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1964U -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1964U
CN215321964U CN202120423392.8U CN202120423392U CN215321964U CN 215321964 U CN215321964 U CN 215321964U CN 202120423392 U CN202120423392 U CN 202120423392U CN 215321964 U CN215321964 U CN 215321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arrangement
frame
mounted power
power batter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33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喜峰
宁源源
陈龙
陈琳
田方
任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33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1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1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1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设于车架内侧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通过多个支架总成连接于车架,所述支架总成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包的横梁和连接横梁的连接单元,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架。本实用新型将电池包设置在车架内部,充分利用整车底盘空间,满足标准化及通用化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支架总成,使得电池包的连接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型纯电动商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受限于传统燃油车的平台限制,目前纯电动轻卡底盘架构多采用将动力电池布置于车架纵梁两侧,驱动电机布置于驾驶室后部,通过传动轴与后桥连接,电力控制单元如高压箱、DCDC转换器、电机控制器等电器件布置于驾驶室下部。底盘架构中传动轴贯穿车架中部空间,底盘空间利用率低;电池系统布置于车架纵梁两侧,碰撞后电池受到挤压力,可能导致内部电池短路,从而引起电池爆炸起火,安全性较低;动力电池系统在底盘架构中仅存在一种纵梁两侧布置方案,底盘的拓展性差。
其次,部分动力电池托架与动力电池包以及车架之间为螺栓紧固,均采用刚性结构硬连接,车辆运营过程中动力电池抗扭性差;电池托架布置在车架纵梁外侧,挤占车架外部空间,影响其他系统布置,底盘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充分利用底盘空间,优化动力电池托架结构,具有匹配更多电量、动力电池结构安全性高、底盘适用性及拓展性强的特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设于车架内侧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通过多个支架总成连接于车架,所述支架总成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包的横梁和连接横梁的连接单元,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架。
将电池包设置在车架内部,充分利用整车底盘空间,满足标准化及通用化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支架总成,使得电池包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件和承重基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横梁,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承重基件连接于车架,通过设置支撑件和承重基件,使得整个支架总成可以进行拆分,任何一个部分损坏可以及时进行更换,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与承重基件之间设有上悬置软垫,支撑件、上悬置软垫和承重基件之间通过同一个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横梁之间设有下悬置软垫,支撑件、下悬置软垫和横梁之间通过同一个螺栓连接,通过设置上悬置软垫和下悬置软垫,避免扭转工况下车架扭转对动力电池的冲击,减振抗扭。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基件为“T”形结构,承重基件沿竖直面设有加强筋,通过在承重基件设置加强筋,使得承重基件的受力性能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C”形结构,支撑件的中部向电池包凸起,所述支撑件还可以设计为“工”形结构或其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包沿车架纵向分布,通过设置多个电池包,匹配更多电量满足用户对续驶里程要求,空间利用率高,同时实现动力电池包的标准化及通用化。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设有三个,三个电池包依次布置于驾驶室下部的车架之间、驾驶室后部至集成式电驱桥之前的横梁之间,每个所述电池包对应设置两个支架总成,通过设置两个支架总成,使得所述电池包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总成为“U”形结构,将所述支架总成整体设计为“U”形结构,对电池包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电池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截面为“C”形,所述电池包通过螺栓连接于横梁,由于横梁起支撑作用,传统的板状横梁受力性能差,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将横梁设计为截面“C”形的结构,使得横梁的受力性能更好,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24V蓄电池、DC/DC变换器布置于车架的其中一侧,所述高压控制箱和电机控制器布置于车架的另一侧,具体布置形式由整车布置方案决定,具有互换性;若DC/DC变换器与电机控制器集成为多合一,可与高压控制箱布置于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电池包设置在车架内部,充分利用整车底盘空间,满足标准化及通用化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支架总成,使得电池包的连接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件和承重基件,使得整个支架总成可以进行拆分,任何一个部分损坏可以及时进行更换,使用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电池包,匹配更多电量满足用户对续驶里程要求,空间利用率高,同时实现动力电池包的标准化及通用化。
(4)本实用新型将横梁设计为截面“C”形的结构,使得横梁的受力性能更好,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图;
图2为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支架总成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布置结构图。
1-支架总成;11-横梁;12-下悬置软垫;13-支撑件;14-承重基件;15-上悬置软垫;16-连接螺栓;2-电池包;3-24V蓄电池;4-DC/DC变换器;5-散热器;6-集成式电驱桥;7-高压控制箱;9-电机控制器;1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设于车架10内侧的电池包2,所述电池包2通过多个支架总成1连接于车架10,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包2的横梁11和连接横梁11的连接单元,横梁1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架10。
将电池包2设置在车架10内部,充分利用整车底盘空间,满足标准化及通用化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支架总成1,使得电池包2的连接更加稳定。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设于车架10内侧的电池包2,所述电池包2通过多个支架总成1连接于车架10,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包2的横梁11和连接横梁11的连接单元,横梁1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架10。
将电池包2设置在车架10内部,充分利用整车底盘空间,满足标准化及通用化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支架总成1,使得电池包2的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件13和承重基件14,所述支撑件13的一端连接于横梁11,支撑件13的另一端通过承重基件14连接于车架10。
通过设置支撑件13和承重基件14,使得整个支架总成1可以进行拆分,任何一个部分损坏可以及时进行更换,使用成本低。
所述支撑件13与承重基件14之间设有上悬置软垫15,支撑件13、上悬置软垫15和承重基件14之间通过同一个连接螺栓16连接。
所述支撑件13与横梁11之间设有下悬置软垫12,支撑件13、下悬置软垫12和横梁11之间通过同一个螺栓连接。
通过设置上悬置软垫15和下悬置软垫12,避免扭转工况下车架10扭转对动力电池的冲击,减振抗扭。
所述承重基件14为“T”形结构,承重基件14沿竖直面设有加强筋。
通过在承重基件14设置加强筋,使得承重基件14的受力性能更好。
所述支撑件13为“C”形结构,支撑件13的中部向电池包2凸起。
所述支撑件13还可以设计为“工”形结构或其他结构。
所述电池包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包2沿车架10纵向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电池包2,匹配更多电量满足用户对续驶里程要求,空间利用率高,同时实现动力电池包2的标准化及通用化。
所述电池包2设有三个,三个电池包2依次布置于驾驶室下部的车架10之间、驾驶室后部至集成式电驱桥6之间。
每个所述电池包2对应设置两个支架总成1。
通过设置两个支架总成1,使得所述电池包2的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支架总成1为“U”形结构。
将所述支架总成1整体设计为“U”形结构,对电池包2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电池包2的稳定性。
所述横梁11的截面为“C”形,所述电池包2通过螺栓连接于横梁11。
由于横梁11起支撑作用,传统的板状横梁11受力性能差,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将横梁11设计为截面“C”形的结构,使得横梁11的受力性能更好,不易变形。
所述24V蓄电池3、DC/DC变换器4和散热器5布置于车架10的其中一侧,所述高压控制箱7和电机控制器9布置于车架10的另一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具体布置形式由整车布置方案决定,具有互换性;若DC/DC变换器4与电机控制器9集成为多合一,可与高压控制箱7布置于同侧。
具体工作原理:
安装时,先将横梁11、支撑件13和承重基件14连接,并且在横梁11与支撑件13之间设置下悬置软垫12,在承重基件14和支撑件13之间设置上悬置软垫15,完成支架总成1的连接;接着将两个承重基件14分别连接于车架10的两个纵梁,使得支架总成1与车架10连接稳定,两个支架总成1为一组,共同支撑一个电池包2,将电池包2与横梁11通过螺栓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车架(10)内侧的电池包(2),所述电池包(2)通过多个支架总成(1)连接于车架(10),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包(2)的横梁(11)和连接横梁(11)的连接单元,横梁(1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件(13)和承重基件(14),所述支撑件(13)的一端连接于横梁(11),支撑件(13)的另一端通过承重基件(14)连接于车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3)与承重基件(14)之间设有上悬置软垫(15),支撑件(13)、上悬置软垫(15)和承重基件(14)之间通过同一个连接螺栓(16)连接;
所述支撑件(13)与横梁(11)之间设有下悬置软垫(12),支撑件(13)、下悬置软垫(12)和横梁(11)之间通过同一个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基件(14)为“T”形结构,承重基件(14)沿竖直面设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3)为“C”形结构,支撑件(13)的中部向电池包(2)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包(2)沿车架(10)纵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2)设有三个,三个电池包(2)依次布置于驾驶室后部与集成式电驱桥(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的截面为“C”形,所述电池包(2)通过螺栓连接于横梁(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4V蓄电池(3)、DC/DC变换器(4)、高压控制箱(7)和电机控制器(9),所述24V蓄电池(3)、DC/DC变换器(4)布置于车架(10)的其中一侧,所述高压控制箱(7)和电机控制器(9)布置于车架(10)的另一侧。
CN202120423392.8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Active CN215321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392.8U CN21532196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392.8U CN21532196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1964U true CN215321964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3392.8U Active CN21532196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1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9387B2 (en) Vehicle frame arrangement
EP2562065A1 (en)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JP7443145B2 (ja) 電気車両の駆動システム
CN202294969U (zh) 一种电动卡车底盘
CN206171567U (zh) 客车底架和具有其的客车
CN210212529U (zh) 电动车底盘及电动车
CN114269637B (zh) 机动车组
CN113787920B (zh) 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
CN107264254B (zh) 货车
CN210338042U (zh) 一种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CN215321964U (zh) 一种基于轻型商用车的中置式动力电池系统布置结构
CN211167094U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底盘车架
CN211107708U (zh) 一种可实现高效组装的高强度电动物流车车架
CN111532119A (zh) 一种无驾驶室的双驱动双转向电动运输车底盘布置结构
CN2135661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及电气化部件布置结构
CN1163313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型中梁应用前副车架
CN115593517A (zh) 一种集成副车架功能的前纵梁结构及前机舱总成
CN213892144U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托架以及车辆
CN113232727A (zh) 一种可灵活拓展的新能源商用车底盘
CN109733176B (zh) 分体式电池包转接装置
CN111469648A (zh) 一种低地板纯电动客车
CN211336176U (zh) 一种具有融合性设计的高强度车架及电动卡车
CN218367988U (zh) 一种纯电动轻卡的车架总成布置结构
CN20549859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CN219667958U (zh) 底盘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