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017U - 分动器壳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分动器壳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017U
CN215097017U CN202121518200.8U CN202121518200U CN215097017U CN 215097017 U CN215097017 U CN 215097017U CN 202121518200 U CN202121518200 U CN 202121518200U CN 215097017 U CN215097017 U CN 215097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ransfer case
groove
shaft slee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18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许超楠
刘利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18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其主要包括分动器壳体和半轴套筒,半轴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和轴套,套筒主体的一端内设有前述的轴套,另一端连接于分动器壳体上,轴套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可经由轴承与驱动轴总成连接,在应用于不同的车型时,可共用分动器壳体,而仅加工半轴套筒,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的驱动系统布置需求;此外,半轴套筒结构也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也可降低分动器壳体总成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分动器壳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四驱布置主要为横置四驱与纵置四驱,对于横置四驱来说,需在原变速器基础之上增加分动器,以使力矩向后输出至后主减速器。但是增加分动器之后,对于整车布置来说需要更大的空间,使得半轴布置困难,此外,原来两驱的半轴结构也无法进行安装,因此一般在分动器输出端口直接增加长半轴套筒结构,也即重新进行接口结构设计,从而便于实现驱动轴与分动器的连接,以进行动力传输。
如上结构的缺点在于:
1、由于直接在分动器端口设计与驱动轴连接的结构,无法实现后期驱动轴自由布置,一旦动力总成布置位置确定,驱动轴的布置也就随之确定,不利于驱动轴后期调整布置角度及轴杆长短。
2、由于直接在分动器端口设计与驱动轴连接的结构,导致分动器在加工长半轴套筒时工艺难度增加,加工成本上升,同时要求更高的加工精度,保证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以便于驱动系统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包括分动器壳体和半轴套筒;所述半轴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和轴套;所述套筒主体的一端内设有所述轴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分动器壳体上;所述轴套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腔。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主体和所述轴套之间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轴套自所述套筒主体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轴套上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套筒主体上的凸块;所述凸块嵌装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轴套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布置;所述凸块包括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凸块,以及嵌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主体的靠近所述轴套的部位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排出异物。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卡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主体和所述分动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排出异物。
进一步的,所述半轴套筒上设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轴承在所述安装腔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螺纹孔和螺栓;所述螺纹孔一并贯穿所述套筒主体和所述轴套;所述螺栓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并抵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端部设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抵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套筒主体的设有轴套的一端可安装轴承,而便于和驱动轴总成的驱动轴连接,另一端可与分动器壳体连接,在应用于不同的车型时,可共用分动器壳体,而仅加工半轴套筒,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的驱动系统布置需求。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筒主体内设置轴套,轴套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而便于提高半轴套筒与驱动轴总成的连接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半轴套筒的结构设置,也使得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从而能够降低分动器壳体总成制造成本。
(2)在套筒主体和轴套之间设置防脱结构,有利于提高套筒主体和轴套的连接可靠性。
(3)防脱结构包括凹槽和凸块,并将凸块嵌装于凹槽中,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可较好的防止轴套自套筒主体中脱出。
(4)凹槽包括沿轴套的周向布置的第一凹槽,以及沿轴套的轴向布置的第二凹槽,可进一步提高套筒主体和轴套的连接可靠性。
(5)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交布置,便于套筒主体铸造成型。
(6)在套筒主体的底部设置第一通孔,以及在套筒主体和分动器壳体之间设置第二通孔,便于异物如沙和水排出,在整车涉水工况下,使得积水可及时排出,从而防止因积水导致零部件锈蚀,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7)在安装腔内设置安装槽,便于卡簧安装,而方便将轴承限制于安装腔中。(8)设置止转结构,可限制轴承在安装腔内转动,从而有利于动力传输。
(9)止转结构采用螺纹孔和螺栓,方便加工和布置。
(10)在螺栓的端部设置防滑件,可较好的限制轴承在安装腔内转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轴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套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沿图6中D-D线的剖视图;
图9为沿图6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栓与防滑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5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套筒主体;2、轴套;3、分动器壳体;4、螺栓;5、防滑件;6、卡簧;7、驱动轴总成;
101、法兰;101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凸块;103、第二凸块;104、第一通孔;105、外凸部;1051、第一螺纹孔;106、第二通孔;
201、安装腔;2011、安装槽;202、第一凹槽;203、第二凹槽;204、第二螺纹孔;
401、插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如图1至图3并结合图14至图16中所示,其主要包括半轴套筒和分动器壳体3。其中,半轴套筒主要包括套筒主体1和轴套2,套筒主体1的一端内设有前述的轴套2,另一端和分动器壳体3连接。
具体结构上,于套筒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011,其用于和分动器壳体3连接,并于轴套2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腔201,从而可如下文中所述的,使得分动器可经由半轴套筒与下述的驱动轴总成7连接。
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在此先结合图4和图5对套筒主体1的结构进行说明,套筒主体1外形呈柱形,内部中空设置。于套筒主体1上形成有法兰101,该法兰101靠近套筒主体1的一端布置,并于该法兰101上成型有第一连接部1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011包括三个过孔,且三个过孔环绕法兰101的周向间隔布置,以便于经由穿经该过孔的连接件如螺栓4与分动器壳体3稳定可靠的连接。该结构中,过孔的数量当然还可为四个、五个等其他数量。
相对于设有法兰101的一端,于套筒主体1的另一端内成型有用于安装轴套2的腔体,并于这一端外成型有外凸部105,外凸部105内形成有第一螺纹孔1051,其连通外部和安装轴套2的腔体,并用于安装下述的螺栓4。第一螺纹孔1051的右侧成型有第一通孔104,其连通套筒主体1的内部和外部,并靠近腔体也即下述的轴套2布置。
在此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04优选设于套筒主体1应用状态时的最低点,其设置目的是优化半轴套筒结构,如此可在整车涉水工况下,以便于套筒主体1内的异物如沙和水经第一通孔104向外排出,可防止因积水导致的零部件锈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安装轴套2的腔体内壁上成型有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103。其中,第一凸块102优选为环绕腔体的周向布置的环形,而第二凸块103优选为沿套筒主体1的轴向布置的长条形,其与第一凸块102相交布置,以便于采用铸造工艺成型。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102的数量优选为一个,其除了可为一个,当然还可为多个,多个第一凸块102环绕腔体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即可。第二凸块103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如其可为三个、五个、六个等,且第二凸块103环绕套筒主体1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
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103的横截面形状除了可为方形,还可为其他形状,如其可为菱形、燕尾形等,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103可共同与下述的凹槽配合,起到较好的防脱效果即可。
套筒主体1的设有法兰101的一端成型有半圆孔,在套筒主体1和下述的分动器壳体3连接时,该半圆孔与分动器壳体3上的半圆孔围构形成第二通孔106,其用于排出套筒主体1内的异物如沙和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106除了可由套筒主体1和分动器壳体3围构形成,当然还可仅成型于套筒主体1上或仅成型于分动器壳体3上。与前述的第一通孔104类似的,第二通孔106优选设于套筒主体1应用状态时的最低点,以在整车涉水工况下,使得积水可及时排出,从而防止因积水导致零部件锈蚀,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9对轴套2的结构进行说明,于轴套2内形成有安装腔201,该安装腔201用于安装图中未示出的轴承。于安装腔201内的一端成型有外凸布置的凸环,该凸环可挡置于轴承外圈的一端。相对于设有凸环的一端,于安装腔201内的另一端成型有安装槽2011,该安装槽2011用于安装下述的卡簧6,其可挡置于轴承外圈的另一端,从而可与凸环配合,而将轴承稳固的安装于安装腔201内,防止轴承产生轴向位移。
于套筒主体1上成型第二螺纹孔204,其与前述的第一螺纹孔1051对应布置,也即第一螺纹孔1051和第二螺纹孔204同轴布置,如此方便安装下述的螺栓4,从而可使螺栓4依次穿经第一螺纹孔1051和第二螺纹孔204而顶置于轴承的外圈上。
此外,于轴套2内还成型有第一凹槽20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凹槽202沿轴套2的周向布置,第二凹槽203沿轴套2的轴向布置,且第一凹槽202与第二凹槽203相交。该结构中,第一凹槽202的形状和数量与第一凸块102一一对应,第二凹槽203的形状和数量与第二凸块103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详述。
如上结构中,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103统称为凸块,而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统称为凹槽。凸块与凹槽一一对应布置,且凸块嵌装于对应的凹槽中,即形成设于套筒主体1和轴套2之间的防脱结构,其可较好的防止轴套2自套筒主体1中脱出。在此应当理解的是,凸块和凹槽的形状和数量并不限于如上的描述,其当然还可为其他形状和数量。
为了便于使用,于半轴套筒上设有止转结构,其用于限制轴承在安装腔201内转动,以更好的固定轴承。具体结构上,止转结构包括螺纹孔和螺栓4,其中,螺纹孔一并贯穿套筒主体1和轴套2布置,其具体为前述的第一螺纹孔1051和第二螺纹孔204,螺栓4的结构可参照图10至图13中的结构。
具体来讲,螺栓4主要包括杆部,以及成型于杆部一端的头部。相对于成型有的头部的一端,于杆部的另一端成型有插装槽401,其用于安装下述的防滑件5,插装槽40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方形,除此之外,其当然还可为其他形状,如其可为圆形、三角形等。
防滑件5的结构可参照图13中所示的结构,其下部成型有插装部,使得防滑件5通过插装部于插装槽401内的插装而固定于螺栓4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防滑件5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以通过螺栓4的顶紧而顶置于轴承的外圈上,从而较好的防止轴承于轴套2内转动。
在装配状态下,螺栓4可连接于螺纹孔中,并由防滑件5抵紧轴承的外圈,如此可增加与轴承外圈的摩擦力,而防止轴承在半轴套筒内出现跑圈情况。在此应当理解的是,除了可在螺栓4的端部设置防滑件5,当然还可不设置防滑件5,仅通过螺栓4的抵紧力防止轴承于轴套2内转动,只是如此止转效果可能相对较差,并且螺栓4端部直接接触轴承,可能出现轴承顶偏、早期失效的问题,或者可在螺栓4的端部成型防滑结构,如防滑纹、防滑凸起等,同样具有一定的止转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上结构中,轴套2优选采用钢制成,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而套筒主体1优选采用铝制成,其可采用铸造工艺成型,并在成型过程中将轴套2集成于套筒主体1内,从而使得轴套2与套筒主体1稳定可靠的连接于一起。轴套2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接口处的强度,在整车工况下防止驱动半轴脱出。
半轴套筒应用状态下的结构可参照图14至图16中所示的结构,套筒主体1的设有轴套2的一端,轴套2内可安装轴承而连接驱动轴总成7的驱动轴,卡簧6可将轴承稳固的限制于轴套2的安装腔201中,套筒主体1的另一端与分动器壳体3连接。
本实施例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可与驱动轴总成7的连接,在应用于不同的车型时,可共用分动器壳体,而仅加工半轴套筒,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的驱动系统布置需求。
同时,在套筒主体1内设置轴套2,轴套2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而便于提高半轴套筒与驱动轴总成7的连接可靠性。此外,如上半轴套筒的结构设置,也是的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从而能够降低分动器壳体总成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动器壳体(3)和半轴套筒;
所述半轴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和轴套(2);所述套筒主体(1)的一端内设有所述轴套(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分动器壳体(3)上;
所述轴套(2)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主体(1)和所述轴套(2)之间设有防脱结构;
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轴套(2)自所述套筒主体(1)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轴套(2)上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套筒主体(1)上的凸块;
所述凸块嵌装于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
所述第一凹槽(202)沿所述轴套(2)的周向布置;
所述第二凹槽(203)沿所述轴套(2)的轴向布置;
所述凸块包括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02)内的第一凸块(102),以及嵌装于所述第二凹槽(203)内的第二凸块(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202)与所述第二凹槽(203)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主体(1)的靠近所述轴套(2)的部位设有第一通孔(104);
所述第一通孔(104)用于排出异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腔(201)内设有安装槽(2011);
所述安装槽(2011)用于安装卡簧(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主体(1)和所述分动器壳体(3)之间设有第二通孔(106);
所述第二通孔(106)用于排出异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轴套筒上设有止转结构;
所述止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轴承在所述安装腔(201)内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螺纹孔和螺栓(4);
所述螺纹孔一并贯穿所述套筒主体(1)和所述轴套(2);
所述螺栓(4)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并抵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4)的端部设有防滑件(5);
所述防滑件(5)抵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CN202121518200.8U 2021-07-05 2021-07-05 分动器壳体总成 Active CN21509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8200.8U CN215097017U (zh) 2021-07-05 2021-07-05 分动器壳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8200.8U CN215097017U (zh) 2021-07-05 2021-07-05 分动器壳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017U true CN21509701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18200.8U Active CN215097017U (zh) 2021-07-05 2021-07-05 分动器壳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3993B2 (en) Joint and/or bearing arrangement
CN103115017A (zh) 具有轴向止推垫圈的液压泵
CN215097017U (zh) 分动器壳体总成
US20220281087A1 (en) Bottom bracket tool
CN218463643U (zh) 管路固定件、车辆系统及车辆
CN211423205U (zh) 一种滚珠式传动轴
US20040218843A1 (en) Radial bearing unit for a driveshaft
CN212762065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装配件
CN211568223U (zh) 一种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
CN216886096U (zh) 一种带轮边减速驱动桥的端部连接安装机构
CN216242126U (zh)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CN218598669U (zh) 一种汽车连接轴防护罩
CN217761940U (zh) 乘用车后桥用贯穿式驱动电机总成
CN214688876U (zh) 一种车轮及可移动设备
CN219529620U (zh) 一种用于法兰连接的防滑配合润滑垫
CN217081323U (zh) 一种开合式电动三轮车差速器壳体
CN21954938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法兰结构
CN218882643U (zh) 摆动油缸和机械设备
CN210363205U (zh) 传动系统及汽车
CN201202743Y (zh) 易加工高载荷传动轴总成
CN220198975U (zh) 驱动组件和车辆
CN212535980U (zh) 曲轴和具有该曲轴的往复式压缩机
CN219428219U (zh) 一种转向器壳体及汽车转向器
CN218718298U (zh) 传动轴连接结构和车辆
CN216588852U (zh) 用于汽车的节气门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