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6923U -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6923U
CN214826923U CN202120490242.9U CN202120490242U CN214826923U CN 214826923 U CN214826923 U CN 214826923U CN 202120490242 U CN202120490242 U CN 202120490242U CN 214826923 U CN214826923 U CN 214826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base
shell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02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星
张督
闫斌
惠德波
郭林硕
郭小峰
王丹
伍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egc No4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egc No4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egc No4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egc No4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02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6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6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6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模上料翻转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传送机构,底座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装夹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机构,使物体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经过升降后带动伸缩机构,通过设置伸缩机构,微型气泵工作后推动与固定块相连接的装夹机构,通过设置装夹机构,在第二伸缩杆的作用下,夹板夹持住物体,通过设置传动机构,经过一系列的传动后带动与第三转动轴相连接的伸缩机构,两侧同时夹持大大增强了装置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模上料翻转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铝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铝模板的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施工方便,稳定性较好,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
但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几个缺陷,加持时,装夹手容易对铝模表面造成划伤,在上升过程中定位偏差比较大,容易对夹持造成影响,且单侧装夹不稳定。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底座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两端顶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相对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装夹机构的伸缩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侧螺栓连接设置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输出端通过输气管与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内侧的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另一端与设置在固定块内侧的导气槽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侧,所述输气管位于防护框外侧部分固定连接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阀门,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壳体一侧滑动连接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部螺母连接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上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两端顶部均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电机输出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与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限位销滑动连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内侧,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所述第二转动轴顶端与第三转动轴之间通过斜齿轮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传送机构,传送带带动物体移动到指定位置,保证了物体在后续装夹时准确性;
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第一壳体带动其内侧相对一端的第三转动轴进行升降,从而带动伸缩机构,保证伸缩机构可以停留在指定高度,可以对不同厚度的物体进行翻转;
3.通过设置伸缩机构,微型气泵工作后推动固定块向前移动,进而带动与固定块相连接的装夹机构,使装夹机构停留在指定位置,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物体进行翻转;
4.通过设置装夹机构,在第二伸缩杆的作用下,上下夹板开始移动,进而夹持住物体,保证了装夹过程中的稳定性;
5.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在电机转动的情况下,经过传动后带动与第三转动轴相连接的伸缩机构,从而带动装夹机构进行翻转,两侧同时翻转大大增强了装置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铝模上料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铝模上料翻转装置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铝模上料翻转装置中俯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转动轴,3-第一螺栓,4-电机,5-传送带,6-带轮,7-第二螺栓,8-第一伸缩杆,9-第二转动轴,10-第一壳体,11-斜齿轮,12-第三转动轴,13-固定块,14-导气管,15-阀门,16-微型气泵,17-第二伸缩杆,18-上夹板,19-螺母,20-下夹板,21-防护框,22-输气管,23-支管,24-弹簧,25-第二壳体,26-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底座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的传送带5,通过设置传送带5,使物体可以移动到指定位置,保证了物体在后续装夹时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1两端顶部的第一伸缩杆8,所述第一伸缩杆8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7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8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内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2,所述第三转动轴12相对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装夹机构的伸缩机构,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保证伸缩机构可以停留在指定高度,可以对不同厚度的物体进行翻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壳体25,所述第二壳体25与第三转动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5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防护框21,所述防护框21内侧螺栓连接设置有微型气泵16,所述微型气泵16输出端通过输气管22与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5内侧的导气管14连接,所述导气管14另一端与设置在固定块13内侧的导气槽连接,所述固定块13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壳体25内侧,所述输气管22位于防护框21外侧部分固定连接设置有支管23,所述支管23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阀门15,所述固定块13远离第二壳体25一侧滑动连接设置有下夹板20,所述下夹板20与固定块13之间通过弹簧24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保证装夹机构能到达指定位置,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物体进行翻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下夹板20,所述下夹板20顶部螺母连接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二伸缩杆17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上夹板18,通过设置装夹机构,保证了装夹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电机4,所述电机4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连接,所述底座1两端顶部均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所述第一转动轴2与电机4输出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带轮6,所述带轮6与电机4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通过限位销滑动连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9内侧,所述第二转动轴9转动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10底部,所述第二转动轴9顶端与第三转动轴12之间通过斜齿轮11啮合连接,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两侧同时翻转大大增强了装置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传送机构,传送带5将物体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第一伸缩杆8带动第一壳体10进行升降,使伸缩机构停留在指定位置,通过设置伸缩机构,微型气泵16开始工作,推动固定块13向前移动,使下夹板停留在物体底部,通过设置装夹机构,第二伸缩杆17使上夹板进行升降,保证了装夹机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夹持住物体后通过升降机构来使其停留在不影响翻转的合理位置,通过设置传动机构,电机4开始转动,通过皮带传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2转动,第一转动轴2通过限位销31带动第二转动轴9进行转动,通过斜齿轮11带动第三转动轴12进行转动,第三转动轴轴1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25转动,进而带动装夹机构进行翻转,两侧在同一个电机的作用下同时翻转保证了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和变形,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这些也应该被列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底座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的传送带(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1)两端顶部的第一伸缩杆(8),所述第一伸缩杆(8)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7)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8)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内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2),所述第三转动轴(12)相对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装夹机构的伸缩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壳体(25),所述第二壳体(25)与第三转动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5)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防护框(21),所述防护框(21)内侧螺栓连接设置有微型气泵(16),所述微型气泵(16)输出端通过输气管(22)与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5)内侧的导气管(14)连接,所述导气管(14)另一端与设置在固定块(13)内侧的导气槽连接,所述固定块(13)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壳体(25)内侧,所述输气管(22)位于防护框(21)外侧部分固定连接设置有支管(23),所述支管(23)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阀门(15),所述固定块(13)远离第二壳体(25)一侧滑动连接设置有下夹板(20),所述下夹板(20)与固定块(13)之间通过弹簧(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下夹板(20),所述下夹板(20)顶部螺母连接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二伸缩杆(17)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上夹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电机(4),所述电机(4)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连接,所述底座(1)两端顶部均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所述第一转动轴(2)与电机(4)输出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带轮(6),所述带轮(6)与电机(4)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通过限位销滑动连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9)内侧,所述第二转动轴(9)转动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10)底部,所述第二转动轴(9)顶端与第三转动轴(12)之间通过斜齿轮(11)啮合连接。
CN202120490242.9U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Active CN214826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0242.9U CN2148269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0242.9U CN2148269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6923U true CN21482692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0242.9U Active CN2148269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6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0401B (zh) 一种pcb电路板夹持传送机构
CN109051843B (zh) Pcb板自动下料码垛装置
CN214826923U (zh) 一种用于铝模上料翻转装置
CN115947085A (zh) 一种智能开料平台的出料装置
CN210188873U (zh) 一种焊接生产线
CN211219350U (zh) 一种激光焊接用翻转式操作台面
CN112025265A (zh) 一种水泵转子自动组装设备
CN211919990U (zh) 一种带重型产品自动移载装置产品的组装线
CN211846601U (zh) 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卸货装置用内衬袋切割机构
CN217673615U (zh) 一种铝箔加工的热封装置
CN220148288U (zh) 一种拼板焊出料台
CN220244824U (zh) 一种钣金件堆码装置
JPS6222509Y2 (zh)
CN219504484U (zh) 一种菜板砂光装置
CN220617109U (zh) 一种门板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20742234U (zh) 一种钢圈用u型包布与三角胶贴合装置及热帖联动线
CN218556127U (zh) 一种具有多个工位的焊接设备
CN214526430U (zh) 一种超薄型顶升输送驱控系统
CN219153839U (zh) 一种纸筒多工位打胶机
CN218057040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板材输送设备
CN217667646U (zh) 一种门窗组装用工作台及生产线
CN21075664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类滑动式工件自动搬运夹持装置
CN220786485U (zh) 一种汽车配件成型输送装置
CN110713000B (zh) 一种仓库用覆膜流水线及其覆膜方法
CN216912335U (zh) 一种新型圆锯机切割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