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8663U -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8663U
CN215318663U CN202120484488.5U CN202120484488U CN215318663U CN 215318663 U CN215318663 U CN 215318663U CN 202120484488 U CN202120484488 U CN 202120484488U CN 215318663 U CN215318663 U CN 21531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positioning
docking
slide rail
position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44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44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接定位结构,包括对接物品、一对滑轨以及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一对滑轨分别装设于一对支撑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滑轨包括导向端以及远离导向端的定位端,定位端设置有定位柱及驱动齿轮,对接物品包括前端以及远离前端的后端,后端设有两个定位槽及两个齿套,对接物品与滑轨对接时,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配合将驱动齿轮与齿套啮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对接定位结构的智能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滑轨上设置定位柱,在对接物品上设置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使得对接物品在与滑轨对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槽与定位柱的配合来摆正自身的姿态,提高了对接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物流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运用无人化、智能化的机器人来派件以成为趋势,以解决人工派件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通常是通过获取储物盒的方式来派送物品,具体的是,在派件集中的地点(比如写字楼)设置用于放置储物盒的存储中心,派件时机器人从存储中心获取装有派件物品的储物盒,因此为了方便储物盒进入机器人,机器人往往设有更大的储物空间,然而这样导致储物盒在进入储物空间时容易产生歪斜的现象,严重时甚至卡在储物空间中。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接定位结构,旨在方便机器人装入储物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定位结构,包括对接物品、一对滑轨以及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一对所述滑轨分别装设于一对所述支撑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滑轨包括导向端以及远离所述导向端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设置有定位柱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对接物品包括前端以及远离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后端设有两个能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以及两个能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套,所述对接物品与所述滑轨对接时,所述对接物品沿一对所述滑轨自所述导向端向靠近所述定位端的方向滑动,并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的配合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套一一啮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柱与与所述定位槽之间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柱包括固定部以及套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并可旋转的转动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均呈圆柱状,所述转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动部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对接物品的底部并将所述对接物品的后端端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定位槽远离另一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使得所述定位的开口大小在沿自所述前端到靠近所述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滑轨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的并用于承载所述对接物品的承载板,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并与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对接定位结构的智能机器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滑轨上设置定位柱,在对接物品上设置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使得对接物品在与滑轨对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槽与定位柱的配合来摆正自身的姿态,从而保证驱动齿轮能与齿套准确啮合,可以有效的防止驱动齿轮能与齿套之间因对接不到位而发生冲撞损坏或者相互卡死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对接物品与滑轨的对接顺畅性与对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定位结构在定位柱进入定位槽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对接定位结构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定位结构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接定位结构100包括对接物品10、一对滑轨20以及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30,一对滑轨20分别装设于一对支撑板3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对接物品10可与滑轨20对接并固定在一对滑轨20上。
具体的,滑轨20设有导向端201以及远离导向端201的定位端202,且定位端202上设置有定位柱203以及驱动齿轮204,对接物品10设有前端101以及远离前端101的后端102,且后端102设有两个能与定位柱203配合的定位槽103以及两个能与驱动齿轮204啮合的齿套104,对接物品10与滑轨20时,对接物品10沿着滑轨20自导向端201向靠近定位端202的方向滑动,并通过定位柱203与定位槽103的配合将齿套104与驱动齿轮204一一啮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接物品10可以为储物盒并呈长方体状,定位槽103的长度方向与滑轨20的长度方向平行,这样通过定位槽103与定位柱203的配合,使得对接物品10只能沿定位槽103的长度方向装到一对滑轨20上,从而对接物品10可以齿套104与驱动齿轮204准确的啮合在一起,避免齿套104与驱动齿轮204之间因对接不到位而发生碰撞损坏或者相互卡死。
可以理解,通过定位槽103与定位柱203的配合,使得对接物品10在与滑轨20对接时可以摆正自身的对接姿态,以保证齿套104能够对准驱动齿轮204并最终达到准确啮合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滑轨20包括用于连接支撑板30的固定板21以及与固定板21垂直连接的并用于承载对接物品10的承载板22,定位柱203设置在承载板22上并与固定板21间隔设置,使得定位柱203与固定板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具有足够的空间在对接物品10上设置定位槽103。这样,每个滑轨20的驱动齿轮204则设置在对应的固定板21与定位柱203之间,对应的,对接物品10的两个齿套104则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槽103的外侧,即两个定位槽103位于两个齿套104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柱203与与定位槽103之间间隙配合,使得定位柱203可以顺利的插入对应的定位槽103中。优选的,因在对接过程中,定位柱203容易接触定位槽103的内壁,为此定位柱203包括固定部2031以及套在固定部2031上的并可旋转的转动部2032,使得定位柱203只能通过转动部2032来触碰定位槽103的内壁,这样可旋转的转动部2032便可减小定位柱203进入定位槽103的摩擦力,从而定位柱203进入定位槽103的过程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031与转动部2032均呈圆柱状,转动部2032的外径小于定位槽103的宽度,以使得定位柱203与与定位槽103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固定部2031的外径又小于转动部2032的外径,以使得定位柱203只能通过转动部2032来触碰定位槽103的内壁。而且为了便于安装与维护,固定部2031与转动部2032之间可拆卸连接,且转动部2032为标准的轴承,以方便采购更换,同时转动部2032设置在固定部2031远离滑轨20的一端,以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槽103设置在对接物品10的底部并将对接物品10的后端102端面开口,以使得定位柱203可以进入到定位槽103中。优选的,每个定位槽103远离另一个定位槽103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斜面1031,且导向斜面1031使得定位的开口大小在沿自前端101到靠近后端10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这样导向斜面1031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定位柱203更加方便的进入到定位槽103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定位槽103也可以设置两个导向斜面1031,使得定位槽103的开口呈喇叭状,也可以达到同样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定位结构100,通过在滑轨20上设置定位柱203,在对接物品10上设置与定位柱203配合的定位槽103,使得对接物品10在与滑轨20对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槽103与定位柱203的配合来摆正自身的姿态,从而保证驱动齿轮204能与齿套104准确啮合,可以有效的防止驱动齿轮204能与齿套104之间因对接不到位而发生冲撞损坏或者相互卡死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对接物品10与滑轨20的对接顺畅性与对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还一种智能机器人(图未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对接定位结构100。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对接定位结构100,使得智能机器人在接受储物盒(即对接物品10)时,储物盒可以较为方便快捷的对接到位,而且对接过程中不易产生卡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物品、一对滑轨以及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一对所述滑轨分别装设于一对所述支撑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滑轨包括导向端以及远离所述导向端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设置有定位柱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对接物品包括前端以及远离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后端设有两个能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以及两个能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套,所述对接物品与所述滑轨对接时,所述对接物品沿一对所述滑轨自所述导向端向靠近所述定位端的方向滑动,并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的配合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套一一啮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之间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包括固定部以及套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并可旋转的转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均呈圆柱状,所述转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动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对接物品的底部并将所述对接物品的后端端面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槽远离另一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使得所述定位的开口大小在沿自所述前端到靠近所述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的并用于承载所述对接物品的承载板,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并与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
10.一种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对接定位结构。
CN202120484488.5U 2021-03-05 2021-03-05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Active CN21531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4488.5U CN215318663U (zh) 2021-03-05 2021-03-05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4488.5U CN215318663U (zh) 2021-03-05 2021-03-05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8663U true CN215318663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4488.5U Active CN215318663U (zh) 2021-03-05 2021-03-05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8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49350U (zh) 转盘式自动堆叠上下料装置
US20150010378A1 (en) Storage mechanism and feed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5318663U (zh) 对接定位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JP2016069189A (ja) システムライン
CN112441362B (zh) 一种自动化仓库分拣运输机构
CN210794032U (zh) 一种带有锁止结构的可堆叠物流箱
CN219009277U (zh) 一种磁轮输送带用料盘堆叠补给机构
CN107666780A (zh) 全自动斜边机
CN208834426U (zh) 递送机构及智能快件柜
CN204660809U (zh) 用于自动焊接机的上下料装置
CN106240431B (zh) 一种上下料对接装置
CN105800256B (zh)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N214691743U (zh) 输送平台
CN106829217B (zh) 可运输终端和集中器的便于重叠的周转箱
CN210707337U (zh) 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
CN114348530A (zh) 一种燃料电池模具转运装置
CN219660014U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的自动送料喷药水机
CN218926568U (zh) Type-C公头自动激光打点机
CN111361615A (zh) 一种兼容多型号齿轴的防磕碰转运架
CN219651214U (zh) 推车
CN218319040U (zh) 一种物流仓储智能无人运输设备
CN219313694U (zh) 一种物件分拣设备
CN110626775B (zh) 配送系统
CN109335189A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机
CN210823889U (zh) 一种尾箱升降托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