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5363U - 斜销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斜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5363U
CN215095363U CN202023243303.6U CN202023243303U CN215095363U CN 215095363 U CN215095363 U CN 215095363U CN 202023243303 U CN202023243303 U CN 202023243303U CN 215095363 U CN215095363 U CN 215095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face
pin structure
piec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33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汉明
邹万雄
罗军华
陈科峰
杨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33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5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5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5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斜销结构,应包括限位件、顶出件和推动件,限位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顶出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包括顶出部和固定于所述顶出部上的第一固定部,所述顶出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滑槽,以在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一端面滑动时,将所述注塑件与所述公模脱离;推动件设于所述公模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弹性连接,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弹出所述顶出件并使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二端面滑动,以使所述顶出件与所述注塑件分离。

Description

斜销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斜销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型和工具,主要通过改变所成型材料的物理状态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成型后,需要使用斜销结构将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内顶出。而现有的斜销结构通常是一体成型设置,其直接接触产品并将产品与模具斜向分离。而在嵌入成型工艺中,由于注塑的塑胶件会与模具产生粘力,直接将塑胶件从模具内斜向分离时,塑胶件容易与模具粘连而变形,从而会导致成型后嵌件脱离塑胶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顶出注塑件时能防止嵌件与注塑件脱离的斜销结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斜销结构,应用于模具中,用于辅助对放置于模具内的嵌件进行注塑成型以得到注塑件,所述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型腔和至少一收容腔,所述嵌件设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斜销结构包括限位件、顶出件和推动件,限位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顶出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包括顶出部和固定于所述顶出部上的第一固定部,所述顶出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滑槽,以在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一端面滑动时,将所述注塑件与所述公模脱离;推动件设于所述公模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弹性连接,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弹出所述顶出件并使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二端面滑动,以使所述顶出件与所述注塑件分离。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部具有至少一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公模、所述母模和所述型腔围设成注塑空间,所述注塑空间用于浇注高温塑胶以形成所述注塑件。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沿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位置向远离所述顶出部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销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推动件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推动件上,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顶出件沿远离所述推动件方向弹出。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滑移槽,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部和固定于所述推动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推动部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滑移槽内,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推动部上,用于推动所述顶出件沿远离所述推动件方向弹出。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推动件一端端壁内设有止挡部,所述弹性件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止挡部上。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与所述推动部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连接在另一所述推动件的推动部上。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部和固定于所述滑移部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设于所述滑移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滑移部的高度,用以将所述滑移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销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公模固定。
上述提供的斜销结构通过将限位件和顶出件设于公模上的型腔和收容腔内,并在限位件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连接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的第二端面,以使推动件在沿竖直方向推动顶出件沿第一端面运动时,顶出件竖直向上顶出塑料件,以使塑料件和嵌件同时与公模分离。然后使推动件推动顶出件沿第二端面运动,以将注塑件顶出公模,完成脱模动作,避免了直接将注塑件斜向顶出而导致的塑胶件与嵌件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斜销结构、公模和母模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斜销结构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斜销结构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顶出件设于公模上的型腔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滑槽与第一端面接触时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滑槽与第二端面接触时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斜销结构 100
限位件 10
第一端面 10a
第二端面 10b
滑移部 11
第二固定部 12
安装孔 121
顶出件 20
顶出部 21
滑槽 211
成型面 21a
第一固定部 22
第一安装槽 221
滑移槽 222
止挡部 23
推动件 30
推动部 31
第二安装槽 311
连接部 32
连接槽 321
弹性件 40
固定件 50
嵌件 200
公模 300
型腔 310
收容腔 320
母模 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斜销结构,应用于模具中,用于辅助对放置于模具内的嵌件进行注塑成型以得到注塑件,所述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型腔和至少一收容腔,所述嵌件设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斜销结构包括限位件、顶出件和推动件,限位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顶出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包括顶出部和固定于所述顶出部上的第一固定部,所述顶出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滑槽,以在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一端面滑动时,将所述注塑件与所述公模脱离;推动件设于所述公模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弹性连接,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弹出所述顶出件并使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二端面滑动,以使所述顶出件与所述注塑件分离。
上述提供的斜销结构通过将限位件和顶出件设于公模上的型腔和收容腔内,并在限位件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连接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的第二端面,以使推动件在沿竖直方向推动顶出件沿第一端面运动时,顶出件竖直向上顶出塑料件,以使塑料件和嵌件同时与公模分离。然后使推动件推动顶出件沿第二端面运动,以将注塑件顶出公模,完成脱模动作,避免了直接将注塑件斜向顶出而导致的塑胶件与嵌件脱离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销结构100,应用于模具中,用于辅助对放置于模具内的嵌件200进行注塑成型以得到注塑件(注塑件包括嵌件200和塑胶件)。图1中可见,模具包括公模300和母模400,公模300和母模40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型腔310和至少一收容腔320,嵌件200设于型腔310内。斜销结构100包括限位件10、顶出件20和推动件30,限位件10设于公模300侧,固定于收容腔320内,且限位件10具有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第一端面10a竖直设置,第二端面10b连接第一端面10a并朝向母模400一侧设置。顶出件20设于公模300侧,包括顶出部21和固定于顶出部21上的第一固定部22,顶出部21开设有与限位件10配合的滑槽211,以在顶出件20沿第一端面10a滑动时,将注塑件与公模300脱离。推动件30设于公模300侧,与第一固定部22弹性连接,以在顶出件20滑离第一端面10a时,弹出顶出件20并使顶出件20沿第二端面10b滑动,以使顶出件20与注塑件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注塑件不同的安装及使用需求,需要在塑胶件指定部位嵌入特定材料或形状的嵌件200,以使注塑后的注塑件具有独特的结构并应用至指定的工艺生产中。其中嵌件20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布、纸、电线、塑胶、玻璃、木材及电器零件等等。
上述方案在顶出注塑件时,分为两个阶段逐步顶出注塑件。第一阶段时,通过推动件30推动顶出件20在第一端面10a上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推动塑胶件和设于塑胶件上的嵌件200沿竖直方向与公模300脱离,避免了直接斜向顶出注塑件时,塑胶件由于其粘力粘附于侧边的公模300上,并在顶出时,塑胶件受公模300的拉扯力在塑胶件和嵌件200结合部位变形,以使塑胶件与嵌前分离的问题。第二阶段时,推动件30推动顶出件20沿第二端面10b运动以将注塑件顶出公模300,实现注塑件的脱模。
图2为图1所示的斜销结构100第一视角的分解图,请结合图1和图2,为了使顶出件20与冷却后的注塑件贴合紧密,以便于注塑件的脱模,顶出部21具有至少一成型面21a。成型面21a与公模300、母模400和型腔310围设成注塑空间(图未示),以将高温塑胶浇注于注塑空间内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注塑空间内设有可以稳固放置嵌件200的卡持结构(图未示),以在浇注高温塑胶及塑胶成型时,将嵌件200定位于注塑件指定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卡持结构的形状及设置位置需根据具体产品而定。
在一实施例中,顶出部21具有一个成型面21a,并与特定的型腔310结合以形成浇注腔,用于浇注特定的注塑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成型效率,顶出部21具有多个成型面21a。多个成型面21a与型腔310结合以形成多个不同的浇注腔,以同时浇注多个注塑件。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浇注腔可以为相同形状及大小的腔体,以同时浇注多个相同的注塑件。也可为大小、形状各异的腔体,以同时加工多个不同的注塑件。
为了能使顶出件20推动注塑件沿第二端面10b运动,从而将注塑件顶出公模300,第二端面10b沿与第一端面10a接触位置向远离顶出部21方向倾斜设置,以实现顶出产品的第二阶段顶出件20朝向远离产品的方向倾斜运动,以脱出产品。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顶出件20沿第二端面10b运动的顺畅性,第二端面10b为平面,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面10b还可为曲面等。
图3为图1所示的斜销结构100第二视角的分解图,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推动顶出件20能从第一端面10a向第二端面10b运行,斜销结构100还包括弹性件40。第一固定部22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21,推动件30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221内,弹性件40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安装槽221和推动件30上,以在顶出件20滑离第一端面10a时,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将顶出件20推至沿第二端面10b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0为弹簧,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凡可用于将顶出件20从第一端面10a推向第二端面10b的结构或者装置均可,通常选择能够被压缩的弹性结构。
为了使顶出件20从第一端面10a移动至第二端面10b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2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221连通的滑移槽222。推动件30部分设于第一安装槽221和滑移槽222内,且用于抵持弹性件40的一端。工作时,因第一端面10a竖直设置,推动件30首先推动顶出件20沿第一端面10a在竖直方向运动,随后运动至第一端面10a最上端时,此时弹性件40作用,配合推动件30向上的推力共同推动顶出件20沿第二端面10b方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移动,上述第一安装槽221和滑移槽222垂直设置,推动件30设于第一安装槽221和滑移槽222内并位于公模300上竖向开设的通孔(图未示)内,以使推动件30沿竖直方向直接将顶出件20向上顶出,并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从第一端面10a移动至第二端面10b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槽221与滑移槽222的设置角度不限于此,其具体设置角度需根据设于第一安装槽221和滑移槽222内的推动件30的形状而定。
为了便于连接推动件30和顶出件20,推动件30包括推动部31和固定于推动部31上的连接部32。推动部31沿竖直方向固定于顶出件20上的第一安装槽221和滑移槽222内,以推动顶出件20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部32位于推动部31下方,连接部3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推动件30,并与顶出机构连接,以便于推动顶出件20而将注塑件顶出。
为了便于多个推动件30之间相互连接,连接部32上开设有与推动部31相适配的连接槽321。另一推动件30的推动部31伸入并固定于连接槽321内,以使两推动件3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推动部31和连接槽321大致呈“T”字形,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动部31和连接槽321还可呈“工”字形等。
为了便于将弹性件40安装于推动件30和顶出件20之间,推动部31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11,第一固定部22远离推动件30一端端壁内设有止挡部23,弹性件40两端固定(或抵持)于第二安装槽311和止挡部23上,以使推动件30和顶出件20通过弹性件40相互抵持。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3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槽311并列设于第一固定部22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安装槽311的数量不限于此,具体数量需根据需将顶出件20从第一端面10a推动至第二端面10b的力的大小而所需要的弹性件40的数量而定。
在一实施例中,止挡部23为片状矩形板结构,止挡部23与第一固定部22固定连接,且弹性件40抵持于止挡部23上。可以理解的是,止挡部23的形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止挡部23还可为圆柱体结构等。
可以理解地,第二安装槽311远离顶出件20的一侧可同样设置有止挡部,用以实现对弹性件40的固定或抵持。
为了便于将限位件10固定于公模300内,限位件10包括滑移部11和固定于滑移部11上的第二固定部12。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设于滑移部11上,且滑移部11凸伸出公模300并使顶出件20与第一端面10a或第二端面10b抵接,第二固定部12固定于收容腔320内。在一实施例中,滑移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大致呈柱状结构,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滑移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还可为矩形块等。
为了节约制造材料并保证限位件10与公模300固定的稳固性,第二固定部12的高度小于滑移部11的高度。在限位件10固定于收容腔320内时,第二固定部12全部收容于收容腔320内,滑移部11凸伸出收容腔320并与顶出件20配合,以减少第二固定部12材料的使用。
为了便于将限位件10固定在公模300上,斜销结构100还包括固定件50。第二固定部12开设有有安装孔121,固定件50伸入安装孔121和收容腔320并插设至公模300内,以将第二固定部12固定于收容腔320内。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50为螺丝,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凡可将第二固定部12固定于收容腔320内的结构或零部件均可。
为了使公模300和母模400在盖和时限位件10能位于公模300和母模400之间,母模400上设有与公模300上的收容腔320相对应的避让槽(图未示),以使限位件10突出公模300部分能够在合模时容纳于避让槽内。
图4为图1所示的顶出件20设于公模300上的型腔310内且限位件10固定于公模300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滑槽211与第一端面10a接触时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所示滑槽211与第二端面10b接触时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限位件10和推动件30放置并固定于收容腔320内,将顶出件20和嵌件200放置于型腔310内的指定位置,并使顶出件20上的成型面21a与公模300、母模400和型腔310围成注塑空间。向浇注口内注入高温塑胶,以使高温塑胶流入型腔310内成型,此时嵌件200成型于塑胶件指定位置以形成注塑件,塑胶件贴合于顶出件20。
然后,分离公模300和母模400,向上推动推动件30,顶出件20上的滑槽211沿第一端面10a向上竖直运动,顶出件20推动注塑件竖直向上运动,以使得塑胶件侧面与公模300发生位移实现脱离。直至顶出件20上的滑槽211移动至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交界点,此时,弹性件40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弹出,推动顶出件20上的滑槽211沿第二端面10b移动,以使注塑件与公模300斜向分离,从而将注塑件顶出公模300。
上述方案在顶出注塑件时,分为两个阶段逐步顶出注塑件。第一阶段时,通过推动件30推动顶出件20在第一端面10a上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推动塑胶件和设于塑胶件上的嵌件200沿竖直方向与公模300脱离,避免了直接斜向顶出注塑件时,塑胶件由于其粘力粘附于公模300上,并在顶出时,塑胶件受公模300的拉扯力在塑胶件和嵌件200结合部位变形,以使塑胶件与嵌前分离的问题。第二阶段时,推动件30推动顶出件20沿第二端面10b运动以将注塑件顶出公模300,实现注塑件的脱模。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斜销结构,应用于模具中,用于辅助对放置于模具内的嵌件进行注塑成型以得到注塑件,所述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型腔和至少一收容腔,所述嵌件设于所述型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销结构包括:
限位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并朝向母模一侧设置;
顶出件,设于所述公模侧,包括顶出部和固定于所述顶出部上的第一固定部,所述顶出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滑槽,以在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一端面滑动时,将所述注塑件与所述公模脱离;
推动件,设于所述公模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弹性连接,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弹出所述顶出件并使所述顶出件沿所述第二端面滑动,以使所述顶出件与所述注塑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具有至少一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公模、所述母模和所述型腔围设成注塑空间,所述注塑空间用于浇注高温塑胶以形成所述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沿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位置向远离所述顶出部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销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推动件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推动件上,以在所述顶出件滑离所述第一端面时,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顶出件沿远离所述推动件方向弹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滑移槽,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部和固定于所述推动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推动部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滑移槽内,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推动部上,用于推动所述顶出件沿远离所述推动件方向弹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推动件一端端壁内设有止挡部,所述弹性件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止挡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与所述推动部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连接在另一所述推动件的推动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部和固定于所述滑移部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设于所述滑移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滑移部的高度,用以将所述滑移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销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公模固定。
CN202023243303.6U 2020-12-29 2020-12-29 斜销结构 Active CN215095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3303.6U CN215095363U (zh) 2020-12-29 2020-12-29 斜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3303.6U CN215095363U (zh) 2020-12-29 2020-12-29 斜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5363U true CN21509536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3303.6U Active CN215095363U (zh) 2020-12-29 2020-12-29 斜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5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0244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N210233870U (zh) 一种精密塑胶模具
CN208944987U (zh) 一种设有延时顶出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5095363U (zh) 斜销结构
CN104859109A (zh) 一种锁销式二次顶出机构
CN216230301U (zh) 一种产品快速脱模结构
CN216992904U (zh) 注塑模具的定模斜顶顶出机构
CN101347982A (zh) 模具结构
CN210477677U (zh) 用于翻盖类产品的滑块包胶脱模型模具
CN210047006U (zh) 一种具有行位内倒扣联动出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0174133U (zh) 精密接插件让位滑块强脱模具结构
JPH0732428A (ja) 成形金型の二段突出し装置
CN210067715U (zh) 一种支架壳体以及生产该壳体的模具
CN217803049U (zh) 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
CN111645275A (zh) 盖体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及其侧滑镶件机构
CN212764520U (zh) 一种用于压住五金件的压件装置
CN211363313U (zh) 脱内孔的脱模结构
CN217993401U (zh) 一种便于卡扣件脱模的塑模出模结构
CN219213987U (zh) 一种油缸模具顶出结构
CN216831986U (zh) 设有辅助脱料结构的电子产品冲压模具
CN213766969U (zh) 一种五金塑胶配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7495005U (zh) 脱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8928493U (zh) 一种前模反向斜弹倒扣的模具
CN112519146B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14714579B (zh) 一种前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1162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building B07, zone B,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east side of Zhenxing Road, Hangko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51162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building B07, zone B,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east side of Zhenxing Road, Hangko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