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659U -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659U
CN214787659U CN202120746998.5U CN202120746998U CN214787659U CN 214787659 U CN214787659 U CN 214787659U CN 202120746998 U CN202120746998 U CN 202120746998U CN 214787659 U CN214787659 U CN 214787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rankshaft
water pump
water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6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文学
朱长钦
鞠树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6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连杆,与所述曲轴联接;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联接;平衡装置,与曲轴相关联以与曲轴同步转动;水泵装置,与所述曲轴相关联;所述平衡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与曲轴同步转动以产生抵消曲轴和/或活塞工作时产生的反向振动力的平衡轴组件,该平衡轴组件至少包括轴体及平衡块;水泵装置,该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及具有开口方向朝向水泵的出液口,所述水泵与所述轴体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对于轴体相连的水泵进行密封,防止水泵中的冷却液渗出污染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整台摩托车的心脏,在摩托车经由第一阶段发展到第四阶段的过程中,摩托车发动机一直都在被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根据摩托车发动机的不同,对发动机进行了分类。
关于发动机的分类;
1、按照发动机所使用的燃料不同,将发动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2、按照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发动机和二行程发动机。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发动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3、按照发动机冷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
4、按照发动机上的气缸数目不同,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
5、按照发动机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当发动机处在工作状态时,活塞的运动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很不均匀。当活塞位于上下止点位置时,其速度为零,但在上下止点中间位置的速度则达到最高。由于活塞在气缸内做反复的高速直线运动,因此必然会在活塞、活塞销和连杆上产生较大的惯性力。虽然连杆上的配重可以有效地平衡这些惯性力,但却只有一部分运动质量参与直线运动,另一部分参与了旋转。因而除了上下止点位置外,其它惯性力并不能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发动机便产生了振动。
为了消除这种振动,发动机中普遍采安装有和曲轴同步转动的平衡轴,通过平衡轴在转动时产生反向的振动力使发动机获得良好的平衡效果,降低发动机振动,并且通过平衡轴驱动水泵动作,此时对水泵与平衡轴连接处的密封性要求较高,避免冷却液渗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
气缸体;
气缸盖,该气缸盖与所述气缸体相连;
气缸盖罩,与所述气缸盖相连;
曲轴;
连杆,与所述曲轴联接;
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联接;
平衡装置,与曲轴相关联以与曲轴同步转动;
水泵装置,与所述曲轴相关联;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与曲轴同步转动以产生抵消曲轴和/或活塞工作时产生的反向振动力的平衡轴组件,该平衡轴组件至少包括轴体及平衡块;
水泵装置,该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及具有开口方向朝向水泵的出液口,所述水泵与所述轴体相连。
可选的,所述轴体上套入有一端与水泵抵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密封圈,且套管内壁与轴体之间设有O形橡胶圈。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和套管接触的密封部。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包括外密封环、中密封环及内密封环,所述外密封环、中密封环及内密封环构成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工”字形,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内密封环上。
可选的,所述内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密封部相对应的卡簧或环形弹簧。
可选的,所述内密封环的截面形状为“W”形。
可选的,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环和中密封环的内部设有一圈骨架,所述骨架的截面形状设为为“7”形。
可选的,所述水泵包括叶轮和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和叶轮、轴体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叶轮远离曲面盖的一侧嵌入到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的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该摩托车还包括
车架,所述发动机支撑在所述车架上;
前车轮;
后车轮;
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
燃油系统,用于向发动机提供燃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水泵与轴体相连,由轴体驱动转动,并且在轴体上套设套管,套管外侧设置密封圈,套管内壁与轴体之间设置O形橡胶圈,形成双密封,对于轴体相连的水泵进行密封,防止水泵中的冷却液渗出污染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驱动下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发动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曲轴和平衡装置相关联的立体图。
图5为图2中平衡装置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平衡装置为只有一根贯穿发动机的平衡轴的立体图。
图7为图2中水泵装置及第一平衡轴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图2中水泵及第一平衡轴组件相关联的立体图。
图9为图2中水泵及第一平衡轴组件相关联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密封圈的立体图。
图11为图7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中活塞和连杆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2中安装有活塞销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中的转子与曲轴立体图。
图15为图14中C-C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B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5的爆炸图。
图18为图1中空滤箱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中油气分离器的爆炸图。
图20为图1中空滤箱的剖视图。
图21为图1中空滤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并且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可选的说明,若无特殊指明,按照本领域通用的一般所属进行理解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在接下来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对应基于乘骑者的视角的方向,且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的描述为图1中所示的方向。
动态密封
动态是指两零件之间发生相对动作,即其中一个零件不动,另一个零件相对转动或平移;密封是指两个零件之间通过接触,空气、液体等介质无法从两个零件的接触点间通过;由此动态密封是指两个可以发生相对转动或移动的零件之间,相互接触之后仍然保持液体和/或气体无法通过。
冷却液
冷却液是保证水冷式发动机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介质,用于在水泵的泵送下,循环流动来吸收温度,目前常规的冷却液多为水。
横向
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为具体沿着曲轴长度方向。
轴向压力
轴向压力是指沿着轴的长度方向所形成的压力,该力的方向为与轴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光滑
为壁的表面无明显的凸起、螺纹;例如螺栓的螺栓杆上无螺纹的部分,或者是盲孔的内壁无螺纹,且仅为无螺纹或无凸起则为壁表面光滑。
图1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动机16驱动的摩托车10的左侧视图。
参考图1,摩托车10包括由金属管、板焊接而成的车架11、前车轮12、后车轮13、燃油系统14、车身覆盖件15、发动机16、控制器17、仪表盘18及悬挂系统19等。该摩托车10是大排量两轮燃油摩托车,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摩托车也可以为四轮越野摩托车。悬挂系统19包括前悬架191和后悬架192,在车架的11前部接合前悬架191,前悬架191与前车轮12相关联。在车架11 的后部接合后悬架,后悬架与后车轮13相关联。燃油系统14设置在车架11上,该燃油系统14用于给所述发动机16提供燃油。
摩托车10的发动机16的通过链条(图未示)驱动后车轮13的轮毂131上的链轮1311转动,而后带动后车轮13转动,进而后车轮13推动摩托车10前进。发动机16支撑在车架11的中部并靠下位置,且发动机16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 11上。
图2为示出由右前方看本实用新型发动机16的立体图,且该图中未示出右侧的发动机外壳。图3为示出由左前方看本实用新型发动机16的立体图,该图中未示出有左侧的发动机外壳。
参考图2和图3及图7,在发动机16上设置有燃烧室(图未示),燃油系统 14的燃油沿着管路进入到燃烧室内,然后经发动机16的火花塞(图未示)点燃燃油,燃油在燃烧室内产生推动活塞40向下运动的动能,为摩托车10提供动力。该发动机16包括气缸体161、气缸盖162、气缸盖罩163、曲轴箱164、水泵装置30、曲轴60、平衡装置20、活塞40及进气系统73。
图4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的曲轴60和平衡装置20相关联的立体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平衡装置20其实就是一个随着曲轴60同步转动的一个或两个平衡轴,利用平衡装置20在转动时所产生反向振动力,使发动机获得良好的平衡效果,降低发动机16的振动。平衡装置20具有以下部件:偏置在发动机16右侧的第一平衡轴组件21及偏置在发动机16左侧的第二平衡轴组件22。第一平衡轴组件21和第二平衡轴组件22在发动机16上不要求对称设置,主要是根据第一平衡轴组件21的质心和第二平衡轴组件22的质心在发动机 16上的位置来实现对发动机16的平衡,降低发动机16的振动。第一平衡轴组件21和第二平衡轴组件22分装在发动机16不同的位置,第一平衡轴组件21 和第二平衡轴组件22安装位置具有多样性,在发动机16上占用的空间小,使得摩托车10的发动机16的结构紧凑。
如上所述,第一平衡轴组件21通过齿轮或链轮与曲轴60的右端联动,第一平衡轴组件21包括第一轴体211、第一齿轮212及第一平衡块213。第一轴体211沿着摩托车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曲轴箱164内。第一轴体211与第一齿轮 212集成在一起,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然后通过压装或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两者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轴体211和第一齿轮212同步转动。
另外,第一齿轮212靠近第一轴体211的周边一圈由左向右凸出从而形成一圈凸环2122,由凸环2122上将近三分之一的外缘向着第一齿轮212的轮齿方向延伸形成扇形的第一平衡块213,因此第一平衡块213为第一齿轮212的一部分;从而整个第一平衡轴组件21的结构紧凑,在发动机16内部占用空间小,发动机 16的结构紧凑。第一平衡块213靠近轮齿的边缘到第一齿轮212的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一齿轮212的齿根到第一齿轮212的圆心的距离。从而第一齿轮212上的轮齿厚度一致,第一齿轮212与曲轴60上的齿轮相啮合后,各个轮齿受力一致以保证第一齿轮212工作稳定。
一并参照图4所示,第一齿轮212上在第一平衡块213占用的部分以外的区域,开有五个第一减重孔2121,五个第一减重孔2121沿着第一齿轮212的圆周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减重孔2121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齿轮212上只有一部分设置第一减重孔2121,从而第一齿轮212形成偏心的齿轮以在转动的时候会形成振动,第一齿轮212产生的振动和第一平衡块213产生的振动相互加成,提高发动机16的减振效果。
如图4所示,第二平衡轴组件22通过齿轮与曲轴60的左轴颈的齿轮啮合,实现第二平衡轴组件22与曲轴60同步动作。第二平衡轴组件22包括第二轴体 221、第二齿轮222及第二平衡块223。第二轴体221沿着摩托车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曲轴箱30内。第二轴体221与第二齿轮222集成在一起,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然后通过压装或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两者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轴体221和第二齿轮222同步转动。
另外,第二齿轮222靠近第二轴体221周向一圈由左向右凸出从而形成一圈凸环2222,由凸环2222上将近三分之一的外缘向着第二齿轮222的轮齿方向延伸形成扇形的第二平衡块223,因此第二平衡块223为第二齿轮222的一部分;从而整个第二平衡轴组件22的结构紧凑,在发动机16内部占用空间小,发动机16的结构紧凑。第二平衡块223上靠近轮齿的边缘到第二齿轮222的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二齿轮222的齿根到第二齿轮222的圆心的距离。从而第二齿轮222 上的轮齿厚度一致,第二齿轮222与曲轴60上的齿轮相啮合后,各个轮齿受力一致以保证第二齿轮222工作稳定。
一并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二齿轮222上在第二平衡块223占用的部分以外的区域,开有五个第二减重孔2221,五个第二减重孔2221沿着第二齿轮222 的圆周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减重孔2221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二齿轮222 上只有一部分设置第二减重孔2221,从而第二齿轮222形成偏心的齿轮以在转动的时候会形成振动,第二齿轮222产生的振动和第二平衡块223产生的振动相互加成,提高发动机16的减振效果。
图5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平衡装置20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图。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一并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平衡块213b集成到第一轴体211b上,第一平衡块213b作第一轴体211b的一部分,然后第一轴体211b上再连接齿轮或者是链轮以与曲轴联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一并例如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平衡块223b集成到第二轴体221b上,第二平衡块223b作第二轴体221b的一部分,然后第二轴体221b上再连接齿轮或者是链轮以与曲轴联动。
图6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平衡装置20为只有一根贯穿发动机16的平衡轴的立体图。
当然了,除了上述几个实施例的方式以外,参考图6,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发动机16的平衡装置20为只有一根贯穿发动机16的平衡轴23。平衡轴23包括一根轴231和两个平衡块232,两个平衡块231中的一个集成在靠近轴231的右端,另一个集成在靠近轴231的左端。平衡块232为集成在轴231上的扇形块,每个平衡块232位于发动机16的一侧,并且两个平衡块232的位置对称。
图7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水泵装置30及第一平衡轴组件21的爆炸图。图8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水泵32及第一平衡轴组件21相关联的立体图。图 9示出图2中发动机10中水泵32及第一平衡轴组件21的剖视图。
参考图7和图8,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中的一个用来传递曲轴60的动能给水泵装置30。也就是说,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中的一个不但减轻发动机60的振动,还驱动水泵装置30工作。冷却液对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的轴向压力和润滑油对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的轴向压力相反而两力相互抵消,保持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在发动机60不会移动,进而第一平衡轴组件21或者是第二平衡轴组件22在发动机60的位置稳定,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平衡轴组件21的第一轴体211作为水泵装置30的动力轴。
其中水泵装置30包括水泵壳31和水泵32,水泵壳31通过螺栓固定到发动机16的右侧,水泵壳31与发动机16主体之间设有一圈橡胶的密封件33。水泵壳31上设置有由前向后延伸形成至发动机16中部的进液通道311,进液通道311 的出液端的内壁为弧形面形成转弯,冷却液由进液通道311的进液端进入,然后在出液端转弯进入到水泵32。在水泵壳31靠近进液通道311出液端处设置有连通进液通道311的水泵腔312,水泵32设置在水泵腔312内。水泵腔312的周边形成有“6”字形的流道313,冷却液经过进液通道进入,再进入至位于水泵腔312内的水泵32当中,水泵32泵送冷却液进入至流道313内,然后再经过流道313流入发动机16的冷却管道(图中未示出)内,对发动机进行冷却。
另外,水泵32包括叶轮321和端盖322,叶轮321具有曲面盖3211和多个叶片3212,曲面盖3211的右侧壁的弯曲形状与水泵腔312的内壁弯曲形状相同,曲面盖3211与水泵腔312侧壁之间相贴合。曲面盖3211上设置有进液开口3213,进液开口3213与进液通道311的出液端相对应,冷却液经进液通道311的出液端处转弯后,由进液开口3213进入至水泵32当中。叶片3212为曲面盖3211 的一部分,叶片3212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叶片3212沿着曲面盖3211圆周排列。端盖322通过螺栓和叶轮321连接,端盖322上设置有六个定位槽3221,叶片3212远离曲面盖3211的一侧嵌入到定位槽3221中。
另外,水泵32通过螺栓34连接到第一轴体211上,其实是第一轴体211 上设置有平台210,端盖322套入到第一轴体211上之后,端盖322的左侧壁和平台210连接,端盖322在第一轴体211上无法再朝左移动。然后再通过螺栓 34和第一轴体211连接,螺栓34压紧叶轮321到第一轴体211上,并且叶轮321 压紧端盖322实现水泵32自身的安装和水泵32与平衡轴20的安装。
一并参考图9所示,第一平衡轴组件21上具有润滑油流动腔200、连通润滑油流动腔200的进油孔201及连通润滑油流动腔的出油孔202,出油孔202到水泵的距离近于进油孔201到水泵32的距离,出油口202与套于第一平衡轴组件21上的轴承24相对应,对套于第一平衡轴组件21上的轴承24进行润滑,减少轴承24的磨损,减轻发动机发热,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
从上述中,可以知道的是,轴承需要润滑油润滑,而水泵则需要泵送冷却液,在平衡轴带动水泵转动的情况下,需要对平衡轴的轴来隔开润滑油和冷却液,以免润滑油被稀释,保证发动机16工作的使用寿命。参考图9,从上述平台210 处到第一轴体211的从右往左约三分之一处套入有套管205,在第一轴体211的轴和套管205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第一轴体211和套管205的内壁的O形橡胶圈 207,限制冷却液和润滑油接触混合。在对应套管205上套入有密封圈206,密封圈206的的内壁和套管205接触,密封圈206的外壁和发动机16连接,第一轴体211随曲轴60联动时,第一轴体211相对密封圈206转动,由此第一轴体211相对密封圈206实现动态密封。
图10示出图7中密封圈206的立体图。图11示出图7中密封圈206的剖视图。
参考图10和图11,密封圈206具有如下结构,密封圈206外壁所在的外密封环2061,和外圈2061连接的中密封环2062,及和套管205的外壁接触的内密封环2063。外密封环2061、中密封环2062及内密封环2063构成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工”字形,外密封环2061和中密封环2062的内部设有一圈骨架2064,该骨架2064的具体截面形状为“7”形,而且内密封环2063的具体截面形状为“W”形,因此内密封环2063有两个和套管205接触的密封部2066。当然了,在内密封环2063上对应的触点上套有卡簧或者是环形弹簧2065,以此保证内密封环2063和套管205接触紧密。参考图9,为了减少套管205随着平衡轴20同步转动时套管205的磨损,在套管205上为设置一层耐磨涂层2031,耐磨涂层 2031为类金刚石涂层,该耐磨层2031提高第一轴体211的耐磨性,保证密封圈 205对第一轴体211的密封性,提高发动机16的使用寿命。
图12为图1中活塞40和连杆401的正视图。
曲轴60在发动机16上除了驱动水泵32工作,更主要的是通过曲轴60在惯性下活塞40向上运动。参考图12,活塞40通过连杆401与曲轴60连接,因此曲轴60带动连杆401动作,从而连杆401推动活塞40向上动作,而燃烧室内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动能推动活塞40向下动作。活塞40为锻造活塞,该活塞40包括活塞头41和活塞裙42两个部分,活塞头41和活塞裙42为一体成型。活塞裙 42上形成有与曲轴的连杆相连的销孔。
其中沿着活塞40高度方向的轴线的长度为Lα,活塞40的截面的直径为L φ,其中Lα与Lφ的比值为0.30~0.40:1.0。其活塞40的直径为108mm,活塞 40的高度为37mm。其减小活塞40的高度,以降低活塞40在发动机16的气缸壁上滑动的摩擦力,同时活塞40具有轻质化,其重量小,实现活塞40在发动机 16的气缸内来回动作的效率高,发动机16的功率输出更强。
另外,参考图13,在活塞40的中间部分设置了两个具有销孔430的销毂43,两个销毂43之间留存间隙,连杆401的上端位于间隙当中。每个销毂43的销孔 430的左右两侧上设置连接筋431,连接筋431的一端和销毂43连接,另一端由销毂43的下端部向上倾斜延伸到活塞头41的底部,可以预见的,连接筋431 一端和销毂43相连,另一端与活塞40底部的活塞裙相连;且每个连接筋431 大致为三角形,即连接筋431具有弧形的形线。连接筋431属于活塞40的一部分,连接筋431增强销毂43在活塞40上的强度,提高活塞40的强度。
一并参考图13,为了提高活塞40的强度,在两个销毂43之间设置两个加强筋433,加强筋433在销孔430的左右两侧。加强筋433强化两个销毂4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活塞40的强度,活塞40工作时不变形,稳定性高。在加强筋433的中间切削出方形的孔以形成润滑油孔4330。润滑油从润滑油孔4330中间流过,对销孔430内的连杆401进行润滑,减少磨损。
另外,一并参考图12和图13,在活塞40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安装气环的气环槽411。在气环槽411的下方设置有油环槽412,油环槽412沿着周向方向上开有多个油孔4120。发动机16的气缸壁上的润滑油从油孔4120进入到活塞40的两个活塞裙42之间。在油环槽412上套入油环413,油环413刮下发动机16的气缸壁上的润滑油到上述油孔4120中,实现回油效果,避免发动机16燃烧机油,保持发动机16内部零部件的润滑,减少磨损。参考图12,油环413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容置腔4130,容置腔4130内部放置有撑簧4131,撑簧4131为环形弹簧,撑簧4131撑开油环413以保持油环413与发动机16的气缸壁紧密接触以刮下发动机16的气缸内壁上的润滑油,保障油环413的刮油效果,并且在安装油环时,只需安装两个零件,提高油环412的安装效率。
一并参考图12和图13,油环413的外壁靠上的部位和油环413靠下的部位分别向外远离油环槽412内壁的方向延伸出一圈厚度逐渐变小的刮油凸环4133,且两个刮油凸环4133之间留存间距以形成了刮油槽4135,在刮油槽4135的底部开有多个进油孔4134,刮油凸环4133刮下的润滑油从进油孔4134中流入,然后再经过撑簧4131,再经过油孔4120进入活塞40。一并参考图12,油环413 外壁上涂覆有类金刚石涂层4136,类金刚石涂层4136提高了油环40的耐磨性。
图14示出了发动机16中曲轴60和磁电机的飞轮51的联接的立体图。图 15为示出了沿着图14中C-C轴线的处剖视图,并且在图16中放到了图15中B 的局部图。图17示出了图15的爆炸图。
参考图14和图15,曲轴60不但推动活塞40运动,同时也作为发动机16 上的磁电机50的主轴,带动磁电机50工作。磁电机50包括磁电机转子(图中未示出)及罩在磁电机转子外的飞轮51。飞轮51包括靠近曲轴60的隔磁板511,隔磁板511的边缘向着远离曲轴60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圈筒形的外罩512,外罩 512和隔磁板511相重叠的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轮齿513。在隔磁板511的中间开有圆形孔,该孔向着远离曲轴60的方向延伸形成中空的圆台形的飞轮轮芯514,曲轴60的端部插到飞轮轮芯514内,并通过和曲轴60连接的固定螺栓52来压紧飞轮轮芯514,实现飞轮51和曲轴60固定。
参考图16和图17,飞轮轮芯514远离曲轴60的端部向着其圆心方向延伸出一圈形成弯折部515,弯折部515与固定螺栓52上的垫片接触以增大固定螺栓52和飞轮轮芯51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飞轮51固定牢固。
具体的,曲轴60靠近飞轮51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段601和厚度朝着飞轮 51方向逐渐变薄的第二连接段602,第一连接段601到第二连接段602的连接部位处为一台阶,第一连接段601的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段602的厚度,安装飞轮 51时,飞轮轮芯514套到第二连接段602上。在曲轴60上钻有盲孔61,盲孔 61的深度大致为第一连接段601轴线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段602轴线的长度的和。在第一连接段601所对应的盲孔61内壁上具有螺纹,而第二连接段602所对应的盲孔61的内壁为光滑面,在固定螺栓52固定飞轮51时,固定螺栓52上的螺纹和盲孔61内的螺纹相啮合。固定螺栓52和曲轴60连接时,避开厚度较薄的第二连接段602,曲轴60最薄的部分不受力,曲轴60发动机16工作稳定。
另外,一并参考图17,固定螺栓52具有螺栓头522及由光滑段5211和螺纹段5212构成螺栓杆521,螺栓头522与螺栓杆521集成在一起,螺栓杆521 上的螺纹段5212和盲孔61的内螺纹相螺接在一起,而螺栓杆521的光滑段5211 和盲孔61内壁的光滑段相对应,由此曲轴60的第二连接段602不受力,曲轴不变形。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螺栓杆整段都设置外螺纹。螺栓杆的光滑段与盲孔的内壁之间无接触或是仅仅为相贴在一起,因此螺栓杆与曲轴最薄的部分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由此曲轴不易变形,耐用性好。
图18为示出了发动机16上的进气系统73和油气分离器70的联接的立体图。图19示出了油气分离器的爆炸图。图20示出了发动机16上进气系统73和油气分离器70的联接的剖视图,并且图21还示出了进气系统73和油气分离器70 的爆炸图。
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推动活塞40向下运动的动能,为摩托车10提供动力,同时也会不断的从曲轴箱中排放出废气,废气经由油气分离器70进行油气分离。参考图18,发动机16在工作的时候,曲轴箱排出的废气如果排放到大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因此发动机16还包括油气分离器70,发动机16的废气中未燃混合气和机油油滴一起在经过油气分离器70的时候,在重力下机油油滴自然沉降回到发动机曲轴箱内与润滑油混合,其余气体进入发动机16重新燃烧,实现曲轴箱废气的有效处理。
参考图19,油气分离器70包括盒体71及盖体72,盖体72与盒体71连接。盒体71下部设置有进气管716,上部设置有出气管717,盒体71的侧壁或/和底部为倾斜设置的斜面。盒体71内设置多个相连通以构成迷宫结构的缓流腔700,废气由进气管716进入至油气分离器70内部,其流入各个缓流腔700内之后,其会经过多次回流,延长废气在缓流腔700内的路径,此时为废气中的颗粒物质和燃油在废气来回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沉降到盒体71的底部,然后沿着管道回流到发动机16的集油管。迷宫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延长废气在油气分离器内部流通的路径,油气分离效果好,油气分离器的体积小。废气经过迷宫式的油气分离器中流动,废气中的机油油滴自然沉降回到发动机的曲轴箱内,其余气体进入发动机重新燃烧。
一并参考图19,盒体71内设置有由盒体71侧壁延伸到盒体71底壁的第一隔板710、由第一隔板710的末端沿着盒体71宽度方向延伸,然后再转弯后沿着盒体71的长度方向延伸到盒体71底部的第二隔板720,及将第一隔板710与第二隔板720围绕出的空间分隔为两个连通的空间的第三隔板730。第一隔板 710、第二隔板720及第三隔板730将盒体71内部的空间围出上述的缓流腔700。缓流腔700总数为四个,四个缓流腔分别为第一腔室711、第二腔室712、第二腔室713及第四腔室714,第一隔板710沿着盒体71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板体的底端设有缺口7100,进而第一腔室711和第二腔室712通过上述缺口7100 相互连通,并且缓流腔内的燃油和颗粒物质可以通过上述缺口7100回流到第一腔室711内。分隔第二腔室712和第三腔室713的第二隔板720的上端具有开口 7200,分隔第三腔室713和第三腔室714的第一隔板710的末端和盒体71的内壁之间并未连接,以至于形成供废弃流通的通口7300;进而从进气管716进入的废气进入第一腔室711之后,将会由上述缺口进入至第二腔室712内,再有第二腔室712的上部进入第三腔室713内,再由第一隔板710的末端和盒体71的内壁之间并未连接的部分进入至第四腔室740内,在废气的行进过程中,先从第一腔室711进入第二腔室712的底端,再由第二腔室712的顶端进入第三腔室 713的顶端,再由第三腔室713的底端进入第四腔室714的底端,再由第四腔室 714的顶端从出气管717内排出。
一并参考图19,发动机16的废气进入到油气分离器70的进气管716当中,进气管716位于油气分离器的最低端位置,并且油气分离器的进气管716开口朝向油气分离器70的顶部。油气分离器70的进气管716和第一腔室711相连通。油气分离器70的出气管717位于进气管716的上方;出气管717和油气分离器 70内的腔室连通,并且出气管717和第四腔室714相连通。
参考图18和图20和图21,所述进气系统73包括空滤箱731、空气滤芯732 及位于空滤箱731内的发动机进气管733,所述油气分离器70的出气管717的出口朝向发动机进气管733的进气口719。其中空滤箱731包括箱体7311以及箱盖7312,油气分离器70设置于箱盖7312上,且在箱盖7312的一端局部向下凹陷出一个为安装位7312a,油气分离器70放置安装位7312a内,并且油气分离器70的顶部的轴线和箱盖顶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120°。在由安装位7312a 出发沿着空滤箱731的长度方向方向凹陷出一段,形成和安装位7312a连通的定位槽7312b,油气分离器70的出气管717放置在定位槽7312b上。箱体7311内对应设置了两个发动机进气管,两个发动机进气管733为朝向为空气滤芯732 方向倾斜,而油气分离器70的出气管717的出气口对应其中一根发动机进气管 733,并且空气滤芯732为远离该发动机进气管733。
出气管717的出气口719朝向发动机进气管733方向;出气管717排出的废气进入发动机进气管733中。空滤箱731内放置有空气滤芯732,空气滤芯732 位于空滤箱731一侧,而油气分离器70则位于空滤箱731的另一侧。
本方案中,上述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当然也可以与现有技术进行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都表示这些是本领域的公开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这里所引用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都被同样列在参考文献中,跟每一个出版物具体的单独被参考引用一样。这里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缺乏任何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一种限制或多种限制的情况下实现,这里这种限制没有特别说明。这里采用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所为描述方式,而不受其限制,这里也没有任何意图来指明此书描述的这些术语和解释排除了任何等同的特征,但是可以知道,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任何合适的改变或修改。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子都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子和特点,任何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都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精髓下做一些更改和变化,这些更改和变化也被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独立权利要求以及附属权利要求所限制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
气缸体;
气缸盖,该气缸盖与所述气缸体相连;
气缸盖罩,与所述气缸盖相连;
曲轴;
连杆,与所述曲轴联接;
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联接;
平衡装置,与曲轴相关联以与曲轴同步转动;
水泵装置,与所述曲轴相关联;
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与曲轴同步转动以产生抵消曲轴和/或活塞工作时产生的反向振动力的平衡轴组件,该平衡轴组件至少包括轴体及平衡块;
水泵装置,该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及具有开口方向朝向水泵的出液口,所述水泵与所述轴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套入有一端与水泵抵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密封圈,且套管内壁与轴体之间设有O形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和套管接触的密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外密封环、中密封环及内密封环,所述外密封环、中密封环及内密封环构成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工”字形,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内密封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密封部相对应的卡簧或环形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环的截面形状为“W”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环和中密封环的内部设有一圈骨架,所述骨架的截面形状设为为“7”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叶轮和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和叶轮、轴体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叶轮远离曲面盖的一侧嵌入到定位槽中。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该摩托车还包括
车架,所述发动机支撑在所述车架上;
前车轮;
后车轮;
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
燃油系统,用于向发动机提供燃油。
CN202120746998.5U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Active CN2147876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0162 2020-11-20
CN2020113101627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659U true CN21478765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667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9238.XU Active CN214787687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换挡装置及采用该换挡装置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20749240.7U Active CN216130975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机油泵齿轮及采用该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20749031.2U Active CN216130999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结构稳定的发动机及其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6999.XU Active CN215487442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平衡装置及采用该平衡装置的发动机
CN202120746979.2U Active CN215486293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轻量化活塞及采用该活塞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10394733.8A Pending CN113090386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9032.7U Active CN214787751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低排放的摩托车及其发动机
CN202120747049.9U Active CN214787698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其水冷式发动机
CN202110396219.8A Pending CN113090384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其水冷式发动机
CN202120746998.5U Active CN214787659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10394743.1A Active CN113090424B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低排放式发动机
CN202110396216.4A Pending CN113090385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内燃式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9052.4U Active CN214787688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6962.7U Active CN214787686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其换挡部件
CN202110396177.8A Active CN113090382B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用的发动机
CN202120749054.3U Active CN214787738U (zh) 2020-11-20 2021-10-13 一种低噪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9238.XU Active CN214787687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换挡装置及采用该换挡装置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20749240.7U Active CN216130975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机油泵齿轮及采用该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20749031.2U Active CN216130999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结构稳定的发动机及其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6999.XU Active CN215487442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平衡装置及采用该平衡装置的发动机
CN202120746979.2U Active CN215486293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轻量化活塞及采用该活塞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2110394733.8A Pending CN113090386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9032.7U Active CN214787751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低排放的摩托车及其发动机
CN202120747049.9U Active CN214787698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其水冷式发动机
CN202110396219.8A Pending CN113090384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其水冷式发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4743.1A Active CN113090424B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及低排放式发动机
CN202110396216.4A Pending CN113090385A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内燃式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9052.4U Active CN214787688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02120746962.7U Active CN214787686U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其换挡部件
CN202110396177.8A Active CN113090382B (zh) 2020-11-20 2021-04-13 一种摩托车用的发动机
CN202120749054.3U Active CN214787738U (zh) 2020-11-20 2021-10-13 一种低噪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6) CN214787687U (zh)
WO (1) WO20221050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787687U (zh) * 2020-11-20 2021-11-19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换挡装置及采用该换挡装置的摩托车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0258A1 (de) * 1984-08-17 1986-02-27 Mahle Gmbh, 7000 Stuttgart Tauchkolben fuer verbrennungsmotoren
DE3643198A1 (de) * 1986-12-18 1988-06-30 Mahle Gmbh Tauchkolben fuer verbrennungsmotoren
JP2705776B2 (ja) * 1988-07-04 1998-0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のローター回り止め構造
DE58906955D1 (de) * 1988-12-24 1994-03-24 Mahle Gmbh Leichter tauchkolben für verbrennungsmotoren.
FR2652398A1 (en) * 1989-09-25 1991-03-29 Automotive Prod France Driven discs of a friction clutch
US5113713A (en) * 1991-02-11 1992-05-19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lastomeric load sharing device
JP3505873B2 (ja) * 1995-09-21 2004-03-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発電機の冷却構造
JPH0993863A (ja) * 1995-09-21 1997-04-04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発電機と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との締結構造
JP3317106B2 (ja) * 1995-10-17 2002-08-26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JP2002340018A (ja) * 2001-05-11 2002-11-27 Hks Co Ltd 多板式クラッチ
JP4624016B2 (ja) * 2003-09-04 2011-02-02 ヤマハモータ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発電機
US7051696B2 (en) * 2003-09-30 2006-05-30 Honda Motor Co., Ltd. Bearing structure of crankshaft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677625Y (zh) * 2004-01-10 2005-02-09 陈远平 摩托车油气分离空滤器
JP2006052840A (ja) * 2004-07-12 2006-02-23 Yamah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7113565A (ja) * 2005-09-22 2007-05-10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ブリーザ装置
CN200996430Y (zh) * 2006-12-28 2007-12-26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平衡机构
CN201215052Y (zh) * 2008-06-10 2009-04-01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空气滤清器
JP4620764B2 (ja) * 2008-07-24 2011-01-26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動力伝達部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CN201486648U (zh) * 2009-08-28 2010-05-26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CN102230512B (zh) * 2011-07-18 2013-05-15 重庆大学 连续变刚度高转矩汽车双质量飞轮
CN104619967B (zh) * 2012-09-13 2017-10-27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增压器的发动机
JP2015151992A (ja) * 2014-02-19 2015-08-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AT516397B1 (de) * 2014-11-19 2016-05-15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Zahnradanordnung
US10151269B2 (en) * 2016-06-16 2018-12-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ass efficient piston
CN208089798U (zh) * 2017-12-22 2018-11-1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两级怠速承载机构的离合器片总成
JP2020056326A (ja) * 2018-09-28 2020-04-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DE102019211081A1 (de) * 2019-07-25 2021-01-2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Kolben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CN211820050U (zh) * 2020-03-11 2020-10-30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平衡轴
CN214787687U (zh) * 2020-11-20 2021-11-19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换挡装置及采用该换挡装置的摩托车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382A (zh) 2021-07-09
CN214787738U (zh) 2021-11-19
CN215486293U (zh) 2022-01-11
CN113090386A (zh) 2021-07-09
CN113090382B (zh) 2022-10-04
CN113090424B (zh) 2023-04-07
CN216130999U (zh) 2022-03-25
CN113090384A (zh) 2021-07-09
CN214787688U (zh) 2021-11-19
CN216130975U (zh) 2022-03-25
WO2022105099A1 (zh) 2022-05-27
CN113090385A (zh) 2021-07-09
CN113090424A (zh) 2021-07-09
CN214787686U (zh) 2021-11-19
CN214787698U (zh) 2021-11-19
CN214787751U (zh) 2021-11-19
CN214787687U (zh) 2021-11-19
CN215487442U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1217B (en) Rotary engine
CN212690200U (zh) 发动机及其曲轴箱
CN214787659U (zh) 一种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及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11543245U (zh)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US6289872B1 (en) Rotating sleeve engine
US20040206327A1 (en) Balance device for engines
CN212106044U (zh) 水平对置式发动机
US20120240892A1 (en) Efficient oil treatment for radial engine
US5406916A (en) Double acting, rectangular faced, arc shaped, oscillating piston quadrati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r machine
CN2076608U (zh) 矩形活塞往复双向作用曲柄圆滑块式内燃机
CN111425298A (zh) 一种水平对置式发动机
JP5550662B2 (ja) エンジンのスリーブバルブの複合駆動装置
WO2021088896A1 (zh) 发动机及其曲轴箱
US20220250460A1 (en) All-terrain vehicle and hybrid powertrain thereof
CN2349359Y (zh) 曲轴活塞式四冲程油冷三角转子内燃机
EP3510249B1 (en) Balanced rotary engine
JP2003254030A (ja) 4ストローク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16537938A (zh) 发动机
CN116537907A (zh) 发动机
CN116537908A (zh) 发动机
AU2012202306A1 (en) Efficient lubricant treatment for radial engine
CA2774521A1 (en) Efficient lubricant treatment for radial engine
JPH10231828A (ja) 2ストローク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9

Address after: 311100 No. 16, Oasis Road, Yu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6 Wuzhou Road, Yu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Ltd.