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8436U -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8436U
CN213168436U CN202021477414.0U CN202021477414U CN213168436U CN 213168436 U CN213168436 U CN 213168436U CN 202021477414 U CN202021477414 U CN 202021477414U CN 213168436 U CN213168436 U CN 213168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tube
piston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74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f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engf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engf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engf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74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8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8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8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减震前叉机构和车座缓冲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坐杆、中管、前连杆、后上叉、后下叉、后连杆和连通轴套,所述减震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连板、减震柱、减震套筒、减震弹簧和紧固螺母,所述车座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缓冲弹簧、缓冲杆、缓冲套筒、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支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前叉机构,在车身受到颠簸时,能够利用减震套筒内减震弹簧的弹性,吸收前轮的震动,以此来提高自行车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车座缓冲机构,在上管产生轻微形变,坐杆向下移动时,能够通过缓冲杆和活塞挤压空气,来减小坐杆抖动幅度,提高骑行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环保的原因,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而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但是现有的自行车车架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现有的自行车大多没有避震器,仅靠充气轮胎来减震,使得自行车架整体上无法形变和吸收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在路面条件不好时,容易造成使用者过早的疲劳,影响安全行驶以及舒适度,虽然有些自行车在后轮加装了减震弹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通过设置减震前叉机构和车座缓冲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后轮减震效果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减震前叉机构和车座缓冲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坐杆、中管、前连杆、后上叉、后下叉、后连杆和连通轴套,所述上管的前端和下管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头管的同一侧,所述头管下方设有减震前叉机构,所述上管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坐杆上,所述下管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中管上,所述坐杆的底端和中管的顶端之间设有车座缓冲机构,所述前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上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下管,所述后上叉的后端固定连接后下叉的后端,所述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下叉,所述中管和后下叉皆固定连接在连通轴套上。
所述减震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连板、减震柱、减震套筒、减震弹簧和紧固螺母,所述方向柱套接在头管内,所述连板的中部套接有方向柱,所述连板的两端都套接有减震柱,所述方向柱的底端和减震柱的顶端都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减震套筒滑动套接在减震柱外,所述减震弹簧位于减震套筒内,且顶端固定连接减震柱的底部。
所述车座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缓冲弹簧、缓冲杆、缓冲套筒、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支柱,所述支撑弹簧和缓冲弹簧的一端都固定连接在坐杆的下端,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管,所述缓冲套筒通过支柱固定连接在中管之上,所述缓冲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滑动套接在缓冲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前连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上管和下管的中心点上。
优选的,所述上管和下管所形成的夹角处在35度-47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为双螺旋结构,其内径范围在3.5cm-4cm之间,外径范围在4.5cm-5cm之间。
优选的,所述减震前叉机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减震柱和减震弹簧的数量各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厚度范围在2.5cm-3.2cm之间,所述第二活塞的厚度范围在2.8cm-3.5c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前叉机构,在道路情况较差,车身受到颠簸时,能够利用减震套筒内减震弹簧的弹性,吸收前轮的震动,减小车头高度的变化幅度,以此来提高自行车整体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座缓冲机构,在上管因受到颠簸而产生轻微形变,以及因骑行者自身重量导致坐杆向下移动时,能够通过缓冲杆和活塞挤压空气,来减小坐杆抖动的幅度,提高骑行者的骑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管,2、上管,3、下管,4、坐杆,5、中管,6、前连杆,7、后上叉,8、后下叉,9、后连杆,10、连通轴套,11、方向柱,12、连板, 13、减震柱,14、减震套筒,15、减震弹簧,16、紧固螺母,17、支撑弹簧,18、缓冲弹簧,19、缓冲杆,20、缓冲套筒,21、第一活塞,22、第二活塞,23、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包括包括车架本体、减震前叉机构和车座缓冲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头管1、上管 2、下管3、坐杆4、中管5、前连杆6、后上叉7、后下叉8、后连杆9和连通轴套10,所述上管2的前端和下管3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头管1的同一侧,所述头管1下方设有减震前叉机构,所述上管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坐杆4 上,所述下管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中管5上,所述坐杆4的底端和中管5的顶端之间设有车座缓冲机构,所述前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上管2,另一端固定连接下管3,所述后上叉7的后端固定连接后下叉8的后端,所述后连杆9 的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7,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下叉8,所述中管5和后下叉8 皆固定连接在连通轴套10上。
所述减震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11、连板12、减震柱13、减震套筒14、减震弹簧15和紧固螺母16,所述方向柱11套接在头管1内,所述连板12的中部套接有方向柱11,所述连板12的两端都套接有减震柱13,所述方向柱 11的底端和减震柱13的顶端都与紧固螺母16螺纹连接,所述减震套筒14滑动套接在减震柱13外,所述减震弹簧15位于减震套筒14内,且顶端固定连接减震柱13的底部。
所述车座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17、缓冲弹簧18、缓冲杆19、缓冲套筒 20、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22和支柱23,所述支撑弹簧17和缓冲弹簧18 的一端都固定连接在坐杆4的下端,所述支撑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7,所述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管5,所述缓冲套筒20通过支柱 23固定连接在中管5之上,所述缓冲杆19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塞21,所述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滑动套接在缓冲套筒20内。
具体的,所述前连杆6的两端分别位于上管2和下管3的中心点上。
具体的,所述上管2和下管3所形成的夹角处在35度-47度之间。
具体的,所述支撑弹簧17为双螺旋结构,其内径范围在3.5cm-4cm之间,外径范围在4.5cm-5cm之间。
具体的,所述减震前叉机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减震柱13和减震弹簧15 的数量各为两个。
具体的,所述第一活塞21的厚度范围在2.5cm-3.2cm之间,所述第二活塞22的厚度范围在2.8cm-3.5cm之间。
工作原理: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减震前叉机构的各元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自行车受到颠簸时,因为惯性,方向柱11会带动连板12以及减震柱13向下移动,此时减震套筒14内的减震弹簧15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而减震弹簧15为弹性机构,会施加一个反方向的弹力,能够抵消向下的压力,使车头保持稳定,后座缓冲机构中的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之间,以及第二活塞22和缓冲套筒20的底部都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在上管2因受到颠簸而产生轻微形变,以及因骑行者自身重量导致坐杆4向下移动时,缓冲杆19会带动第一活塞21向下移动,空腔内空气受到挤压,当空气密度变大到一定程度时,缓冲杆19会停止向下,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若缓冲杆19 因回弹力度过大而导致过度上移时,空腔内的压力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个向下的拉力,能够抵消回弹的力度,而支撑弹簧17和缓冲弹簧18 会吸收震动,减小坐杆4的抖动幅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减震前叉机构和车座缓冲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头管(1)、上管(2)、下管(3)、坐杆(4)、中管(5)、前连杆(6)、后上叉(7)、后下叉(8)、后连杆(9)和连通轴套(10),所述上管(2)的前端和下管(3)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头管(1)的同一侧,所述头管(1)下方设有减震前叉机构,所述上管(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坐杆(4)上,所述下管(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中管(5)上,所述坐杆(4)的底端和中管(5)的顶端之间设有车座缓冲机构,所述前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上管(2),另一端固定连接下管(3),所述后上叉(7)的后端固定连接后下叉(8)的后端,所述后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7),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下叉(8),所述中管(5)和后下叉(8)皆固定连接在连通轴套(10)上;
所述减震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11)、连板(12)、减震柱(13)、减震套筒(14)、减震弹簧(15)和紧固螺母(16),所述方向柱(11)套接在头管(1)内,所述连板(12)的中部套接有方向柱(11),所述连板(12)的两端都套接有减震柱(13),所述方向柱(11)的底端和减震柱(13)的顶端都与紧固螺母(16)螺纹连接,所述减震套筒(14)滑动套接在减震柱(13)外,所述减震弹簧(15)位于减震套筒(14)内,且顶端固定连接减震柱(13)的底部;
所述车座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17)、缓冲弹簧(18)、缓冲杆(19)、缓冲套筒(20)、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22)和支柱(23),所述支撑弹簧(17)和缓冲弹簧(18)的一端都固定连接在坐杆(4)的下端,所述支撑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上叉(7),所述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管(5),所述缓冲套筒(20)通过支柱(23)固定连接在中管(5)之上,所述缓冲杆(19)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塞(21),所述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滑动套接在缓冲套筒(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杆(6)的两端分别位于上管(2)和下管(3)的中心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2)和下管(3)所形成的夹角处在35度-47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17)为双螺旋结构,其内径范围在3.5cm-4cm之间,外径范围在4.5cm-5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前叉机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减震柱(13)和减震弹簧(15)的数量各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21)的厚度范围在2.5cm-3.2cm之间,所述第二活塞(22)的厚度范围在2.8cm-3.5cm之间。
CN202021477414.0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Active CN213168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414.0U CN21316843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414.0U CN21316843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8436U true CN213168436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7414.0U Active CN21316843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8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07332A (en) Suspension system
CN213168436U (zh) 一种吸震自行车车架
CN201186720Y (zh) 儿童三轮车或婴儿手推车的避震装置
CN209757382U (zh) 一种倒三轮车独立悬挂减震机构
CN214450099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装置的汽车悬架
CN210882479U (zh) 三轮车的后悬挂结构
CN106864656B (zh) 山地自行车
CN216033530U (zh) 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及滑板车
JPH07267165A (ja) 二輪車のフレームと後輪用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
CN21960152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后轮减震装置
CN211969063U (zh) 一种儿童车轮的减震装置
CN214296287U (zh) 一种减震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9739245U (zh) 一种倒三轮车双减震机构
CN213168437U (zh) 一种自行车用减振前叉
CN213676874U (zh) 可控制的舒适系统
CN217864553U (zh) 一种滑板车后轮减震机构
CN209757381U (zh) 一种倒三轮车拉伸弹簧减震机构
CN214138819U (zh) 一种减震车架
CN210027690U (zh) 一种新型的高转点避震结构的山地车
CN21184475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车架
JPH0234158Y2 (zh)
CN211055291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减震结构
CN209757383U (zh) 一种倒三轮车复合多连杆减震机构
CN221049845U (zh) 连杆避震座管
CN206691308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