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4460U -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4460U
CN214964460U CN202120346299.1U CN202120346299U CN214964460U CN 214964460 U CN214964460 U CN 214964460U CN 202120346299 U CN202120346299 U CN 202120346299U CN 214964460 U CN214964460 U CN 214964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water
cage
inner container
sug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62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玟君
李玮
李文睿
贺德富
苏喜生
姜敬维
黄邦全
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3462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4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4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44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外胆、锅盖、手柄、喷淋装置、微波发生器、内盖、喷淋嘴、微电脑控制器、内胆、离心驱动旋转装置、隔笼、排水控制器、排水孔、进水管、储水器和储汤器。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制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在煮制米饭的过程中通过变微波功率加热,微波加热期间间歇雾化补水,离心脱水、喷淋漂洗结合脱除游离还原糖的方式煮制米饭,使得制备的米饭还原糖含量降低,生糖指数降低,有利于血糖偏高人群进行血糖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从 1980年的0.67%上升至2013年的10.4%,也有资料报道达到11.6%,如今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合理饮食是预防和辅助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调整好摄入能量、膳食结构及餐次分配比例对控制血糖具有较好的效果,也是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需求已不限于饱腹,在追求色香味俱全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健康的重要性。2020年,黄健仪提出,米饭有着丰富的营养,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必备主食之一,但米饭淀粉含量较高,还原型糖量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控糖、降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的降糖饭煲,是把米煮到半熟时,把米汤分离到沥汤盒中,然后,饭煲加热沥汤产生蒸汽,把米饭蒸熟。由于米粒里的部分淀粉会溶解在汤里,这样的操作,就相当于把米饭里的部分糖分“脱”了出去(《健康养生》2020,5:70)。目前报道的有关技术都是采用这个思路,2018年,陆国新发明《一种能降低米饭淀粉含量的米饭脱糖仪》,包括中层、内胆及脱糖蒸笼,内胆放置在中层内,脱糖蒸笼挂置在内胆内,所述脱糖蒸笼的下部设置有落水孔,所述落水孔内设置有启闭该落水孔的控制装置。具体工作流程为:先在脱糖蒸笼上放米和水,此时落水孔封闭,内胆内放有少量水,然后米饭脱糖仪开始工作,将内胆内的水加热产生水蒸汽,水蒸汽将脱糖蒸笼上的水和米加热,将米煮成半熟以后,控制装置将该落水孔打开,脱糖蒸笼内的水从落水孔处下落,流至内胆内,接下来脱糖蒸笼内的饭被蒸熟,如此制作出沥米饭。2019年,李腾发明《一种能做脱糖米饭的多用锅》,通过控制液体加热设备的蒸盘的升降操作,实现控制水米分离及水米混合,使米饭的一部分淀粉溶解于水中,从而降低米饭中淀粉和糖的含量。(申请号201910932115.7,公开号CN110584455A)。采用类似技术方法,美的,苏泊尔,九阳等商家陆续开发几种降糖饭煲。
为了改善“脱糖”效果,2019年,王庆鹏,邓志宏,康津等作了部分改进,制作了一种降糖电饭煲。该降糖电饭煲包括内锅、放置于内锅中的甄子、内锅排水组件、以及内锅补水组件,其中,甄子包括多个滤水孔,所述滤水孔具有允许液体进出但是阻拦米粒漏出的尺寸;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锅排水组件和所述内锅补水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在一个加热周期完成后启动排水,将内锅中的水排出,米饭留在甄子上,实现一次脱糖,在设定时长后,停止排水;此时启动向内锅补水,在设定时长内完成补水工作;此时,开启第二个加热周期,在此周期完成后开启第二次脱糖,排掉一部分水。之后,开启蒸饭模式,将米饭蒸熟。这种降糖电饭煲通过二次脱糖进一步降低了米饭的含糖量。(申请号201922120587.0,公开号CN211212584U)。
以上方法都是采用传统方式加热米饭,通过过滤脱除部分还原糖,这种自然过滤或者二次煮制自然过滤工艺,游离还原糖脱除效果一般。另外,由于没有考虑到加热对淀粉分子消化特性的影响,大米中淀粉分子分为快消化淀粉、漫消化淀粉、以及抗性淀粉,这些不同的淀粉分子的生糖指数不同,影响餐后血糖水平及缓慢释放控制的主要是后两种,要尽量减少快消化淀粉,增加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尤其是抗性淀粉,对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传统的加热方式没有考虑到淀粉分子生糖指数问题。所以,要采用新的工艺,使米饭煮制过程中产生的游离还原糖,尽可能脱除,另一方面,要改变加热方式,使大米制作米饭过程中,尽量减少快消化淀粉比例,增加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比例。
2017年,陈丹慧,刘正茂,提出一种不添加化学物质显著提高米饭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超过米量的水对大米进行浸泡;(2)将浸泡的大米与浸泡水一起转移到超声波设备里进行超声波预处理;(3)将大米与浸泡水分离,沥干浸泡水后,重新加入水后放入压热锅,进行的高温高压处理制得糊化米饭;(4)将糊化米饭自然降温至室温;(5)将降温后的米饭转移至冷藏室内冷藏,促使淀粉结晶,老化; (6)制得提高抗性淀粉的米饭。该工艺提供一种不使用酶制剂及外源化学物质,制备得到提高抗性淀粉的米饭的方法,操作简单,但米饭需要冷藏处理,以提高米饭抗性淀粉的含量(申请号201710716274.4,公开号 CN107319305A)。2020年,张彦军,徐飞等提出一种提高米饭中抗性淀粉及其功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70-100℃的热水与具有功效的植物油混合,得到油水乳液;再向大米中加入所述油水乳液混合后进行加热蒸煮,冷却后得到高抗性淀粉含量米饭。针对现有提高大米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制备方法采用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的缺陷,该工艺选择热水溶解植物油,与大米混合蒸煮,提高大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达到可食用的品质(申请号 202010151800.9,公开号CN111328972A)。2019年,魏振承,张名位等,提出一种提高米饭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取大米置于容器中,加入柠檬酸水溶液浸泡,放入高压蒸汽锅中加热保温,取出自然冷却,然后进行真空冷藏,水洗,干燥;然后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调pH至9-11,进行超声处理,调pH至中性,蒸馏水冲洗,然后干燥。该方法提高米饭中抗性淀粉含量是通过加入柠檬酸促进大米中淀粉链的水解,在高压蒸汽锅中保温处理和低温真空冷藏处理等措施提高米饭中的RS3抗性淀粉含量;在提高RS3抗性淀粉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三聚磷酸钠、采用超声手段促使磷酸化淀粉的形成,从而提高RS 4抗性淀粉含量(申请号201910502678.2,公开号 CN110367446A)。2015年,Steffi Sonia,FiastutiWitjaksono,Rahmawati Ridwan 等,通过煮熟的白米饭在4℃中冷却24小时然后加热,提高抗性淀粉的含量,降低血糖应答(Effect of Cooling of Cooked White Rice on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and Glycemic Response,Asia Pacific Journal ofClinical Nutrition(熟白米冷却对抗性淀粉含量和血糖反应的影响,亚太临床营养杂志),2015, 24(4):620-625)。2011年,王增兴,陈明芬,卢训,探讨直接在米饭内进行酸处理或酶处理的烹饪制程,使米饭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由原来的0.4%提高至20%以上(酸或酶处理对米饭抗性淀粉含量和性质的影响,食品科学, 2011,32,(15):20-24)。
上述提高米饭抗性淀粉方法,都是通过添加外源酸、酶、植物油、或者结合米饭冷却方式来实现,但这些方法,都与人们平时食用米饭的习惯不符合,接受性低。
2019年,龙杰,吴凤凤,金征宇等提出采用常规方式蒸煮,即控制米水比为1:1,86℃蒸煮28min制备的方便米饭RDS含量降低,SDS含量明显升高(P<0.05),通过控制蒸煮和回生条件,可以得到淀粉消化率低的方便米饭,对肥胖及高血糖人群健康有积极作用(蒸煮条件及回生处理对方便米饭消化特性的影响,中国粮油学报,2019,34(A1):194-200)。这为传统方式制备低生糖指数米饭提供了鼓舞。但这种方式,烹调时间较长,米水比例为 1:1,煮制温度不高,存在淀粉颗粒膨胀不足,米饭较硬的问题,不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添加外源酸、酶、植物油、或者结合米饭冷却方式提高米饭抗性淀粉方式与人们平时食用米饭的习惯不符合,接受性低以及煮制温度不高,淀粉颗粒膨胀不足,米饭较硬,不适合中老年人食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制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在煮制米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变微波功率加热,微波加热期间间歇雾化补水,离心脱水、喷淋漂洗结合脱除游离还原糖的方式煮制米饭,使得制备的米饭还原糖含量降低,生糖指数降低,有利于血糖偏高人群进行血糖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外胆、锅盖、手柄、喷淋装置、微波发生器、内盖、喷淋嘴、微电脑控制器、内胆、离心驱动旋转装置、隔笼、排水控制器、排水孔、进水管、储水器和储汤器;
所述外胆上端开口,与所述锅盖进行卡合,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锅盖的顶部,所述微波发生器位于所述锅盖的下表面,所述内盖位于所述锅盖下部,所述内盖和所述锅盖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连接杆上部,所述喷淋嘴位于所述连接杆底部,所述喷淋装置通过所述进水管与储水器相连;
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位于所述外胆的外表面,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胆的内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与所述内盖卡合,所述隔笼放置在所述内胆内,所述隔笼四周向上90°折叠,形成笼壁,所述隔笼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笼壁上端与所述内胆上端平齐,所述离心驱动旋转装置位于所述内胆的底部,所述排水控制器位于所述外胆下部的内表面,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内胆底部,所述排水孔和所述储汤器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锅盖和所述内盖上均设置有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内盖为圆形内盖。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锅盖和所述内盖的中心,所述喷淋嘴位于所述内盖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部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底面。
优选地,所述内胆为陶瓷材料内胆。
优选地,所述隔笼为平底隔笼。
更优选地,所述隔笼为聚丙烯材料隔笼。
优选地,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的间隙为2-3mm。
优选地,所述笼壁上部向外侧延展弯曲,形成环形卷边。
本实用新型自制低糖米饭制作装置,通过变微波功率加热,微波加热期间间歇雾化补水,离心脱水、喷淋漂洗结合脱除游离还原糖的方式煮制米饭,使得制备的米饭软硬适中,米饭还原糖含量降低,生糖指数降低,有利于血糖偏高人群进行血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淀粉酶解力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胆;2锅盖;3手柄;4喷淋装置;5微波发生器;6内盖;7喷淋嘴;8微电脑控制器;9内胆;10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1隔笼;12排水控制器;13排水孔;14进水管;15储水器;16储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外胆1、锅盖2、手柄3、喷淋装置4、微波发生器5、内盖6、喷淋嘴7、微电脑控制器8、内胆9、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隔笼11、排水控制器12、排水孔13、进水管14、储水器15和储汤器16;
所述外胆1上端开口,与所述锅盖2进行卡合,所述手柄3设置在所述锅盖2的顶部,所述微波发生器5位于所述锅盖2的下表面,所述内盖6位于所述锅盖2下部,所述内盖6和所述锅盖2通过连接杆17连接,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杆17上部,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连接杆17底部,所述喷淋装置4通过所述进水管14与储水器15相连;
所述微电脑控制器8位于所述外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9位于所述外胆1的内部,所述内胆9与所述外胆1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9与所述内盖 6卡合,所述隔笼11放置在所述内胆9内,所述隔笼11四周向上90°折叠,形成笼壁,所述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笼壁上端与所述内胆9 上端平齐,所述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位于所述内胆9的底部,所述排水控制器12位于所述外胆1下部的内表面,所述排水孔13位于所述内胆9底部,所述排水孔13和所述储汤器16之间通过排水管18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盖上锅盖2时,锅盖2与外胆1完全卡合,将外胆1四周密封;内盖6与内胆9卡合,紧紧扣住内胆9和格笼11;微电脑控制器8可以自主设置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喷淋/雾化喷洒时间、脱水时间、旋转速度等参数,也可以写入固定制程,便于后续操作;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启动后,可以驱动内胆9、格笼11和内盖6自由旋转,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还可以单独旋转进行离心脱水;微波发生器5启动后,可以对大米进行微波加热;喷淋嘴7可以喷洒水,喷淋嘴7有两种喷水模式,模式一是全方位普通喷淋,模式二是全方位均匀雾化喷洒,所述喷淋装置4可以用于喷洒水,也可以用于自动加水煮制米饭。
在进行煮饭时,将大米加入格笼11中,由于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因此细小米粒不会穿过隔笼11,盖上锅盖2,锅盖2将外胆1四周密封,内盖6扣住内胆9和格笼11,然后设置微电脑控制器8,包括设置加水量、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喷淋/雾化喷洒时间、脱水时间、旋转速度等,然后开启装置,由进水管14自动将储水器15 中的水通过喷淋装置4及淋嘴7加入大米中,接着启动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使内胆9、格笼11和内盖6自由旋转,同时微波发生器5,微波加热煮制米饭,在微波加热加热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喷洒水以及选择喷洒水模式,加热完成后,可以通过内胆9底部的排水孔13排空米汤或排水,排水孔13的开闭受排水控制器12控制。在煮饭期间,可以选择加水煮制次数,控制每次微波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参数,也可以单独进行离心脱水以及不加水和喷洒水进行微波加热焖饭。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2和所述内盖6上均设置有排气孔,便于充分排气。
为了适应微波加热的环境,所述内盖6优选为微波材料制成的圆形内盖。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17位于所述锅盖2和所述内盖6的中心,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内盖6的中心。将喷淋嘴7设置于内盖6的中心,可以将水均匀喷洒进内胆9中,得到均匀补水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可以将所述内胆9的底部设置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底面。内胆9为弧形底面,可以增加内胆9与外胆1之间形成的空间,便于储水与排水。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9为微波材料内胆,更适用微波加热的环境。在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9为陶瓷材料内胆。
进一步,所述隔笼11为微波材料的平底隔笼。微波材料的隔笼11更适用微波加热的环境,同时隔笼11为平底,可以增加内胆9与隔笼11之间形成的空间,便于储水与排水。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笼11为聚丙烯材料隔笼。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的间隙可以为2-3mm,例如可以为2mm、2.1mm、2.2mm、2.3mm、2.4mm、2.5mm、 2.6mm、2.7mm、2.8mm、2.9mm或3m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笼壁上部向外侧延展弯曲,形成环形卷边,可以更好与内胆9周沿嵌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包括外胆 1、锅盖2、手柄3、喷淋装置4、微波发生器5、内盖6、喷淋嘴7、微电脑控制器8、内胆9、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隔笼11、排水控制器12、排水孔 13、进水管14、储水器15和储汤器16;所述外胆1上端开口,与所述锅盖 2进行卡合,所述手柄3设置在所述锅盖2的顶部,所述微波发生器5位于所述锅盖2的下表面,所述内盖6位于所述锅盖2下部,所述锅盖2和所述内盖6上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内盖6为微波材料的圆形内盖,所述内盖6 和所述锅盖2通过连接杆17连接,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杆17上部,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连接杆17底部,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内盖6的中心,所述喷淋装置4通过所述进水管14与储水器15相连;所述微电脑控制器8位于所述外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9位于所述外胆1的内部,所述内胆9的底部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底面,所述内胆9为陶瓷材料制作的内胆,所述内胆9与所述外胆1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9与所述内盖6卡合,所述隔笼11放置在所述内胆9内,所述隔笼11为聚丙烯材料制作的平底隔笼,所述隔笼11四周向上90°折叠,形成笼壁,所述笼壁上部向外侧延展弯曲,形成环形卷边,所述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的间隙为2-3mm,所述笼壁上端与所述内胆9上端平齐,所述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位于所述内胆9的底部,所述排水控制器12位于所述外胆1下部的内表面,所述排水孔13位于所述内胆9底部,所述排水孔13和所述储汤器16之间通过排水管18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进行煮饭时,将大米加入格笼11中,由于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因此细小米粒不会穿过隔笼11,盖上锅盖2,锅盖2 将外胆1四周密封,内盖6扣住内胆9和格笼11,然后设置微电脑控制器8,包括设置加水量、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喷淋/雾化喷洒时间、脱水时间、旋转速度等,然后开启装置,由进水管14自动将储水器15中的水通过喷淋装置4及淋嘴7加入大米中,接着启动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使内胆9、格笼 11和内盖6自由旋转,同时微波发生器5,微波加热煮制米饭,在微波加热加热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喷洒水以及选择喷洒水模式,由喷淋嘴7可以喷洒水进行喷淋或全方位均匀雾化喷洒水,加热完成后,可以通过内胆9底部的排水孔13排空米汤或排水,排水孔13的开闭受排水控制器12控制。在煮饭期间,可以选择加水煮制次数,控制每次微波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参数,也可以单独进行离心脱水以及不加水和喷洒水进行微波加热焖饭。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糖米饭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前文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实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的大米置于隔笼11中,盖上锅盖2,加水,使隔笼11 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
(2)微波加热进行第一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1000-1200W,煮制时间为2-5min,在第一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每次喷洒时间为5-8s,每间隔55-65s喷洒一次;
(3)第一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
(4)喷淋漂洗,排水;
(5)再次加水,使隔笼11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0.9-1.1,微波加热进行第二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600-800W,煮制时间为3-7min,在第二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每次喷洒时间为5-8s,每间隔55-65s喷洒一次;
(6)第二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
(7)喷淋漂洗,排水;
(8)微波加热焖饭2-3min,得到米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通过两次加水微波加热煮制,两次离心脱水、喷淋漂洗,一次焖饭制作米饭,并且在两次微波加热煮制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微波加热功率,改变微波加热时间,间歇雾化补水,离心脱水、喷淋漂洗脱除游离还原糖的方式,达到降低米饭生糖指数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中,需要合理控制加入的米与水比例,才能使制作的米饭软硬适中,适合食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加水后,使隔笼11底面以上的米、水质量比为1:1、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 1:1.09、1:1.1。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5)中,加水后,使隔笼11底面以上的米、水质量比为1:0.9、1:0.92、1:0.94、1:0.96、1:0.98、1:1、1:1.02、1:1.04、1:1.06、 1:1.08、1:1.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中,为了高效脱除米饭中的还原糖,降低米饭的生糖指数,两次煮制过程采用变微波功率加热方式,合理控制每次微波加热的功率和时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第一次煮制的微波功率可以为 1000W、1020W、1040W、1060W、1080W、1100W、1120W、1140W、1160W、 1180W或1200W。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第一次煮制时间可以为2min、3min、 4min或5min。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5)中,第二次煮制的微波功率可以为600W、 620W、640W、660W、680W、700W、720W、740W、760W、780W或800W。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5)中,第二次煮制时间可以为3min、4min、 5min、6min或7min。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中,两次煮制过程都需要开启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喷淋装置4。在焖饭过程中,开启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不开启喷淋装置4。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米饭中游离的还原糖的脱除率,需要合理控制离心脱水和喷淋漂洗条件。
在步骤(3)和步骤(6)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600-1200rpm,离心脱水的时间为30-60s。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和步骤(6)中,离心脱水的转速可以为600rpm、700rpm、800rpm、900rpm、1000rpm、1100rpm或1200rpm。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和步骤(6)中,离心脱水的时间可以为30s、35s、40s、45s、50s、55s或60s。
在步骤(4)和步骤(7)中,喷淋漂洗的时间为30-60s,具体地,例如可以为30s、35s、40s、45s、50s、55s或60s。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采用微波加热,加热效率高,米饭快消化淀粉产生较少,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米饭比例提高,采用喷淋漂洗结合离心脱水工艺,游离的还原糖脱除率高,制备的米饭生糖指数降低,适合血糖偏高人群使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以下低糖米饭制作装置中进行实施:
该装置包括外胆1、锅盖2、手柄3、喷淋装置4、微波发生器5、内盖 6、喷淋嘴7、微电脑控制器8、内胆9、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隔笼11、排水控制器12、排水孔13、进水管14、储水器15和储汤器16;
所述外胆1上端开口,与所述锅盖2进行卡合,所述手柄3设置在所述锅盖2的顶部,所述微波发生器5位于所述锅盖2的下表面,所述内盖6位于所述锅盖2下部,所述内盖6和所述锅盖2通过连接杆17连接,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杆17上部,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连接杆17底部,所述喷淋装置4通过所述进水管14与储水器15相连;
所述微电脑控制器8位于所述外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9位于所述外胆1的内部,所述内胆9与所述外胆1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9与所述内盖 6卡合,所述隔笼11放置在所述内胆9内,所述隔笼11四周向上90°折叠,形成笼壁,所述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笼壁上端与所述内胆9 上端平齐,所述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位于所述内胆9的底部,所述排水控制器12位于所述外胆1下部的内表面,所述排水孔13位于所述内胆9底部,所述排水孔13和所述储汤器16之间通过排水管18连接。
实施例1
(1)将洗净后的大米置于隔笼11中,盖上锅盖2,加水,使隔笼11 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05;
(2)微波加热进行第一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1100W,煮制时间为3min,在第一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其中,每次喷洒时间为7s,每间隔60s喷洒一次;
(3)第一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50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800rpm;
(4)喷淋漂洗50s,排水;
(5)再次加水,使隔笼11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微波加热进行第二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700W,煮制时间为5min,在第二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每次喷洒时间为6s,每间隔60s喷洒一次;
(6)第二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60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600rpm;
(7)喷淋漂洗55s,排水;
(8)微波加热焖饭2min,得到米饭。
实施例2
(1)将洗净后的大米置于隔笼11中,盖上锅盖2,加水,使隔笼11 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
(2)微波加热进行第一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1000W,煮制时间为5min,在第一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其中,每次喷洒时间为8s,每间隔55s喷洒一次;
(3)第一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35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1200rpm;
(4)喷淋漂洗30s,排水;
(5)再次加水,使隔笼11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0.9,微波加热进行第二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600W,煮制时间为7min,在第二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每次喷洒时间为5s,每间隔55s喷洒一次;
(6)第二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50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1000rpm;
(7)喷淋漂洗40s,排水;
(8)微波加热焖饭3min,得到米饭。
实施例3
(1)将洗净后的大米置于隔笼11中,盖上锅盖2,加水,使隔笼11 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1;
(2)微波加热进行第一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1200W,煮制时间为2min,在第一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其中,每次喷洒时间为5s,每间隔65s喷洒一次;
(3)第一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60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600rpm;
(4)喷淋漂洗60s,排水;
(5)再次加水,使隔笼11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1,微波加热进行第二次煮制,其中,微波功率为800W,煮制时间为3min,在第二次煮制期间,喷淋嘴7间歇雾化喷洒水,每次喷洒时间为8s,每间隔65s喷洒一次;
(6)第二次煮制结束后,排空米汤,离心脱水30s,其中,离心脱水的转速为1200rpm;
(7)喷淋漂洗30s,排水;
(8)微波加热焖饭2.5min,得到米饭。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方法实施,不同的是,步骤(1)和步骤(5)中,加水,使隔笼11底面以上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3。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方法实施,不同的是,步骤(1)和步骤(5)中,微波加热煮制时,喷淋嘴7不进行间歇雾化喷洒水。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方法实施,不同的是,步骤(1)和步骤(5)中,微波功率均为700W。
对比例4
采用常规蒸煮法,参照[龙杰等,蒸煮条件及回生处理对方便米饭消化特性的影响,中国粮油学报,2019,34(A1):194-200]。具体操作为:在蒸煮前将米浸泡1h,然后将米粒沥干,接着将米粒放入预热的水中,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在86℃下蒸煮28min。
对比例5
采用常规微波蒸煮法,参照[许金东,微波蒸煮对米饭品质的影响,华中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具体操作为:称取120g大米,按米、水比为1:1.1 的质量比加入自来水,装于500ml烧杯中,在40℃水浴锅中浸泡30min,10 分钟搅拌一次,取出后补充蒸发的水分,置于装有1000ml自来水的微波碗内,600W功率下蒸煮15min后停止加热2min,继续加热7.5min,停止加热 10min后揭开碗盖。
对比例6
采用电磁炉蒸煮法,参照[姜倩倩,超声—微波处理对大米淀粉凝胶性质的影响及应用,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具体操作为:将大米按米水比为3:5 的质量比加入在饭盒中,20℃恒温水浴锅保温浸泡1h。采用电磁炉500w加热,加热时,待水沸腾后放入上述米饭盒,加热25min,然后进行焖饭10min。
对比例7
采用压力锅蒸煮法,参照[朱晓倩,范志红,王淑颖等,家用压力锅烹调对米饭品质的影响,食品科学,2013,34(21):55-59]。具体操作为:称取100g大米,按米水比l:1.2的质量比加入自来水,不扣盖子,对样品进行压力烹调,即向压力锅中加500mL水,将饭盒放入锅中,60kPa下保压10min。
对比例8
采用两次蒸煮沥水法,具体操作为:称取100g大米,按米水比为l:1.8 的质量比加入自来水,常压电饭煲煮制15min,捞出沥水后,再按米水比为 l:1.5的质量比加水,煮制15min。停止加热,焖饭10min。
对比例9
采用电饭煲煮制法,参照[龙杰,吴凤凤,金征宇等,蒸煮条件及回生处理对方便米饭消化特性的影响,中国粮油学报,2019,34(增1):194-200.]。具体操作为:称取100g大米,按米水比l:1.2的质量比加入自来水,电饭锅的升温过程为前15min内将温度从25℃上升至100℃,然后在100℃下保持15min。
测试例
测定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9中制作的米饭的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米饭酶解力,血糖生成指数。其中,
水分含量测定:按照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取三次结果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参照刘巧真,[刘巧真,电饭煲烹饪籼米饭品质变化及加工参数影响,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准确称取蒸煮好的米饭20g,量取60mL蒸馏水加入,搅拌打碎成米浆,倒入50mL离心管中,离心 (10000r/min,15min),取1mL上清液放置在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mLDNS 试剂,沸水中5min,流动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10mL,以蒸馏水作空白540nm波长条件下测吸光度,取三次采样测定结果平均值并且计算还原糖含量,考虑各组米饭水分含量差异进行换算,结果如表2所示。
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采用Englyst等人的方法,计算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Englyst H N, Hudson G J.The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ietary carbohydrates.Food Chemistry,1996,57(1):15-21]。考虑各组米饭水分含量差异进行换算,取三次结果平均值,结果如表3。
米饭酶解力的测定:参照叶敏方法[叶敏,许永亮,李洁等,蒸煮方式对米饭品质的影响,食品工业,2007,32-34.]。取米饭0.12g(以干基计)于研钵中,加少量蒸馏水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用蒸馏水将其洗入50mL的比色管中 (研钵用水冲洗数次,加入5%的淀粉酶2mL并在39.5℃下水浴90min,水浴过程中不断振荡,然后加1mol/L的HCl lmL,定容到50mL摇匀后过滤,吸取0.5mL稀释液加0.5mL DNS,在沸水条件下水浴5min,然后流水冷却,加 4mL蒸馏水,于540nm波长处比色(以蒸馏水代替稀释液,其他处理步骤相同,做空白),以吸光值表示酶解力。取三次结果平均值,结果如图2所示。
血糖生成指数测定:参考方冲的方法[方冲,不同添加物对挤压重组米血糖生成指数及性质的影响,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称取100mg米饭样品(以干基计)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mL水,沸水浴10min糊化,再添加13mL pH为5.2的0.2mol/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37℃恒温水浴下平衡10min,再加0.2mL混合酶液(猪胰α-淀粉酶290U/mL,糖化酶15U/mL),在37℃恒温水浴下振荡(转速为150r/min)并计时。振荡反应 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后分别取0.1mL上清液加入至2mL无水乙醇进行灭酶处理,用GOPOD葡萄糖试剂盒在510nm处比色测定葡萄糖含量,取三次结果平均值,绘制淀粉水解曲线。根据拟合方程及 Origin软件计算水解指数,公式计算得到GI值。结果如表4所示。
数据处理: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1不同方法处理下的米饭水分含量及综合感官(x±s,%)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241260000019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2412600000201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米饭水分含量基本适中,与对照(对比例9)电饭煲煮制法的58.3%、对比例3的56.8%、对比例5的57.2%相近,略低于对比例6的59.1%。对比例1的米饭水分含量62.2%,对比例7的米饭水分含量61.2%,对比例8的米饭水分含量63.3%,米饭都偏软(p<0.01,与实施例1比较)。对比例2的米饭水分含量53.4%,对比例4的米饭水分含量54.5%,都偏硬。
表2不同方法处理下的米饭还原糖含量(x±s,%)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241260000020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2412600000211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米饭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1%、3.0%、2.9%,与对比例2、对比例3相当,低于对比例1、对比例5、对比例8的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对比例6、对比例7以及对比例9(对照)的还原糖含量(p<0.05)。
表3不同方法处理下的米饭淀粉组成(x±s,%)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2412600000212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快消化淀粉含量低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显著低于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对比例8、对比例9(p<0.05),慢消化淀粉与抗性淀粉之和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显著高于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7、对比例8、对比例9(p<0.05)。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 2、实施例3的米饭淀粉在消化速度及血糖释放方面慢于其它各组。
从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淀粉酶解力与对比例2相当,低于对比例1、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7,显著低于对比例6、对比例8、对比例9(p<0.05)。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 2、实施例3米饭在淀粉酶消化效果方面,低于其它各组,这与表3的结果一致。
表4不同方法处理下的米饭血糖生成指数(x±s,%)
实施例编号 血糖生成指数GI(%)
实施例1 79.1±3.6a
实施例2 78.9±2.3a
实施例3 79.3±3.1a
对比例9(对照) 87.4±0.8b
对比例1 82.1±2.1
对比例2 78.9±6.7a
对比例3 80.4±5.4a
对比例4 83.2±4.3
对比例5 83.3±6.9
对比例6 87.3±2.9b
对比例7 83.5±8.2
对比例8 89.4±4.9b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米饭血糖生成指数与对比例2相当,低于对比例1、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7,显著低于对比例6、对比例8以及对比例9(p<0.05)。说明实施例 1、实施例2、实施例3米饭在控制血糖生成方面,优于其它各组,这与表3、图2结果吻合。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胆(1)、锅盖(2)、手柄(3)、喷淋装置(4)、微波发生器(5)、内盖(6)、喷淋嘴(7)、微电脑控制器(8)、内胆(9)、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隔笼(11)、排水控制器(12)、排水孔(13)、进水管(14)、储水器(15)和储汤器(16);
所述外胆(1)上端开口,与所述锅盖(2)进行卡合,所述手柄(3)设置在所述锅盖(2)的顶部,所述微波发生器(5)位于所述锅盖(2)的下表面,所述内盖(6)位于所述锅盖(2)下部,所述内盖(6)和所述锅盖(2)通过连接杆(17)连接,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杆(17)上部,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连接杆(17)底部,所述喷淋装置(4)通过所述进水管(14)与储水器(15)相连;
所述微电脑控制器(8)位于所述外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9)位于所述外胆(1)的内部,所述内胆(9)与所述外胆(1)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9)与所述内盖(6)卡合,所述隔笼(11)放置在所述内胆(9)内,所述隔笼(11)四周向上90°折叠,形成笼壁,所述隔笼(11)与笼壁上均匀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小于米粒断面直径,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笼壁上端与所述内胆(9)上端平齐,所述离心驱动旋转装置(10)位于所述内胆(9)的底部,所述排水控制器(12)位于所述外胆(1)下部的内表面,所述排水孔(13)位于所述内胆(9)底部,所述排水孔(13)和所述储汤器(16)之间通过排水管(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和所述内盖(6)上均设置有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6)为圆形内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7)位于所述锅盖(2)和所述内盖(6)的中心,所述喷淋嘴(7)位于所述内盖(6)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9)的底部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9)为陶瓷材料内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笼(11)为平底隔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笼(11)为聚丙烯材料隔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壁与所述内胆(9)内壁之间的间隙为2-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米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壁上部向外侧延展弯曲,形成环形卷边。
CN202120346299.1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4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6299.1U CN21496446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6299.1U CN21496446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4460U true CN21496446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629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446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4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3842B (zh)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CN104095518B (zh)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电热炊具及发酵食品制作方法
CN104605725B (zh)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
CN110419940A (zh)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制作降糖米饭的方法
CN109793218A (zh) 麻辣天麻片生产方法及系统
CN102793024B (zh) 一种豆腐皮的制作方法
CN102550964A (zh) 一种微波粽子的加工方法
CN111568154B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低糖米饭制作方法
CN111642569A (zh) 一种高蛋白质腐竹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214964460U (zh) 一种低糖米饭制作装置
JP5271276B2 (ja) 澱粉質原料としてα化玄米を用いる醤油の製造法
CN103637062A (zh) 一种速食五谷蔬菜粥
CN101142986A (zh) 一种即食米的制作方法
CN106387678B (zh) 熟制豆产品的加工方法
CN209826258U (zh) 一种新型蒸饭保温电饭煲
JP4039506B2 (ja) そば種子処理物を用いる酒類の製造方法
KR20090041034A (ko) 즉석 누룽지의 제조방법
CN107821958A (zh) 一种火锅专用面条的制备方法
CN106417487A (zh) 一种行气开胃发酵糯米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1359A (zh) 一种方格星虫花生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867A (zh) 一种用于生产酱油的煮酱装置
CN106332935A (zh) 一种玫瑰软香酥生产方法
KR20090004322U (ko) 흑마늘 제조기
CN108424822A (zh) 一种驱寒暖胃的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560A (zh) 一种酒酿栗子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