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3737U -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3737U
CN215213737U CN202121097505.6U CN202121097505U CN215213737U CN 215213737 U CN215213737 U CN 215213737U CN 202121097505 U CN202121097505 U CN 202121097505U CN 215213737 U CN215213737 U CN 21521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ound
noise
wave
centr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75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75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3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消声装置包括:包括:中心管;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侧壁外侧且与所述中心管共同限定出消音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消音腔连通;波长管,所述波长管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且所述波长管的两端均与所述中心管连通,所述波长管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由此,通过波长管与消音腔连通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进入消音腔,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从而避免发生噪声共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进而可以使消声装置的使用可靠,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Description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声装置、具有消声装置的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进气系统噪声是车内主要噪声源之一,并且,对于设置有增压器的车辆,车辆的进气系统噪声对车内的影响更大,为了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需要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
相关技术中,是将中心管与波长管以集成方式设置的消声装置设置在车辆的进气系统中以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其中,波长管可以针对单一中低频噪声进行降噪,但这种形式的波长管容易发生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容易发生噪声共振,容易放大一部分噪声,从而会导致消声装置的使用不可靠,无法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不能有效的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消声装置,该消声装置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声装置,包括:中心管;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侧壁外侧且与所述中心管共同限定出消音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消音腔连通;波长管,所述波长管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且所述波长管的两端均与所述中心管连通,所述波长管与所述消音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中心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中心管和所述消音腔;所述波长管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波长管和所述消音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波长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吸音件,所述第一吸音件遮挡所述第二通孔的至少部分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波长管的整个外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吸音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均至少设有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吸音件;所述第一吸音件、所述第二吸音件均构造为吸音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波长管构造为弧形结构;所述波长管和所述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外壳均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外壳设有进气连接端口和出气连接端口,所述进气连接端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连接端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声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消声装置,通过波长管与消音腔连通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进入消音腔,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从而避免发生噪声共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进而可以使消声装置的使用可靠,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进气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气系统,包括上述的消声装置。
所述进气系统与上述的消声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进气系统。
所述车辆与上述进气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消声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消声装置100;
中心管10;第一通孔11;第一腔体12;
外壳20;消音腔21;进气口22;出气口23;进气连接端口24;出气连接端口25;进气端口壳体27;出气端口壳体28;
波长管30;第二通孔31;第二腔体32;
第一吸音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装置100包括:中心管10、外壳20和波长管30。
外壳20套设于中心管10的侧壁外侧并且与中心管10共同限定出消音腔21,中心管10与消音腔2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外壳20套设在中心管10的侧壁外侧,并且,外壳20与中心管10共同限定出与中心管10连通的消音腔21。
波长管30设置于消音腔21内,并且波长管30的两端均与中心管10连通,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需要解释的是,波长管30具有相对的两端,中心管10与波长管30的两端连通设置,并且,波长管30设置在消音腔21内,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
其中,中心管10内部可以限定出第一腔体12,第一腔体12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波长管30内部可以限定出第二腔体32,第二腔体32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
并且,消声装置100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进气系统中,可选地,消声装置100可以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和增压器之间,增压器可以为废气涡轮增压器或者机械涡轮增压器或者电辅助涡轮增压器,外界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滤清器、消声装置100进入增压器。
需要理解的是,车辆的进气系统噪声是车内主要噪声源之一,并且,对于设置有增压器的车辆,车辆的进气系统噪声对车内的影响更大,为了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需要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
当声波(噪声)传到中心管10与波长管30的交汇口处时会分成两路,一路会在中心管10中传播,另一路会在波长管30中传播,当声波位于中心管10与波长管30的两个交汇口时,由于声阻抗的变化,一部分声波会被返回,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波长管30可以针对单一中低频噪声进行降噪,其针对的噪声的波长可以为波长管30的管长的两倍,换句话说,波长管30的管长为噪声波长的二分之一。
在本申请中,通过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当非针对性频率噪声(包括中低频噪声以及高频噪声)进入波长管30时,会通过波长管30进入消音腔21以在消音腔21内消散,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的情况,可以避免发生噪声共振,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使用可靠,可以有效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由此,通过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进入消音腔21,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从而避免发生噪声共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进而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使用可靠,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并且,进入中心管10的部分噪声可以进入消音腔21,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使用更加可靠。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申请的消声装置100,在不增大消声装置100的体积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并且,波长管30仅占用消声装置100内较小的空间就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中心管10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可以连通中心管10和消音腔21,波长管30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可以连通波长管30和消音腔21。需要理解的是,当非针对性频率噪声(包括中低频噪声以及高频噪声)进入波长管30时,可以通过波长管30上设置的第二通孔31进入消音腔21以在消音腔21内消散,并且,进入中心管10的部分噪声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消音腔21以在消音腔21内消散,这样设置可以保证进入波长管30的噪声和进入中心管10的噪声能够迅速进入消音腔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波长管3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吸音件40,第一吸音件40可以遮挡第二通孔31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音件40具有吸音能力,第一吸音件4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在波长管30的外表面,并且,第二通孔31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被设置在波长管30外表面的第一吸音件40遮挡住,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吸音件40吸收消音腔21内的噪声,可以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并且,由于第一吸音件40遮挡第二通孔31的至少部分结构,当噪声通过第二通孔31进入消音腔21时,第一吸音件40可以直接吸收掉部分噪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波长管30的整个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吸音件40,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吸音件40设置在波长管30的整个外表面,当噪声通过第二通孔31进入消音腔21时,第一吸音件40可以直接吸收掉大部分噪声,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31均可以至少设置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1的数量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1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第一通孔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通孔11可以沿中心管10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其中,中心管10的轴向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进一步地,中心管10上可以设置有多排第一通孔11,每排第一通孔1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通孔11,每排第一通孔11的多个第一通孔11可以沿中心管10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多排第一通孔11可以在中心管10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进入中心管10的部分噪声迅速通过多个第一通孔11进入消音腔21。
并且,第二通孔31的数量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3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第二通孔3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通孔31可以沿波长管30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设置,进一步地,波长管30上可以设置有多排第二通孔31,每排第二通孔31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每排第二通孔31的多个第二通孔31可以沿波长管30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多排第二通孔31可以在波长管30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迅速通过多个第二通孔31进入消音腔21,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车辆的进气系统的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吸音件(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吸音件可以设置在外壳20的任意内表面处,第二吸音件具有吸音能力,第二吸音件可以吸收消音腔21内的噪声,通过在外壳20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吸音件,可以使第一吸音件40和第二吸音件共同吸收消音腔21内的噪声,可以加快吸收消音腔21内噪声的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心管1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吸音件40,第一吸音件40可以遮挡第一通孔11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音件4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在中心管10的外表面,并且,第一通孔11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被设置在中心管10外表面的第一吸音件40遮挡住,由于第一吸音件40遮挡第一通孔11的至少部分结构,当噪声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消音腔21时,第一吸音件40可以直接吸收掉部分噪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
进一步地,中心管10的整个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吸音件40,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吸音件40设置在中心管10的整个外表面,当噪声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消音腔21时,第一吸音件40可以直接吸收掉大部分噪声,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消声装置100的消声能力。
可选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的横截面均可以构造为圆形,即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均可以构造为圆形通孔,这样设置可以降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的加工难度,从而可以便于在中心管10上开设第一通孔11,也可以便于在波长管30上开设第二通孔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音件40、第二吸音件均可以构造为吸音棉,即第一吸音件40可以构造为吸音棉,第二吸音件也可以构造为吸音棉,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吸音件40和第二吸音件具有良好的吸音能力,也能够降低第一吸音件40、第二吸音件的生产成本。
其中,吸音棉可以为一种人造无机纤维。吸音棉可以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波长管30可以构造为弧形结构,通过将波长管30构造为弧形结构,可以使波长管30的结构形式合理,并且,可以使波长管30的两端能够可靠的与中心管10连通,从而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结构形式合理,可以保证消声装置100能够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波长管30和中心管10、中心管10和外壳20均可以一体成型。即波长管30和中心管10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中心管10和外壳20也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强度好,如此设置能够提升波长管30和中心管10的连接可靠性,也能够提升中心管10和外壳20的连接可靠性,可以防止波长管30与中心管10分离,也可以防止中心管10与外壳20分离,并且,可以便于装配消声装置100。
可选地,中心管10与外壳20也可以不为一体成型件,在装配消声装置100时,也可以将中心管10穿设在外壳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可以设置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中心管10的两端分别可以与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连通,外壳20可以设置有进气连接端口24和出气连接端口25,进气连接端口24可以与进气口22连通,出气连接端口25可以与出气口2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20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例如,在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外壳20的左端可以设置有进气口22,外壳20的右端可以设置有出气口23,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分别可以与中心管10的两端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外壳20的左侧可以设置有进气连接端口24,进气连接端口24可以与进气口22连通,外壳20的右侧可以设置有出气连接端口25,出气连接端口25可以与出气口23连通,并且,进气口22、进气连接端口24、出气口23和出气连接端口25均连通,外界的新鲜空气可以依次通过进气连接端口24、进气口22、出气口23和出气连接端口25以进入到增压器,这样设置可以使外界的新鲜空气能够顺畅的在消声装置100内流动,可以避免出现空气在消声装置100内流通不顺畅的情况。
可选地,进气连接端口24可以与空气滤清器连通设置,出气连接端口25可以与增压器连通设置。
可选地,外壳20可以包括进气端口壳体27以及出气端口壳体28,进气端口壳体27以及出气端口壳体28可以分别设置在外壳20的两端,进气端口壳体27可以开设有进气连接端口24,出气端口壳体28可以开设有出气连接端口25,进气端口壳体27、中心管10和出气端口壳体28可以连通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外壳20的结构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气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消声装置100,通过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进入消音腔21,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从而避免发生噪声共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进而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使用可靠,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进气系统,通过波长管30与消音腔21连通设置,可以使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进入消音腔21,可以防止通过波长管30的非针对性频率的噪声回传到进气管路,从而避免发生噪声共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进而可以使消声装置100的使用可靠,可以提升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管(10);
外壳(20),所述外壳(20)套设于所述中心管(10)的侧壁外侧且与所述中心管(10)共同限定出消音腔(21),所述中心管(10)与所述消音腔(21)连通;
波长管(30),所述波长管(30)设于所述消音腔(21)内,且所述波长管(30)的两端均与所述中心管(10)连通,所述波长管(30)与所述消音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0)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中心管(10)和所述消音腔(21);
所述波长管(30)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连通所述波长管(30)和所述消音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管(30)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吸音件(40),所述第一吸音件(40)遮挡所述第二通孔(31)的至少部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管(30)的整个外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吸音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31)均至少设有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吸音件;
所述第一吸音件(40)、所述第二吸音件均构造为吸音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管(30)构造为弧形结构;
所述波长管(30)和所述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10)和所述外壳(20)均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设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所述中心管(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23)连通;
所述外壳(20)设有进气连接端口(24)和出气连接端口(25),所述进气连接端口(24)与所述进气口(22)连通,所述出气连接端口(25)与所述出气口(23)连通。
9.一种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装置(10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气系统。
CN202121097505.6U 2021-05-21 2021-05-21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1521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505.6U CN215213737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505.6U CN215213737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3737U true CN21521373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0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7505.6U Active CN215213737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3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6822U (zh) 排气管消音器
CN215213737U (zh)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JP4573463B2 (ja) 内燃機関用マフラ
JPS5941618A (ja)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の排気騒音低減装置
CN217270400U (zh) 一种消音效果好的汽车排气管组件
CN211549805U (zh) 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CN213711144U (zh) 三元催化后处理消音装置
CN215595690U (zh) 一种消声器及发动机
CN210320585U (zh) 消音器及空调
CN206158820U (zh) 一种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111396194A (zh) 发动机油泵的消音装置、发动机油泵和车辆
CN215522436U (zh) 一种填充有不锈钢丝绵的消声器
CN215244236U (zh) 空调管路消音装置、空调制冷系统和车辆
CN211666796U (zh) 商用车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110131014A (zh) 一种高效低流阻汽车消音器
JPS595824A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消音装置
CN218542376U (zh) 一种卷筒结构汽车消声器总成
CN219795492U (zh) 进排气消声器
CN209993345U (zh) 一种混合式消声器及消声系统
JP2789177B2 (ja) 自動車用消音器
CN210087510U (zh) 降低车内噪音的消音装置及车辆
CN216922264U (zh) 一种新型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JP2913804B2 (ja) エンジン用マフラ
CN218522713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降噪装置
CN109578183B (zh) 发动机进气管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