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3394U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33394U CN218033394U CN202221973121.0U CN202221973121U CN218033394U CN 218033394 U CN218033394 U CN 218033394U CN 202221973121 U CN202221973121 U CN 202221973121U CN 218033394 U CN218033394 U CN 2180333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plate portion
- backplate
- flanging
- back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机壳包括背板和两个侧板。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背板本体的左右两端的两个第一翻边部,第一翻边部位于背板本体的前侧且具有第一连接孔;两个侧板分别安装于背板的左右两侧,侧板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适于沿左右方向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侧板和背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在将该机壳的背板和侧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可以从背板的侧面穿设于侧板与背板以将侧板与背板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省去了翻转背板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背板与左右两个侧板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固定,在装配背板和侧板时,通常是从背板的背侧将螺钉打入背板和侧板以连接背板和侧板,该装配方式需人工翻转背板后,将背板翻转后使得背板的背侧朝上,将螺钉直接从背板的背侧打入左右侧板,这样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机壳,在将该机壳的背板和侧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可以从背板的侧面穿设于侧板与背板以将侧板与背板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省去了翻转背板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机壳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包括: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背板本体的左右两端的两个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前侧且具有第一连接孔;两个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适于沿左右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背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通过将背板设置为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连接在背板本体的前侧的第一翻边部,在将该机壳的背板和侧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可以从背板的侧面穿设于侧板与背板的第一翻边部以将侧板与背板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省去了翻转背板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后侧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后端,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侧板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翻边部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后侧且与所述背板本体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的后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侧板部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部沿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侧板中的一个形成有凸起且另一个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内壁中的一个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且另一个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侧板的部分朝向所述第一翻边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的背离所述第一翻边部的一侧形成为沉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紧固件的头部容纳于所述沉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凸起的壁包括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均垂直于左右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的后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侧板部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后端,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背板本体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侧板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部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凸起为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凹槽为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机壳,在将该机壳的背板和侧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可以从侧板的侧面穿设于侧板与背板的第一翻边部以将侧板与背板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省去了翻转背板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F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机壳的侧板与背板的装配图;
图7是图6中的侧板与背板的装配主视图;
图8是沿图7中C-C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的机壳的背板和侧板的未装配图;
图11是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0、机壳;
1、背板;11、背板本体;111、加强凸筋;12、第一翻边部;121、凹槽;122、第一连接壁;123、第一连接孔;
2、侧板;21、进风口;22、侧板本体;221、第一侧板部;222、第二侧板部;2221、凸起;2222、第二连接壁;2223、沉槽;2224、第二连接孔;23、第二翻边部;24、第三翻边部;241、第一卡孔;25、第四翻边部;251、第二卡孔;
31、底座;32、顶盖;321、第二卡扣;41、出风框;411、出风口;42、下面框; 43、面板;
51、进风格栅;52、导风板;53、紧固件;531、头部;
60、换热器部件;61、换热器;62、电辅热;63、防护网;
70、风道部件;71、蜗壳;72、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10。可选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例如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其中上述机壳10可以为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
参照图1-图5以及图9,机壳10包括:背板1和两个侧板2,两个侧板2分别安装于背板1的左右两侧,每个侧板2的后端与背板1相连,每个侧板2的前端朝向前延伸。背板1包括背板本体11以及两个第一翻边部12,两个第一翻边部12分别连接在背板本体11的左右两端,其中一个第一翻边部12连接于背板1的左端,另一个第一翻边部12 连接于背板1的右端,第一翻边部12与背板本体11之间具有夹角,例如第一翻边部12 与背板本体11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小于90°,两个第一翻边部12可以由背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弯折形成。两个第一翻边部12均位于背板本体11的前侧,每个第一翻边部12 的后端与背板本体11相连,每个背板本体11的前端朝向前延伸。
每个第一翻边部12均具有第一连接孔123,每个侧板2的后端均具有第二连接孔2224,第二连接孔2224与第一连接孔123对应。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123可以沿背板1的长度方向(例如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二连接孔2224可以沿侧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二连接孔2224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12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其中,第一连接孔123的中心轴线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孔2224的中心轴线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将背板1和侧板2进行装配时,可以将紧固件53(例如螺钉) 通过左右方向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以连接侧板2和背板1。
可选地,第一翻边部12可以位于侧板2的外侧(所述侧板2的外侧是指侧板2的远离机壳10的中心的一侧),第一翻边部12可以与侧板2叠置,侧板2可以与第一翻边部12的内表面抵接;第一翻边部12也可以位于侧板2的内侧(所述侧板2的内侧是指侧板2的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一侧),第一翻边部12可以与侧板2叠置,第一翻边部 12可以与侧板2的内表面抵接。
可选地,将紧固件5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时,可以从外(所述外是指远离机壳10的中心的方向)向内(所述内是指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方向)安装紧固件53,例如在连接装配位于左侧的侧板2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左侧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安装固定,在连接装配位于右侧的侧板2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右侧沿从右向左的方向进行安装固定。
可选地,将紧固件5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时,可以从内向外安装紧固件53,例如在连接装配位于左侧的侧板2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右侧沿从右向左的方向进行安装固定,在连接装配位于右侧的侧板2 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左侧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安装固定。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在装配背板1与侧板2时,背板1通常是背侧(在机壳10正常使用放置时,背板1的背侧即背板1的后侧)朝下放置,背板1包括上述的背板本体11 和位于背板本体11的前侧的第一翻边部12,因此在装配背板1与侧板2时,是背板本体11的背侧朝下,背板1的两个第一翻边部12是位于背板本体11的上侧,因此无需翻转背板1,紧固件53可直接从背板1的左右两侧穿设于第一翻边部12和侧板2,即紧固件53可以从背板1的侧面穿设于侧板2与背板1的第一翻边部12以将侧板2与背板1进行装配,省去了翻转背板1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10,通过将背板1设置为包括背板本体11以及连接在背板本体11的前侧的第一翻边部12,在将该机壳10的背板1和侧板2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53可以从背板1的侧面穿设于侧板2与背板1的第一翻边部12 以将侧板2与背板1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1,省去了翻转背板1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1,侧板2可以包括侧板本体22以及第二翻边部23,侧板本体22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孔2224,第二翻边部23连接在侧板本体22的后侧,第二翻边部23与侧板本体22之间具有夹角,例如第二翻边部23与侧板本体22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小于90°,第二翻边部23可以由侧板2的后端弯折形成。其中,第一翻边部12位于侧板本体22的内侧(所述侧板本体22的内侧是指侧板本体 22的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一侧)。
例如,位于左侧的第一翻边部12在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侧板本体22的右侧,位于左侧的第一翻边部12可以与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侧板本体22叠置;位于右侧的第一翻边部12在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侧板本体22的左侧,位于右侧的第一翻边部12可以与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侧板本体22叠置。在连接装配位于左侧的侧板2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左侧沿从左向右的方向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孔 2224和第一连接孔123,以将位于左侧的侧板2安装于背板1;在连接装配位于右侧的侧板2与背板1时,可以将紧固件53从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右侧沿从右向左的方向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224和第一连接孔123,以将位于右侧的侧板2安装于背板1。
第二翻边部23位于背板本体11的后侧,即第二翻边部23可以覆盖在背板本体11的外侧(所述背板本体11的外侧是指背板本体11的远离机壳10的中心的一侧)且第二翻边部23可以与背板本体11的后表面抵接。在将侧板2与背板1进行装配时,可以使得侧板2安装在背板1的外侧,使得侧板本体22与第二翻边部23的夹角处于背板本体11与第一翻边部12的夹角处对应,侧板2的第二翻边部23位于背板本体11的外侧,侧板2的侧板本体22位于第一翻边部12的外侧,将紧固件53穿设于侧板本体22上的第二连接孔2224以及第一翻边部12上的第一连接孔123,从而可以将侧板2安装至背板1。通过将侧板2设置为包括上述的侧板本体22和第二翻边部23,可以遮盖侧板2 与背板1之间的配合间隙,防止或减少灰尘从侧板2和背板1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机壳 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1,侧板2可以包括第一侧板部221和第二侧板部222,第二侧板部222连接在第一侧板部221的后侧且第二侧板部222与第一侧板部221之间具有夹角,第二侧板部222与第一侧板部2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二连接孔2224形成于第二侧板部222的后端,第一侧板部221的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可以大于第二侧板部222在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所述内是指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右倾斜延伸,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左倾斜延伸。
通过在侧板2的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224的部分(即上述的第二侧板部222)设置为倾斜延伸的形状,利于隐藏第二连接孔2224的位置,即有利于正面隐藏背板1与侧板2 之间的紧固件53,使得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53在机壳10的正面无法看到或是不易看到,既提高了美观性,同时使得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53不易出现刮伤人体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将侧板2设置为包括具有夹角的第一侧板部221和第二侧板部222,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侧板2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参照图4-图11,第一侧板部221沿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由于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在机壳10的正面,第二侧板部222 可以隐藏在第一侧板部221的后侧,用户从正面不容易或无法看到第二侧板部222,从而可以利于正面隐藏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5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1,第一翻边部12和侧板2中的一个形成有凸起2221且另一个形成有凹槽121,凸起2221和凹槽121的内壁中的一个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23且另一个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224。例如,可以是第一翻边部12形成有凸起2221,侧板2形成有凹槽121,此时第一连接孔123形成于凸起2221,第二连接孔2224形成于凹槽121的内壁;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翻边部12形成有凹槽121,侧板 2形成有凸起2221,此时第一连接孔123形成于凹槽121的内壁,第二连接孔2224形成于凸起2221。在将背板1与侧板2进行装配时,凸起2221可以容纳于凹槽121内,紧固件5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以将侧板2及背板1连接起来。第一翻边部12和侧板2通过凸起2221和凹槽121的方式配合,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并且使得背板1和侧板2的预定位位置和紧固件53的固定位置位于同一位置,使得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1,第一翻边部12可以位于侧板2的内侧,侧板2的部分朝向第一翻边部12凹陷以形成朝向第一翻边部12的方向凸出的凸起2221,凸起2221的背离第一翻边部12的一侧形成为沉槽2223,第二连接孔2224 形成于凸起2221,第一连接孔123形成于凹槽121的内壁。在将背板1与侧板2进行装配时,凸起2221可以容纳于凹槽121内,紧固件53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224、第一连接孔123,以将侧板2及背板1连接起来。通过紧固件53的头部531容纳于沉槽2223 内,对连接背板1和侧板2的紧固件53具有一定的隐藏作用,既使得机壳10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又利于紧固件53的安装,并且使得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53不易出现刮伤人体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1,所述凹槽121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壁122,第一连接孔123形成于第一连接壁122,凸起2221的壁包括第二连接壁 2222,第二连接孔2224形成于第二连接壁2222,第一连接壁122和第二连接壁2222 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壁122和第二连接壁2222均垂直于左右方向。便于安装紧固件53,且安装更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1,侧板2可以包括第一侧板部221和第二侧板部222,第二侧板部222连接在第一侧板部221的后侧且第二侧板部222 与第一侧板部221之间具有夹角,例如第二侧板部222与第一侧板部2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所述内是指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位于左侧的侧板2的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右倾斜延伸,位于右侧的侧板2的第二侧板部2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左倾斜延伸,第二连接孔2224形成于第二侧板部222的后端,利于隐藏第二连接孔2224的位置,即有利于正面隐藏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53,使得背板1与侧板2之间的紧固件 53在机壳10的正面无法看到或是不易看到,既提高了美观性,同时使得背板1与侧板 2之间的紧固件53不易出现刮伤人体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将侧板2设置为包括具有夹角的第一侧板部221和第二侧板部222,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侧板2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翻边部12与背板本体11之间呈钝角设置,第一翻边部12可以在由前至后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第二侧板部222与第一翻边部12平行设置。通过将第一翻边部12与背板本体11之间呈钝角设置,可以通过将第一翻边部12的部分朝向内(所述内是指邻近机壳10的中心的方向)冲压以形成上述凹槽121,这样可以使得凹槽121 的第一连接壁122形成为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板结构,方便第一翻边部12上的凹槽121 形成,由于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侧板部222平行设置,第一翻边部12的未形成凹槽121 的部分以及第二侧板部222未形成凸起2221的部分可以相互贴合抵接,方便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侧板部222的连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1,机壳10沿上下方向延伸,背板1和侧板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背板1的第一翻边部12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起2221为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凹槽121为与凸起22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例如,在凸起2221形成第一翻边部12,多个凸起2221沿第一翻边部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凹槽121形成于侧板2时,多个凹槽121沿侧板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将背板1与侧板2装配时,多个凹槽121与多个凸起2221分别一一对应,每个凸起2221容纳于对应的凹槽121内,并通过紧固件5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和第二连接孔2224,以将侧板2与背板1进行连接装配,通过多点安装固定,使得背板1和侧板2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壳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机壳10,在将该机壳10的背板1和侧板2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53可以从侧板2的侧面穿设于侧板2与背板1的第一翻边部12以将侧板2与背板1进行装配,不需要翻转背板1,省去了翻转背板1 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下面参照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
参照图1-图4,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述的机壳10、换热器部件60和风道部件70,换热器部件60和风道部件70均设于机壳10内,机壳10上形成有进风口21 和出风口411。空调器工作时,风道部件70驱动室内空气从进风口21进入机壳10内与换热器部件60换热后通过出风口411吹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其中,机壳10可以包括上述的背板1和两个侧板2,机壳10还包括顶盖32、底座 31、出风框41、下面框42和面板43。两个侧板2连接在背板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背板 1的前侧,两个侧板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两个侧板2均形成有进风口21,进风口 21处设有进风格栅51,出风框41安装在两个侧板2的前侧,下面框42连接在两个侧板2的前侧且位于出风框41的下方,面板43盖设在下面框42的前侧以及出风框41的下部前侧,出风框41的上部形成有出风口411,出风口411处设有导风板52。
机壳10内可以限定出沿上下排布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可以位于第二容纳腔的上方,换热器部件60可以安装于第一容纳腔,风道部件70可以安装于第二容纳腔。换热器部件60包括换热器61和电辅热62,换热器部件60的邻近出风口411 的一侧还可以设有防护网63。风道部件70包括蜗壳71和风机,风机设于蜗壳71,风机包括风轮72以及电机,电机与风轮72相连以驱动件风轮72转动,电机可以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固定于蜗壳71,蜗壳7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进气口,两个进气口与两个进风口21分别相对且连通,蜗壳71的上端形成有出气口。在空调器工作时,从两个进风口21进入的空气分别经过两个进气口进入蜗壳71内,经风轮72加速后从蜗壳71的出气口流出并进入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换热器部件60换热,换热后从出风口411排出至室内。
其中,背板1包括上述的背板本体11和第一翻边部12,侧板2包括上述的侧板本体22和第二翻边部23,侧板2还包括第三翻边部24和第四翻边部25,侧板本体22包括上述的第一侧板部221和第二侧板部222,第二翻边部23连接在第二侧板部222的后侧,第三翻边部24连接在第一侧板部221的前侧,第四翻边部25连接在第一侧板部221 的上侧。第一翻边部12的部分朝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凹槽121,第二侧板部222的后端的部分朝向内凹陷以形成朝向第一翻边部12凸出的凸起2221,凸起 222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凸起2221的背离第一翻边部12的一侧(即每个凸起 2221的外侧)形成为沉槽2223,凸起2221与凹槽121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出风框41 的左右两端形成有第一卡扣,下面框42的左右两端形成有第一卡扣,顶盖32的左右两端形成有第二卡扣321,第三翻边部24形成有第一卡孔241,第四翻边部25形成有第二卡孔251。
在将机壳10的各个部分进行装配时,侧板2的凸起2221容纳于背板1的凹槽121内,并通过紧固件53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224和第一连接孔123,以将侧板2与背板1 装配。出风框41的第一卡扣卡入两个侧板2的第一卡孔241内,下面框42的第一卡扣卡入两个侧板2的第一卡孔241内,从而可以将出风框41、下面框42装配至两个侧板 2上。顶盖32的第二卡扣321卡入两个侧板2的第二卡孔251内,顶盖32的后端可以与后背板1连接,顶盖32的前端可以与出风框41连接,从而实现顶盖32的安装。底座31安装在两个侧板2、背板1以及下面框42的底面,从而可以完成机壳10的装配。在装配背板1与侧板2的过程中,无需翻转背板1,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背板本体的左右两端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前侧且具有第一连接孔;
两个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适于沿左右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后侧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后端,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翻边部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后侧且与所述背板本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的后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侧板部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部沿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侧板中的一个形成有凸起且另一个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内壁中的一个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且另一个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位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侧板的部分朝向所述第一翻边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凸起的背离所述第一翻边部的一侧形成为沉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紧固件的头部容纳于所述沉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凸起的壁包括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均垂直于左右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的后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侧板部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后端,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背板本体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侧板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凸起为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凹槽为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多个。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3121.0U CN21803339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3121.0U CN21803339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3394U true CN218033394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4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73121.0U Active CN21803339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33394U (zh)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21973121.0U patent/CN2180333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50776B1 (en) |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 |
CN212538021U (zh) | 一种蜗壳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1345748U (zh) | 风道蜗壳及窗式空调器 | |
CN218033394U (zh)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
CN106765593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033662U (zh) | 空调器的机壳及空调器 | |
CN215637621U (zh) | 风道壳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2390597U (zh) | 空调器 | |
CN212618825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8033661U (zh) |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1041143U (zh) | 一种空调进风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1177102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675740U (zh) | 落地式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落地式空调器 | |
CN210569256U (zh) | 燃气热水器中的面壳组件 | |
CN221222834U (zh) | 出风框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6346699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6977162U (zh) | 下饰板与罩壳的固定结构、空调器 | |
CN221592997U (zh) | 空调器 | |
JP256266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5336754U (zh)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6384301U (zh) | 一种油烟机箱体固定结构 | |
CN217274560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组件 | |
CN210441419U (zh) |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 |
JPH1082533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8154763U (zh) | 空气处理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