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6446U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16446U CN214816446U CN202120366034.8U CN202120366034U CN214816446U CN 214816446 U CN214816446 U CN 214816446U CN 202120366034 U CN202120366034 U CN 202120366034U CN 214816446 U CN214816446 U CN 2148164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bearing seat
- positioning
- mechanical arm
- internal th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设置;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机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机座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对应所述送料组件末端设置,所述转盘在第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作分度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周沿分布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加工部,所述第一机座上对应着所述加工部设置有定位夹具,围绕该转盘周沿旁侧的第一机座上安装有定点单元、钻孔单元、倒角单元及攻螺纹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组件、送料组件、加工组件对内丝球头零件进行自动化上料加工,能节省上料以及加工时间,大大提高内丝球头零件的上料、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丝球头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许多对于内丝球头零件的机械加工设备。而这些机械加工设备往往需要分开几个工序进行加工。在内丝球头零件分别进行各个工序加工时,完成加工的内丝球头集中收集后,再集体搬运至下一个工序进行加工,此种加工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以及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工工时,其加工成本高,无法完成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包括:
上料组件;
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设置;
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机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机座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对应所述送料组件末端设置,所述转盘在第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作分度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周沿分布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加工部,所述第一机座上对应着所述加工部设置有定位夹具,围绕该转盘周沿旁侧的第一机座上安装有定点单元、钻孔单元、倒角单元及攻螺纹单元;
其中,所述加工部包括凹陷形成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第一定位槽、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定位槽的加工槽以及远离该第一定位槽且凸出形成于该转盘上表面的第一配合块,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开放式槽,该第一定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夹具设置,该第一定位槽的内侧壁面设置为弧形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加工槽的形状与工件相匹配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沿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边沿设置,且该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与第一定位槽内侧壁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重叠;
所述定位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定位气缸以及定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机座上,所述定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该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转盘设置,该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定位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连接成型于所述第一基体上的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尺寸相配对,该第一基体活动地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该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加工槽的侧壁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二基体的相对两端凸出所述第一基体的相对两端设置,该第二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夹紧槽,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壁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夹紧槽的槽壁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位于所述第一夹紧槽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二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以用于便于包围且夹紧工件,所述第二基体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以用于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机座、第三机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链板,所述第二机座位于所述第一机座旁侧,所述第二机座包括第一支架、位于该第一支架正上方的第二支架以及位于该第二支架斜上方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机座位于所述第二机座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固定于所述第三机座上,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轴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以驱动该第一传动机构运动,该第一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上,所述链板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机构上且形成循环带状,该链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上,该链板底端与该第二机座的水平面的夹角为45°至75°,靠近所述链板底端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料箱,该料箱的开口朝向该链板设置,靠近所述链板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架上对应所述送料组件倾斜设置有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主动轴、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轴、从动齿轮以及链条,所述第一轴承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中,该第一主动轴的一端延伸出该第一轴承座且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中,所述从动齿轮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轴上,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链板连接;
所述链板上间隔分布有横挡板以用于支撑工件;
位于所述链板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架上横向倾斜设置有限位弹簧以用于阻挡凸出或者堆叠在所述横挡板上的工件前进,且该限位弹簧平行于所述链板。
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四机座、第四支架、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传送带以及传送道,所述第四机座位于所述上料组件一侧,所述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沿着工件前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上,所述第四支架安装于所述第四机座上且靠近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朝向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三轴承座当中,该第二主动轴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四轴承座当中,所述传送带卷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主动轴连接以用于驱动传送带传动,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在所述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上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横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朝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接触脚,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该第二侧板上朝下延伸有第二接触脚,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横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该第一横板的宽度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相同以用于阻挡堆叠工件前进并落入传送道中,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一所述第一接触脚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另一所述第一接触脚及第二接触脚设置,所述传送道对应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上,该传送道末端对应所述加工部设置有落料道。
优选的,所述传送道上靠近所述落料道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以用于阻挡工件前进使工件能有序落料,在所述传送道上靠近于所述挡料组件设置有数量传感器以及观测探头以用于计算通过的工件数量以及观测工件状态,远离所述落料道且在所述传送道一侧设置有振动组件以用于振落工件至所述料箱中,位于所述振动组件另一侧且对应所述传送道、料箱设置有下滑道。
优选的,所述定点单元包括第一三轴机械臂及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转盘旁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一转动电机352的输出端连接有定点钻头;
所述钻孔单元包括第二三轴机械臂及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钻孔钻头;
所述倒角单元包括第三三轴机械臂及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三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倒角钻头;
所述攻螺纹单元包括第四三轴机械臂及第四转动电机,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四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攻螺纹钻头。
优选的,所述攻螺纹单元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械手以用于搬运加工完成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组件、送料组件、加工组件对内丝球头零件进行自动化上料加工,能节省上料以及加工时间,大大提高内丝球头零件的上料、加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部与定位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组件与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料块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包括:
上料组件1;
送料组件2,所述送料组件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设置;
加工组件3,所述加工组件3包括第一机座31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机座31上的转盘32,所述转盘32对应所述送料组件末端设置,所述转盘32在第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作分度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32周沿分布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加工部33,所述第一机座31上对应着所述加工部33设置有定位夹具34,围绕该转盘32周沿旁侧的第一机座31上安装有定点单元35、钻孔单元36、倒角单元37及攻螺纹单元38;
其中,所述加工部33包括凹陷形成于所述转盘32上表面的第一定位槽331、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定位槽331的加工槽332以及远离该第一定位槽331且凸出形成于该转盘32上表面的第一配合块333,所述第一定位槽331为开放式槽,该第一定位槽331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夹具34设置,该第一定位槽331的内侧壁面设置为弧形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加工槽332的形状与工件相匹配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第一配合块333朝向所述定位夹具34的端面沿着所述第一定位槽331的边沿设置,且该第一配合块333朝向所述定位夹具34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一配合块333朝向所述定位夹具34的端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与第一定位槽331内侧壁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重叠;
所述定位夹具34包括第一支撑板341、定位气缸342以及定位块343,所述第一支撑板341固定在所述第一机座31上,所述定位气缸34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41上,该定位气缸342的活塞杆朝向所述转盘32设置,该定位气缸342的活塞杆与所述定位块343连接。
其中,第一定位槽331的开口有利于定位夹具34的推入,当工件落入到加工部33当中时,工件的下端置于加工槽332当中,加工槽332的形状呈椭圆形,工件在没有被定位夹具34固定时,工件下端虽然置于加工槽332中,但是还是可以自由移动,没有被固定牢固。当定位夹具34固定工件时,定位夹具34推动工件并使工件组件靠近第一配合块333,由于第一配合块333、第一定位槽331以及加工槽332与工件的贴合面的弧度与工件周沿的弧度相匹配,工件能很好地贴合在第一配合块333上以起到在加工时稳定工件的作用,防止工件随意移动;此外,第一配合块333还能防止工件上端倾斜,以进一步提升工件的加工精度,因第一配合块333能提供一个水平且横向的支撑力于工件一侧,进而有效保证工件倾倒。
此外,当定位夹具34夹紧工件时,定位夹具34的定位块343与第一配合块333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夹持空间,该圆形夹持空间与工件外周沿尺寸配对,当工件被夹持时,工件上端不会超出所述第二基体。采用上述结构,定位块343的第二基体能完成覆盖着工件的另一侧,进而使工件移动时更为之稳定。
另外,加工槽332的椭圆形设置能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圆柱形内丝球头工件,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适应性以及加工多样性。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定位块343包括第一基体3431以及连接成型于所述第一基体3431上的第二基体3432,所述第一基体3431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定位槽331的尺寸相配对,该第一基体3431活动地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31中,该第一基体3431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333的端面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基体3431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333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加工槽332的侧壁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二基体3432的相对两端凸出所述第一基体3431的相对两端设置,该第二基体3432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333的端面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夹紧槽3432a,所述第一夹紧槽3432a的槽壁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夹紧槽3432a的槽壁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第一基体3431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333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位于所述第一夹紧槽3432a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二基体3432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333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以用于便于包围且夹紧工件,所述第二基体3432朝向所述定位夹具34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432b以用于与定位气缸342的活塞杆连接。
其中,第一基体3431的尺寸与第一定位槽331的尺寸相配对,且第一基体3431与第一定位槽331之间只存在微小间隙以用于第一基体3431在第一定位槽331中能顺利移动,并且第一定位槽331能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一基体3431沿着第一定位槽331移动。
第一基体3431与第二基体3432为一体成型结构。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第二机座11、第三机座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减速机14、第一传动机构以及链板16,所述第二机座11位于所述第一机座31旁侧,所述第二机座11包括第一支架111、位于该第一支架111正上方的第二支架112以及位于该第二支架112斜上方的第三支架113,所述第三机座12位于所述第二机座11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减速机14固定于所述第三机座12上,该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14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1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轴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以驱动该第一传动机构运动,该第一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1、第三支架113上,所述链板16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机构上且形成循环带状,该链板16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11上,该链板16底端与该第二机座11的水平面的夹角为45°至75°,靠近所述链板16底端且所述第二支架112上设置有料箱17,该料箱17的开口朝向该链板16设置,靠近所述链板16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架113上对应所述送料组件2倾斜设置有滑板18。
其中,在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13驱动第一减速机14转动,第一减速机14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转动,第一传动机构转动进而使链板16沿着第一传动机构转动。第一传动机构以及链板16组合后是倾斜设置于第二机座11上,并且链板16底端与第二机座11的水平面的夹角为70°,采用上述机构的目的是,不需要额外设置推料机构就能将料箱17中的工件顺利的上料至链板16上,并最终转移到传送带上。此外,料箱17底部与链板16之间形成的夹角同样为70°,通过保持料箱17底部与链板16之间的夹角为70°的设置,才能保证料箱17与链板16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若料箱17与链板16之间的距离过大,则,工件被挤下料箱17时,不会顺利地落到横挡板上。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151、第二轴承座152、第一主动轴、主动齿轮153、第一从动轴、从动齿轮154以及链条,所述第一轴承座151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11上,所述第二轴承座152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113上,所述第一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轴承座151中,该第一主动轴的一端延伸出该第一轴承座151且与所述第一减速机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53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轴承座152中,所述从动齿轮154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轴上,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153、从动齿轮154啮合且与所述链板16连接;
所述链板16上间隔分布有横挡板161以用于支撑工件;
位于所述链板16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架112上横向倾斜设置有限位弹簧以用于阻挡凸出或者堆叠在所述横挡板161上的工件前进,且该限位弹簧平行于所述链板16。
其中,第一轴承座151、第二轴承座152不是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而是错开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方可保证链板16倾斜设置于第二机座11上。在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13驱动第一减速机14运作,第一减速机14驱动第一主动轴逆时针转动,进而使主动齿轮153也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主动齿轮153与从动齿轮154通过链条连接一起,在主动齿轮153的带动下,从动齿轮154也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链条与链板16相互连接,进而带动链板16转动,从而使链板16从料箱17位置携带工件上升至链板16最高位置,由于工件自身重力,在横挡板161上的工件滑落于传送带上,进而完成上料过程。
当链轮、横挡板上载有工件并抬升工件时,若横挡板上有堆叠的工件,当堆叠的工件经过限位弹簧后,会与限位弹簧接触,进而被阻挡前进,并掉入至料箱或者下一横挡板上。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送料组件2包括第四机座21、第四支架22、第三轴承座23、第四轴承座24、第二驱动电机25、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传送带26以及传送道27,所述第四机座21位于所述上料组件1一侧,所述第三轴承座23、第四轴承座24沿着工件前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21上,所述第四支架22安装于所述第四机座21上且靠近所述第三轴承座2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22上,该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朝向朝向所述第三轴承座23设置,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三轴承座23当中,该第二主动轴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三轴承座23,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四轴承座24当中,所述传送带26卷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主动轴连接以用于驱动传送带26传动,位于所述传送带26上方且在所述第三轴承座23、第四轴承座24上连接有限位部28,所述限位部28包括第一侧板281、第二侧板282以及第一横板283,所述第一侧板281的相对两端分别朝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接触脚2811,所述第二侧板28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81一侧,该第二侧板282上朝下延伸有第二接触脚2821,所述第一侧板28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282的长度,所述第一横板283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281、第二侧板282上,该第一横板283的宽度与所述传送带26的宽度相同以用于阻挡堆叠工件前进并落入传送道27中,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一所述第一接触脚2811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另一所述第一接触脚2811及第二接触脚2821设置,所述传送道27对应所述传送带26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21上,该传送道27末端对应所述加工部33设置有落料道271。
其中,在使用时,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第二主动轴逆时针转动(即工件前进方向),由于第二主动轴与第二从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一起,故第二从动轴、传动带也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工件朝向传送道27方向移动。
此外,在传送带26上设置有限位部28,该限位部28能有效防止工件在堆叠的状态下落入到传送道27上,进而使工件有序地落入传送道27上。其中,第一侧板281是相对着链板16设置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工件落下时,滚出传送带26,起到阻挡工件滚出传送带26的作用。另外第一横板283的作用是限制堆叠的工件前进,并且能阻挡堆叠的工件进而使堆叠在上端的工件落下,保证工件有序输送。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传送道27上靠近所述落料道271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以用于阻挡工件前进使工件能有序落料,在所述传送道27上靠近于所述挡料组件设置有数量传感器以及观测探头以用于计算通过的工件数量以及观测工件状态,远离所述落料道271且在所述传送道27一侧设置有振动组件以用于振落工件至所述料箱17中,位于所述振动组件另一侧且对应所述传送道27、料箱17设置有下滑道29。
其中,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气缸以及挡料块,挡料气缸水平设置于传送道27一侧,挡料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该传送道27设置,挡料块连接于该挡料气缸的气缸轴上,挡料气缸的活塞杆驱动着挡料块在传送道27上横向移动,进而阻隔工件前进。通过该挡料组件能使传送道27上不会堆积过多的工件,能保证工件有序通过落料道271进入到加工组件3中进行加工,而堆积在传送道27上的工件着会通过振动组件振动落下滑倒道中,并由下滑道29落入到料箱17当中,重新上料。
其中,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气缸以及振动块,所述振动气缸水平设置于传送道27一侧,振动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该传送道27设置,振动块连接于该振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振动气缸的活塞杆按照一定频率移动进而驱动振动块振动传送道27,从而使贴近传送道27壁面的工件被振离传送道27壁面,此时,传送道27中的工件在相互碰撞下有一部分的工件被振若下滑道29重新回到料箱17当中,进而重新上料。
此外,挡料块呈大致呈方形结构设置,该挡料块背向所述挡料气缸一端面凹陷形成有与工件外形吻合的凹槽,该凹槽开口处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为尖端以用于分隔待落料的工件。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定点单元35包括第一三轴机械臂351及第一转动电机352,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351设置于所述转盘32旁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52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351的输出端,该第一转动电机352的输出端连接有定点钻头353;
所述钻孔单元36包括第二三轴机械臂361及第二转动电机362,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361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351一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62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361的输出端,该第二转动电机362的输出端连接有钻孔钻头363;
所述倒角单元37包括第三三轴机械臂371及第三转动电机372,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371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361一侧,所述第三转动电机372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371的输出端,该第三转动电机372的输出端连接有倒角钻头373;
所述攻螺纹单元38包括第四三轴机械臂381及第四转动电机382,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381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371一侧,所述第四转动电机382设置于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381的输出端,该第四转动电机382的输出端连接有攻螺纹钻头383。
其中,在第一转动电机352一侧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以用于判断第一转动电机352的位置,进而反馈到控制器中从而操控第一三轴机械臂351的位置。
在第二转动电机362一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以用于判断第二转动电机362的位置,进而反馈到控制器中从而操控第二三轴机械臂361的位置。
在第三转动电机372一侧设置有第三传感器,以用于判断第三转动电机372的位置,进而反馈到控制器中从而操控第三三轴机械臂371的位置。
在第四转动电机382一侧设置有第四传感器,以用于判断第四转动电机382的位置,进而反馈到控制器中从而操控第四三轴机械臂381的位置。
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所述攻螺纹单元38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械手(未示出)以用于搬运加工完成的工件。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加工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的内丝球头零件集中倒入至料箱17当中,由于料箱17当中的工件过多,会被挤出料箱17,此时恰好落到链板16上,并且由横挡板161支撑工件;
直至链板16移动最顶端位置并开始下落时,工件因自身重力掉落至传送带26中,并由传送带26将工件传送至传送道27中,并最终落入从落料道271落入到加工组件3中进行攻螺纹加工;
若传送道27中的工件数量超出传送道27的容积空间,振动组件会将多余的工件重新振落至料箱17当中,再重新上料。
具体的,采用上述工件上料方法,工件能在传送道上有序落料,并且不会过分堆积在传送道上,能进一步的提升工件上料效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内丝球头零件加工方法,所述攻螺纹加工包括:
转盘3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带有工件的加工部33转动至下一定位夹具34位置,并且定位夹具34将工件固定在加工部33中,定点单元35对着工件上表面进行定点钻孔标记,完成标记后,定位夹具34松开;具体的,通过开设标记孔以用于定位以及方便后续开孔加工。
转盘3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下一定位夹具34位置,定位夹具34将工件固定在加工部33中,钻孔单元36对着工件上的标记位置进行钻孔,完成钻孔后,定位夹具34松开;
转盘3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下一定位夹具34位置,定位夹具34将工件固定在加工部33中,倒角单元37对着钻孔开口进行倒角加工,第三三轴机械臂371驱动着倒角钻头373围绕着钻孔开口处顺时针转动五圈再逆时针转动三圈,完成倒角加工后,定位夹具34松开;
具体的,第三上周机械臂驱动倒角钻头373先围绕着钻孔开口处顺时针转动五圈,其目的是将钻孔开口处打磨成倒角状,然后再逆时针转动三圈,目的在于将钻孔开口处的倒角上的毛刺轻微打磨,进而提升工件表面倒角处的光滑程度。
转盘3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下一定位夹具34位置,定位夹具34将工件固定在加工部33中,攻螺纹单元38对着钻孔进行攻螺纹加工,第四三轴机械臂381驱动着攻螺纹钻头383在钻孔内壁出转动并开设出螺纹,完成攻螺纹加工后,定位夹具34松开,并将完成加工的工件下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组件1、送料组件2、加工组件3对内丝球头零件进行自动化上料加工,能节省上料以及加工时间,大大提高内丝球头零件的上料、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组件;
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设置;
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机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机座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对应所述送料组件末端设置,所述转盘在第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作分度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周沿分布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加工部,所述第一机座上对应着所述加工部设置有定位夹具,围绕该转盘周沿旁侧的第一机座上安装有定点单元、钻孔单元、倒角单元及攻螺纹单元;
其中,所述加工部包括凹陷形成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第一定位槽、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定位槽的加工槽以及远离该第一定位槽且凸出形成于该转盘上表面的第一配合块,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开放式槽,该第一定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夹具设置,该第一定位槽的内侧壁面设置为弧形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加工槽的形状与工件相匹配以用于贴合工件,所述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沿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边沿设置,且该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一配合块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与第一定位槽内侧壁面所在的弧形的弧心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定位气缸以及定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机座上,所述定位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该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转盘设置,该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定位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连接成型于所述第一基体上的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尺寸相配对,该第一基体活动地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该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加工槽的侧壁所在的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二基体的相对两端凸出所述第一基体的相对两端设置,该第二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夹紧槽,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壁设置为弧面,该第一夹紧槽的槽壁所在弧形的弧心与所述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所在弧形的弧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位于所述第一夹紧槽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二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以用于便于包围且夹紧工件,所述第二基体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以用于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机座、第三机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链板,所述第二机座位于所述第一机座旁侧,所述第二机座包括第一支架、位于该第一支架正上方的第二支架以及位于该第二支架斜上方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机座位于所述第二机座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固定于所述第三机座上,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轴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以驱动该第一传动机构运动,该第一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上,所述链板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机构上且形成循环带状,该链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上,该链板底端与该第二机座的水平面的夹角为45°至75°,靠近所述链板底端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料箱,该料箱的开口朝向该链板设置,靠近所述链板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架上对应所述送料组件倾斜设置有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主动轴、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轴、从动齿轮以及链条,所述第一轴承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中,该第一主动轴的一端延伸出该第一轴承座且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中,所述从动齿轮对称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轴上,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链板连接;
所述链板上间隔分布有横挡板以用于支撑工件;
位于所述链板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架上横向倾斜设置有限位弹簧以用于阻挡凸出或者堆叠在所述横挡板上的工件前进,且该限位弹簧平行于所述链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四机座、第四支架、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传送带以及传送道,所述第四机座位于所述上料组件一侧,所述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沿着工件前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上,所述第四支架安装于所述第四机座上且靠近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朝向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三轴承座当中,该第二主动轴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且支撑于所述第四轴承座当中,所述传送带卷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主动轴连接以用于驱动传送带传动,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在所述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上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横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朝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接触脚,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该第二侧板上朝下延伸有第二接触脚,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横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该第一横板的宽度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相同以用于阻挡堆叠工件前进并落入传送道中,所述第二主动轴穿过一所述第一接触脚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另一所述第一接触脚及第二接触脚设置,所述传送道对应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四机座上,该传送道末端对应所述加工部设置有落料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道上靠近所述落料道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以用于阻挡工件前进使工件能有序落料,在所述传送道上靠近于所述挡料组件设置有数量传感器以及观测探头以用于计算通过的工件数量以及观测工件状态,远离所述落料道且在所述传送道一侧设置有振动组件以用于振落工件,位于所述振动组件另一侧且对应所述传送道、料箱设置有下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单元包括第一三轴机械臂及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转盘旁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定点钻头;
所述钻孔单元包括第二三轴机械臂及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钻孔钻头;
所述倒角单元包括第三三轴机械臂及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三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倒角钻头;
所述攻螺纹单元包括第四三轴机械臂及第四转动电机,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第三三轴机械臂一侧,所述第四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四三轴机械臂的输出端,该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攻螺纹钻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攻螺纹单元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械手以用于搬运加工完成的工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034.8U CN214816446U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034.8U CN214816446U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16446U true CN214816446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88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66034.8U Active CN214816446U (zh) | 2021-02-08 | 2021-02-08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164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5815A (zh) * | 2021-02-08 | 2021-06-11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及加工方法 |
CN114289800A (zh) * | 2022-01-08 | 2022-04-08 | 涂林林 | 一种自动化攻螺纹设备 |
-
2021
- 2021-02-08 CN CN202120366034.8U patent/CN2148164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5815A (zh) * | 2021-02-08 | 2021-06-11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及加工方法 |
CN114289800A (zh) * | 2022-01-08 | 2022-04-08 | 涂林林 | 一种自动化攻螺纹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816446U (zh)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 | |
CN104314938B (zh) | 用于制造led套件的切割装置以及led套件自动组装机 | |
WO2015186188A1 (ja) | ばら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 |
KR100754831B1 (ko) | 인쇄회로기판 반전장치 | |
CN112935815B (zh)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自动排序攻螺纹装置及加工方法 | |
CN214054330U (zh) | 叶轮组装设备 | |
CN214826854U (zh)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上料排序装置 | |
JP2007098486A (ja) | ボルト供給装置 | |
CN212023097U (zh) | 一种管转编带机 | |
CN112896945A (zh) |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上料排序装置 | |
CN115837577A (zh) | 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机 | |
JP2017103342A (ja) | ばら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 |
US4886157A (en) | Workpiece delivery magazine | |
CN211639162U (zh) | 一种旋转振动送料装置 | |
CN213737478U (zh) | 一种料盘自动搬运机 | |
JPH03256627A (ja) | ツェッパジョイントの自動組立機 | |
CN115319254A (zh) | 焊接机 | |
CN210172963U (zh) | 一种刨笔刀自动装配装置 | |
JP3798495B2 (ja) | ワークの装着治具 | |
CN108172905A (zh) | 自动插针装置 | |
CN215679837U (zh) |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实验教学平台 | |
CN104325315B (zh) | 用于制造led套件的转盘装置以及led套件自动组装机 | |
CN207669391U (zh) | 面板上下料装置及其印制电路板加工设备 | |
CN208560820U (zh) | 一种轴类零件的自动送料装置 | |
CN207930182U (zh) | 一种用于pcb板的上料装置及加工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