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1340U -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1340U
CN215101340U CN202121706576.1U CN202121706576U CN215101340U CN 215101340 U CN215101340 U CN 215101340U CN 202121706576 U CN202121706576 U CN 202121706576U CN 215101340 U CN215101340 U CN 21510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guide rail
elevator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65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淑钰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65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梯导轨的导轨支架;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电梯井道壁;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和电梯导轨之间;第二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设置有压固件,压固件与底座固定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提供预紧力;通过将该导轨撑架装置设置在电梯导轨和电梯井道壁之间,可吸收轿厢产生的振动、滚轮对导轨敲击产生的振动,有效隔离振动、噪音通过刚性固定的传递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电梯井道和建筑物的关联性越来越备受关注,很多开发商,为减少建筑物的公摊面积,安装电梯的井道与房屋建筑墙体的距离越来越近,或者直接共用一扇墙体,电梯运动的导靴与电梯导轨产生敲击或摩擦,形成振动或噪音,通过刚性结构体传递到电梯墙体里,形成了固体传声;目前,多数电梯厂家在对电梯减振设计方面,在轿厢和对重上配置较软的橡胶滚轮的技术手段解决,降低滚轮对导靴的敲击;但是现有的这种配置滚轮导靴手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振动的产生,而较软的滚轮对导轨产生的振动或噪音的改善作用是有限的,降噪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梯导轨受冲击时会令电梯墙体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梯导轨的导轨支架;
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底座固定在电梯井道壁;
压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压固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提供预紧力;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和电梯导轨之间。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减振元件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包括橡胶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橡胶块两侧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上的两块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减振元件上的两块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压固件。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包括预紧螺栓,所述预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压固件、第二减振元件、支撑架、第一减振元件和底座。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往第二方向延伸出支撑板;所述导轨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往第一方向上延伸出与电梯导轨连接的安装板。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出限位板;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个限位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出卡板,所述卡板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折弯板抵接;所述卡板上凹设有若干缺口,所述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卡板的缺口中,以限制所述支撑架沿第三方向移动。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压固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二折弯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振元件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作为所述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折弯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膨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再打入电梯井道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将该导轨撑架装置设置在电梯导轨和电梯井道壁之间,可吸收轿厢产生的振动、滚轮对导轨敲击产生的振动,有效隔离振动、噪音通过刚性固定的传递效应,解决建筑物住户内由电梯运行过程引起振动、噪音,给住户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该导轨撑架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安全性强,可以直接匹配现有电梯井道中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架;10、基板;11、支撑板;12、卡板;13、缺口;2a、第一减振元件;2b、第二减振元件;21、橡胶块;22、连接板;3、底座;31、第一卡槽;32、第一折弯板;33、限位板;34、第一连接孔;4、压固件;41、第二卡槽;42、第二折弯板;43、第二连接孔;5、导轨支架;51、固接板;52、安装板;6、预紧螺栓;7、限位块。
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7,示出了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沿第一方向Z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梯导轨的导轨支架5;所述支撑架1沿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减振元件2a和第二减振元件2b;其中,所述第一方向Z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Z垂直;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沿第二方向X上的外侧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固定在电梯井道壁;所述支撑架1位于所述底座3和电梯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沿第二方向X上的外侧设置有压固件4,所述压固件4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和第二减振元件2b提供预紧力;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和第二减振元件2b具有弹性。
如此,当轿厢产生的振动、滚轮对导轨敲击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电梯导轨后,所述电梯导轨传递给所述支撑架1,而所述支撑架1通过其两侧的第一减振元件2a和第二减振元件2b进行缓冲,能够有效削弱传递到电梯井道壁的振动,避免产生噪音。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使所述支撑架1具有保持自身状态的保持力,使其能更好地抵御外力、抵御振动。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3,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均包括橡胶块21以及设置在所述橡胶块21两侧的连接板22;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上的两块连接板22分别连接所述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1,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上的两块连接板22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1和所述压固件4。通过所述橡胶块21对振动进行缓冲,而所述连接板22可便于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如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上的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另外,也可以用弹簧替换所述橡胶块21。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便于组装该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参考图3,其包括预紧螺栓6,所述预紧螺栓6依次穿过所述压固件4、第二减振元件2b、支撑架1、第一减振元件2a和底座3。如此,可通过预紧螺栓6将所述压固件4与所述底座3相连,以对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施加预紧力。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3和图6,所述支撑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基板10,所述基板10的上下两端分别往第二方向X延伸出支撑板11;所述导轨支架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1上的固接板51,所述固接板51往第一方向Z上延伸出与电梯导轨连接的安装板52。其中,所述固接板51与所述支撑板11可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令所述底座3与所述支撑架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参考图3和图4,所述底座3包括沿第三方向Y设置的第一卡槽31,所述第一卡槽31沿第一方向Z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折弯板32,所述第一折弯板32沿第二方向X延伸出限位板33;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的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31内;所述底座3的两个限位板33位于所述支撑架1的两个支撑板11之间;所述第三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Z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方向X垂直。其中参考图6,所述限位板33与所述支撑板11之间可以具有间隙,该间隙供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进行摇动而缓冲振动,但为避免所述支撑架1在第一方向Z上的运动过于剧烈,因此通过所述限位板33对所述支撑架1进行第一方向Z上的限位,进而确保所述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1的连接在第一方向Z上的稳定性。
另外,参考图2和图7,所述支撑板11沿第一方向Z延伸出卡板12,所述卡板12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折弯板32抵接;所述卡板12上凹设有若干缺口13,所述卡板12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设于所述卡板12的缺口13中,以限制所述支撑架1沿第三方向Y移动。类似的,所述限位块7与所述卡板12之间可以具有间隙,该间隙供所述第一减振元件2a进行摇动而缓冲振动,但为避免所述支撑架1在第三方向Y上的运动过于剧烈,因此通过所述限位块7对所述支撑架1进行第三方向Y上的限位,进而确保所述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1的连接在第三方向Y上的稳定性。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使得所述压固件4和所述底座3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参考图1和图3,所述压固件4包括沿第一方向Z设置的第二卡槽41,所述第二卡槽41沿第三方向Y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二折弯板42,所述第二折弯板42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振元件2b的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41内。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槽3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4,所述第二折弯板4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3,膨胀螺栓(未图示)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43和第一连接孔34再打入电梯井道壁。如此,在已经通过预紧螺栓6连接所述压固件4和底座3的基础上,再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压固件4和底座3,能够确保所述压固件4和所述底座3的连接在第二方向X上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梯导轨的导轨支架;
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底座固定在电梯井道壁;
压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减振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压固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减振元件和第二减振元件提供预紧力;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和电梯导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包括橡胶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橡胶块两侧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上的两块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减振元件上的两块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压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紧螺栓,所述预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压固件、第二减振元件、支撑架、第一减振元件和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往第二方向延伸出支撑板;所述导轨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往第一方向上延伸出与电梯导轨连接的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出限位板;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个限位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出卡板,所述卡板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折弯板抵接;所述卡板上凹设有若干缺口,所述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卡板的缺口中,以限制所述支撑架沿第三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二折弯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振元件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折弯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膨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再打入电梯井道壁。
CN202121706576.1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Active CN21510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576.1U CN2151013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576.1U CN2151013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1340U true CN21510134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6576.1U Active CN2151013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1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5204A (zh) * 2022-08-26 2022-11-25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梯导轨隔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5204A (zh) * 2022-08-26 2022-11-25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梯导轨隔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01340U (zh)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JP2013151336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5364369U (zh) 导轨撑架及电梯
CN215710922U (zh) 一种电梯导轨隔振降噪装置
CN211687849U (zh) 导轨撑架及电梯
CN219173992U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梯主机底架
CN21212720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井道内固定支架结构
CN217102606U (zh) 曳引机梁组件和配备有该曳引机梁组件的电梯
CN220537260U (zh)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CN115385204A (zh) 一种新型电梯导轨隔振装置
CN22020301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固定件
CN114291695B (zh) 电梯导轨减振装置
JP380657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ガ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
CN218261464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电梯导轨安装支架
CN220811500U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底座
CN215402456U (zh) 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导轨架
CN219673168U (zh) 一种混凝土臂架泵车主泵减震装置
CN213864955U (zh) 一种浅底坑轿底组件
CN209212868U (zh) 动力系统避震底座
CN219652449U (zh) 一种减振支架
CN214164991U (zh) 一种用于轨行设备驱动机构的安装减震结构
CN210528174U (zh) 一种电梯导靴
CN214888610U (zh) 一种整装集成机房内循环水泵减震底座
CN219753458U (zh) 网架支座及网架结构
CN220923950U (zh) 空调风机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