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1471U -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1471U
CN215381471U CN202121439298.8U CN202121439298U CN215381471U CN 215381471 U CN215381471 U CN 215381471U CN 202121439298 U CN202121439298 U CN 202121439298U CN 215381471 U CN215381471 U CN 215381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return
oil storage
segment
aerosol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92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显钧
王士威
侯贵平
王锦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92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1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1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1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储油仓和气流通道;上支架,上支架设有换气通道,换气通道包括:主流道和至少一个回流道,换气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换气通道的第二端连接储油仓,当流体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回流道中的流体促进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当流体从第二端至第一端时,回流道的流体阻碍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本申请通过在上支架设置具有主流道和回流道的换气通道,能够加速主流道中的气体流动,保证储油仓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

Description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和具有该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的使用者日益剧增,电子烟与真烟产品相比,具有对用户健康危害大幅度下降,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单,体型小,携带便捷以及外观精美等优点。但电子烟的漏液问题以及储油仓的换气方式等问题至今仍是本领域需要攻克的难题。其中,储油仓换气发生在液态基质被雾化芯雾化后,储油仓中液态基质减少,等量空气体积膨胀,压强减小,储油仓形成负压空间时,若气压无法及时平衡,则液态基质就会因压强不足而无法及时渗透到雾化面,从而造成雾化芯的干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电子烟雾化装置换气不畅以及漏油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油仓,所述壳体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气流通道;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支架,所述上支架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上支架的外周面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包括:主流道和至少一个回流道,所述换气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所述换气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油仓,当流体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所述回流道中的流体促进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当流体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时,所述回流道的流体阻碍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形成第一主流口,所述第一主流口背向所述气流通道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主流道的第二端形成第二主流口,所述第二主流口朝向所述储油仓延伸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所述回流道包括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回流口和所述第二回流口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当流体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所述第二回流口的气体流向与所述主流道中气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锐角,以促进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传输;当流体从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所述第一回流口的流体流向与所述主流道中的流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在所述第一主流口和所述第二主流口之间曲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有所述第一主流口,所述第一连接段背向所述气流通道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有所述第二主流口,所述第二连接段朝向所述储油仓延伸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设在所述主流道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倾斜段,多个所述直线段间隔开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设有所述倾斜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一个所述直线段或所述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另一个所述直线段或所述倾斜段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直线段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直线段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储油仓,且另一个远离所述储油仓。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段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直线段之间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匚形。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段的个数大于三个,所述倾斜段的个数大于三个。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回流道设在所述直线段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为锐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20°-45°。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30°。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的回流道设在所述倾斜段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倾斜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0°。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倾斜段上均设有所述回流道。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主流口的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靠近所述第二主流口的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倾斜段。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道为弧形道。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道的截面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宽度为0.25mm-0.6mm。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换气通道。
进一步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下支架和下盖,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上支架、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下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上支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孔和连通所述储油仓的导油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所述导油孔导通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第一主流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下盖位于所述下支架背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侧,所述下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经由所述雾化腔导通至所述出气孔。
进一步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上支架密封元件、雾化芯密封元件和下盖密封元件,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套设于所述上支架的外周,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以合围形成所述储油仓,且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上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储油仓和所述导油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上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气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雾化芯密封元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周,且所述雾化芯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上支架的内壁;所述下盖密封元件环绕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外周,且所述下盖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壳体的内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上支架的外周面设置具有主流道和回流道的换气通道,当储油仓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差,且储油仓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外界大气从换气通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回流道中至主流道中的气体可以促进主流道中的气体流动,加速主流道的气体流动,使气体能够快速进入储油仓,平衡储油仓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干烧。同时,当储油仓内的少量烟油发生渗漏时,烟油从换气通道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端,烟油经回流道回流至主流道时,对主流道中的烟油起到阻碍烟油流动的作用,防止烟油通过换气通道渗漏到壳体外,造成漏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一个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又一个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上支架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电子烟雾化装置100;
壳体10;储油仓11;气流通道12;
上支架20;换气通道21;主流道211;直线段2111;倾斜段2112;第一连接段2113;第二连接段2114;第一主流口2115;第二主流口2116;回流道212;第一回流口2121;第二回流口2122;出气孔22;导油孔23;
雾化组件31;雾化腔311;下支架32;下盖33;进气孔331;
上支架密封元件41;第一连通孔411;第二连通孔412;雾化芯密封元件42;下盖密封元件43;吸液元件44;导电钉4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雾化组件31和上支架20。
具体而言,壳体10内设有储油仓11,壳体10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气流通道12。雾化组件31设于壳体10内,上支架20设于雾化组件31上,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有换气通道21,换气通道21包括:主流道211和至少一个回流道212,换气通道21的第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换气通道21的第二端连接储油仓11,当流体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回流道212中的流体促进主流道211中流体的流动,当流体从第二端至第一端时,回流道212的流体阻碍主流道211中流体的流动。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主要由壳体10、雾化组件31和和上支架20组成。其中,壳体10内设置有储油仓11,储油仓11内存储有烟油。壳体10可以由弹性半透明或透明材料制成。壳体10内设置有气流通道12,外界大气与气流通道12连通,外界大气或电子烟雾化装置100雾化产生的烟气可以通过气流通道12导入用户口内,满足用户的抽吸需求。
参见图1和图3,雾化组件31设置在壳体10内,上支架20设置在雾化组件31上。如图4和图5所示,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置有换气通道21,换气通道21主要由主流道211和至少一个回流道212组成。换气通道21的第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换气通道21的第二端连接储油仓11。外界大气可以从换气通道21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进而导入储油仓11中,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储油仓11中的烟油从换气通道21的第二端深入并往第一端方向流动。
当流体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回流道212中的流体促进主流道211中流体的流动,当流体从第二端流至第一端时,回流道212的流体阻碍主流道211中流体的流动。也就是说,通过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置具有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的换气通道21。流体为外界气体或储油仓11内的烟油。当储油仓11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差,且储油仓1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外界大气从换气通道21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回流道212中回流至主流道211中的气体可以促进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流动,加速主流道211的气体流动,使气体能够快速进入储油仓11,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11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干烧。
当储油仓11内的少量烟油发生渗漏时,烟油从换气通道21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端,烟油经回流道212回流至主流道211时,对主流道211中的烟油起到阻碍烟油流动的作用,防止烟油通过换气通道21渗漏到壳体外,造成漏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流道211的第一端形成第一主流口2115。第一主流口2115背向气流通道12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主流道211的第二端形成第二主流口2116,第二主流口2116朝向储油仓11延伸且与储油仓11连通。回流道212包括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分别与主流道211连通。当流体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第二回流口2122的流体流向与主流道211中的流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锐角,以促进主流道211中流体的传输。当流体从第二端流向第一端时,第一回流口2121的流体流向与主流道211中流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钝角。
也就是说,参见图1至图3,主流道21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主流口2115。第一主流口2115背向气流通道12延伸,并且第一主流口2115与外界大气连通。外界大气可以通过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换气通道21。主流道211的第二端具有第二主流口2116,第二主流口2116朝向储油仓11延伸,并且第二主流口2116与储油仓11连通,外界大气可以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入储油仓11,实现储油仓11内的气压平衡。其中,气体在主流道211中的流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同样道理,烟油在主流道211中的流动方向应与图5中箭头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中,流体可以为外界气体或储油仓11内的烟油。当流体为外界气体时,外界气体从换气通道21的第一端流至第二端。当流体为储油仓11内的烟油时,烟油从换气通道21的第二端流至第一端。也就是说,当流体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第二回流口2122的气体流向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锐角,以促进主流道211中气体的传输。当流体从第二端流向第一端时,第一回流口2121的液体流向与主流道211中液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钝角。主流道211的第一端可以理解为换气通道21的背向储油仓11的一端,主流道211的第二端可以理解为换气通道21的朝向储油仓11并与储油仓11连通的一端。
回流道212具有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分别与主流道211连通。外界大气由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导入第一主流口2115的气体进行分流,其中一部分气体经主流道211流通并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出至储油仓11。另一部分大气依次经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并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汇合,汇合后的气体最后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入储油仓11。其中,回流道312中的气体流动方向如图6中箭头方向所示,同样道理,烟油在回流道312中的流动方向应与图6中箭头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中,第二回流口2122的轴线与对应的主流道211的延长线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如图6所示,图6中示出的R表示预设角度R)。也就是说,当储油仓11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差,且储油仓1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气体从第一回流口2121导入后经第二回流口2122导出的气体流向与主流道211内的气体流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预设角度R。或者可以理解为回流道212中对应第二回流口2122的管道与主流道211的夹角。该预设角度R为锐角,通过合理布置预设角度R,可以改变气体通过第二回流口2122汇入主流道211的方向,从而获得不同的流动速度,保证由第二回流口2122导出的气体可以推动主流道211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促进主流道211中气体的传输,加速主流道211的气体流动,使气体能够快速进入储油仓11,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11内烟油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干烧。
同样的道理,当储油仓11内的少量烟油发生渗漏时,烟油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入,其中一部分烟油渗入到主流道211,另一部分烟油经第二回流口2122和第一回流口2121回流至主流道211,第一回流口2121的液体流向(烟油流向)与主流道211中的液体流向(烟油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钝角,对主流道211中的烟油起到阻碍烟油流动的作用,防止烟油换气通道21渗漏到壳体10外,造成漏油。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被电子烟雾化装置100不断地雾化产生烟雾时,储油仓11内的烟油不断减少,储油仓11内的压强不断减少,储油仓11内形成负压。此时外界空气会通过第一主流口2115进入换气通道21,并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进入储油仓11,减少储油仓11内的压力损失,保证气体流速,使气体快速到达储油仓11中补充气体,使储油仓11内的气压平衡,便于储油仓11内的烟油不断地往下渗漏到雾化组件31,并雾化产生烟气,防止因烟油无法顺畅地渗透到雾化组件31,而导致雾化组件31干烧,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同时,可以保证烟油从储油仓11一侧(第二主流口2116)流向上支架20时,有足够强的阻碍,减缓烟油在换气通道21内的流速,达到暂时存储烟油及防止漏液的目的。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通过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置具有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的换气通道21。当储油仓11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差,且储油仓1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外界大气通过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并且其中一部分气体经主流道211并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出至储油仓11,另一部分大气依次经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汇合并导入储油仓11。由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中的气体可以促进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流动,加速主流道211的气体流动,使气体能够快速进入储油仓11,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11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干烧。同时,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发生渗漏时,烟油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入。其中一部分烟油渗入到主流道211,另一部分烟油经第二回流口2122和第一回流口2121回流至主流道211,对主流道211中的烟油起到阻碍烟油流动的作用,防止烟油通过换气通道21渗漏到壳体10外,造成漏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流道211在第一主流口2115和第二主流口2116之间曲线延伸。主流道21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2113设有第一主流口2115,第一连接段2113背向气流通道12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接段2114设有第二主流口2116,第二连接段2114朝向储油仓11延伸且与储油仓11连通,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分别设在主流道211的两端。
也就是说,如图4和图5所示,主流道211可以形成曲形流道,主流道211在第一主流口2115和第二主流口2116之间曲线延伸。通过将主流道211设置成曲线延伸的流道,更加便于在主流道211上设置回流道212,同时还能保证换气通道21在上支架20上整体空间更小,结构更加紧凑,满足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小型化的需求。
主流道211具有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其中,第一连接段2113具有第一主流口2115,第一连接段2113可以背向气流通道12延伸,并且第一连接段2113的第一主流口2115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接段2114具有第二主流口2116,第二连接段2114朝向储油仓11延伸,并且第二连接段2114的第二主流口2116与储油仓11连通。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分别布置在主流道211的两端,外界大气从第一连接段2113导入并通过第二连接段2114导出至储油仓11。当然,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的具体形状,在本申请中没有具体限定,只要能满足气体由第一连接段2113和第二连接段2114导入到储油仓11的形状,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流道211包括:多个直线段2111和倾斜段2112,多个直线段2111间隔开布置,相邻两个直线段2111之间设有倾斜段2112,第一连接段2113与一个直线段2111或倾斜段2112连接,第二连接段2114与另一个直线段2111或倾斜段2112连接。
换句话说,参见图4和图5,主流道211具有多个直线段2111和倾斜段2112,多个直线段2111间隔开设置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相邻两个直线段2111之间设置有倾斜段2112。第一连接段2113与一个直线段2111或倾斜段2112连接,第二连接段2114与另一个直线段2111或倾斜段2112连接。当主流道211中的直线段2111靠近第一连接段2113时,第一连接段2113与直线段2111连通。当主流道211中的倾斜段2112靠近第一连接段2113时,第一连接段2113与倾斜段2112连通。同样的道理,当主流道211中的直线段2111靠近第二连接段2114时,第二连接段2114与直线段2111连通。当主流道211中的倾斜段2112靠近第二连接段2114时,第二连接段2114与倾斜段211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直线段2111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开,相邻两个直线段2111中的一个靠近储油仓11,且另一个远离储油仓11。相邻两个倾斜段2112与对应的一个直线段2111之间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匚形。直线段2111的个数大于三个,倾斜段2112的个数大于三个。
也就是说,参见图4和图5,多个直线段2111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开,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气体流动方向或者上支架20的周向。相邻两个直线段2111中的一个靠近储油仓11,另一个远离储油仓11,保证多个直线段2111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呈曲形分布。相邻两个倾斜段2112与对应的一个直线段2111之间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匚形。两个倾斜段2112为匚形结构的两个自由支脚,直线段2111为方向结构的连接支脚。因此,该匚形结构并非规则的匚形,可以理解为没有底边的梯形结构。在本申请中,直线段2111的个数可以大于三个,倾斜段2112的个数可以大于三个。三个直线段2111和三个倾斜段2112之间可以相互依次连通。当然,在本申请中,并不限定直线段2111和倾斜段2112的具体个数,只要能够满足气体流动需求的布置数量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回流道212设在直线段2111上。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为锐角。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20°-45°。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30°。
换句话说,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个回流道212可以设置在主流道211的直线段2111上。外界大气经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后分流至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回流道212中的气体经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的直线段2111上,使回流道212中的气体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汇合的同时,还能通过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促进并推动主流道211内的气体流动,提高换气通道21的换气效率。可选地,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为锐角。即回流道212的出口端(第二回流口2122)与直线段2111之间夹角形成锐角,保证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与直线段2111上的气体在流动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促进并推动主流道211上的气体流动,提高换气通道21的换气效率。
与此同时,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渗入到换气通道21时,分流至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并通过回流道212的第二回流口2122和第一回流口2121回流至主流道211的直线段2111上,使回流道212中的烟油与主流道211中的烟油汇合的同时,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烟油与直线段2111上的烟油在流动方向相反,使回流道212回流出的烟油阻碍主流道211内的烟油流动,减缓烟油在换气通道21内的流速,达到暂时存储烟油及防止漏液的目的。可选地,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20°-45°。进一步地在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30°。通过优化预设角度R,可以保证气体在换气通道21流通时,可以获得更大的流速。同时可以保证烟油在换气通道21流通时,可以起到更大的减速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的回流道212设在倾斜段2112上。在回流道212设于倾斜段2112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0°。
换句话说,参见图5和图6,至少一个的回流道212可以设置在主流道211的倾斜段2112上。外界大气经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后分流至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回流道212中的气体经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的倾斜段2112上,使回流道212中的气体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汇合的同时,还能通过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促进并推动主流道211内的气体流动,提高换气通道21的换气效率。可选地,在回流道212设于倾斜段2112的情况下,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0°。即回流道212的出口端(第二回流口2122)与直线段2111位于同一水平线,保证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与直线段2111上的气体在流动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气体促进并推动主流道211上的气体流动,提高换气通道21的换气效率。
与此同时,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渗入到换气通道21时,分流至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并通过回流道212的第二回流口2122和第一回流口2121回流至主流道211的倾斜段2112上,使回流道212中的烟油与主流道211中的烟油汇合的同时,从回流道212回流出的烟油与倾斜段2112上的烟油在流动方向相反,使回流道212回流出的烟油阻碍主流道211内的烟油流动,减缓烟油在换气通道21内的流速,达到暂时存储烟油及防止漏液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直线段2111和倾斜段2112上均设有回流道212。靠近第一主流口2115的回流道212设于直线段2111,靠近第二主流口2116的回流道212设于倾斜段2112。回流道212为弧形道。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小于或等于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为0.25mm-0.6mm。
也就是说,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主流道211中,直线段2111和倾斜段2112上可以均设置有回流道212。其中,靠近第一主流口2115的回流道212可以布置在直线段2111上,靠近第二主流口2116的回流道212可以布置在倾斜段2112上。当然,本申请对于主流道211中的回流道212的具体布置方式并不限制,只要能保证回流道212中的气体回流至主流道211上时,能够促进主流道211上气体的流动,同时能保证回流道212中的烟油回流至主流道211上时,能够阻碍主流道211上烟油的流动的布置方式,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回流道212可以设计成弧形道。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可以为0.25mm-0.6mm。
在本申请中,参见图6,回流道212的第二回流口2122与对应的主流道211之间的夹角范围(预设角度R)可为20°-45°,预设角度R可选为30°。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范围可为0.25mm-0.6mm。其中,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与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地,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可以小于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例如,主流道211314的截面宽度可选为0.5mm,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可选为0.25mm。通过将回流道212的截面宽度设计成小于主流道211的截面宽度,回流道212变窄的设计可使气体在其内得到更明显的加速,使得对于从第一主流口2115进入的外界大气而言,可以获得更大的流速。同时对于从第二主流口2116进入的烟油来说,可以起到更大的减速作用。
在本申请中,通过调整回流道212与主流道211之间的夹角,改变气体经过回流道212汇入主流道211的方向,可以获得不同的气体流动速度,进而获得所需气体流动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换气通道21的流道宽度、路径长度以及回流道212个数等,可以获得所需气体流动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支架20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换气通道21。通过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换气通道21,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烟雾化装置100的换气效率,实现储油仓11内气压的快速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烟雾化装置100还包括有雾化组件31、下支架32、下盖33。其中,雾化组件31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雾化组件31和下支架32设置于壳体10和下盖33之间,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雾化后便于烟气导出的气流通道12,上支架20上开设有连通气流通道12的出气孔22和连通储油仓11的导油孔23。本申请的区划组件31可以采用陶瓷加热雾化芯,陶瓷加热雾化芯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
换气通道21设置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雾化组件31位于上支架20和下支架32之间,储油仓11内的烟油通过导油孔23进入多孔体的吸液面,并通过吸液面渗透到多孔体的雾化面。发热体设置在雾化面处,雾化组件31与下支架32之间形成雾化腔311。烟油在雾化面被发热体加热雾化,并在雾化腔311内形成烟雾,形成的烟雾通过上支架20的出气孔22进入气流通道12,并最后吸入人体口内。下盖33位于下支架32背离雾化组件31的一侧,下盖33上开设有进气孔331,外界大气通过进气孔331导入并经由雾化腔311导通至气流通道12。
在本申请中,参见图1至图3,电子烟雾化装置100还包括上支架密封元件41、雾化芯密封元件42和下盖密封元件43。其中,上支架密封元件41套设于上支架20的外周,上支架密封元件41的外缘抵接壳体10的内壁以合围形成储油仓11。上支架密封元件41上开设有用于导通储油仓11和导油孔23的第一连通孔411。上支架密封元件41上还开设有用于导通气流通道12和出气孔22的第二连通孔412。雾化芯密封元件42套设于雾化组件31的外周,且雾化芯密封元件42的外缘抵接上支架20的内壁。下盖密封元件43环绕设置于下盖33的外周,并且下盖密封元件43的外缘抵接壳体10的内壁。
上支架密封元件41、雾化芯密封元件42和下盖密封元件43用于提供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内部必要的密封性,避免储油仓11以及各元件的连接间隙之间存在非必要的导通,有效避免漏油的发生。
在本申请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电子烟雾化装置100还包括吸液元件44和导电钉45,吸液元件44环绕设置于进气孔331的外周。吸液元件44用于吸收进气孔331流出的冷凝液体。导电钉4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导电钉45分别穿过下盖33,并且两个导电钉45分别与发热体电连接。
在本申请中,上支架密封元件41、雾化芯密封元件42和下盖密封元件43可以分别采用带有多圈密封段的技术制成的密封圈。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被雾化组件31加热产生烟气后,储油仓11中烟油减少,等量空气体积膨胀,压强减小,储油仓11内形成负压。此时空气从上支架20外表面的换气通道21之间进入储油仓11中,使储油仓11内气压平衡,帮助储油仓11内的烟油及时渗透到雾化组件31的雾化面,防止雾化组件31的干烧。
本申请的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置有换气通道21,如图4至图6所示,该换气通道21由若干个回流道212和主流道211构成。该结构特点在于储油仓11内的烟油自第二主流口2116进入时,将分流经过多个回流道212与主流道211。而回流道212的流道形状可使烟油以相反方向再次汇入主流道211中,达到减缓烟油流速的作用,同时该回流道212的弧形折弯处可作为暂时存储烟油的地方,进一步防止烟油流出壳体10。当外界大气从第一主流口2115进入时,外界大气分流经过回流道212与主流道211。由于从反方向进入回流道212,气体经过回流道212后将以同方向汇入主流道211,加速气体流速,使气体快速通过换气通道21进入储油仓11中,及时补充储油仓11内气体,保证储油仓11内所需压强,帮助储油仓11内的烟油顺畅渗透至多孔体的雾化面。
本申请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存储于储油仓11中的烟油经导油孔23不断渗透至雾化组件31的雾化面中,当用户使用装置抽吸时,传感器被触发,发出信号驱使雾化组件31开始加热,烟油在雾化组件31中被加热雾化,空气经由进气孔331进入,带走雾化腔311中的烟雾,再依次经过上支架20的出气孔22与壳体10的气流通道12,进而进入用户嘴里。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通过在上支架20的外周面设置具有主流道211和回流道212的换气通道21。当储油仓11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差,且储油仓1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外界大气通过第一主流口2115导入,并且其中一部分气体经主流道211并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出至储油仓11,另一部分大气依次经第一回流口2121和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与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汇合并导入储油仓11。由第二回流口2122回流至主流道211中的气体可以促进主流道211中的气体流动,加速主流道211的气体流动,使气体能够快速进入储油仓11,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11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干烧。同时,当储油仓11内的烟油发生渗漏时,烟油通过第二主流口2116导入,其中一部分烟油渗入到主流道211,另一部分烟油经第二回流口2122和第一回流口2121回流至主流道211,对主流道211中的烟油起到阻碍烟油流动的作用,防止烟油通过换气通道21渗漏到壳体10外,造成漏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由于根据本申请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电子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本申请的电子烟,能够快速平衡储油仓11内的气压,保证储油仓11内油液渗透更加顺畅,防止电子烟雾化装置100干烧。同时防止烟油通过换气通道21渗漏到壳体10外,造成漏油,极大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存储于储油仓11中的烟油经上支架20的导油孔23不断渗透至雾化组件31的吸液面中。当用户使用电子烟抽吸时,电子烟内的传感器被触发,发出信号驱使雾化组件31开始加热,烟油在雾化组件31的雾化面被加热雾化产生烟雾,空气经由进气孔331进入,带走雾化腔311中烟雾,再依次经过上支架20的出气孔22以及壳体10的气流通道12,最后进入用户嘴里。
当然,电子烟的其他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油仓,所述壳体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气流通道;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上支架,所述上支架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上支架的外周面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包括:主流道和至少一个回流道,所述换气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所述换气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油仓,当流体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所述回流道中的流体促进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当流体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时,所述回流道的流体阻碍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形成第一主流口,所述第一主流口背向所述气流通道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主流道的第二端形成第二主流口,所述第二主流口朝向所述储油仓延伸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所述回流道包括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回流口和所述第二回流口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当流体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所述第二回流口的流体流向与所述主流道中的流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锐角,以促进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传输;当流体从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所述第一回流口的流体流向与所述主流道中的流体流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R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在所述第一主流口和所述第二主流口之间曲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有所述第一主流口,所述第一连接段背向所述气流通道延伸且与外界大气连通;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有所述第二主流口,所述第二连接段朝向所述储油仓延伸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设在所述主流道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倾斜段,多个所述直线段间隔开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设有所述倾斜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一个所述直线段或所述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另一个所述直线段或所述倾斜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线段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直线段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储油仓,且另一个远离所述储油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段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直线段之间配合限定出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匚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的个数大于三个,所述倾斜段的个数大于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回流道设在所述直线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为锐角。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20°-45°。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30°。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回流道设在所述倾斜段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倾斜段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角度R的角度值为0°。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倾斜段上均设有所述回流道。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主流口的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直线段,靠近所述第二主流口的所述回流道设于所述倾斜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道为弧形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道的截面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宽度为0.25mm-0.6m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换气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架和下盖,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上支架、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下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上支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孔和连通所述储油仓的导油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所述导油孔导通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第一主流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下盖位于所述下支架背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侧,所述下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经由所述雾化腔导通至所述出气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架密封元件、雾化芯密封元件和下盖密封元件,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套设于所述上支架的外周,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以合围形成所述储油仓,且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上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储油仓和所述导油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上支架密封元件上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气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雾化芯密封元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周,且所述雾化芯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上支架的内壁;所述下盖密封元件环绕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外周,且所述下盖密封元件的外缘抵接所述壳体的内壁。
23.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CN202121439298.8U 2021-06-25 2021-06-25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Active CN215381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9298.8U CN215381471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9298.8U CN215381471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1471U true CN21538147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9298.8U Active CN215381471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14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125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246158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烟弹、电子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125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246158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烟弹、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81471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20252810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736927U (zh) 雾化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18188353A1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0623313B (zh) 加热卷烟烟具气路结构以及加热卷烟烟具
CN212937920U (zh) 具有泄压回气功能的气雾发生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20199951A1 (zh) 具有雾化仓盖的电子烟雾化器
JPS5813734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デイフユ−ザ
CN215381468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2697654U (zh) 一体式加热不燃烧烟支
WO2023070998A1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4156224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2754251U (zh) 一种带气压缓冲仓的雾化器
CN110419783B (zh) 一种带孔隙结构降温段的加热不燃烧卷烟
CN210869864U (zh) 一种含进气结构的加热不燃烧发烟设备
CN209073553U (zh) 防漏油电子烟弹和电子烟
CN220000761U (zh) 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装置的油气分离结构
WO202025264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88862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2080004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252576A1 (zh) 雾化设备和雾化装置
CN216088864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0094686U (zh) 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及雾化装置
CN210695963U (zh) 一种负压辅助导油的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