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2126U -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2126U
CN216242126U CN202122970373.XU CN202122970373U CN216242126U CN 216242126 U CN216242126 U CN 216242126U CN 202122970373 U CN202122970373 U CN 202122970373U CN 216242126 U CN216242126 U CN 216242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case
holes
c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03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翠贞
李龙
柳春汀
孙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03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2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2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2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的一端面沿周向开设多个螺纹孔用于连接从动锥齿轮,另一端与差速锁啮合齿锻造成一体;所述差速器壳开设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沿垂直于差速器壳轴向的方向开设,且沿轴向均匀分布于差速器壳;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为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和十字轴孔,且两端均为凸台设计;所述差速器壳表面还开设若干通油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差速器壳采用锻造工艺成型,将差速锁的啮合齿与差速器壳锻造在一起,一方面保证整体式差速器壳定位精度高、差速器故障率低的优点,另一方面保证啮合齿的强度,满足差速锁的空间布置要求。

Description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背景技术
差速器壳作为放置差速器零部件的外壳,一般有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种,分体式指的是十字轴孔和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在左右差速器壳上各占一半,整体式指的是十字轴孔和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只在一个差速器壳上,定位精度高。
当使用整体式从动锥齿轮时,分体式差速器壳无法实现匹配,此时只能选择整体式差速器壳。
然而,目前整体式差速器壳基本为铸造成型,但如果铸造材料要满足差速锁啮合齿的强度要求,差速锁就无法布置在该侧,或者若要布置在该侧,就需要另外装配一个锻造材料的固定啮合套,啮合套一端和差速器壳连接,另一端加工啮合齿,但增加一个零件后,轴向的整体长度就加大了,也就需要更大的壳体和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并且可满足差速锁空间布置要求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的一端面沿周向开设多个螺纹孔,用于连接从动锥齿轮,另一端与差速锁啮合齿锻造成一体;
所述差速器壳开设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沿垂直于差速器壳轴向的方向开设,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差速器壳;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为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和十字轴孔,且两端均为凸台设计;
所述差速器壳表面还开设若干通油孔。
优选地:若干所述通油孔分别依次设置于两相邻十字轴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壳内设有若干润滑油道,润滑油道位于半轴齿轮安装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十字轴孔的中心线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壳外部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均匀环绕所述差速器壳的中心线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壳外部设有多个凹陷部,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均开设于该凹陷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整体式差速器壳采用锻造工艺成型,将差速锁的啮合齿与差速器壳锻造在一起,一方面保证整体式差速器壳定位精度高、差速器故障率低的优点,另一方面保证啮合齿的强度,满足差速锁的空间布置要求;
2.为实现锻造脱模并最大程度上减小加工余量并实现轻量化设计,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和十字轴孔均采用凸台设计,一方面保证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将凸台设置于凹陷部,减轻了差速器壳重量;
3.通过设置十字轴孔中心线与螺纹孔中心线相交,螺纹孔中用于与从动锥齿轮连接的螺栓可抵接在十字轴侧壁,防止十字轴出现沿轴向窜动,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差速器壳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差速器壳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螺纹孔;2、行星齿轮安装球面;3、通油孔;4、差速锁啮合齿;5、润滑油道;6、加强筋;7、十字轴孔;8、差速器壳;9、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一种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8,所述差速器壳8的一端面沿周向开设多个螺纹孔1,用于连接从动锥齿轮,另一端与差速锁啮合齿4锻造成一体。并且每个十字轴孔7的中心线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1的中心线相交,如此用于连接从动锥齿轮的螺栓可抵接于十字轴的侧壁,防止十字轴沿轴向窜动。
再结合图2所示,差速器壳8开设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沿垂直于差速器壳8轴向的方向开设,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差速器壳8;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为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和十字轴孔7,且两端均为凸台设计;并且每个通孔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壳8外部的凹陷部9内,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如此可以保证行星齿轮和十字轴有足够的安装尺寸,并且又很大程度减轻了差速器壳的自身重量。
所述差速器壳8表面还开设若干通油孔3,用于出油和进油,通油孔3沿周向均匀环绕于差速器壳8的中心线排布,一种优选地方式是,若干所述通油孔3分别依次设置于两相邻十字轴孔7之间,如此通油孔3可设置于相对平整的平面,方便加工和进出油。
如图1和图2所示,半轴齿轮的安装处设有若干润滑油道,保证润滑油可顺利流到半轴齿轮处,对其进行润滑。
为进一步减轻差速器壳8的自重,所述差速器壳8外部设有多个加强筋6,多个加强筋6均匀环绕所述差速器壳8的中心线分布,且加强筋6的设置方向与差速器壳8的轴向相同。如此差速器壳8可采用较薄的壁厚,减轻重量同时可节省成本,通过加强筋6来保证差速器壳8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8从多方面采用减重设计,保证差速器壳8的轻量化、低成本化。并且差速锁啮合齿4与差速器壳8锻造在一起,差速器锁可设置在差速器壳8任意一侧,满足空间布置要求,保证定位精度高,故障率低,同时保证差速锁啮合齿4的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8)的一端面沿周向开设多个螺纹孔(1),用于连接从动锥齿轮,另一端与差速锁啮合齿(4)锻造成一体;
所述差速器壳(8)开设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沿垂直于差速器壳(8)轴向的方向开设,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差速器壳(8);所述通孔的内外两端分别为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和十字轴孔(7),且两端均为凸台设计;
所述差速器壳(8)表面还开设若干通油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油孔(3)分别依次设置于两相邻十字轴孔(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8)内设有若干润滑油道(5),润滑油道(5)位于半轴齿轮安装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十字轴孔(7)的中心线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1)的中心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8)外部设有多个加强筋(6),多个加强筋(6)均匀环绕所述差速器壳(8)的中心线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8)外部设有多个凹陷部(9),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均开设于该凹陷部(9)内。
CN202122970373.XU 2021-11-30 2021-11-30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Active CN216242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0373.XU CN2162421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0373.XU CN2162421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2126U true CN216242126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0373.XU Active CN2162421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2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185B2 (en) Oil passage structur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70219077A1 (en) Compact planetary differential gear set arrangement
WO2019196395A1 (zh) 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总成
US20040182647A1 (en) 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tial case
US20170241471A1 (en) Composite vehicle shaft assembly
KR20170030431A (ko) 주철 인서트를 구비한 알루미늄 차동 하우징
CN216242126U (zh)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US6743136B1 (en) Differential case with lubrication passages
US20060117906A1 (en) Pinion unit in axle assembly
CN208835868U (zh) 一种分体式转子支架、轮毂电机及机动车
CN114087349B (zh) 一种车辆驱动桥总成
CN217081323U (zh) 一种开合式电动三轮车差速器壳体
CN201347865Y (zh) 组合式传动轮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
CN203962925U (zh) 农用动力源的连接齿轮
CN109114204B (zh) 商用车轮边减速器壳体
CN112780747A (zh) 一种四驱车前桥差速器壳体及前桥差速器
CN2387323Y (zh) 整体式差速器
CN210050261U (zh) 一种紧凑型大功率压裂行星减速器
CN109695664B (zh) 一种直升机用分扭传动减速装置
CN209164518U (zh) 一种三孔保持架限滑差速器
CN219366726U (zh) 大扭矩商用车轻量化差速器壳体
CN216242127U (zh) 一种新型拖拉机前驱动桥一体式差速器结构
CN220566538U (zh) 一种车辆前驱动桥及汽车传动系统
CN215097017U (zh) 分动器壳体总成
CN203962926U (zh) 改良结构的连接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