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3536U - 零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零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3536U
CN214933536U CN202120370087.7U CN202120370087U CN214933536U CN 214933536 U CN214933536 U CN 214933536U CN 202120370087 U CN202120370087 U CN 202120370087U CN 214933536 U CN214933536 U CN 214933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arts
workbench
platform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00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继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New Invent Precision Mach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New Invent Precision Mach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New Invent Precision Mach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New Invent Precision Mach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00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3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3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3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输送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构造有沿其纵向方向输送载盘的传送机构,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用于将载盘输送至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供料输送台、用于接收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载盘以输出载盘的出料输送台;配置于工作台上以用于对位于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的载盘中零件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传送机构用于在其传送面上的载盘内的零件检测后将检测后的载盘输送至出料输送台;其中,供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和出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分别与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垂直高度相匹配,且供料输送台和出料输送台分别独立于工作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零件检测的装置由于未设置零件输送机构而导致零件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零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系统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零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速箱是机械传动中广泛应用的重要部件,尤其是齿轮轴作为减速器上的常见部件,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齿轮轴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齿轮轴易产生裂纹,齿部易磨损,因此对齿轮轴的性能参数的检测及其重要。
现有的对齿轮轴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的装置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齿轮轴放置于待检测位置,由此导致对齿轮轴的输送效率较低而影响对齿轮轴的检测速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零件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零件输送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零件检测的装置由于未设置零件输送机构而导致零件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输送系统,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构造有沿其纵向方向输送载盘的传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用于将载盘输送至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供料输送台、用于接收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载盘以输出所述载盘的出料输送台;
配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用于对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的载盘中零件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在其传送面上的载盘内的零件检测后将检测后的载盘输送至所述出料输送台;
其中,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和所述出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分别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垂直高度相匹配,且所述供料输送台和所述出料输送台分别独立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纵向布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传送机构配置为两组,且两个传送机构分别形成于两个支撑架的相对内侧,其中,每一传送机构由贴合支撑架内侧布置的传送带、固定于对应支撑架内侧且受控地转动以带动对应传送带移动的多组传动滚轮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支撑架内侧均连接有两组传动滚轮,且每一组传动滚轮由两个具有预设垂直高度且纵向间隔布置的高位轴承、低位轴承构成,两组传动滚轮中两个低位轴承的垂直高度相同且均布置于两组传动滚轮中垂直高度相同的两个高位轴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支撑架内壁装配有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以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朝向所述传送带的纵长侧面的横向宽度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匹配,且所述支撑板中朝向所述传送带的纵长侧面的垂直高度与对应高位轴承的垂直高度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支撑架的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工作台上的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供料输送台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配置有用于检测载盘是否被传送至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料端的位置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输送面的两个纵长侧均配置有挡板,其中一个挡板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有多个横向布置且部分贯穿所述挡板的横向调节杆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横向调节杆的纵向杆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调节杆上套设有与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轨道板贴合布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布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向调节杆的横向位置以对所述挡板进行调节的调节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盘形成有多个用于搁置零件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形状、尺寸均与所述零件的横向截面形状、横向截面尺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件配置为轴类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零件输送系统通过供料输送台将载盘输送至工作台上的传送机构,并通过光学检测系统对位于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的载盘内零件进行检测,以在检测后通过供料输送台输出载盘,从而便于对载盘内检测后的零件进行输送和管理,提高了对零件检测的输送效率,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零件检测的装置由于未设置零件输送机构而导致零件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由于供料输送台和出料输送台分别独立于工作台,因此极大简化零件输送系统的结构且便于对零件输送系统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零件输送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其中,图中的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仅示出一个载盘,且图中示出了一部分附图标记;
图3为图1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其中,图中的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仅示出一个载盘,且图中示出了另一部分附图标记;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供料输送台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图1至图5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零件输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零件输送系统包括:工作台100,工作台100构造有沿其纵向方向输送载盘10的传送机构20,工作台100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用于将载盘10输送至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的供料输送台 200、用于接收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的载盘10以输出载盘10的出料输送台 300;配置于工作台100上以用于对位于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上的载盘10 中零件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400,传送机构20用于在其传送面上的载盘内的零件检测后将检测后的载盘输送至出料输送台300。其中,供料输送台 200的输送面和出料输送台300的输送面分别与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的垂直高度相匹配,且供料输送台200和出料输送台300分别独立于工作台100。载盘10形成有多个用于搁置零件的放置孔100a,放置孔100a的形状、尺寸均与零件的横向截面形状、横向截面尺寸匹配。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零件配置为轴类部件,如用于汽车变速箱的齿轮轴等。
工作台100还配置有用于抓取传送机构20传送面上载盘10内零件的零件抓取装置500、用于搁置零件抓取装置500所抓取零件的零件安装座600、配置有用于抓取搁置于零件安装座600上零件的气动手指的旋转装置700、用于接收旋转装置700配置的气动手指所抓取的零件以对所接收的零件进行测量的预留检测平台800。其中,旋转装置700配置成受控地旋转以将气动手指所抓取的零件搁置于光学检测系统400处,从而通过光学检测系统400对零件的性能参数(如零件的外径尺寸、高度尺寸、零件上所形成的台阶段差尺寸等)进行测量。旋转装置700还配置成受控地旋转以将气动手指所抓取的零件搁置于预留检测平台800处,以通过预留检测平台800对零件是否发生形变或产生裂纹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装置700可将气动手指所抓取的零件先搁置于预留检测平台800以对零件是否发生形变或产生裂纹进行检测后,再将零件抓取至光学检测系统400处以对零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旋转装置700可将气动手指所抓取的零件先搁置于光学检测系统400处以对零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之后,再将零件抓取至预留检测平台800以对零件是否发生形变或产生裂纹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零件输送系统通过供料输送台200将载盘输送至工作台100 上的传送机构20,并通过光学检测系统对位于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上的载盘内零件进行检测,以在检测后通过供料输送台200输出载盘,从而便于对载盘内检测后的零件进行输送和管理,提高了对零件检测的输送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零件检测的装置由于未设置零件输送机构而需要人工方式放置零件从而导致零件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由于供料输送台200 和出料输送台300分别独立于工作台100,因此极大简化零件输送系统的结构且便于对零件输送系统进行维修。
在上述实施例中,工作台100纵向布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101,传送机构20配置为两组,且两组传送机构分别形成于两个支撑架101的相对内侧,其中,每一传送机构20由贴合支撑架101内侧布置的传送带201、固定于对应支撑架101内侧且受控地转动以带动对应传送带移动的多组传动滚轮202构成。每一支撑架101内侧均连接有两组传动滚轮202,且每一组传动滚轮202由两个具有预设垂直高度且纵向间隔布置的高位轴承2021、低位轴承2022构成,两组传动滚轮202中两个低位轴承2022的垂直高度相同且均布置于两组传动滚轮202中垂直高度相同的两个高位轴承2021之间。每一支撑架101的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延伸至工作台100上的加强板102,且加强板102固定于安装在工作台100上的安装座103,以通过固定于安装座103上的加强板102提升支撑架101的稳定性。
每一支撑架101内壁装配有沿纵向方向布置以用于支撑传送带201的支撑板104,支撑板104中朝向传送带201的纵长侧面的横向宽度与传送带201 的宽度匹配,且支撑板104中朝向传送带201的纵长侧面的垂直高度与对应高位轴承2021的垂直高度相匹配。如此设置,通过支撑架101内壁配置的支撑板104对沿纵向方向传输的传送带201起到支撑作用。
工作台100靠近供料输送台200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101之间配置有用于检测载盘10是否被传送至传送机构20的上料端的位置传感器203。工作台100可配置有用于在位置传感器203检测到载盘10已被输送至传送机构20上料端的位置时控制传送机构20进行传送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控制器根据位置传感器203所检测的载盘10是否被传送至传送机构 20上料端的位置信号控制传送机构20进行传送的具体过程或方法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对此不做详细赘述。
供料输送台200的输送面的两个纵长侧均配置有挡板301,其中一个挡板301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其中,调节组件有多个横向布置且部分贯穿挡板301的横向调节杆302和用于连接多个横向调节杆302的纵向杆303构成。横向调节杆302上套设有与供料输送台200的轨道板304贴合布置的限位板305,限位板305布置有用于调节横向调节杆302 的横向位置以对挡板301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件306。如此设置,通过调节组件对两个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以在不影响供料输送台200输送载盘10 的情况下阻挡载盘10在横向方向产生位置偏移而无法有效地输送至工作台 100上所布置的传送机构20的传送面上从而导致影响零件的检测速度。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横向”是指图1中的x轴方向,所涉及的“纵向”是指图1中的y轴方向,所涉及的“垂直”方向是指图1中的z轴方向。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构造有沿其纵向方向输送载盘的传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用于将载盘输送至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供料输送台、用于接收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载盘以输出所述载盘的出料输送台;
配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用于对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的载盘中零件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在其传送面上的载盘内的零件检测后将检测后的载盘输送至所述出料输送台;
其中,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和所述出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分别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垂直高度相匹配,且所述供料输送台和所述出料输送台分别独立于所述工作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纵向布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传送机构配置为两组,且两个传送机构分别形成于两个支撑架的相对内侧,其中,每一传送机构由贴合支撑架内侧布置的传送带、固定于对应支撑架内侧且受控地转动以带动对应传送带移动的多组传动滚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支撑架内侧均连接有两组传动滚轮,且每一组传动滚轮由两个具有预设垂直高度且纵向间隔布置的高位轴承、低位轴承构成,两组传动滚轮中两个低位轴承的垂直高度相同且均布置于两组传动滚轮中垂直高度相同的两个高位轴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支撑架内壁装配有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以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朝向所述传送带的纵长侧面的横向宽度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匹配,且所述支撑板中朝向所述传送带的纵长侧面的垂直高度与对应高位轴承的垂直高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支撑架的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工作台上的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固定于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供料输送台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配置有用于检测载盘是否被传送至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料端的位置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输送面的两个纵长侧均配置有挡板,其中一个挡板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有多个横向布置且部分贯穿所述挡板的横向调节杆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横向调节杆的纵向杆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调节杆上套设有与所述供料输送台的轨道板贴合布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布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向调节杆的横向位置以对所述挡板进行调节的调节件。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盘形成有多个用于搁置零件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形状、尺寸均与所述零件的横向截面形状、横向截面尺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零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件配置为轴类部件。
CN202120370087.7U 2021-02-10 2021-02-10 零件输送系统 Active CN214933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0087.7U CN214933536U (zh) 2021-02-10 2021-02-10 零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0087.7U CN214933536U (zh) 2021-02-10 2021-02-10 零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3536U true CN214933536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9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0087.7U Active CN214933536U (zh) 2021-02-10 2021-02-10 零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3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4532B (zh) 一种板材打磨加工的加工线
CN109404425B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CN214933536U (zh) 零件输送系统
CN214918236U (zh) 零件抓取系统
CN217250813U (zh) 一种轴承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CN213080827U (zh) 一种自动化管料切割设备
CN115974395A (zh) 一种玻璃器皿退火输送装置
CN215625137U (zh) 管材自动喷字机
CN211394284U (zh)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CN114951020A (zh) 一种产品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JPS60232307A (ja) 棒状体の自動搬送装置
CN109775284B (zh) 一种产品零件的检测生产线
CN208230763U (zh) 一种轮辋滚型自动上下料装置
JP6177553B2 (ja) 熱処理炉搬入設備
CN220683958U (zh) 一种自动供Tray盘机
CN216154975U (zh) 液晶显示屏移载设备的自动移载装置
CN112945981B (zh) 光学零件检测设备
CN218930802U (zh) 一种高效粉体称量检测输送装置
CN110562687A (zh) 长棒料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9347194U (zh) 料框和电池的烘烤线
CN117049158B (zh)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有序搬运机器人
CN213105770U (zh) 一种滚盘式相贯线切割机
CN217349510U (zh) 一种缓存装置
CN218797429U (zh) 一种自动化检测筛选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