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1717U -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61717U CN215361717U CN202121370814.6U CN202121370814U CN215361717U CN 215361717 U CN215361717 U CN 215361717U CN 202121370814 U CN202121370814 U CN 202121370814U CN 215361717 U CN215361717 U CN 215361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onnecting rod
- fixedly connected
- bicycle frame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车轮,所述圆杆侧面的两端均抵触有两个弧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的需求转动转板,通过转动转板促使螺旋纹带动圆盘移动,对压簧的形变量进行调控,当车轮遇到颠簸时,促使圆杆在框架的内侧上下滑动,通过压簧与第二伸缩杆配合,对车轮受到的颠簸进行减震,减少使用者受到的颠簸,通过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第一伸缩杆与拉簧配合,将圆杆固定住,通过弧形板在框架内上下移动,在对骑行过程中车轮受到的颠簸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框架与连接杆从圆杆上掉落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体部分主要由车架、前叉、车把、鞍盘和前叉合件等组成,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中包括车架立管、车架下管、中柱、后叉和立叉等。
目前,对于需要远途骑行的自行车来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后尾钩与后车轮连接处,由于传统的后尾钩开口的朝向是朝下或者是朝向车轮后方,这样容易造成长途骑行过程中,特别是爬坡情况和颠簸路段,车体颠簸导致使用者骑行的舒适度较差,且使用者长期在颠簸路段骑行时,车体震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导致后尾钩与后车轮脱落,造成骑行者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使用者长途骑行过程中,特别是爬坡情况和颠簸路段,车体颠簸导致使用者骑行的舒适度较差,且使用者长期在颠簸路段骑行时,车体震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导致后尾钩与后车轮脱落,造成骑行者受伤,而提出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车轮,所述圆杆侧面的两端均抵触有两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镶嵌有滚轮,四个所述滚轮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框架,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侧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两个所述压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圆盘相对的一侧抵触,两个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伸缩杆的相对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侧面开设有螺旋纹,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背一端的侧面延伸至框架的外侧并与框架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背一端均铰接有转板,所述框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右端与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杆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与弧形板的内侧抵触,通过环形槽对弧形板进行限位,保证弧形板稳定的贴合在环形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圆盘在框架的内侧,通过圆盘移动便于对压簧的形变量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颠簸强度的路面。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滚轮的侧面滑动连接,通过滚轮减少弧形板在滑槽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Y形,所述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侧面与连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泥板,且挡泥板在车轮的上侧,对车轮上的泥水进行阻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的需求转动转板,通过转动转板促使螺旋纹带动圆盘移动,对压簧的形变量进行调控,当车轮遇到颠簸时,促使圆杆在框架的内侧上下滑动,通过压簧与第二伸缩杆配合,对车轮受到的颠簸进行减震,减少使用者受到的颠簸。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第一伸缩杆与拉簧配合,将圆杆固定住,通过弧形板在框架内上下移动,在对骑行过程中车轮受到的颠簸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框架与连接杆从圆杆上掉落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圆杆;2、单向轴承;3、车轮;4、弧形板;5、滚轮;6、第一伸缩杆;7、拉簧;8、第二伸缩杆;9、圆盘;10、压簧;11、框架;12、转板;13、连接杆;14、连杆;15、螺旋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圆杆1,圆杆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单向轴承2,单向轴承2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车轮3,圆杆1侧面的两端均抵触有两个弧形板4,圆杆1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与弧形板4的内侧抵触,弧形板4的两端均镶嵌有滚轮5,框架1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滚轮5的侧面滑动连接,四个滚轮5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框架11,圆盘9在框架11的内侧,两个弧形板4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6活动连接,第一伸缩杆6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拉簧7,拉簧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6侧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圆盘9,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10,两个压簧10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圆盘9相对的一侧抵触,两个压簧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伸缩杆8的相对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开设有螺旋纹15,两个第二伸缩杆8相背一端的侧面延伸至框架11的外侧并与框架11的侧面螺纹连接,通过两个弧形板4之间的第一伸缩杆6与拉簧7配合,将圆杆1固定住,通过弧形板4在框架11内上下移动,在对骑行过程中车轮3受到的颠簸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框架11与连接杆13从圆杆1上掉落的可能,两个第二伸缩杆8相背一端均铰接有转板12,使用者的需求转动转板12,通过转动转板12促使螺旋纹15带动圆盘9移动,对压簧10的形变量进行调控,当车轮3遇到颠簸时,促使圆杆1在框架11的内侧上下滑动,通过压簧10与第二伸缩杆8配合,对车轮3受到的颠簸进行减震,减少使用者受到的颠簸,框架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框架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4,连接杆13的形状为Y形,连接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侧面与连杆14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杆14的右端与连接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连杆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泥板,且挡泥板在车轮3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转动转板12,通过转动转板12促使螺旋纹15带动圆盘9移动,对压簧10的形变量进行调控,当车轮3遇到颠簸时,促使圆杆1在框架11的内侧上下滑动,通过压簧10与第二伸缩杆8配合,对车轮3受到的颠簸进行减震,减少使用者受到的颠簸,保证使用者骑行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圆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单向轴承(2),所述单向轴承(2)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车轮(3),所述圆杆(1)侧面的两端均抵触有两个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的两端均镶嵌有滚轮(5),四个所述滚轮(5)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框架(11),两个所述弧形板(4)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拉簧(7),所述拉簧(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6)侧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固定套接有圆盘(9),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10),两个所述压簧(10)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圆盘(9)相对的一侧抵触,两个所述压簧(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伸缩杆(8)的相对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侧面开设有螺旋纹(15),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8)相背一端的侧面延伸至框架(11)的外侧并与框架(11)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8)相背一端均铰接有转板(12),所述框架(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框架(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的右端与连接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与弧形板(4)的内侧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9)在框架(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滚轮(5)的侧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的形状为Y形,所述连接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侧面与连杆(14)的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泥板,且挡泥板在车轮(3)的上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70814.6U CN2153617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70814.6U CN2153617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61717U true CN215361717U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63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70814.6U Active CN2153617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61717U (zh) |
-
2021
- 2021-06-18 CN CN202121370814.6U patent/CN2153617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61717U (zh) | 一种具备尾轮减震保护的自行车车架 | |
CN210478914U (zh) | 一种具有独立悬挂减震结构的儿童越野车 | |
CN211076219U (zh) | 滑板车的减震结构 | |
CN218400860U (zh)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自行车前叉 | |
CN217945422U (zh) |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自行车 | |
CN106864656B (zh) | 山地自行车 | |
CN211442645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架叉 | |
CN209426953U (zh) | 一种具有车身缓冲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 |
CN213705675U (zh) | 一种自行车车架 | |
CN216359996U (zh) |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鞍管 | |
CN215883957U (zh) | 一种减震滑板车 | |
CN115384662B (zh) | 一种减震电动车 | |
CN216478625U (zh) |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减震器 | |
CN220410765U (zh) | 一种避震自行车车架 | |
CN212828896U (zh) |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滑板车 | |
CN217198465U (zh) | 一种避震效果好的自行车座 | |
CN2222672Y (zh) |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自行车 | |
CN213534993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减震结构 | |
CN214296287U (zh) | 一种减震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10101847U (zh) | 一种自行车减震装置 | |
CN213534907U (zh) | 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山地车车架 | |
CN213168437U (zh) | 一种自行车用减振前叉 | |
CN212980399U (zh) | 一种舒适型自行车鞍座 | |
CN218967109U (zh) |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 |
CN213168436U (zh) |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