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754U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6754U
CN215336754U CN202121840177.4U CN202121840177U CN215336754U CN 215336754 U CN215336754 U CN 215336754U CN 202121840177 U CN202121840177 U CN 202121840177U CN 215336754 U CN215336754 U CN 215336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alve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01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晨
杨亮
王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01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6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6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6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外机包括外机主体、侧板、阀板和底板。侧板和阀板并行地设置在底板上,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外机主体连接于底板且位于安装空间内。阀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开设有阀孔,阀孔配置成供外机主体上的阀体穿过阀板;阀孔在靠近底板的一侧形成缺口,缺口配置成供阀体进入或者脱出阀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的空调外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机及空调器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在炎热或者寒冷的天气中,消费者对于空调器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空调器可以对消费者活动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消费者在活动区域的舒适度。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包括外机和内机,外机和内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冷媒则通过管路在外机和内机之间循环,从而使得内机能向活动区域提供有效的空气调节作用。其中,为了方便外机和内机的连接,外机中的阀体通常伸出外机的外侧。但是,在对外机进行拆卸的情况下,需要先将阀体拆下才能对外机的外壳体进行拆卸,增大了外机壳体的拆卸难度,提高了空调器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外机主体、侧板、阀板和底板;
所述侧板和所述阀板并行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外机主体连接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阀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阀孔,所述外机主体上的阀体穿过所述阀孔;所述阀孔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配置成供所述阀体进入或者脱出所述阀孔。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空调外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空调外机中,对阀板进行拆卸的过程下,将外机主体上的阀体从阀孔的缺口处脱出阀孔,便可以实现阀体从阀板上脱出的目的,便可以在不拆卸阀体的情况下完成阀板的拆卸。另外,由于阀板和侧板并行设置,使得阀板在拆卸的过程中不受到侧板的影响,可以快速地完成阀板的拆卸,达到提高阀板的拆卸便利性的目的。当然,在装配阀板的过程中,阀体可以从缺口进入至阀孔,从而在阀体装配完成的情况下完成阀板的装配,简化了阀体以及阀板的装配工艺,降低阀体和阀板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机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阀板包括板主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的其中一个侧边;
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侧板均安装于所述外机主体,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侧板并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外机主体包括换热器支架,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支架上;
所述侧板与所述换热器支架间隔设置,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部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支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
其中,在拆卸阀板的过程中,只需将安装部从换热器支架上拆下即可,由此便能完成阀板和外机主体的拆离,并且不受侧板的影响,同时也不影响侧板与外机主体的装配,使得侧板和阀板可以各自独立地完成拆装,简化了阀板的拆装工艺,降低了阀板的拆装难度,并且降低了阀板的维护成本。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二板主体和翻边;所述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主体的侧边,所述翻边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板主体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翻边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翻边并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翻边远离所述第二板主体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翻边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调外机还包括电控盒壳体,所述电控盒壳体连接于所述外机主体,且所述电控盒壳体与所述阀板并行地设置在所述阀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控盒壳体的厚度。
在阀板拆卸的过程中,板主体可以靠近翻边移动,以使得阀板向外拆出,此时,由于板主体与翻边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电控盒壳体的厚度,可以使得阀板向外拆出的距离大于电控盒壳体的厚度,可以使得阀板与电控盒壳体错开,防止电控盒壳体对阀板的拆卸造成影响,降低阀板的拆卸难度,提高阀板拆卸效率。
可选地,所述板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两个第二主体;两个所述第二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形成钝角;
两个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安装部;
所述阀孔开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阀板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且所述安装板配置成与所述空调外机中的电控盒壳体连接。
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包括外机主体、侧板、阀板和底板;
所述侧板和所述阀板并行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外机主体连接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阀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阀孔,所述外机主体上的阀体穿过所述阀孔;所述阀孔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配置成供所述阀体进入或者脱出所述阀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的空调外机,该空调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空调外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外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外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阀板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阀板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阀板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外机;11-阀体;12-换热器支架;100-阀板;110-板主体;111-第一主体;112-第二主体;113-阀孔;114-缺口;120-安装部;130-安装板;200-侧板;300-底板;310-第二板主体;320-翻边;400-电控盒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该空调器可以安装在指定区域,并且在空调器运作的情况下向指定区域提供空气调节作用。空气调节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调节作用、湿度调节作用、新风作用以及风速调节作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10和空调内机,空调外机10和空调内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以使得空调外机10和空调内机之间可以进行冷媒的循环。空调内机配置成安装在指定区域,且冷媒在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10之间循环的过程中,空调内机可以向指定区域提供空气调节作用。空调外机10则安装在指定区域以外的区域,从而在冷媒循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空调外机10向冷媒提供换热场所。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空调外机10和空调内机之间的管路连接,空调外机10中用于冷媒导向的阀体11通常伸出至空调外机10的外侧,相对应的,则需要在空调外机10的壳体上开设供阀体11伸出的孔。在此基础上,阀体11的安装需要在空调外机10的壳体安装完成之后进行,从而导致阀体11安装难度高;相对应的,空调外机10壳体的拆卸需要在阀体11拆下的情况下进行,从而导致了空调外机10的壳体拆卸难度增大,增大了维护成本。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换言之,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100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本申请中的空调外机10及采用了该空调外机10的空调器。
请参阅图1,该空调外机10包括外机主体(图未标)、侧板200、阀板100和底板300。需要说明的是,外机主体与空调内机通过管路连接,以使得冷媒在外机主体和空调内机之间循环,外机主体则可以向冷媒提供换热场所;其中,外机主体可以包括装配在底板300上的换热器、换热器支架12、阀体11以及电控盒等结构等。侧板200和阀板100并行地设置在底板300上,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图未标);外机主体连接于底板300且位于安装空间内。其中,侧板200和阀板100均设置在底板300的外周缘,以使得侧板200和阀板100在底板300上围成容纳外机主体的安装空间,在外机主体安装在安装空间内部的情况下,底板300向外机主体提供承载作用。另外,阀板100靠近底板300的一侧开设有阀孔113,外机主体上的阀体11穿过阀孔113;即,阀体11通过穿过阀孔113的方式实现伸出至空调外机10的外侧,从而方便阀体11与管路连接,以方便冷媒在空调外机10和空调内机之间循环。阀孔113在靠近底板300的一侧形成缺口114,缺口114配置成供阀体11进入或者脱出阀孔113。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侧板200和阀板100并行设置指代的是,阀板100靠近侧板200的一侧所在的平面与侧板200所在的平面大致平齐,从而使得阀板100在向外拆出的过程中不受到侧板200的阻挡,可以使得阀板100轻易地从外机主体外侧拆出。应当理解,在以外机主体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的情况下,阀板100靠近侧板200的一侧所在平面与侧板200所在平面的高度可以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得阀板100和侧板200之间形成阶梯形状,只需在以外机主体的中心为基准朝向外机主体以外的方向上,侧板200和阀板100没有交叉重叠即可认为阀板100和侧板200并行设置。
其中,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通过阀孔113的设置,可以方便阀体11穿过阀板100以伸出空调外机10的外侧;通过缺口114的设置,可以使得阀体11从缺口114处脱出或者装入阀孔113。在阀板100拆卸的过程中,可以将阀体11从缺口114中脱出阀孔113,便能使得阀体11避让阀板100的拆卸,节省了拆卸阀体11的工艺,从而简化了阀板100的拆卸工艺,降低了阀板100的拆卸难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阀板100拆卸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当然,在安装阀板100的过程中,可以将阀体11从缺口114装入阀孔113,便能在阀体11安装完成的情况下实现阀板100的装配,换言之,可以在阀板100未装配的情况下进行阀体11的装配,由此可以降低阀体11和阀板100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由于侧板200和阀板100通过并行设置的方式设置在底板300上,从而使得侧板200和阀板100可以各自相互独立地完成拆装,防止侧板200对阀板100的拆装造成影响,达到简化阀板100拆装工艺,降低阀板100拆装难度的目的。以上所述,便能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100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外机主体上的阀体11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外机主体的其中一侧,在此基础上,阀板100对应设置在外机主体的其中一侧。另外,为了向外机主体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侧板200需要连接于阀板100的两侧以与阀板100共同围成环形的结构,从而形成安装空间。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板100两侧均与侧板200并行设置,从而使得阀板100的两侧均可以轻易地从外机主体上拆下。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阀板100也可以仅其中一侧与侧板200并行设置,在此基础上,需要拆卸阀板100的情况下,可以先将与侧板200并行设置的一侧拆出,再从侧板200的内侧抽出阀板100的另一侧即可完成阀板100的拆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板100包括板主体110和安装部120;安装部120设置在板主体110的其中一个侧边。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均安装于外机主体,且安装部120与侧板200并行设置。其中,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均安装在外机主体的上部分零件的同一个侧面上,从而使得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可以大致位于同一个侧面上,以实现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并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板主体110为大致呈板状的结构,安装部120可以看作是设置在板主体110其中一个侧板200的条状结构,以方便安装部120与外机主体的连接配合。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20与板主体11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2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形成在板主体110的一侧,例如,焊接、螺钉连接或者熔接等。另外,为了使得阀板100和侧板200共同形成环形的结构,板主体110上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部120,并且,两个安装部120均与外机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且使得两个安装部120分别与阀板100两侧的侧板200并行设置。
为了方便与安装部120配合,外机主体包括换热器支架12,安装部120安装在换热器支架12上。其中,换热器支架12设置在安装空间内部,并且该换热器支架12配置成装配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热器支架12与底板300连接,并且该换热器支架12可以向换热器提供承载作用,以确保换热器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安装部120可以安装在换热器支架12上,从而确保阀板100的安装稳定性。另外,侧板200与换热器支架12间隔设置,以使得侧板200与安装部120间隔设置,由此使得侧板200与阀板100之间存在间隔,在拆卸阀板100的过程中,便能避免阀板100与侧板200之间相互抵持,以避免侧板200影响阀板100的拆卸,降低阀板100的拆卸难度,可以达到提高阀板100拆卸效率的目的。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可以具有一定的高低差,从而使得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共同形成阶梯结构,只需安装部120和侧板200并行设置即可达到阀板100和侧板200并行设置的目的。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20也可以安装在外机主体上的其他零部件上,例如风机支架或者电机支架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20连接于换热器支架12靠近底板300的一端。其中,由于在外机主体上,阀体11大致设置在靠近底板300的位置,因此,阀板100同样设置为靠近底板300的位置,即,为了方便阀板100的设置,安装部120安装在换热器支架12靠近底板300的一端。另外,在阀板100远离底板300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盒壳体400,该电控盒壳体400则可以安装在换热器支架12远离底板300的一端。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底板300包括第二板主体310和翻边320;翻边320设置在第二板主体310的侧边,翻边320围成容纳空间(图未标);板主体110伸入容纳空间且与翻边320间隔设置。在阀板100拆卸的过程中,安装部120从换热器支架12上拆下,并且将阀板100向外拆出。在阀板100向外拆出的过程中,板主体110靠近翻边320移动,由于翻边320和板主体110之间形成间隙,便可以方便阀板100向外移动,防止翻边320影响阀板100向外移动。
并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调外机10还包括电控盒壳体400,电控盒壳体400连接于外机主体,且电控盒壳体400与阀板100并行地设置在阀板100远离底板300的一侧。在阀板100向外移动之后,可以使得阀板100和电控盒壳体400相错开,防止电控盒壳体400抵持阀板100导致影响阀板100的拆卸,从而方便阀板100的拆卸。
可选地,为了确保电控盒壳体400不影响阀板100的拆卸,板主体110与翻边320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或等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由此使得在阀板100拆卸的过程中,阀板100靠近翻边320移动的距离大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便能使得板主体110和电控盒壳体400相错开,防止电控盒壳体400对阀板100的拆卸造成影响,降低阀板100的拆卸难度,提高阀板100拆卸效率。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板主体110和翻边320之间的间隙宽度也可以略小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或者等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在此情况下,拆卸阀板100的过程中,将板主体110远离底板300的一端向外偏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阀板100与电控盒主体相错开,同样可以高效地完成阀板100的拆卸。
另外,安装部120与翻边320并行设置,且位于翻边320远离第二板主体310的一侧;安装部120与翻边320间隔设置。由此使得安装部120和翻边320大致平齐,防止安装部120和翻边320之间形成过大的间隙,从而使得空调外机10的美观度提升。在此基础上,安装部120在垂直于地板的方向上长度小于板主体110的长度,从而在安装部120与翻边320并行的情况下,板主体110伸入容纳空间中。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3、图5和图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板主体110包括第一主体111和两个第二主体112;两个第二主体112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111上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二主体112分别与阀板100两侧的侧板200平行。第二主体112与第一主体111形成钝角,可以减小阀体11在向外的方向上伸出的距离,从而方便阀体11伸出阀板100。两个第二主体112远离第一主体111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部120,以方便阀板100和外机主体的装配。阀孔113开设在第二主体112靠近底板30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由于第一主体111的设置,相对于仅设置两个第二主体112的情况下,相较于两个第二主体112相交处与外机主体的距离,第二主体112距离外机主体的距离较小,从而可以减小阀体11所需的长度尺寸,可以方便阀体11伸出阀板100。可选地,第一主体111呈平板状,并且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之间形成钝角。
为了提高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的强度,在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的交接处形成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形成钝角的一侧,且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形成在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上。该加强筋的形成方式可以为:通过冲压的方式,垂直于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的棱边压出凹槽,该凹槽的侧壁则形成加强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112之间直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形成加强筋。
另外,阀板100还包括安装板130;安装板130连接于第一主体111远离底板300的一侧,并且安装板130配置成与外机主体中的电控盒壳体40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30在垂直于第一主体111的方向上凸出设置,从而方便向电控盒壳体400提供有效的承载作用。当然,安装板130的形状与电控盒壳体400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安装板130与电控盒壳体400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安装板130的隐藏,提高空调外机10的外观美感。其中,安装板130和电控盒壳体400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然,安装板130也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实现与电控盒壳体400的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外机10及空调器中,对阀板100进行拆卸的过程下,将外机主体上的阀体11从阀孔113的缺口114处脱出阀孔113,便可以实现阀体11从阀板100上脱出的目的,便可以在不拆卸阀体11的情况下完成阀板100的拆卸。另外,由于阀板100和侧板200并行设置,使得阀板100在拆卸的过程中不受到侧板200的影响,可以快速地完成阀板100的拆卸,达到提高阀板100的拆卸便利性的目的。当然,在装配阀板100的过程中,阀体11可以从缺口114进入至阀孔113,从而在阀体11装配完成的情况下完成阀板100的装配,简化了阀体11以及阀板100的装配工艺,降低阀体11和阀板100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机10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阀板100拆卸困难且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并且,在阀板100拆卸的过程中,板主体110可以靠近翻边320移动,以使得阀板100向外拆出,此时,由于板主体110与翻边320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可以使得阀板100向外拆出的距离大于电控盒壳体400的厚度,可以使得阀板100与电控盒壳体400错开,防止电控盒壳体400对阀板100的拆卸造成影响,降低阀板100的拆卸难度,提高阀板100拆卸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主体、侧板、阀板和底板;
所述侧板和所述阀板并行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外机主体连接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阀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阀孔,所述外机主体上的阀体穿过所述阀孔;所述阀孔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配置成供所述阀体进入或者脱出所述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包括板主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的其中一个侧边;
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侧板均安装于所述外机主体,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侧板并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主体包括换热器支架,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支架上;
所述侧板与所述换热器支架间隔设置,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部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支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二板主体和翻边;所述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主体的侧边,所述翻边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板主体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翻边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翻边并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翻边远离所述第二板主体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翻边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机还包括电控盒壳体,所述电控盒壳体连接于所述外机主体,且所述电控盒壳体与所述阀板并行地设置在所述阀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控盒壳体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两个第二主体;两个所述第二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形成钝角;
两个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安装部;
所述阀孔开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且所述安装板配置成与所述空调外机中的电控盒壳体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
CN202121840177.4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5336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0177.4U CN215336754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0177.4U CN215336754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6754U true CN215336754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6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0177.4U Active CN215336754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6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65223U (zh)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
US10302314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2565547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42784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5336754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09926574U (zh) 底盘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2005991U (zh)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8154763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09926575U (zh) 底盘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8033661U (zh)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CN211952996U (zh) 风管机
CN21634669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689209U (zh)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CN217303007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JPH062878A (ja) 天井埋込み型空気調和機
CN218154519U (zh) 用于穿墙式空调机的隔板组件、穿墙式空调机
CN217303013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组的支架组件、空调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16929884U (zh) 一种壁挂式光伏逆变器
CN218033394U (zh)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CN220229379U (zh) 一种风机组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6281765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6953271U (zh) 空调器
CN21563754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550808U (zh) 吊顶式空调器的底盘和吊顶式空调器
CN21742358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