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7260U -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7260U
CN220537260U CN202322224081.0U CN202322224081U CN220537260U CN 220537260 U CN220537260 U CN 220537260U CN 202322224081 U CN202322224081 U CN 202322224081U CN 220537260 U CN220537260 U CN 220537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vibration
damper
mounting
damp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40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星
李强
李国新
汪国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atic Source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atic Source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atic Source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atic Source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40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7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7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7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组件,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包括导轨和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具有用于固定于井道内侧壁的安装侧,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减振器上背离所述安装侧的一侧;其中,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所述减振器的间距满足以下不等式:x≥2h;其中,x为相邻所述减振器的间距;h为单个所述减振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减振器排布合理,成本低且经济效益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背景技术
电梯等通过导轨移动的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导轨等振动源设备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井道或墙体等的安装工位上,并沿墙体继续传播,产生低频结构噪声,振动及噪声会对周边的人员及设备自身造成影响,为了减弱甚至消除振动,降低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做减振降噪处理,通常采用安装减振器的方式。
同一根导轨上需要安装多个减振器以达到减振目的,相关技术中,为了给导轨提供足够的减振性能,往往需要配置较多减振器,造成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组件,具有减振器排布合理、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和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具有用于固定于井道内侧壁的安装侧,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减振器上背离所述安装侧的一侧;其中,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所述减振器的间距满足以下不等式:
x≥2h;
其中,x为相邻所述减振器的间距;h为单个所述减振器的长度。
减振结构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电梯沿导轨在井道内上下运行时,减振结构能减振降噪,降低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减振器,减振器自身长度为h,减振器一侧安装于井道内侧壁并将自身固定在井道内侧壁,导轨安装于减振器的另一侧,一根导轨上分布有多个减振器以构成对导轨的稳定约束。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同一根导轨上,上下相邻的减振器的间距x≥2h。按照此间距控制减振器的数量,避免其排布过密,在达到减振目的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经济效益高。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导轨一般通过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而本实用新型中导轨通过多个减振器固定,无需铺设支架等固定装置,节省了成本。
可选的,所述导轨两侧均固定有所述减振器。减振器设置在导轨两侧以对导轨进行多向约束,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使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更小。
可选的,位于同一高度的所述减振器关于所述导轨轴对称设置。同一高度的减振器对称设置在导轨的中轴线两侧,为导轨提供更强的支撑力,防止导轨形变。
可选的,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的安装侧朝向不同。沿同一所述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分别固定在相邻井道内侧壁上。当减振器排布较密时,相邻减振器都固定在同一侧壁上,相互之间可能会发生干涉,影响减振效果,此时可以将竖直方向上排布的相邻减振器设置在呈一定夹角的两块相邻侧壁上,以避免减振器相互干涉。
可选的,所述电梯导轨组件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减振器和所述导轨的连接板,与安装侧朝向不同的相邻减振器连接的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不同。与靠近导轨的减振器连接的连接板长度小于与远离导轨的减振器连接的连接板长度。
可选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以将导轨固定在减振器上,且连接板能将导轨的振动传递至减振器,为导轨降噪减振。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抵靠在所述导轨上。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抵紧导轨的压板,以避免导轨从连接板上脱出。
可选的,所述导轨上与所述减振器相连的侧面的朝向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安装侧的朝向相同。同一高度上导轨仅设置有一个减振器,该减振器的中轴线和导轨的中轴线重合,导轨两侧得到相同的支撑力,以使导轨更好的保持平衡。
可选的,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减振器主体上,且所述安装板的至少一个侧边凸出于所述减振器主体,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表面定义为所述安装侧,所述安装板凸出于所述减振器主体的部分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安装板固定在井道内侧壁上,进而使减振器整体固定在井道内侧壁上,便于后续安装导轨。
可选的,沿同一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的间距x≤2.5m。相邻减振器之间的间距过大会导致减振器无法提供给导轨足够的约束力,减振效果也不好,电梯运行时导轨会产生较大噪音,所以相邻减振器的间距要小于2.5m。
1.本实用新型中,沿同一导轨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的间距x≥2h,按照此间距排布减振器,控制减振器的数量,避免其排布过密,在达到减振目的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经济效益高。
2.在同一高度,导轨的两侧均可以排布一个减振器,两侧的减振器沿导轨中轴线对称设置,为导轨提供更强的支撑力,防止导轨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另一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又一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和导轨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板和减振器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减振结构;11.减振器;111.安装板;1111.安装孔;112.减振器主体;113.连接件;12.连接板;121.压板;2.导轨;3.电梯井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或“例子”意指结合实施例本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专利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梯导轨组件,包括导轨2和减振结构1,如图1所示,导轨组件设置于电梯井道3内,包括多个沿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减振器11,减振器11具有用于固定于井道3内侧壁的安装侧,导轨2安装于减振器11上背离安装侧的一侧;其中,沿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满足以下不等式:x≥2h;其中,x为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h为单个减振器11的长度。
导轨2的横截面构造为T形,其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不断竖直向上延伸,以便于电梯轿厢沿导轨2上下运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2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结构,如L形结构和空心结构等。导轨2分为运行轿厢的轿厢导轨2和运行对重的对重导轨2,通常称轿厢导轨2为主轨,对重导轨2为副轨。副轨和主轨的距离较近时,两者可以共用一个减振器11,副轨和主轨距离较远时,两者一般各自设置一个减振器11。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器11一侧固定在电梯井道33内侧壁上,与之相对的另一侧用以约束导轨2。由于导轨2较长,所以一根导轨2需要配置多个长度为h的减振器11,多个减振器11沿导轨2长度方向上下排布,同一导轨2上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x≥2h,按照该间距排布减振器11,避免减振器11排布过密,在达到良好减振效果的同时也节约成本。同理,对于主轨和副轨共用减振器11的布置方式,沿主轨和副轨的长度方向,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x≥2h。
如图1所示,导轨2两侧均固定有减振器11,导轨2两侧均固定有减振器11。位于同一高度的减振器11关于导轨2轴对称设置。T形导轨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减振器11,且在同一高度(即在同一水平线上),T形导轨2两侧的减振器11沿导轨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侧减振器11分别为导轨2提供支撑力并为其减振,防止导轨2形变。当然,位于T形导轨2不同侧的相邻减振器11也可以交错设置,即同样的排布顺序下,一侧的第一个减振器11高于另一侧的第一个减振器11,一侧的第二个减振器11也高于另一侧的第二个减振器11,以此类推。此种排布方式也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导轨2两侧的减振器11对导轨2进行双向约束,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使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更小。
减振器11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如图2所示,沿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11的安装侧朝向不同。电梯导轨组件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减振器11和导轨2的连接板12,与安装侧朝向不同的相邻减振器11连接的连接板12的长度不同。上下排列的相邻减振器11,分别固定在相邻且呈一定夹角的内侧壁上,避免一个内侧壁上减振器11排布过于密集,相互之间产生干扰。一般来说。井道3横截面为方形结构,相邻两个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减振器11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如图3所示,导轨2上与减振器11相连的侧面的朝向与减振器11的安装侧的朝向相同。导轨2沿减振器11的中轴线安装,此时导轨2两侧受到的支撑力一致,能够使导轨2更好的保持平衡。
减振器11具有紧贴井道3内侧壁的安装板111,安装板11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井道3内侧壁。减振器11上设置有便于将自身安装在井道3内侧壁的安装板111,该安装板111紧紧贴合在井道3内侧壁上,安装板111上开设有安装孔1111,使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111再进入侧壁,以完成对安装板111和减振器11的固定。再通过紧固件将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膨胀螺钉,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也可以为螺丝、螺栓等。
减振器11具有减振器主体112,安装板111配置在减振器主体112的两侧且与减振器主体112一体成型。且安装板111的至少一个侧边凸出于减振器主体112,安装板111背离减振器主体112的表面定义为安装侧,安装板111凸出于减振器主体112的部分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安装板111的安装孔1111。
具体地,减振器11包括减振器主体112和设置在减振器主体112里的多个减振垫,减振垫用于吸收振动。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器主体112两侧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安装板111,安装板111与减振器主体112前端面(靠近导轨2的一端)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111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工艺与减振器主体112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减振结构1还包括连接板12,连接板12一端与减振器11连接,另一端与导轨2连接。连接板12与导轨2直接接触,一方面用于将导轨2的振动传递至减振器11,另一方面用于将导轨2固定至减振器11。具体地,减振器11上设置连接件113,连接件113为向上延伸的L形板,连接板12与连接件113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连接板1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该L形板上。另外,连接板12上开设有长条孔,便于连接板12调节位置。当上下排列的相邻减振器11分别固定在相邻且呈一定夹角的内侧壁上,距离导轨2较远的减振器11所配置的连接板12较长,以实现将导轨2振动传递给减振器11。
连接板12上设置有压板121,压板抵靠在导轨2上。压板121设置为一对以抵紧导轨2的两侧,使导轨2被固定的更加牢固,受力更加平衡。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板121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对导轨2单侧进行固定,而导轨2的另一侧由与另一减振器11连接的压板121固定。
压板121构造为适应导轨2形状的弯折金属板。压板121为金属板经过弯折形成的Z形件,压板12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连接板12上,左右设置的一对压板12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以固定导轨2。
沿同一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x≤2.5m。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应小于2.5m,避免减振器11数量过少,无法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也不能很好的约束导轨2,影响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导轨组件,包括导轨(2)和减振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包括多个沿所述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减振器(11),所述减振器(11)具有用于固定于井道(3)内侧壁的安装侧,所述导轨(2)安装于所述减振器(11)上背离所述安装侧的一侧;其中,沿所述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所述减振器(11)的间距满足以下不等式:
x≥2h;
其中,x为相邻所述减振器(11)的间距;h为单个所述减振器(11)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两侧均固定有所述减振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高度的所述减振器(11)关于所述导轨(2)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11)的安装侧朝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导轨组件还包括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减振器(11)和所述导轨(2)的连接板(12),与安装侧朝向不同的相邻减振器(11)连接的所述连接板(12)的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1)还包括连接件(113),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连接件(113)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上设置有压板(121),所述压板(121)抵靠在所述导轨(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上与所述减振器(11)相连的侧面的朝向与所述减振器(11)的所述安装侧的朝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1)包括减振器主体(112)和安装板(111),所述安装板(111)设置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12)上,且所述安装板(111)的至少一个侧边凸出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12),所述安装板(111)背离所述减振器主体(112)的表面定义为所述安装侧,所述安装板(111)凸出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12)的部分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板(111)的安装孔(1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同一导轨(2)长度方向排布的相邻减振器(11)的间距x≤2.5m。
CN202322224081.0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Active CN220537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4081.0U CN22053726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4081.0U CN22053726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7260U true CN22053726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4081.0U Active CN22053726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7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48438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rope sway mitigation
JP20072841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防振構造
CN104097653A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下设备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底架
CN203382344U (zh) 新型无机房曳引机的安装结构
CN220537260U (zh)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CN215479049U (zh) 一种电梯用隔音减震导轨
CN215101340U (zh)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CN215107788U (zh) 一种金属软钢阻尼器
KR100469967B1 (ko) 추락충격감쇠용 완충장치가 설치된 엘리베이터 카
CN211871095U (zh) 电梯导轨减震连接装置
CN110562823A (zh) 一种隔振导轨支架装置
JP380657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ガ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
CN220079705U (zh) 一种带液压阻尼的减隔震支座
CN114291695B (zh) 电梯导轨减振装置
JP443445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ブラケット
CN221027047U (zh) 一种电梯主轨支架
CN211169402U (zh) 一种隔振导轨支架装置
CN219345444U (zh) 一种变速箱安装系统及装载机
CN218664877U (zh) 防震式电梯导轨支架
CN219173992U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梯主机底架
JP2002068639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ブラケット装置
CN214888610U (zh) 一种整装集成机房内循环水泵减震底座
CN219237017U (zh) 一种新能源轨道机车电器缓冲装置以及电器模组
CN218112559U (zh)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CN218261464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电梯导轨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