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8922U -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8922U
CN215808922U CN202121754600.9U CN202121754600U CN215808922U CN 215808922 U CN215808922 U CN 215808922U CN 202121754600 U CN202121754600 U CN 202121754600U CN 215808922 U CN215808922 U CN 215808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otor
mounting bracket
chassis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46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联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46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8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8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8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该电机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二安装体以及固设于第一安装体以及第二安装体之间的支撑体,第一安装体包括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三定位部以及与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第二安装体包括与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第一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底盘,第二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侧板件,支撑体用于支撑电机。该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等相对密闭空间的温度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并通常利用散热扇叶对空调室外机进行散热,以提高换热效率。
但传统的空调室外机运行时,由于散热扇叶的电机安装结构的缺陷,导致空调室外机搬运过程中存在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
其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安装支架,用于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壳体组件包括底盘和固设于底盘的侧板件,底盘包括底面以及设置在底面背部的安装面,底盘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错开设置于安装面;侧板件固设于底盘,侧板件包括设置于安装面的上方的第二定位部;电机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二安装体以及固设于第一安装体以及第二安装体之间的支撑体,第一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底盘,第一安装体包括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三定位部以及与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第二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侧板件,第二安装体包括与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支撑体用于支撑电机。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机安装支架应用于壳体组件时,第一安装体通过第三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的配合,定位设置于安装面上,并通过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的限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体初步固定在安装面上,最后再通过紧固结构将第一安装体固定在安装面上。而第二安装体可通过第四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使得第二安装体可以通过侧板件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再通过紧固结构将第二安装体固定在侧板件上,进而实现将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底盘与侧板件之间。此过程中,由于电机安装支架能够在安装面进行安装,无需凸出底盘的底面,进而可以减少底盘的底面的尖锐部件,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组件搬运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底盘、侧板件、紧固结构以及上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包括底盘和固设于底盘的侧板件,底盘包括底面以及设置在底面背部的安装面,底盘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限位部错开设置于安装面;侧板件固设于底盘,侧板件包括设置于安装面的上方的第二定位部;紧固结构用于将第一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底盘以及将第二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侧板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壳体组件组装时,将侧板件固定在底盘上,并利用侧板件与底盘配合形成安装空间。进而可以进行电机安装支架的安装,其第一安装体通过第三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的配合,定位设置于安装面上,并通过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的限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体初步固定在安装面上,最后再通过紧固结构将第一安装体固定在安装面上。而第二安装体可通过第四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使得第二安装体可以通过侧板件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再通过紧固结构将第二安装体固定在侧板件上,进而实现将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底盘与侧板件之间。此过程中,由于电机安装支架能够在安装面进行安装,无需凸出底盘的底面,进而可以减少底盘的底面的尖锐部件,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壳体组件搬运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电机以及上述的壳体组件,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壳体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空调室外机组装时,电机固定于支撑体上,并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此过程中,由于电机安装支架能够在安装面进行安装,无需凸出底盘的底面,进而可以减少底盘的底面的尖锐部件,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空调室外机搬运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上述的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室外机搬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用户体验,且安装便利。使用时,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相配合能够为室内等密闭空间提供调温气体,且电机与底盘固定牢靠,运行噪音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底盘与电机安装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底盘与电机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局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室外机;11、壳体组件;100、底盘;101、底面;102、安装面;103、第一方向;110、第一限位部;111、限位凸楞;120、第一定位部;121、第一定位体;122、第二定位体;123、第三定位体;124、定位腔;130、凸台;131、第一配合面;132、第二配合面;104、螺纹孔;200、侧板件;210、第二定位部;211、定位槽;201、第一定位面;300、电机安装支架;310、第一安装体;311、第二限位部;302、限位孔;303、导向面;312、第三定位部;304、凸起;313、第一通孔;320、第二安装体;321、第四定位部;301、第二定位面;330、支撑体;331、安装部;400、紧固结构;410、第一螺杆件;420、第二螺杆件;12、电机;13、扇叶;14、第一换热器;20、墙体;30、空调室内机;31、第二换热器;40、控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空气交换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位置,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空气。而空调系统的种类繁多,品牌繁多,使得可供消费者选择新风系统很多,如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了空调系统厂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目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等相对密闭空间的温度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并通常利用散热扇叶对空调室外机进行散热,以提高换热效率。
但传统的空调室外机运行时,由于散热扇叶的电机安装结构的缺陷,导致空调室外机搬运过程中存在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机安装支架以及应用了电机安装支架的壳体组件,能够优化电机安装结构,通过消除尖锐部件,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电机安装支架以及壳体组件,通过应用了该壳体组件的空调室外机进行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一实施例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底盘与电机安装支架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的底盘与电机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局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30,包括电机12 以及上述的壳体组件11,壳体组件11,包括底盘100、固设于底盘100的侧板件200、紧固结构400以及电机安装支架300,电机12通过电机安装支架300固定在壳体组件11。
其中,如图3至图5所示,底盘100包括底面101以及设置在底面101背部的安装面102,底盘1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10以及第一定位部120,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一限位部110错开设置于安装面102;侧板件200固设于底盘100,侧板件200包括设置于安装面102的上方的第二定位部210。电机安装支架300包括第一安装体310、第二安装体 320以及固设于第一安装体310以及第二安装体320之间的支撑体330,第一安装体310 包括与第一限位部110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311以及与第一定位部120定位配合的第三定位部312,第二安装体320包括与第二定位部210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321,支撑体330用于支撑电机12;紧固结构400将第一安装体310可拆卸固定于底盘100以及将第二安装体320可拆卸固定于侧板件200。
该空调室外机10组装时,将侧板件200固定在底盘100上,并利用侧板件200与底盘100配合形成安装空间。该电机安装支架300的第一安装体310通过第三定位部312 与第一定位部120的配合,定位设置于安装面102上,并通过第二限位部311与第一限位部110的限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体310初步固定在安装面102上,最后再通过紧固结构400将第一安装体310固定在安装面102上。而第二安装体320可通过第四定位部 321与第二定位部210的配合,使得第二安装体320可以通过侧板件200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再通过紧固结构400将第二安装体320固定在侧板件200上,进而实现将电机安装支架300固定在底盘100与侧板件200之间。完成上述电机安装支架300的固定后,在将电机12通过支撑体330安装到电机安装支架300上,使得电机12可以设置于底盘100 的上方;或者,电机12可以先安装在电机安装支架300上,然后再随电机安装支架300 固定在壳体组件11中;进而完成空调室外机10的组装。由于电机安装支架300能够在安装面102进行安装,无需凸出底盘100的底面101,进而可以减少底盘100的底面101 的尖锐部件,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空调室外机10搬运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机安装支架”可以为“壳体组件”这一模块的其中一个零件,即与“壳体组件的其他构件”组装成一个模块,再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与“壳体组件的其他构件”相对独立,可分别进行安装,即可在本装置中与“壳体组件的其他构件”构成一个整体。
等同的,本公开“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进行模块化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分别进行组装,在本装置中构成一个模块。本公开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公开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公开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安装体”可以为“电机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即“第一安装体”与“电机安装支架的其他部分,如支撑体”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电机安装支架的其他部分,如支撑体”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第一安装体”可以独立制造,再与“电机安装支架的其他部分,如支撑体”组合成一个整体。
等同的,“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公开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公开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公开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侧板件2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能够在底盘100上形成侧壁结构即可。例如,可以通过多块侧板组装而成,也可以利用钣金件冲压形成。
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还包括扇叶13和第一换热器14,扇叶13与电机12连接,电机12用于驱动扇叶13转动产生气流对第一换热器14进行风冷散热。如此,通过电机12与扇叶13的配合形成散热扇叶结构,进而能够对第一换热器14进行风冷散热。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12也可以驱动其他扰动结构进行转动对第一换热器14进行散热,例如涡轮叶等。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结构400将第一安装体310可拆卸固定于底盘100以及将第二安装体320可拆卸固定于侧板件200”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卡接、螺接等。其中,卡接的固定方式包括偏心轮快拆结构,具体可参照自行车轮以及自行车座椅的偏心轮快拆结构。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结构400包括第一螺杆件410,第一安装体310与底盘100通过第一螺杆件410固定连接。如此,第一安装体310可以利用螺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底盘100上,方便进行拆装。
同理,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结构400包括第二螺杆件420,第二安装体320与侧板件200通过第二螺杆件420固定连接。如此,第二安装体320可以利用螺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侧板件200上,方便进行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部210与第四定位部321定位配合”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定位柱与定位孔,定位块与定位槽211,定位凸起304与定位凹部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至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210 远离底盘100设置,第二定位部210包括设置于侧板件200的顶部的定位槽211,第四定位部321与定位槽211定位配合。如此,利用定位槽211与第四定位部321配合,便于第二安装体320与侧板件200分离或定位配合,拆装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211包括非圆形的第一定位面201,第四定位部321设有与第一定位面201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面301。如此,第一定位面201与第二定位面301配合可以限制第二安装体320的多个自由度,使得电机安装支架300可以更加牢靠的固定在底盘100以及侧板件200上,减少电机12运行产生的共振噪音。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210至少部分凸出侧板件200的侧壁设置,以使定位槽211的宽度大于侧板件200的侧壁的厚度。如此,可以增大定位槽211与第四定位部321的配合面积,使得二者定位配合更加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部110与第二限位部311”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凸起304与凹部的配合,凸楞与孔的配合,多个凸起304与多个凹孔的配合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及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包括限位凸楞111,第二限位部311包括与限位凸楞111定位配合的限位孔302。如此,通过在底盘100的安装面102设置限位凸楞111,并利用设置在第一安装体310上的限位孔302 与限位凸楞111形成限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体310限位安装到底盘100上,使得第一安装体310在可控范围内移动。由于限位凸楞111设置于安装面102,进而不会在底盘 100的底面101形成尖锐部件。只需提拉或下压电机安装支架300即可实现限位凸楞111 与限位孔302的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302为条形孔,且限位孔302的宽度沿第一方向103逐渐变小,当限位凸楞111插入限位孔302时,电机安装支架300可沿第一方向103移动,直至限位凸楞111与限位孔302相卡,并使第三定位部312与第一定位部120定位配合。如此,限位凸楞111与限位孔302进行限位配合,使得电机安装支架300可沿第一方向103移动;继续移动电机安装支架300,直至限位凸楞111与限位孔302相卡,使得第三定位部312与第一定位部120的定位配合,实现将电机安装支架300初步固定在底盘100上,然后再使第四定位部321与第二定位部210的定位配合,实现将第二安装体320初步固定在侧板件200上,然后再利用紧固结构400进行锁死固定,使得电机安装支架300的固定更加牢靠,避免电机12运行过程中,因安装不牢靠而产生振动,有利于降低运行噪音。而当需要维护电机12时,只需松开或拆开紧固结构400,电机安装支架300沿第一方向103反方向移动,即可实现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三定位部312的分离,可实现第四定位部321与第二定位部210的分离;继续沿第一方向103的反方向移动电机安装支架300,然后提拉电机安装支架300即可实现限位凸楞 111与限位孔302的分离,将电机安装支架300从底盘100的上方拆除。
可选地,如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302的侧壁设有导向面303,导向面 303沿第一方向103逐渐倾斜,以使限位孔302的宽度逐渐变小。如此,利用限位凸楞 111设置于限位孔302,再沿第一方向103移动的过程中,导向面303与限位凸楞111配合,引导第一安装体310移动,便于第三定位部312与底盘100的第一定位部120定位配合,对位安装可靠,使得电机安装支架300拆装方便。
第一方向103包括底盘10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具体可以根据电机12安装位置进行选择。
如图6及图8所示,第一方向103为底盘100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面102的凸台130,凸台130包括设置于安装面102上方的第一配合面131以及设置于第一配合面131 与安装面102之间的第二配合面132,第一定位部120以及第一限位部110设置于第一配合面131,第一螺杆件410将部分第一安装体310螺接固定于第二配合面132,第一安装体310 分别与第一配合面131以及第二配合面132相贴合;底面101设有与凸台130一一对应的凹槽。如此,第一安装体310可以分别第一配合面131以及第二配合面132接触,增大电机安装支架300与底盘100的接触面积,使得二者固定可以更加牢靠。同时,第一定位部120以及第一限位部110设置于第一配合面131上,方便拆装配合。此外,第一螺杆件410设置于第二配合面132上,即方便进行操作,又能够充分利用凹槽的宽度方向的空间,使的第一螺杆件410不会凸出底盘100设置,以有效消除尖锐部件。
可以理解地,底盘100通过设置凸台130,还可以作为加强筋使用,有利于提高底盘100的支撑强度,使得电机12运行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面132朝远离第一配合面13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配合面132设有螺纹孔104,第一安装体310设有与螺纹孔104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13,部分第一螺杆件410穿过第一通孔313与螺纹孔104配合,将部分第一安装体310固定于第二配合面132。如此,第二配合面132倾斜设置,还可以起到支撑电机安装支架300的作用。同时在利用第一配合面131支撑电机安装支架300,并利用第一螺杆件410与第一通孔313以及螺纹孔104配合将第一安装体310 固定在底盘100;此过程中,第一螺杆件410设置于第二配合面132上,可以减小第一螺杆件410的受力大小,避免螺钉受力过大而导致松动。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00冲压成型、注塑成型或压铸成型,并在安装面102形成凸台130,在底面101形成凹槽。如此,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技术在底盘100上形成相关的结构,减少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至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0 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120间隔设置于第一定位部120的两侧,第三定位部312包括两个,两个第三定位部312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体310的两侧,以使第一安装体 310能够设置于两个第一定位部120之间。如此,通过两个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一安装体310的两侧的第三定位部312相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体310可以均匀受力设置于安装面102上,且通过两个第一定位部120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部312相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制第一安装体310的移动,进而通过紧固结构400可以可靠地将电机安装支架300固定在底盘100上。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0包括与另一个第一定位部120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体121、与第一定位体121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定位体122以及与安装面102 间距设置的第三定位体123,第三定位体123与第一定位体121和/或第二定位体122连接形成定位腔124,第三定位部312可拔插设置于定位腔124中。如此,利用第二定位体122可以限制第一安装体310移动,而利用第三定位体123可以限制第一安装体310 向上运动,结合第四定位部321与第二定位部210的限制,使得第一安装体310只可沿第一限位部110与第二限位部311限制的方向进行移动,(如前述的第一方向103,也即沿第一方向103可以进出定位腔124,并利用第二定位体122进行止动),使得电机安装支架300可以可靠地初步定位在底盘100上,并充分利用底盘100进行限位,便于利用紧固结构400可靠地将第一安装体310固定在底盘100时,第一安装体310与底盘 100紧密配合,不会轻易发生共振,有利于降低电机12运行噪音。
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两个第一定位体121与第一安装体310的两侧限位配合或者第一限位部110与第二限位部311限位配合,以限制第一安装体310左右移动,使得第一安装体310固定更加牢靠。
例如,第一方向103为底盘100的宽度方向,则第一安装体310左右移动方向可以为底盘100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或者,第一方向103为底盘100的长度方向,则第一安装体310左右移动方向可以为底盘100的宽度方向。
可选地,如图10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定位部312设有与第三定位体123相抵的凸起304。如此,利用凸起304与第三定位体123相抵,使得第三定位体123弹性变形而产生预压紧第一安装体310的紧固力,可以更好地固定第一安装体310。
上述任一定位腔124的实施例中,与前述的第二配合面132的实施例相结合时,第一安装体310可以沿第一方向103移动实现将第三定位部312定位设置于定位腔124中,并使得第二配合面132与第一安装体310对应的配合面相贴合,使得第一安装体310与凸台130至少两个面进行接触,进而可以更好地固定电机安装支架3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位凸楞111以及第一定位部120可以冲压成型,也可以注塑成型,或压铸成型等。
如图11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3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0,空调室外机10与空调室内机30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30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室外机10搬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尖锐部件伤人的隐患,提高用户体验,且安装便利。使用时,空调室内机30与空调室外机10相配合能够为室内等密闭空间提供调温气体,且电机12与底盘100固定牢靠,运行噪音小,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获得消费者青睐,具有更好的产品竞争力。
如图11所示,一些实施例,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模组40,控制模组40与空调室内机30以及空调室外机10通信连接。如此,利用控制模组40便于进行控制以及与用户进行交互。
该控制模组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至少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等。
控制模组通常控制空调系统的整体操作,诸如与开闭控制、加热控制、制冷控制、除湿控制、新风启动或关闭、风量调节控制等。控制模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控制模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控制模组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控制电路板还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的其他模块进行通信,如本公开的新风动力组件。
一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空调系统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空调系统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风量大小数据、加热数据、制冷数据、新风进风量数据等。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
“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用于交换换热介质,以使第二换热器调节室内温度,并通过换热介质将与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以保证室内温度。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盘和固设于所述底盘的侧板件,所述底盘包括底面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底面背部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错开设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一限位部,所述侧板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上方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二安装体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体之间的支撑体,所述第一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安装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三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侧板件,所述第二安装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所述支撑体用于支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凸楞,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与所述限位凸楞定位配合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条形孔,且所述限位孔的宽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小,当所述限位凸楞插入所述限位孔时,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凸楞与所述限位孔相卡,并使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侧壁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倾斜,以使所述限位孔的宽度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远离所述底盘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件的顶部的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非圆形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面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至少部分凸出所述侧板件的侧壁设置,以使所述定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件的侧壁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底盘通过第一螺杆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凸台,所述凸台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方的第一配合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螺杆件将部分所述第一安装体螺接固定于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安装体分别与第一配合面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贴合;所述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台一一对应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朝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面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体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通孔,部分所述第一螺杆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部分所述第一安装体固定于所述第二配合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安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侧板件通过第二螺杆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体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体能够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定位体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定位体以及与所述安装面间距设置的第三定位体,所述第三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体连接形成定位腔,所述第三定位部可拔插设置于所述定位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安装体的两侧限位配合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体左右移动;和/或,所述第三定位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体相抵的凸起。
16.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侧板件、紧固结构以及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安装支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盘、固设于所述底盘的侧板件和紧固结构,所述底盘包括底面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底面背部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错开设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一限位部;所述侧板件固设于所述底盘,所述侧板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上方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盘以及将所述第二安装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侧板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冲压成型、注塑成型或压铸成型,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凸台,并在所述底面形成凹槽。
18.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以及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扇叶和第一换热器,所述扇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产生气流对所述第一换热器进行风冷散热。
2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CN202121754600.9U 2021-07-29 2021-07-29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5808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4600.9U CN215808922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4600.9U CN215808922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8922U true CN21580892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4600.9U Active CN215808922U (zh) 2021-07-29 2021-07-29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8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625A (zh) * 2022-03-04 2022-05-13 徐州倍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化挂壁式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625A (zh) * 2022-03-04 2022-05-13 徐州倍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化挂壁式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08922U (zh) 电机安装支架、壳体组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05365223U (zh)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
CN1067655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123289B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2217893A1 (zh) 立式空调及立式空调风道结构的加工系统
JP200514038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6765593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346702U (zh) 空调器
JP385418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33956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9926574U (zh) 底盘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11181290B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197484U (zh) 一种整体式机柜空调
CN217303013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组的支架组件、空调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11395900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A3129462A1 (en)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7817055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设备
CN21327283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67552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9390135U (zh) 具有分体式导风圈的热泵机组
CA3129462C (en)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390594U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和空调器
CN215175530U (zh) 空气能热泵泳池机
CN217303007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19809980U (zh) 一种室内机及柜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