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4284U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94284U CN211394284U CN202020072550.5U CN202020072550U CN211394284U CN 211394284 U CN211394284 U CN 211394284U CN 202020072550 U CN202020072550 U CN 202020072550U CN 211394284 U CN211394284 U CN 2113942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assembly
- tube
- storage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中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包括储管机构、吸盘组件、转送机构以及推升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及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上使用,用于将料管转送至自动上管机的转送插管机构料管输入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主要功能是为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转送插管机构自动补充料管,其相关专利申请情况如下:
本申请人于2012年10月3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20075701.8、实用新型名称为“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通过将料管散放在储管架内使料管间产生向料管输出口方向的挤压力,利用平衡调整器调整储管架使排列在储管架内的料管自动滚落至由输送带和托料板构成的储料管腔室内。该技术方案虽然能有效将料管输送至送管提升机构中,但该方案除存在延长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送管提升机构取管、插管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下降的不足外,还使得自动上管装置的送管提升机构的结构复杂,极易造成机械或电器故障。
为了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定位精确、自动输管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本申请人于2014年09月16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420530894.0、实用新型名称为“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在原供管机构的基础上于输管器输出端口处增加了料管提升总成,使得推升机构包括支架、装配在支架上的输管器及设于输管器输出端口的料管推升总成。料管提升总成通过驱动电机、两对连杆、摇臂和传动轴及连接件之间的工作配合,能够将料管推升至转送插管机构机械爪的抓管位置。该机构虽然能有效地与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配合,将制瓶机所需料管平稳有效地输送到位。但该机构由于采用摇臂和连板的传动方式,容易在摇臂驱动幅度较大时引发卡死故障,并且,存在驱动定位精度不高的缺陷。
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性能稳定、驱动定位精度高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供管装置的推升机构,本申请人于2014年11月13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420675743.4、实用新型名称为“全自动上管机的料管推升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料管推升机构是对原摇臂、连板的传动方式改进为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使得推升机构整体结构紧凑,传动灵活,故障率低。该机构虽然能有效地与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配合,但现有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影响玻璃制品的产品质量。现有技术利用料管重量作用在料管自动滚落至输出位置的过程中,料管之间不仅会产生挤压力,而且当料管数量越多时,料管之间的挤压力也越大,从而使料管之间产生摩擦,特别是料管与储管架之间、料管与转送盘的料管凹槽之间皆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容易划伤料管表面,影响玻璃制品的质量。
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散放的料管在向转送盘滚落的过程中,不仅会使料管之间产生相互碰撞,而且料管也容易发生掉落,从而使料管破碎、损坏,造成料管的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而对于损坏、破碎的料管,在人工剔除过程中容易划伤操作人员,存有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在剔除破损料管过程中,需要停机操作,会严重影响自动上管机甚至制瓶机的连续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效率。
三、只能转送同一直径的料管。现有技术中只能针对特定规格的料管转送,即便根据转送料管的规格调节料管凹槽、平衡调整器以适应不同管径的料管转送,调节过程也较为繁琐,大大增加劳动力及时间成本,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也不能满足多种规格玻璃制品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包括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机构、用于吸附料管的吸盘组件、用于控制吸盘组件转送定位的转送机构以及用于将料管推升至自动上管机转送插管机构的推升机构;
吸盘组件装配在转送机构的输出控制端,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与储管机构的料管输出口相对应,吸盘组件的料管转送输出位置与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出口与自动上管机的抓管转向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转送机构包括转送机架以及皆装配在转送机架上控制吸盘组件定位的转动总成、横向移动总成、纵向移动总成,纵向移动总成装配在横向移动总成输出控制端上,其纵向移动总成和转动总成的输出控制端分别与吸盘组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盘组件的限定,吸盘组件包括与转动机构输出端铰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吸嘴及用于卡置料管的卡管凹槽,吸嘴与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元件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转送机构的限定,转动总成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气缸,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通过铰接轴相连,气缸输出端与铰接轴相连;
横向移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从动带轮及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张紧有传送带,传送带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纵向移动总成包括装配在第一连接板上的升降电机、由升降电机驱动转动的丝杠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杠上并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丝杠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储管机构的限定,储管机构包括储管机架、装配在储管机架上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组件、装配在储管机架上与储管组件相对应的用于转运料管的运管组件以及对应装配在储管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料管的抬升组件,运管组件的料管转运位置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储管组件的料管输出口与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储管组件的限定,储管组件包括装配在储管机架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储管限位件及活动储管限位件,固定储管限位件和活动储管限位件与抬升组件组合构成料管储存空间,活动储管限位件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储管限位件与驱动活动储管限位件由卡管位运动至解除位的活动储管驱动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限定,运管组件包括与移动组件相连的运管板、装配在运管板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运管限位件及活动运管限位件,运管板与固定运管限位件及活动运管限位件组合构成料管置放空间,活动运管限位件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运管限位件与驱动活动运管限位件由卡管位运动至解除位的活动运管驱动件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盘组件及转送机构,实现对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料管转送。即通过将储管机构料管输出口的料管由吸盘吸附固定,经转送机构将料管准确转送至自动上管机的推升机构料管输入口。该转送机构及转送方法不仅实现了对不同规格料管有序输送和精准定位,还可将储料输出口的料管连续精准的转送至推升机构料管输入口上,便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推升机构有序运管,从而实现了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连续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防止了料管之间的摩擦,保证玻璃制品的产品质量;还有效防止了料管之间的碰撞、料管的掉落,减少料管的破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卡入料管的卡管凹槽,能够在料管转送过程中对料管进行辅助加固,有效防止吸嘴吸附固定料管移动及转动过程中料管的晃动,保证料管转送过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管组件、运管组件及抬升组件的工作配合,可实现对转送机构的料管输出口的自动储管。即通过运管组件将堆垛整齐的料管准确输送至储管组件及抬升组件的料管输入位置,运管组件复位,使运管组件上的料管转送至储管组件及抬升组件上。该储管机构及储管方法不仅实现了对料管有序输送和精准的定位,还可将运管组件上的料管连续精准的转送至储管组件上,便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转送机构有序取管,从而实现了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连续工作。该储管机构及储管方法不仅确保了料管有序整齐的排列,还有效防止了料管的破损、料管表面的划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5)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储备、转送不同规格的料管,能够满足制瓶机对不同规格玻璃制品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上使用,用于将料管转送至自动上管机的转送插管机构料管输入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送机构及吸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运管组件置于初始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运管组件置于初始位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运管组件的料管转运位置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运管组件的料管转运位置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动运管限位件处于解除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抬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储管组件及运管组件皆卡置料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管机架;2、托管板;3、固定储管限位件;4、活动储管限位件;5、运管板;6、固定运管限位件;7、活动运管限位件;8、卡块;9、旋转轴;10、第二驱动器;11、固定件;12、第一活动件;13、第二活动件;14、连接件;15、伸缩器;16、第二传动件;17、滑轨;18、第一传动件;21、固定板;22、吸嘴;23、卡管凹槽;24、第一连接板;25、第二连接板;28、驱动电机;29、从动带轮;30、主动带轮;31、传送带;32、升降电机;33、丝杠;34、储料管腔室;35、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机构、用于吸附料管的吸盘组件、用于控制吸盘组件转送定位的转送机构、用于将料管推升至制瓶机自动上管机转送插管机构的推升机构。
吸盘组件装配在转送机构的输出控制端,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与储管机构的料管输出口相对应,吸盘组件的料管转送输出位置与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出口与自动上管机的抓管转向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
一、储管机构
如图3至图9所示,储管机构包括储管机架1、装配在储管机架1上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组件、装配在储管机架1上与储管组件相对应的用于转运料管的运管组件以及对应装配在储管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料管的抬升组件。储管组件的料管输出口与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相对应,运管组件的料管转运位置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储管组件的料管输出口与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相对应。
(一)储管组件
储管组件包括装配在储管机架1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储管限位件3及活动储管限位件4,固定储管限位件3和活动储管限位件4与抬升组件组合构成料管储存空间。本实施例中固定储管限位件3固定连接在储管机架1的前侧,活动储管限位件置于固定储管限位件的后侧,抬升组件置于固定储管限位件3与活动储管限位件4之间。
(1)固定储管限位件3
固定储管限位件3用于限制料管的滚动,固定储管限位件3置于靠近自动上管机料管转送机构的料管输入口,固定储管限位件3为方形柱状,向料管上方延伸以与料管相接触进行卡置料管捆。固定储管限位件3沿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方向延伸。根据实际料管长度在储管机架1上对应料管长度位置设置相应固定储管限位件3,本实施例中在料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一个固定储管限位件3,共设置两个固定储管限位件3,两个固定储管限位件3的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平行。
(2)活动储管限位件4
活动储管限位件4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储管限位件4处于卡管位时,活动储管限位件4向料管上方延伸,以与料管相接触卡置料管,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限位件4处于卡管位时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动储管限位件4处于解除位时,活动储管限位件4置于运管板5下方,使得运管板5能够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限位件4处于解除位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置于运管板5下方。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料管长度在储管机架1上对应料管长度位置设置相应活动储管限位件4,本实施例中在料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一个活动储管限位件4,共设置两个活动储管限位件4,两个活动储管限位件4的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平行。
活动储管限位件4为通过销轴铰接在储管机架1上的方形柱状,处于解除位时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处于卡管位时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竖直向上延伸状态。活动储管限位件4可由活动储管驱动件直接驱动销轴转动带动活动储管限位件4由卡管位变化至解除位,活动储管驱动件可为旋转气缸或电机。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驱动件包括与活动储管限位件4相连的旋转轴、传动相连于旋转轴9之间的第一传动件及驱动旋转轴9转动的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采用电机,这样由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旋转轴9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件18带动其余旋转轴9转动,进而使每个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第一传动件18为齿传动或链传动,采用链传动时链条呈“S”形啮合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上,“S”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上,以使两个旋转轴9旋转方向相反。
当然,活动储管限位件4也可为固定连接在储管机架1上能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电动伸缩杆,处于解除位时电动伸缩杆收缩至运管板5下方,处于卡管位时电动伸缩杆伸长至料管上方。
(二)抬升组件
抬升组件起两个作用,一是运管组件向料管转运位置移动时,抬升组件置于运管板5下方,使运管板5通过移动组件能够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二是料管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后,抬升组件能够对料管具有支撑。抬升组件包括铰接相连成平行四边形的托管板2、第一活动件12、第二活动件13及固定件11。抬升组件还包括连接件14。
托管板2为长方形板状,托管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8,卡块8为梯形块状,用于卡置于相邻料管间隙之中,以限制料管的滚动。托管板2下方固定连接有托管板驱动组件。
第一活动件12、第二活动件13及固定件11皆为长方形板状,与托管板2平行设置的固定件11置于托管板2下方且固定连接在储管机架1上,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3平行设置。连接件14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活动件13铰接、另一端与伸缩器15输出端铰接。伸缩器15可为能够沿料管轴线方向直线运动的直线气缸、电动伸缩杆。
(三)运管组件
运管组件包括与移动组件相连的运管板5、装配在运管板5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运管限位件6及活动运管限位件7。运管板5与固定运管限位件6及活动运管限位件7组合构成料管置放空间。
(1)运管板5
运管板5为水平板状,运管板5上能放置料管,可对料管进行支撑。为了使运管板5能够由初始位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即运管板5能移动至托管板2上方且在托管板2支撑起料管后运管板5能移离料管转运位置,运管板5上开设有由料管转运位置移动复位时能使抬升组件及活动储管限位件穿过的开口,运管板5为两块间隔设置的分板或者为前侧具有能使托管板2穿过的开口(即“凵”形结构),使得托管板2用于支撑料管的平面能上升至与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的平面共面。本实施例中运管板5为两块均置于储管组件外侧的分板。每块分板上装配皆固定有固定运管限位件6及活动运管限位件7。
运管板5通过移动组件在水平面上沿垂直于料管轴线直线移动。移动组件包括与运管板5相连的第二传动件16、驱动第二传动件16的第三驱动器及与运管板5滑动连接的滑轨。第二传动件16可为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第二传动件16由第三驱动器驱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由电机驱动带传动使运管板5直线移动。而为了保证运管板5的移动为直线,运管板5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直线滑轨17上,以使运管板5沿滑轨17直线滑动。
(2)固定运管限位件6
固定运管限位件6用于限制料管的滚动。固定运管限位件6固定在运管板5的后侧,运管组件置于初始位时,固定运管限位件6相对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远离活动储管限位件7一侧。固定运管限位件6为方形柱状,向料管上方延伸以与料管相接触进行卡置料管捆。固定运管限位件6沿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方向延伸。根据实际料管长度在储管机架1上对应料管长度位置设置相应固定运管限位件6,本实施例中在料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一个固定运管限位件6,共设置两个固定运管限位件6,两个固定运管限位件6的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平行。
(3)活动运管限位件7
活动运管限位件7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运管限位件7固定在运管板5的前侧。活动运管限位件7处于卡管位时,活动运管限位件7向料管上方延伸,以与料管相接触卡置料管,本实施例中活动运管限位件7处于卡管位时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动运管限位件7处于解除位时,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使得运管板5能够移动至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活动运管限位件7处于解除位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置于运管板5顶平面下方。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料管长度在储管机架1上对应料管长度位置设置相应活动运管限位件7,本实施例中在料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一个活动运管限位件7,共设置两个活动运管限位件7,两个活动运管限位件7的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平行。
活动运管限位件7为通过销轴铰接在储管机架1上的方形柱状,处于解除位时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至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处于卡管位时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至竖直向上延伸状态。活动运管限位件7可由活动运管驱动件直接驱动销轴转动带动活动运管限位件7由卡管位变化至解除位,活动运管驱动件7可为旋转气缸或电机。本实施例中,活动运管驱动件7包括第二驱动器10及连杆,第二驱动器10为直线气缸,直线气缸输出端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活动运管限位件7底端铰接,由直线气缸上下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活动运管限位件90°转动。
当然,活动运管限位件7也可为固定连接在储管机架1上能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电动伸缩杆,处于解除位时电动伸缩杆收缩至运管板5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处于卡管位时电动伸缩杆伸长至料管上方。
为了使运管组件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时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固定运管限位件与活动运管限位件位于运管组件移动轴线上的投影间距等于固定储管限位件3与活动储管限位件4位于运管组件移动轴线上的投影间距,即保证置于料管转运位置上时,固定储管限位件3与活动运管限位件7的中心连线置于料管的一侧且与料管轴线平行,活动储管限位件4与固定运管限位件6的中心连线置于料管的另一侧且与料管轴线平行。而为了避免运管组件与储管组件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固定储管限位件3至运管组件移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活动运管限位件7至运管组件移动轴线的距离,且活动储管限位件4至运管组件移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或小于固定运管限位件6至运管组件移动轴线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在料管轴线方向上,运管组件置于储管组件的外侧。
二、吸盘组件
吸盘组件包括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固定连接有吸嘴22及用于卡置料管的卡管凹槽23,吸嘴22与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元件管道相连。
固定板21为长方形板状,固定板21铰接在第一连接板24底端,第一连接板24固定在转送机架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吸嘴22及两个卡管凹槽23,且所有吸嘴22关于固定板21的中心对称设置,所有卡管凹槽23关于固定板21的中心对称设置。
每个吸嘴22通过管道与真空元件(图中未视出)相连,真空元件为能够产生负压的部件,真空元件可为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每个卡管凹槽23为弧形凹槽状,用于卡置料管。吸嘴22及卡管凹槽23皆螺纹连接在固定板21上,使得吸嘴22及卡管凹槽23的相对固定板21的伸出距离可调节。
三、转送机构
转送机构包括皆装配在转送机架上用于使吸盘组件转动至与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推升机构储料管腔室相对应的转动总成、用于使转送机构水平移动的横向移动总成及用于使转送机构竖直升降的纵向移动总成。纵向移动总成装配在横向移动总成输出控制端上,其纵向移动总成和转动总成的输出控制端分别与吸盘组件相连接。
转动总成用于驱动固定板21相对水平面转动。转动总成为装配在第一连接板24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板24与固定板21之间铰接轴转动的旋转气缸,由旋转气缸驱动固定板21相对第一连接板24转动,以使固定板21上吸嘴22吸附固定的料管相对水平面发生转动,便于将料管准确放入自动上管机的推升机构储料管腔室中。
纵向移动总成用于使固定板21在垂直于水平面上沿垂直于料管轴线移动,即令固定板1沿图1上下方向移动。纵向移动总成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4上的升降电机32、由升降电机32驱动转动的丝杠33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杠33上并与第二连接板25固定连接的丝杠母。由第一连接板24上升降电机32驱动丝杠33相对第二连接板25上丝杠母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连接板24带动固定板21上吸嘴22移动。
横向移动总成用于使固定板1在平行于水平面上沿垂直于料管轴线方向移动,即令固定板21沿图1前后方向移动。横向移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28、从动带轮29及由驱动电机28驱动的主动带轮30,从动带轮29与主动带轮30上张紧有与第二连接板25固定连接的传送带31。由驱动电机28驱动主动带轮30转动,经传送带31、第二连接板25带动第一连接板24、固定板21上吸嘴22移动。
三、推升机构
推升机构采用现有技术,包括装配在转送机架上的推升支架、装配在推升支架上的输管器及设于输管器输出端口的料管推升总成。输管器由输送带和托料板构成,托料板均布排列装配在输送带上,其两托料板间构成储料管腔室34。料管推升总成包括电机、传动轴、升降杆35及结构相同的齿轮、齿条。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见实施例2。
实施例2 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方法
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料管转送机构来实现,各部分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入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本实施例为PLC可编程控制器。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有序控制下,其各部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由储管机构将料管储备在储管机构的料管储存空间内
S1.托管板2下降,活动储管限位件4置于解除位
托管板2上的料管用完后,伸缩器15输出端沿料管轴线方向伸长,经连接件14带动第二活动件13绕第二活动件13与固定件11的铰接点转动,使第二活动件13与托管板2之间夹角由直角变为锐角,第一活动件12与托管板2之间夹角由直角变为钝角,托管板2下降至低于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此时托管板2、第一活动件12、第二活动件13及固定件11为平行四边形。
活动储管限位件4置于解除位,以使运管板5能够移动至托管板2上方:第一驱动器驱动旋转轴9转动并由第一传动件18带动每个旋转轴9转动,使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即令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水平延伸状态。
S2.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卡管位,运管板5通过移动组件沿轴线移动至料管转运位置
首先将料管放入运管板5上,由固定运管限位件6卡置于料管的一侧,然后使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卡管位:第二驱动器10驱动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使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至向料管上方延伸,即令本实施例中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至竖直向上延伸状态。
再将运管组件卡置固定的料管通过第三驱动器驱动第二传动件16带动运管板5沿滑轨17直线移动至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的料管转运位置,此时,运管板5置于托管板2上方,且固定储管限位件3与活动运管限位件7皆卡置于料管的同一侧,即所有固定储管限位件3与所有活动运管限位件7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相平行;活动储管限位件4与固定运管限位件6皆卡置于料管的另一侧,即所有活动储管限位件4与所有固定运管限位件6中心连线与料管轴线相平行。
S3.活动储管限位件4置于卡管位,托管板2上升至托起位于运管组件料管转运位置的料管
将运管组件的料管移动至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后,为卡置固定储管组件3上料管储存位置的料管,将活动储管限位件4置于卡管位:第一驱动器驱动旋转轴9转动并由第一传动件18带动每个旋转轴9转动,使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向料管上方延伸,即令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竖直向上延伸状态。
然后托管板2上升至使托管板2上用于支撑料管的平面与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的平面共面以支撑料管:伸缩器15输出端沿料管轴线方向缩短,经连接件14带动第二活动件13绕第二活动件13与固定板的铰接点转动,使第二活动件13与托管板2之间夹角由锐角变为直角,第一活动件12与托管板2之间夹角由钝角变为直角,此时托管板2、第一活动件12、第二活动件13及固定件11为矩形。
当托管板2上升至与料管接触时,托管板2上卡块8卡置于料管最底层相邻料管间隙之中。
S4.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解除位,运管组件通过移动组件移动复位
为了将处于储管工位的运管组件移回初始位进行连续储管,将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解除位:第二驱动器10驱动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使活动运管限位件7转动至料管下方,活动运管限位件7置于解除位,使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运管板5上用于支撑料管平面的下方,即令本实施例中活动储管限位件4转动至水平延伸状态。
运管板5通过移动组件移离料管转运位置时,通过第三驱动器驱动第二传动件16带动运管板5沿滑轨17移动,将运管板5通过移动组件移离料管转运位置,即移动至初始位。
S5.重复进行步骤S1至步骤S4。
步骤二:置于取管位置的吸盘组件产生负压吸附储管机构料管输出口的料管
S1.由转送机构将吸盘组件移动至取管位置
转送机构将吸盘组件的吸嘴22移动至对应自动上管机的储料机构料管储存位置,即吸盘组件移动至储料机构料管储存位置上方,可以处于由真空元件产生负压直接吸附料管的位置,也可以处于由PLC控制纵向移动总成带动吸盘组件向下移动后由吸嘴22吸附料管的位置。
S2.吸嘴22吸附固定料管,料管卡入卡管凹槽23内
由真空元件使吸嘴22内产生的负压将置于储料机构上料管储存空间的料管吸附在吸盘组件上,同时料管卡入卡管凹槽23内。
步骤三:转送机构将吸盘组件所吸附的料管转送至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入口
S1.取管:由升降电机32驱动丝杠33使第一连接板24带动固定板21相对第二连接板25向上移动。
S2.运管:驱动电机28驱动主动带轮30转动,由传送带31带动第二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4和固定板21上吸嘴22向后移动。
S3.转管:由转动总成使固定板21上吸嘴22相对第一连接板24转动至与储料管腔室相对应的位置。
S4.放管:升降电机32驱动丝杠33经第一连接板24带动固定板21上的吸嘴相对第二连接板25向下移动。
由真空元件控制吸嘴22内气压使吸嘴22脱离料管,将料管放入自动上管机推升机构的储料管腔室内。
步骤四:推升机构将料管输送至自动上管机的转送插管机构
在输管器料管输出口上无料管,控制器控制输管器上输送带转动,使储料管腔室34向上移动,直到料管检测器将输管器料管输出口上具有料管的检测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时,控制器控制料管推升总成的电机工作,由电机经链轮驱动传动旋转,传动轴带动两齿轮旋转,两齿轮分别驱动两齿条推动两料管升降杆向上运动,由升降杆35构成的推升架将由输管器料管输出口的料管推升至自动上管机的抓管转向机构料管输入口上,为自动上管机的抓管转向机构自动取管做好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机构、用于吸附料管的吸盘组件、用于控制吸盘组件转送定位的转送机构以及用于将料管推升至自动上管机转送插管机构的推升机构;
吸盘组件装配在转送机构的输出控制端,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与储管机构的料管输出口相对应,吸盘组件的料管转送输出位置与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推升机构的料管输出口与自动上管机的抓管转向机构的料管输入口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转送机构包括转送机架以及皆装配在转送机架上控制吸盘组件定位的转动总成、横向移动总成、纵向移动总成,纵向移动总成装配在横向移动总成输出控制端上,其纵向移动总成和转动总成的输出控制端分别与吸盘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盘组件包括与转动机构输出端铰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吸嘴及用于卡置料管的卡管凹槽,吸嘴与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元件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总成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气缸,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通过铰接轴相连,气缸输出端与铰接轴相连;
横向移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从动带轮及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张紧有传送带,传送带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纵向移动总成包括装配在第一连接板上的升降电机、由升降电机驱动转动的丝杠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杠上并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丝杠母。
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管机构包括储管机架、装配在储管机架上用于储备料管的储管组件、装配在储管机架上与储管组件相对应的用于转运料管的运管组件以及对应装配在储管组件下方用于支撑料管的抬升组件,运管组件的料管转运位置与储管组件的料管储存位置相对应,储管组件的料管输出口与吸盘组件的取管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管组件包括装配在储管机架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储管限位件及活动储管限位件,固定储管限位件和活动储管限位件与抬升组件组合构成料管储存空间,活动储管限位件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储管限位件与驱动活动储管限位件由卡管位运动至解除位的活动储管驱动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运管组件包括与移动组件相连的运管板、装配在运管板上用于卡置料管的固定运管限位件及活动运管限位件,运管板与固定运管限位件及活动运管限位件组合构成料管置放空间,活动运管限位件具有卡置料管的卡管位及脱离对料管卡置的解除位,活动运管限位件与驱动活动运管限位件由卡管位运动至解除位的活动运管驱动件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72550.5U CN211394284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72550.5U CN211394284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94284U true CN211394284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1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72550.5U Active CN211394284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942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8325A (zh) * | 2020-01-14 | 2020-04-17 | 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
-
2020
- 2020-01-14 CN CN202020072550.5U patent/CN2113942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8325A (zh) * | 2020-01-14 | 2020-04-17 | 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
CN111018325B (zh) * | 2020-01-14 | 2024-01-16 | 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99404B (zh) | 一种金属插头堆垛机 | |
CN110937402B (zh) | 一种自动摆盘设备 | |
CN111056276B (zh) |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及板材运输清灰方法 | |
CN111843480A (zh) | Led显示屏底壳装配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3210937A (zh) | 一种货叉挂钩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 |
CN215664184U (zh) | 一种瓷砖包装机上的高速对中整形机构 | |
CN111018325B (zh)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 |
CN211394284U (zh)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 | |
CN107298306B (zh) | 一种送料装置 | |
CN211394285U (zh)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料管转送机构 | |
CN111390087A (zh) | 抽油杆智能制造生产线 | |
CN107856903A (zh) | 玻璃制品自动装箱系统 | |
CN111037172A (zh) | 全自动直管焊接生产线 | |
CN113023328B (zh) | 工件自动送料组件 | |
CN115158735A (zh) | 一种机器人装箱机及装箱方法 | |
CN210731621U (zh) | 气弹簧自动扩口焊接一体机 | |
CN113198800A (zh) | 自动供料存料机以及手机中框清洗系统 | |
CN220925615U (zh) | 用于软性片状材料的下料装置 | |
CN217970058U (zh) | 玻璃制品自动装盒设备 | |
CN211394286U (zh)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储管机构 | |
CN109019022B (zh) | 一种玻璃进出料装置及方法 | |
CN118173481A (zh) | 一种导片设备 | |
CN117842710A (zh) | 一种全自动空瓶侧边单排卸垛设备及方法 | |
CN218198993U (zh) | 预灌封自动装盒设备 | |
CN111018326B (zh) |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料管转送机构及转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