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6224U - 一种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6224U
CN214156224U CN202022770527.6U CN202022770527U CN214156224U CN 214156224 U CN214156224 U CN 214156224U CN 202022770527 U CN202022770527 U CN 202022770527U CN 214156224 U CN214156224 U CN 214156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atomizer
air inlet
atomizing
channel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05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辉
郑少坚
于久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05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6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6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6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雾化腔,在该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进气通道与雾化腔实现气流贯通;进气通道所在水平轴线与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通道所在纵向轴线相互垂直;在进气通道与雾化腔的连接处向雾化腔方向弯曲形圆弧角孔径缩小成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这种进气通道弯曲成圆弧状收缩的进气通道,可以对外界大气进入雾化腔时进行一个阻流减速的作用,避免因进气通道中的空气气流速度过大而将雾化液或烟油吸出;同时,还可以消除或降低进气孔处的冷凝液,防止这些冷凝液雾化芯蒸发后随雾化蒸汽冷凝后被吸入使用者的口中;总之,这种电子雾化器,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的抽吸口感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Pod类电子雾化器,大多都是在电子雾化器底部设置进气通道作为外界气体进入电子雾化器内部的雾化腔中的,而且进气口都是开在电子烟电源主体上或者是利用雾化器与电源主体的装配缝隙来实现进气的。
然而,这些雾化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在雾化器的底部,以及雾化器与电源主机连接处会凝结很多的冷凝液,这些冷凝液的存在将会削弱使用者的口感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去除或降低进气孔处冷凝液的电子雾化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雾化器,所述电子雾化器内设有雾化腔;在该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实现气流贯通;所述进气通道所在水平轴线与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通道所在纵向轴线相互垂直;在所述进气通道与雾化腔的连接处向所述雾化腔方向弯曲形圆弧角孔径缩小成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所述进气孔的数量至少两个以上,所有进气孔呈对称设置在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相应地,所述进气通道的数量与进气孔相一致。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两个以上所述进气孔沿同一水平平面设置在所述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两个以上所述进气孔以所述雾化通道的纵向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
一实施例,所的电子雾化器中,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下槽位设置一下冷凝腔,在所述下冷凝腔内设置有下吸油介质,该下吸油介质用于冷却所述电子雾化器内迂回的雾化蒸汽并吸附冷凝液。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所述雾化腔、雾化通道以及该电子雾化器上吸嘴内的吸气通道采用轴向直通设置。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上槽位上设置一上冷凝腔,在所述上冷凝腔内设置有上吸油介质。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下槽位上设置一下冷凝腔,在所述下冷凝腔内设置有下吸油介质。
一实施例,所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吸油介质和下吸油介质为食品级石棉或棉花制得。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吸油介质为疏松材质制得;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下吸油介质为疏松材质制得。
一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中,所述疏松材质为食品级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多孔硅藻土、食品级石棉、食品级棉花或食品级海绵。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器,进气孔开设在该电子雾化器下端的侧壁,该进气孔通过进气通道与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实现气流贯通;进气通道所在水平轴线与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通道所在纵向轴线相互垂直;在进气通道与雾化腔的连接处向雾化腔方向弯曲形圆弧角孔径缩小成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这种雾化通道尾部弯曲成圆弧状收缩的进气通道,可以对外界大气进入雾化腔时进行一个阻流减速的作用,避免因进气通道中的空气气流速度过大而将雾化液或烟油吸出;同时,还可以消除或降低进气孔处的冷凝液,防止这些冷凝液雾化芯蒸发后随雾化蒸汽冷凝后被吸入使用者的口中;总之,这种电子雾化器,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的抽吸口感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烟电源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器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器内部(装配有雾化芯、吸油介质等)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A部分剖视图;
图7为图3中B-B部分剖视图;
图8a、8b为本发明提供的上吸油介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子雾化器(单个进气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烟10,包括电源200和电子雾化器100,电源200和电子雾化器100采用插套是设计,在电源200的上端设有用于观察电子雾化器100中烟油消耗量的观察口210;电源200和电子雾化器100 配合装配后,透明材质制得的电子雾化器100通过观察口210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到电子雾化器100中烟油消耗量。电源200和电子雾化器100配合装配后,使用时,电源200通过电子雾化器100底部的两个电极柱101向电子雾化器100 供电。其中,电子雾化器100包括雾化器本体102和吸嘴110,雾化器本体102 与吸嘴110之间通过插套方式连接后形成内部气流贯通。
如图3-7所示,在电子雾化器2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60,进气孔160 通过进气通道161与该电子雾化器200的雾化腔121实现气流贯通;进气通道161所在水平轴线与该电子雾化器200的雾化通道124所在纵向轴线相互垂直;在进气通道161与雾化腔121的连接处向雾化腔121方向弯曲形成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
具体地,电子雾化器200中的雾化器本体102内设有雾化腔121;在雾化器本体102的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60,在外壳120下端的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161,进气通道161的一端与进气孔160气流连接,另一端与雾化腔121气流连接;进气孔160的大小、设置位置等,与设置在电源200上气孔201相适配,进气孔160与气孔201形成气流贯通。进气通道161沿水平设置,雾化通道124则沿纵向设置,且进气通道161所在水平轴线X与雾化通道 124所在纵向轴线Y相互垂直。进气通道161与雾化腔121的连接处162,向雾化腔121方向弯曲设置,且连接处162弯曲形成一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此时的圆弧角为90-120°,优选100°;且进气通道161与雾化腔121的连接处162的孔径经收缩缩小后,其孔径约为进气孔160空间的0.6-0.9倍,优选 0.8倍。
这种进气通道161尾部弯曲成近似于90°圆弧状收缩的进气通道,可以对外界大气进入雾化腔时进行一个阻流减速的作用,避免因进气通道中的空气气流速度过大而将雾化液或烟油吸出;同时,还可以消除或降低进气孔处的冷凝液,防止这些冷凝液雾化芯蒸发后随雾化蒸汽冷凝后被吸入使用者的口中。总之,这种电子雾化器,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的抽吸口感体验。
较好的,上述进气孔160的数量至少两个以上,可以起到相互平衡和缓冲外界空气被吸入进气通道161后的空气气流速度,以降低或消除空气流带走部分烟油,并随雾化蒸汽吸入使用者的空腔,降低口腔体验感。
这些进气孔160呈对称设置在电子雾化器100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相应地,进气通道161的数量与进气孔160相一致。这些进气孔160沿同一水平平面设置在电子雾化器100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以及这些进气孔160以雾化通道124的纵向轴线Y为中心,对称设置在电子雾化器100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也就是相邻两个进气孔160相对纵向轴线Y的夹角相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以采用扁形电子雾化器为例,进气孔16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120的两个侧壁上,且这两个进气孔160在电子雾化器100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沿同一水平平面设置,也就是说,两个进气孔 160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两个进气孔160以雾化通道124的纵向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也就是说,两个进气孔160在水平面上以中线轴线为中心形成的夹角相等。此时的气流通路为:外界空气-气孔201-进气孔160-进气通道 161-雾化腔121-雾化通道124-吸气通道111-口腔,也就是:外界空气-a气流路径-b气流路径-口腔。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电子雾化器200的进气孔160的数量为一个,采用单侧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20下端的侧壁上,相应地,进气通道160 的数量也是一个。单个进气孔160与单个进气通道161的设计,与多个进气孔 160与进气通道161的设计是一致的,实现的进气方式也是一样的。
较好地,电子雾化器100中,雾化腔121、雾化通道124以及吸嘴内的吸气通道111采用轴向直通设置。这样,雾化腔121内的雾化芯150在雾化蒸发导油体126上的烟油或雾化液后,烟油雾化产生的雾化蒸汽可就直通吸嘴,不经过拐弯或阻挡,效果更佳。
如图4-7所示,在该电子雾化器100的雾化腔121上槽位与吸嘴110之间设置一用于冷却雾化蒸汽的上冷凝腔122,在上冷凝腔122内设置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上吸油介质130;雾化腔121上槽位的雾化通道124、上吸油介质130以及吸嘴110中的吸气通道111形成气流贯通。
具体地,上述雾化腔121和上冷凝腔122,被设计在电子烟10的电子雾化器100中。在电子雾化器100的壳体120内设置有雾化腔121和上冷凝腔122;按照雾化腔121中的烟油雾化后的蒸汽流向而定,上冷凝腔122位于雾化腔121 的上槽位,使得上冷凝腔122介于雾化腔121和吸嘴110之间,且在上冷凝腔 122中适配纳置有上吸油介质130,该上吸油介质130可以确保气流导通。在雾化腔121中设有雾化芯150,雾化芯150用于对电子雾化器100中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雾化蒸汽,该雾化蒸汽通过雾化腔121中的雾化通道124后进入上冷凝腔122,由于上冷凝腔122中存在上吸油介质130,该上吸油介质130对雾化通道124输送过来的高温雾化蒸汽具有一定的降温、阻流作用,一部分雾化蒸汽被降温处理后,经由吸嘴110中的吸气通道111吸出,被使用者抽吸,确保吸入口腔中的雾化蒸汽温度合适、不会烫伤使用者的口腔,以增加使用者的口感体验;另一部分雾化蒸汽则残留在上冷凝腔122中的上吸油介质130中,经上吸油介质130冷凝后被上吸油介质130所吸附。由于冷凝液被上吸油介质 130所吸附,经由吸嘴110中的吸气通道111吸出雾化蒸汽中也就不存在冷凝液,或存在极少量的冷凝液;这种雾化蒸汽被使用者抽吸后,也不会有不舒适的感觉。这也就大大增加了使用者对电子烟抽吸的体验感。
较好地,如图7所示,使用者在抽吸电子烟时,为了增大抽吸“烟雾”量,在上吸油介质130上设有气流通道131。上述雾化通道124、气流通道131以及吸嘴110中的吸气通道111形成气流贯通。
如图8a所示,一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31可以是一个,且雾化通道124、气流通道131以及吸气通道111形成顺畅的类似管路通道状的无缝对接。雾化通道124输送来的雾化蒸汽起到阻流作用小,且雾化蒸汽与上吸油介质130接触时间短,对雾化蒸汽的降温和冷却并吸收冷凝液的作用相对小一些;抽吸式的瞬间雾化量会相对大一些;但制作成本会下降很多。
如图8b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31可以使多个,并排平行设置;此时,雾化通道124、上冷凝腔122的下接口、气流通道131、上冷凝腔122的上接口以及吸气通道111形成气流贯通;上冷凝腔122的下接口和上接口,分别对应于连接雾化通道124和气流通道131;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对雾化通道124输送来的雾化蒸汽起到阻流作用大,雾化蒸汽与上吸油介质130接触时间相对长,对雾化蒸汽起到更好的降温和冷却并吸收冷凝液的作用;抽吸时的瞬间雾化量相对小一些,制作成本高。
在又一较好地实施例中,上述气流通道131的内径为雾化通道124内径的 0.6-0.8倍,可以使雾化蒸汽得到更好的冷却。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对雾化通道124输送来的雾化蒸汽起到阻流作用大,雾化蒸汽与上吸油介质130接触时间相对长,对雾化蒸汽起到更好的降温和冷却并吸收冷凝液的作用。
再进一步地,雾化通道124的内径与吸气通道111的内径相一致,可以通过上吸油介质冷凝处理后大大降低雾化蒸汽中的含烟油量,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感。这样设计,可以通过上吸油介质冷凝处理后大大降低雾化蒸汽中的含烟油量,增加使用者对电子雾化器抽吸的体验感。
在又一实施例,如图3-6所示,在该电子雾化器100的雾化腔121下槽位设置一下冷凝腔123,在下冷凝腔123内设置有下吸油介质140,该下吸油介质 140用于冷却电子雾化器100内迂回的雾化蒸汽并吸附冷凝液。
具体地,下冷凝腔123设置在电子烟10的电子雾化器100上。在电子雾化器100的壳体120内设置有雾化腔121的下槽位设有下冷凝腔123,也就是位于雾化腔121的进气通道位置或与电源200相靠近的位置。在下冷凝腔123内适配下吸油介质140,主要是用于冷却电子烟10,即电子雾化器100内部迂回的雾化蒸汽并吸附雾化蒸汽泠却后得到的冷凝液。
较好的实施例,上述上吸油介质130和下吸油介质140均为可吸附液体、油脂类等物质的疏松状结构,或者由何种疏松材质制得的结构,如,食品级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多孔硅藻土、食品级石棉或棉花或食品级海绵等。上述上吸油介质130和下吸油介质140可以选中这些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制得。
上述上吸油介质130和下吸油介质140是分别通过嵌套设置在上冷凝腔122 和下冷凝腔123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更换。
上述雾化腔121的下槽位与雾化腔121的上槽位,其分别设置在雾化腔121 的进气端与出气端。
因此,由于在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的上槽位位置设有一上冷凝腔,该上冷凝腔中设置有用于冷却雾化蒸汽并吸附残留雾化蒸汽中冷凝液的上吸油介质,并且该上吸油介质可以使雾化蒸汽在雾化腔与吸嘴之间顺畅流通。由于上吸油介质对雾化蒸汽形成的冷凝液的吸附作用,使得流经吸嘴后的雾化蒸汽中冷凝液大大减少,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对该电子雾化器的抽吸口感。
同时,还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下槽位上还设有下吸油介质,可以用于吸收回绕电子雾化器的内部腔体中的雾化蒸汽冷却后得到的冷凝液,避免冷凝液顺着电子雾化器内部和/外部结构之间的装配间隙渗流到外壳外面,大大提升使用者的触摸手感。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表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内设有雾化腔;在该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实现气流贯通;所述进气通道所在水平轴线与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通道所在纵向轴线相互垂直;在所述进气通道与雾化腔的连接处向所述雾化腔方向弯曲形圆弧角孔径缩小成圆弧角后再进行孔径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的数量至少两个,所有进气孔呈对称设置在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相应地,所述进气通道的数量与进气孔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进气孔沿同一水平平面设置在所述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进气孔以所述雾化通道的纵向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电子雾化器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雾化通道以及该电子雾化器上吸嘴内的吸气通道采用轴向直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上槽位上设置一上冷凝腔,在所述上冷凝腔内设置有上吸油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腔下槽位上设置一下冷凝腔,在所述下冷凝腔内设置有下吸油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油介质为疏松材质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油介质为疏松材质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材质为食品级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多孔硅藻土、食品级石棉、食品级棉花或食品级海绵。
CN202022770527.6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214156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527.6U CN214156224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527.6U CN214156224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6224U true CN214156224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0527.6U Active CN214156224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6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165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165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0159U (zh) 烟雾抽吸系统及其雾化组件和混合型电子烟
US9986764B2 (en) Vaporizer
CN206043451U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WO2016179776A1 (zh) 一种雾化组件
WO2019084913A1 (zh) 一种辐射加热型电子烟烟弹和辐射加热型分体式电子烟
WO2021120965A1 (zh) 一种气溶胶成分稳定的雾化装置及其应用
CN206119182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5661653A (zh) 一种混合烟气的烟嘴
CN214156224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WO2021012882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发烟组件
WO2021143105A1 (zh) 一种带气压缓冲仓的雾化器及其应用
CN113100487A (zh) 一种双口味双油仓雾化电子烟弹及电子烟
WO2024007560A1 (zh) 一种金属毡雾化器及金属毡雾化装置
CN111165911A (zh) 一种防止漏油和冷凝的雾化装置
US20220240572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21057918A1 (zh) 电子烟
CN214156229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6293059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4509380U (zh) 一种电子烟
WO2022105801A1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05648914U (zh) 一种同轴可变吸味的烟嘴
CN215837124U (zh) 一种一次性电子烟雾化器和一次性电子烟
CN211091867U (zh) 一种防止烟油吸入口腔的雾化器组件
CN210445689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901374U (zh) 一种基于直线烟道的混合吸食烟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