022-11-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掀背门钣金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2379B (zh)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骨架结构
CN215398115U (zh) 一种背门加强板及车辆
CN209757269U (zh) 侧围门槛梁结构及汽车
CN214875145U (zh) 汽车后侧围总成
CN112896324B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结构及车辆
CN111017034A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10191611U (zh) 一种汽车车身加强b柱组件
CN110667707B (zh) 一种提高汽车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
CN215859632U (zh) 车门铰链安装板及车辆
CN211280592U (zh) 背门框及汽车
CN214565663U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14451310U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车辆
CN213921219U (zh)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1252286U (zh) 一种三排座椅横梁总成
CN209208427U (zh) 一种汽车前门窗台加强结构
CN211519209U (zh) 一种汽车掀背门及汽车
CN213413478U (zh) 车门和车辆
CN205273084U (zh) 一种减振器连接套组件
CN115158476B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5322276U (zh) 上车踏板总成及车辆
CN111155858B (zh) 一种汽车尾门铰链加强结构
CN210653361U (zh) 一种后轮罩加强总成结构
CN217623788U (zh) 车身前地板斜导向加强纵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